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钢筋从入门到精通LBGJch10构件板_第1页
鲁班钢筋从入门到精通LBGJch10构件板_第2页
鲁班钢筋从入门到精通LBGJch10构件板_第3页
鲁班钢筋从入门到精通LBGJch10构件板_第4页
鲁班钢筋从入门到精通LBGJch10构件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板钢筋计算(构件法)计算板钢筋除“ecad 图形法”外,还有“构件法”。 “ecad 图形法”在一个图形中即可完成所有的板钢筋计算,并且支持弧形板及智能缩尺配筋,不支持弯起式配筋(弯起配筋非常不方便施工,已逐渐被淘汰),在操作上比“构件法”要复杂一些,但效率非常高而且功能强大,故作者热烈推荐使用;而“构件法”需要使用多个板构件,即“一块板用一个构件”,不支持弧形板及智能缩尺,支持弯起式配筋,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但效率相对于“图形法”较低。用户根据个人习惯及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在主窗体中,单击选中将要增加板构件的节点,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增构件向导 、或右键菜单新增 构件向导 、或主菜单 新增 构

2、件向导 ,进入到“构件向导选择” 对话框; 从下图可以看出, 使用构件法可以计算一般的简支板、固支板、弯起式配筋板; d.d.d 板是针对异型板的一种图形处理法,通过拖动(drag)、布筋 (drop) 、标注(dim) 三个步骤即完成对异型板的钢筋抽取。6.1 简支板6.1.1 普通板(1)操作步骤在“构件向导选择” 对话框中, 单击左键选择 “板 简支板 普通板”,点击 确定 按钮,进入到“构件属性”对话框中;设置好相关参数后(详见 3.5 构件属性对话框) ,单击 下一步 (n) 按钮, 进入到“图形参数设置”对话框中,如图。单击单选钮选择“板的形式”,左边对应的图形及参数立即更新。图中

3、绿色数据为长度参数,灰色数据为钢筋参数,单击便弹出“修改变量值”对话框以修改参数;本实例板形式为“二相邻边伸出”,如左图。伸出:板面顶部钢筋伸出到另外的板中,称为“伸出”(此钢筋叫做中间支座钢筋) ;板面顶部钢筋全部处在当前板中,称为“不伸出”(此钢筋叫做边支座钢筋);如左图为二相邻边伸出,右图为四边伸出; “构件法”非常直观、易学易用,与板配筋图完全一一对应。(2)参数介绍 板厚 (mm):计算板支座钢筋弯折长度的唯一参数,弯折长度=板厚- 保护层厚度 *1,本例板厚 =120,则弯折长度 =120-15=105 ;友情提醒:如果您认为“弯折长度=板厚 - 保护层厚度 *2=120-15*2

4、=90” ,那么请您将 板厚 参数输为“板厚 - 保护层厚度 *1”即可;如果当前板厚度与相邻板厚度不同,那么请您输入相邻两板的平均板厚。 板的横向长度ly、 板的纵向长度lz :当支座为中间支座时,标注点位置为轴线;当支座为边支座时,标注点位置为板外边线;详见上述“二相邻边伸出”图例; 左支座宽度y1、y2、 右支座宽度y3、y4、 上支座宽度z1、z2 、 下支座宽度z3、z4 :当支座为中间支座时,整个支座尺寸=两个宽度之和,如左支座=y1+y2=125+125=250;当支座为边支座时,整个支座尺寸仅需输入一个参数,如右支座=y3=300,下支座 =z3=250; 左支座钢筋r1(下、

5、右、上支座钢筋分别对应代码r2、r3、r4) :格式为“级别直径 排距”或“级别直径- 排距” ,a、b、c、d、e 分别表示一、二、三、四、五级钢; 左支座筋长度a1、a2 (下,左,上支座筋长度分别对应代码a3、a4,a5、a6,a7、a8) :为中间支座筋时,支座筋长度为两参数之和,如左中间支座筋长度=a1+a2=500+600;为边支座筋时,仅需输入前一参数表示支座筋长度,后一参数被自动屏蔽,如右边支座筋长度=a5=700;此长度不含弯折长度; 分布筋 :表示负筋之分布筋,格式为“级别直径 排距”或“级别直径 - 排距” ;a、b、c、d 、e 分别表示一、二、三、四、五级钢; 横向板

6、底筋r5、 纵向板底筋r6:格式为“级别直径 排距”或“级别直径 - 排距” ,a、b、c、d 、e分别表示一、二、三、四、五级钢;请您对照上图及参数详解输入相关参数。(3)实例分析参数输入完成之后,单击 完成 按钮,自动进入到“重命名”状态,输入板名称,如b1.2-a.b ,表示当前板位于轴线(1)(2)(a)(b)区域,下图为当前板的钢筋报表。 横向板底筋r5: 长度 l= 板长度 ly- 边支座总宽度 /2+ 弯钩增加长度 +搭接长度 =(6000-300/2)+12.5d+0=5850+125=5975mm ;根数n=( 另一边板长度lz-板长度范围内的支座宽度)/ 间距 +尾根 1=

7、round(4900-250-120-退 50*2)/200+1)=round(23.15)=23根。 纵向板底筋r6:l=(4900-250/2)+12.5d=4775+125=4900mm ;n=round(6000-125-300-退 50*2)/150+1)=round(37.5)=38根。r1 负筋 : 属于中间支座钢筋, 长度 l=(a1+a2)+( 板厚 - 保护层厚度 )*2=(500+600)+(120-15)*2=1100+210=1310mm;根数n= round(4900-250-120- 退 50*2)/150+1)=round(30.53)=31根。r1 负筋之分布

8、筋 :长度 l=负筋的布置范围(不退 50)=4900-250-120=4530mm ;根数 n= round(500-125-退 50)/200+1)+ round(600-125- 退 50)/200+1)=round(2.63)+round(3.13)=6根。r3 负筋 : 属于边支座钢筋, 长度 l=(a5)+( 板厚 - 保护层厚度 )*2=(700)+(120-15)*2=700+210=910mm ;根数n= round(4900-250-120-退 50*2)/200+1)=round(23.15)=23根。?表中为何24?r1 负筋之分布筋 :长度 l=负筋的布置范围(不退

9、50)=4900-250-120=4530mm ;根数 n= round(700-300/2-退 50)/200+1)=round(3.5)=4 根。可以看出,普通板的板筋“伸到支座中心线”(并且“不小于5d” ,当 d 较大时如 14,5d=70,多数情况下均远远小于半个支座宽,故5d 一般不用考虑) 。6.1.2 负筋通长板(1)操作步骤在“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左键选择“板简支板 负筋通长板”,点击 确定 按钮,进入到“构件属性”对话框中;设置好相关参数后(详见3.5构件属性对话框) ,单击 下一步 (n) 按钮,进入到“图形参数设置”对话框中,如图。图中绿色数据为长度参数,灰色数

10、据为钢筋参数,单击便弹出“修改变量值”对话框以修改参数。(2)参数详解 板的横向长度ly、 板的纵向长度lz :为板的外围尺寸,包含了两边的全部支座宽度; 左支座宽度y1、 右支座宽度y2、 上支座宽度z1 、 下支座宽度 z2 :为整个支座宽度,为梁宽度; 竖向板底筋r1、 竖向负筋 r2、 横向板底筋r3、 横向负筋 r4、格式为“级别直径 排距”或“级别直径- 排距” ;a、b、c、d、e 分别表示一、二、三、四、五级钢; 负筋之分布筋 :此参数不用理会,由于为双向通长负筋,故不存在负筋之分布筋,不论输入与否均不计算。请您对照上图及参数详解输入相关参数。(3)实例分析参数输入完成之后,单

11、击 完成 按钮,自动进入到“重命名”状态,输入板名称,如b3.4-c.d ,表示当前板位于轴线(3)(4)(c)(d)区域,下图为当前板的钢筋报表。 横向板底筋r3:长度 =(5000-15*2)+12.5d=4970+100=5070mm ;根数=(3500-200-240-退 50*2)/200+1=15.8=16根(四舍五入) ; 竖向板底筋r1:长度 =(3500-15*2)+12.5d=3470+100=3570mm ;根数=(5000-250-300-退 50*2)/150+1=30=30根(四舍五入) ; 横向负筋 r4:长度 =(5000-15*2)+(100-15)*2=49

12、70+170=5140mm;根数 =(3500-200-240-退 50*2)/200+1=15.8=16根(四舍五入) ; 竖向负筋 r2:长度 =(3500-15*2)+(100-15)*2=3470+170=3640mm;根数 =(5000-250-300-退 50*2)/150+1=30=30根(四舍五入) ;可以看出,负筋通长板中的底筋、负筋直段长度均为“板外围度度扣减 2 个保护层厚度” ,其布筋范围为“板净宽退减50*2 ” 。6.2 固支板固支板的钢筋均为双层双向钢筋。6.2.1 参数简介: 锚固倍数m:当一端为固定支座,另一端为悬挑端时,板上部负筋在固支端伸入支座内的长度为一

13、个锚固长度,如输入“30” ,表示伸入支座的长度为30d( 不包含弯钩增加长度) ;如果为默认参数, 即m1或者 m2 ,取值为第一步骤的“构件属性”窗体中的“锚固自动查表值”或是“锚固自定义值”。其他参数与“负筋通长板”是相同的,参照6.1.2节。6.2.2 计算规则及实例分析(1)横向板底筋、纵向板底筋长度规则如果是固支端,则伸入到“支座中心线并且不小于5d”位置处;如果是悬挑端,则伸入到“板外边退减一个保护层”位置处;如果是一级圆钢,再加上两个弯钩增加长度。(2)横向负筋、纵向负筋长度规则当纵、横方向均有负筋时,即负筋形成双向钢筋时,均不计算负筋之分布筋;当形式为一边固支、两边固支( 相

14、对 ) 时,由于只有一种方向的负筋,为了形成双向布筋,软件会自动计算负筋之分布筋,负筋之分布筋长度=板长度 ( 或板宽度 )- 保护层厚度 *2+ 弯钩增加长度;板负筋的直段长度=板长度 ( 或板宽度 )- 保护层厚度 *2;板负筋端部的弯折长度:a、悬臂受力的锚固端的弯折长度=锚固长度-( 当前支座宽度 - 保护层厚度 *1) ,并且弯折长度值不能大于( 板厚- 保护层厚度 *1) ,如果大于则取值为( 板厚 -保护层厚度 *1) ,另外在根部端设置弯钩,即另外计算一个钢筋弯钩增加长度;b、除 a之外的其他情况, 负筋弯折长度 =板厚 - 保护层厚度 *1 个,均不设置弯钩。(3)实例分析单

15、击 构件向导 ;进入到“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选中“板 固支板 三边固支”,单击 确定 ;进入到 “构件属性” 对话框,注意“保护层厚度” 选为“正常环境15” , “钢筋计算规则” 选为“根数四舍五入” ,单击“下一步” ;进入到“图形参数设置”对话框,单击灰色数据以修改钢筋参数,单击绿色数据以修改尺寸参数,本例仅把“ m1锚固长度 1”参数修改为“30” ,如下图,单击 完成 ;软件提取钢筋到钢筋表格中,此时节点名称自动改为“重命名”状态,填入板名称;单击 打印预览 ,选择“指定节点清单表”并单击 确定 ,可见到如下报表。 横向板底筋 :l=(5000-240/2-240/2)+12

16、.5d=4760+125=4885mm(支座端伸到支座中线) ;n=(3500-240- 退 50- 保护层 15)/150+1=22.3=22 根( 四舍五入 ) ; 纵向板底筋 :l=(3500-240/2-15)+12.5d=3365+125=3490mm(悬挑端伸入到“板外边退减一个保护层”位置处) ;n=(5000-240-240- 退50*2)/150+1=30.47=30根; 横向负筋r2:l=直段(5000- 保护层 15*2)+ 左右弯折长度 ( 板厚 120- 保护层 15)*2=4970+105*2=5180mm; 纵向负筋 r3:l=直段 (3500- 保护层 15*2

17、)+ 锚固端弯折 30d-( 支座宽 240- 保护层 15)+ 弯钩 6.25d + 另一端弯折 ( 板厚 120- 保护层 15)=3470+75+62+105=3712mm ;( 注:锚固端弯折不能大于( 板厚 -保护层*1) 。负筋根数计算同板底筋。6.3 弯起式配筋遇到弯起式配筋,只有采用“构件法”,而 ecad 图法形无法直接计算。几种形式如下图:同样,灰色数据表示钢筋参数,绿色数据表示尺寸参数,单击以修改参数;图例非常直观、简单,仅能计算弯起式板筋,其他形式的钢筋应采用其他构件来计算。下图分别为上述大样的钢筋报表,除右图中的锚固长度由m1改为“ 30”外,均采用默认参数。根数 n

18、=(3000-120-120- 退 50*2)/200+1=14.3=14根( 四舍五入 ) ;两端弯起钢筋l=中间段 a(3600-240*2-90/tan30*2)+ 两斜段 b、c(90/sin30)*2+ 顶部两段 d、 e(240+240)+(240+240)+两弯折长度f、g(板厚 120- 保护层 15*2)*2=2808+180*2+(480+480)+90*2=4308mm (字母 ag与钢筋参数栏相对应) 。一端弯起钢筋l=中间段 a(3600-240-90/tan30)+ 右斜段 b(90/sin30)+ 右顶部一段c(240+240)+ 右弯折长度d(板厚 120- 保

19、护层 15*2)+左弯钩 6.25d=3204+180+480+90+62=4016mm (字母 ad与钢筋参数栏相对应)。弯起端锚固至梁时l=a底段 (3600-240-240/2-90/tan30)+ b 右斜段 (90/sin30)+ c右顶部一段 (240+ 支座宽240- 保护层15)+ d右弯折长度 max( 板厚 120- 保护层 15);( 锚固长度 30d-( 支座宽 240-保护层 15)+ 左弯钩 6.25d=3084+180+465+max(105;75)+62.5=3897mm (字母 ad与钢筋参数栏相对应,max(105;75) 表示取值为括号中所有参数的大值)

20、。上述分析做到与软件各段参数完全对应,当然您可采用“2.4 弯起钢筋长度计算系数”的方法核对钢筋总长度,(弯起角度为30 度时,斜边长度s=2h000,h0为弯起高度),例如两端弯起钢筋l=3600+240*2+0.268*90*2+90*2=4308mm 。d.d.d 板是针对异型板、 斜坡板的一种图形处理法,通过拖动 (drag)、布筋 (drop) 、标注 (dim) 三个步骤即完成对异型板、斜坡板的钢筋抽取;当然也可将不规则形状简化为矩形形状,或用单根钢筋输入的方法。单击 构件向导 ;进入到“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选中“板 ” ,单击 确定 ;进入到“构件属性”对话框(详见3.5

21、 构件属性) ,设置好相关参数后单击 下一步 (n) ;进入到“图形编辑”对话框中。6.4.1 图形编辑对话框初始图形为矩形,通过 在指定边上增加点 、 删除指定边 按钮,以及按住鼠标左键拖拉顶点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异形板。(1)单击 在指定边上增加点, 移动鼠标指针到某段线上方,此时外围框线由绿色变为黄色,单击左键即在当前边上增加了一个顶点,如左图,在左边线上增加了2 个顶点 e、f(为方便斜述,我们将顶点编上代号,原有顶点为a、b、c、d) ;(2)单击 删除指定边 ,称动鼠标指针到某段线上方,此时外围框线由绿色变为黄色,单击左键即将当前边上的某个顶点删除;(3)将光标停留在顶点的小方框内,

22、按住鼠标左键逐个地拖动, 拖出大致的图形即可,将e 顶点向内拖并水平平齐f 顶点,将a 顶点水平往右拖并垂直平齐e 顶点,形成一个缺角;将d顶点水平往左拖动,形成一个斜角,如右图;反复执行( 1) 、 (2) 、 (3)步骤,可以编辑出非常复杂的各种各样的非弧形的各种异形板。(4)左键单击绿色边线,右侧出现板的属性参数,在表格中进行修改,如图,本实例为云南某电力调度综合楼的筏板基础。请注意: (1) 所绘图形为投影形状;(2) 坡度角指板平面与楼层水平面所夹角度 ( 0 并且 90 ) ; (3) 板平面与楼层水平面的相交线平行于横向板底 / 负筋; (4) 绿线表示板的中心线。计算规则:横向

23、板底/ 负筋直段长度=横向尺寸标注值,其根数= 纵向尺寸标注值 /cos 角度值 -( 支座 1/2 宽)*2- 退 50*2/ 间距 +尾根 1;纵向板底 / 负筋直段长度 =纵向尺寸标注值/cos角度值,其根数= 横向尺寸标注值 -( 支座 1/2 宽)*2- 退 50*2/ 间距 +尾根 1。 名称 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来随意填写; 板厚 (mm) 是计算负筋弯折长度的重要参数;由于本例为筏板基础,没有“支座宽”的概念,故参数“支座 1/2 宽(mm)”=0;本筏板不是斜坡板, 坡面角 =0 ; 平均值 =y 表示智能缩尺配筋时,输出钢筋的长度为加权平均长度,否则由于其长度的等差变化影响,

24、每一根钢筋均用一行来表示;设置完参数之后单击 下一步 (n) 进入到“钢筋布置”对话框中。6.4.2 钢筋布置在“钢筋布置”对话框中设置横向底筋、纵向底筋、横向负筋、纵向负筋等四种类型的钢筋参数,如下图。在黑色的绘图区域中单击选择某种钢筋,选中的钢筋其两端部有黄色的小方框,在右边的属性表格内填写或修改钢筋参数;当 您 选 中 的 是 负 筋时,请参照表格下方的“注”来填写 弯折 (mm)参数。右上角的列表框用来选择是否存在某种钢筋,当不存在时,在钢筋名称前的小方框上单击左键即可,绘图区域自动删除此类钢筋。由于 d.d.d 板仅支持双层双向钢筋,当您在某些超厚筏板基础中遇到三层钢筋时,请先按照默认的“双层双向”提交钢筋,复制当前节点,执行 修改 命令,在“钢筋布置”对话框中单击取消横向负筋、纵向负筋再提交即可。本例四种钢筋均为2 级钢、直径16、间距 200,负筋的弯折长度=板厚 500- 保护层 20*2=460mm (保护层为20mm 为设计图规定) ,填写完参数之后单击 下一步 (n) ,进入到“尺寸标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