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基坑降水方案_第1页
地铁基坑降水方案_第2页
地铁基坑降水方案_第3页
地铁基坑降水方案_第4页
地铁基坑降水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标段)象峰站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降水施工方案33.1降水方案概述33.2 降水目标43.3降水参数与井点布置43.4降水井结构及施工53.5降水运行管理与管井拆除73.6基坑残存积水的排除8四、质量保证措施9五、安全保证措施11六、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措施14象峰站基坑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以国家现行规范、行业标准及相关地方标准为基础,严格按照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第四篇车站工程第一册象峰站第二分册结构与防水第一部分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进行方案编制。1.1主要规范、标准(1)地下铁路、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2、 (GB503081999)(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2003版)(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2)施工

3、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检查标准(JGJ33-2001)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象峰站为福州1号线起点站,位于福州市秀峰村,沿秀峰路中设置。车站按线路确定车站形式为地下三层或二层岛式车站。车站西侧为三木家天下小区、象峰村、象峰中学等,东侧为象峰中心小学、君临香格里住宅小区等。中心里程SK0+383.717,主体结构尺寸:长420m,宽20.8m26.6m。主体围护型式采用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采用水下C35混凝土,开挖深度约为16.1m26m,支撑形式为第一道及南北两端端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余为609钢管支撑。本站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00mm

4、、1000mm厚地下连续墙,在地连墙顶端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兼作压顶梁,混凝土冠梁截面为800×1000mm、1000×1000mm、1000×1100mm三种形式。地连墙嵌固深度为68米,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1级,即围护最大水平位移1.5H;且30mm;地面最大沉降量1.5H。(H为基坑最终开挖深度)。2.2 地形地貌福州市主要由河流冲积和海水淤积而成,局部还有风沙堆积而成。主要分布在闽江、鳌江、龙江下游和滨海地区,在内地山间盆地发育有河谷平原,按形态、成因差异可分为冲积平原,冲积-洪积平原,海积平原,冲积-海积平原,风积平原及河谷平原。堆积层一

5、般为3040米,分布不少孤山、残丘,其高度分为15米、3545米、70120米不等,海拔不超过20米。2.3 工程地质情况根据设计文件,本车站地质情况至上而下为:1-1杂填土;1-3淤泥质填土;6碎卵石;7粉(砂)质粘土;13-a残积(砂质)粘性土;14全风化岩;15散体状强风化岩;16碎裂状强风化岩; 17中等风化岩。本场地地质相对稳定,区域稳定性较好,详见附图2-1:象峰站工程地质剖面图。2.4 水文地质条件象峰站场地范围内汤斜溪穿越。场地地势起伏较大,施工期间车站及附属结构出入口等的防洪防涝设计水位应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后确定,严防洪涝灾害发生。2.5 地下水位场地浅部及中部地下水类型可分为

6、上层滞水及承压水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杂(素)填土层中,为孔隙水,水量不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的补给,以蒸发及下渗方式排泄。根据福州市地区经验,该层水位埋深一般在1.03.0m间,水位变化幅度约13m。承压水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碎卵石层及其下的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岩层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并随季节性、降雨量变化而变化,水位变化幅度约26m。当含水层处于高水位,地下水头高于上部隔水顶板,含水层具有承压性;当含水层处于低水位时,地下水头低于上部隔水顶板,含水层则转为无压的潜水。2.6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1表2-1 地基土物理学指标表地层编号岩土名称重度孔隙比e含水量w直

7、剪固块标准值C 静止侧压力系数垂直基床系数Kv比例系数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渗透系数KKN/ m3%kPaOK0MPa/ mMN/ m4kPam/d1-1杂填土18.01011801-3淤泥质土16.5896碎卵石21.010360.35801440057粉质粘土18.80.80626.518.318.90.453071800.0113-a残积(砂质)质粘性土17.71.06137.0923.80.455082200.0814全风化岩19.015280.4060103500.1515散体状强风化岩19.525320.3580145000.2516碎裂状强风化岩20.565360.251102

8、59000.3017中等风化岩26.91204260002.7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注意事项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地质报告,基底部分处在碎卵石地层。地下水蕴藏丰富,另中间部分基底位于残积(砂质)粘性土和全风化花岗岩,该土层遇水扰动后软化崩解,为确保残积(砂质)粘性土在干燥的条件下开挖,施工期间针对该地层采取降水措施,保证该地层在干燥的环境下开挖,并减小扰动。三、降水施工方案3.1降水方案概述地下赋存的承压水埋深相对较浅,而场地承压水水头高。根据水位计算,在车站施工时将出现突涌,为确保施工期间安全,应对场地地下水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经各种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及根据施工图设计、勘察设计资料

9、,该场地的承压水处理方案为采用深井(管井)降水方案。对于上层滞水采用采用帷幕隔渗,因此象峰车站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可有效的隔段上层滞水,基坑内的明水可采用明沟汇集抽排。3.2 降水目标根据地质报告,基底处在残积(砂质)粘性土,该土层遇水软化崩解,为确保残积(砂质)粘性土在干燥的条件下开挖,施工期间针对该地层施工条件采取深井(管井)相结合的井点降水,保证水头处在基坑底面以下1.5m。井点间距约15m,且需在开挖基坑前一个月开始降水,以保证降水效果。实际运行时可根据工况与实时情况将场地承压水头标高降至合理的标高。3.3降水参数与井点布置3.3.1基本参数选取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资料,渗透平均系数

10、本工程按承压非完整井法计算基坑涌水量基坑平面尺寸为:420×20m; L=420m, B=20m, 水位2.5m,H=27.76-2.5=25.26m S=25.26-6=19.26m, M=8.06m降水影响半径R为:3.3.2基坑总涌水量计算窄长式基坑涌水量可根据下式确定: 3.3.3确定井管数量单根管极限涌水量:井点降水管根数: 根据计算井点需布设19根,根据设计要求,按最大设计间距按14.88m,总需布置35根,考虑端头井处宽度较宽,各加密1根。考虑到基坑较宽,车站内降水井梅花形交错布置在基坑两侧,象峰站降水井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计算为37口,车站基坑降水井采用内径为200mm的

11、钢管,管井间距根据设计布置,选用H4300T218潜水泵,流量为4 m3/h。则水泵每天最小排水量为 24×37×4=3552m3/d Q,水泵满足排水需求。详见附图1:象峰站井点降水井平面布置图。3.4降水井结构及施工3.4.1井点结构本车站主体基坑降水井采用深井(管井)为主,管井的成孔采用钻孔法,其孔径为400mm,管井采用内径为200mm的钢管,在管壁上设置孔眼作为滤水管,滤水管外包尼龙密目网,网目密度不低于800目100cm2,并用12#铅丝扎紧。密目网缠绕接头处,重叠1/3幅面。底部用封头封死。填充滤料为515mm级配碎石,降水井体结构详见图2。3.4.2井点降水

12、施工降水施工a.井位布设避开结构梁柱等构造物,沿基坑布置两排,间距、位置按设计要求布设。b.钻井采用反循环旋转钻机成孔,井孔必须保证圆正垂直,孔深不小于设计值。c.替浆井管下入前注入清水置换,抽出沉渣并测定井深。d.吊放井管井管吊放井管要垂直,两节井管间接头牢固,并保持在井孔中心。e.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滤料沿井孔外四周均匀填入,且保持连续以将泥浆挤出井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不符时及时查找原因。滤料为砂卵石,抽水井滤料填至井口下3m,井口3m范围用粘土封堵密实。图2 基坑降水管井结构示意图施工注意事项a.钻孔施工达到设计标高后,每隔0.30.5m用大泵冲洗减少沉

13、淀,并立即下管,注入清水,稀释泥浆比重按1.08后投入滤料。b.井孔应垂直,深度应符合要求,孔径宜上下一致,井点管口应有保护措施,防止杂物掉入管内。c.开始下管前须探测孔深,当孔深与管长不符时,须重新成孔,下管时轻提慢放,仔细检查密目网包扎质量,并使井管居中,当上部孔缩径或孔底淤塞,须向孔内注水,缓慢放入,禁止上下提拉和强行冲击。d.洗井工作在填砾料后进行,以防井壁泥质硬化,造成洗井困难。洗井时必须清除停留在孔内和渗入含水层中的泥浆与孔壁泥浆,疏通含水层,并在井周围形成良好的反滤层;洗井前后两次抽水涌水量差须小于15,洗井后井内沉淀不上升或基本不上升。e.洗井结束,安装地面抽水系统,连接抽水管

14、路,进行试验性抽水。f.在降水过程中,加强井点降水系统的维护和检查,保证连续不断地抽水,不得随意停抽。3.5降水运行管理与管井拆除3.5.1试运行试运行之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在降水井的成井施工阶段要边施工边抽水,即完成一口投入运行一口,力争在基坑开挖前,将基坑内地下水降到基坑底开挖面以下1.5m深。水位降到设计深度后,观测井内的水位恢复情况并维持抽水。3.5.2降水运行降水在基坑开挖前一个月进行。降水井抽水时,潜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

15、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要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降水运行过程中对降水运行的记录要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降水采用分层降水、跟踪水位的方法进行。随土方分层开挖,降水确保水位始终低于开挖面下1.5m。3.5.3降水运行的注意事项做好基坑内排明水的准备工作,以备基坑开挖时遇降雨能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干。降水运行阶段要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时及时调泵并修复。降水运行阶段保证电源供给,如遇电网停电,须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降水效果。3.5.4

16、管井拆除随着主体土方开挖,管井也逐渐露出土层,降水井井管逐渐曝露出来,降水井曝露后,采用人工逐段拆除管井。土方开挖到基底后,为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应间歇性抽水以保持水位。浇注车站底板混凝土时,井孔位置处的混凝土可暂不浇注。待主体结构完成并覆土,上部荷载足以承受地下水浮力后,方可拔除井点管、进行井点封堵。为确保井孔处底板混凝土的整体性和防水效果应对井孔作特殊处理,处理方法见图5-3管井井孔处理示意图。具体处理措施为:在井孔四周的地板内增加加固钢筋,停止抽水后井内用抗渗膨胀C40P10混凝土填实,然后用带螺栓的钢盖板和橡胶垫圈盖好,拧紧法兰上的所有螺栓。井口的标高较钢筋混凝土底板顶的标高低20030

17、0mm,管井填封完毕后,再用混凝土找平。带法兰盘盖板加强钢筋橡皮垫圈钢筋混凝土加固钢筋钢筋混凝土底板止水片C40P10微胀混凝土图3 管井井孔处理示意图说明:1、在深井四周的底板内增加加固钢筋。2、待车站顶板施工结束覆土后,上部荷载满足抗浮要求,深井用C40P10微膨胀混凝土填实,然后用带螺栓孔的钢盖板和橡皮垫圈盖好,拧紧与法兰盘上的所有螺栓。3、深井的上口较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标高低200300mm,待深井填封口完毕后,再用混凝土找平。3.6基坑残存积水的排除连续墙围护结构,防水效果好,且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管井降水措施,基坑内水的补给不会太多,其水源主要来自雨水、地下潜水、裂隙水和孔隙水,拟采取

18、如下防排水措施。(1)基坑周边设截水沟拦截地表雨水,水沟顺地面引入道路两侧的雨水管,避免下雨时雨水流入基坑。(2)随着基坑施工进展,挖掘机沿着连续墙内缘开挖0.30.5m深的排水沟。排水沟设1%的排水坡,以利水流入集水坑,集中排出基坑。四、质量保证措施4.1质量保证措施4.1.1质量管理的措施(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组织机构人员。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2)施工人员上岗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专业工种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考核,获取上岗证书及相应技术等级,持证上岗,未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19、考核不准上岗。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者培训。(3)根据本单位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实现方针和目标的措施办法。将方针目标层层分解,定期对方针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比,用百分制衡量工作标准和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标准。工作标准与奖金挂钩,质量标准与验工计价挂钩。(4)按专业班组和关键工序成立QC小组,并开展活动,研究改进工程质量的建议、措施,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一次成优。4.1.2质量保证体系图4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五、安全保证措施5.1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该项目的施工安全全面负责;分管生产

20、的项目副经理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制度,对安全施工负直接领导责任;施工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核,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负责本项目各项安全措施的制订、监督和检查落实;各项目队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和落实;各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并成立安全岗位监督岗,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见图5。图5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5.2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权、责、利、奖、罚分明。真正做到“专管成线,群管成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制定各个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在各个层

21、次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协议书。5.3安全防范措施5.4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组织不力或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1)应急救援组织和突发事件上报程序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见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突发事件上报程序见图突发事件上报程序图。(2)通信、联络方式抢险领导小组成员移动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保证通讯畅通。各主要负责人电话号码:刘艳滨罗国军:180059

22、11909 花树立传波李春芳何华钦美强陈 锋章尤铁小蓉杨为语郭玉辉部联络通信当发生险情时通过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及时报告业主、监理(电话)、保险公司等有关单位,汇报情况。当在抢险过程中发生火灾、伤员等情况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其中,火警:119 报警台:110 急救电话:120急救中心福州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83677664福州市市政管

23、理处:87561510五四北社区卫生服务站:88883363福州市晋安区医院: 83660045图6 突发事件上报程序图图7 突发事件上报程序图 六、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措施6.1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严格根据福州市及我单位有关文明施工创建文明安全工地标准要求组织施工。本标段工程争创“福州市文明样板工地”。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见图8 图8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框图6.2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施工围挡按福州市要求,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施工,除留必要的人员、车辆进出口通道外,工地四周设置连续、整齐、牢固、美观的围墙。围挡形式及内外喷涂图案按业主的统一方案进行实施。工程标牌在施工工地的主要出入口处设置“五牌一图”标牌,美观整齐,字体清晰,并保持整洁。在施工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