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卡托普利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卡托普利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卡托普利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卡托普利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片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渴的临床疗效及安 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充血性 心力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 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吸氧、强心剂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 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充血性心力衰蝎患儿的 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儿治疗 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2、0.05); 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充血性心 力衰竭患儿在基础用药的条件下给予卡托普利片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副作 用小,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关键词:卡托普利片;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安全性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脏代偿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 静脉系统充血,血容量增加及钠与水潴留所造成,因年龄,病因及血液动力 学改变的不同,导致在小儿不同年龄组有一定差别。婴幼儿期症状表现为:嗜睡, 淡漠,乏力,拒奶或呕吐等百特异症状;年长儿童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 咯血、青紫、肺部可有喘鸣音或湿性啰音、急性肺水肿。卡托普利为竞

3、争性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症,尤对其他降压 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高血压,而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卡托普利可降低肺毛细血管 楔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因此可用于用于治疗急、慢 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且与吸氧、强心剂等合用效果更佳2。鉴于此,笔者选取 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充血性心力衰渴患儿,治 疗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使用卡托普利片,与同期采用基础治疗作为对照,对比分 析两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 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

4、接受治疗的9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共计98例。所有患儿均符合第7版实用儿科学 中的诊断标准3。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 中男童21例,女童28例,年龄为2.515.4周岁,平均年龄为(9.2±3.1) 周岁,室间隔缺损1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三尖瓣关闭不全8例, 房室管畸形12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6例,中毒性心肌炎7例;治疗组中 男童24例,女童25例,年龄为2.815.9周岁,平均年龄为(8.9±4.8) 周岁,室间隔缺损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5例, 房室管畸形9例,心内膜弹力

5、纤维增生症10例,中毒性心肌炎5例。两组患儿 的性别、年龄、病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吸氧、强心剂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规格:12.5 mg,按体重0.3 mg/kg,每日3次)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 察和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1.3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小儿急诊医学研讨会纪要关于小儿肺炎合 并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修订草案制订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儿在经 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得到显著改善,心功能分级减少2级以上;

6、有 效:患儿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改善,但未消失,心功能分级减少1 级;无效:患儿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其至加重,心功能分级无变 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数×100%o1.4统计学处理所有实验数据经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样本 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临床疗效比较对两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 比较,治疗组中显效为20例,占40.8%,有效为26例,占53.1%,无效为3例, 占6.1%,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中显效为15例,占30.6%,有效为22例,

7、 占44.9%,无效为12例,占24.5%,总有效率为75.5%。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在 给予吸氧、强心剂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片进行治疗,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2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2例出现轻度眩晕症状,1例 出现轻度心率加快,1例出现味觉迟钝;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2例出现恶 心、呕吐症状,1例出现腹泻症状,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8.2%, 6.1%。两组之间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均可 自行缓解,安全可靠。3. 讨论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不

8、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 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吋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 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 心瓣膜疾病、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 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目前,临床上将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的急缓, 可以分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根据左右心室发病的先后, 可分为左心室衰竭和右心室衰竭;按心力衰竭吋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可分为低心 排量和高心排量心力衰竭。临床以慢性低心排量充血性心力衰竭较常见。临床上 通常采用卡托普利与吸氧、强心剂等合用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

9、竭。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吸氧、强心剂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治疗 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片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表明,治疗 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本研究结果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在采 用基础治疗联合使用拉托普利片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在临 床上积极推广。参考文献:1邓敏,桂永浩,徐素酶.开博通治疗30例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观 察j临床儿科杂志,1999, 17 (4): 219. 阮兢,邓向红,蔡仕俊.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免疫功能变化j中国儿童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