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与欣赏。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注释)麦花:指麦子扬花,一般在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日长:白天渐渐变长。篱落: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挡物。蛱蝶:蝴蝶的一种。1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季节应该是(_)2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景物没有在诗中出现?( )A.白菜花  黄莺鸟 B.杏子  蜻蜓 C.麦花  油菜花 D.蝴蝶 篱笆的影子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

2、项是(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景色。 B.诗中写了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形有色,色彩鲜丽。C.第三句写农民劳动的情况,田地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D.最后一句以蜻蜓、蝴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2. 课内阅读。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这首小诗中,诗人把_类比成_,把_类比成_。2诗中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3诗中“躲”字表达了诗人对_之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的赞颂。3. 古诗阅读。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_,_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_,_?1把古诗补充

3、完整。2下列对古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春意融融,诗人感到有些懒困,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觉得美极了,生出了一丝无奈。B.春风和煦,诗人闲来无聊,来到江边赏梨花,心情十分愉悦。4. 阅读检测台。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mànmó)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téngtén)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繁星(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shòuto)的清响?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繁星(七一)中

4、的“这些事”指的是什么?_3繁星(一三一)一诗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_之情。4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5. 课内阅读。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_的精神。诗一开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惊高飞,来衬托_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_,“大雪满弓刀”这一细节,既写出了环境的_,更突出了将军的_。2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_3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_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

5、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1给下列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土膏:_A膏药。  B泥土滋润状。晌:_A晌午。  B不多时。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和_等。3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可以看出。4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5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  _7. 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这首词的作者是_。2词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

6、的修辞手法,赞颂了梅花_的品格。3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A.积极乐观 B.低沉孤高8. 古诗词阅读。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写出了初夏时节的景物:_的梅子,饱满的_,_,稀稀落落的_;宿新市徐公店写的则是_(填写季节)的景色,我从_这句诗可以读出。2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借_衬托出乡村生活的_。宿新市徐公店从静景写到_,使画面变得生动。3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_。9. 阅读理解。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解释下列词语。供:_。傍:_。2我能从“_,_”两句诗中想象出小孩在树

7、荫下学习种瓜的画面。3诗中塑造了农村儿童_的形象。10.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_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_的特点。2读了前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 )A.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B.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C.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3诗人因为_,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_4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_”。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_

8、。11. 阅读理解。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1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应:应该。B. 借问:向人打听。C.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D.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2选择正确的读音。(1)草映身(_)A.yìnB.yìng(2)蓬头(_)A.póngB.péng3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钓娃形象?(   )(多选题)A. 幼稚B. 充满童趣C. 

9、无邪D. 天真可爱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多选题)(   )A. 这首诗表现的是山野小儿的生活情趣,以及小儿纯真、无邪的童心。B. 三、四两句写这时候过路的人想向小儿打听事情,小儿担心说话声把鱼惊跑,赶快用“遥招手”的动作请路人不要作声。C. 诗人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D. 一、二两句写山野小儿在学习垂钓的情景。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描写的是

10、_(地点)_(时节)的景象。2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比作_。13. 阅读诗词,完成练习。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下列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溪上/青青草 B.醉里吴音/相媚好C.大儿/锄豆/溪东 D.最/喜小儿/亡赖2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幅_的田园生活图,文中“_”一词突出了“小儿”的顽皮。3这首词中的三个孩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_14. 古诗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五)宋范成大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dòu),知有行商来买茶。注释:日长:即日头升得老高。窦:孔,洞,这里指狗窝。行商:来往各地流动经商的商人。1借助注释,说说前两句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