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型教师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者_第1页
浅谈创新型教师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者_第2页
浅谈创新型教师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者_第3页
浅谈创新型教师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者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创新型教师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者    张小兰创新是人类生存的基石,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人类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创新型教师。何为创新型教师呢?首先,创新型教师应该有很强的人格力量:豁达自信,兴趣广泛,襟怀宽广,热爱真理,志向高远,不拘一格,富有批判精神,锲而不舍,意志力强,能不断超越自我。其次,创新型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实行教学民主,唤醒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超越自我。最后,创新型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教学艺术:思维敏捷而富于想象,充满理性而富于激情,严谨而不乏幽默感,执著两不

2、乏灵活性。所以,“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为人之师者的信条。但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需要教师在各方面努力,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履行创新教育的职责。一、教师必须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教师本身具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用什么样的标准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质疑如何处理等都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在不少人看来,发明创造只是少数名人名家的专利,其实,创造并非神秘莫测,高不可攀,正像陶行知先生所说

3、“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我们真的无法预料在课堂上是否坐着将来名扬中外的天才,你的学生也未必能创造出惊世骇俗的成就,但作为教师,都应该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善待每位学生,重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哪怕是十分微弱的思想火花。须知,学生未来的点滴成就恰恰基于儿时不断闪烁的思想火花。众所周知的发明家爱迪生,当他坐在鸡蛋上孵小鸡时,又有谁能想到他会成为一生中有2000多项发明创造的发明大王呢?陶行知先生也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每位教师铭记:“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掌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

4、小学生!”二、教师必须要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成功的先导。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爱好和钻研,95%以上是从兴趣出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時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学习目的、意志、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他对某一件事情有了强烈的兴趣,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和智慧,并且在实践中对其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形成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的一点即要教师在教学中想办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在浓厚的兴趣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创新。三、教师必须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解放学生的

5、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是使学生个性获得自由发展、创造力获得培养的重要条件。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45分钟满堂讲的作法已不多见,但仍有部分教师长于此道,急于表达,甚至代替学生得出结论,极少给学生留下思考、探讨的余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每天都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探索的空间呢?四、教师必须善于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是从质疑开始的,质

6、疑为潜能的开发提供了方向,是潜能开发的“航标灯”。巴尔扎克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就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问,由疑而思,由思而判,追根寻底,释疑求真。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五、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标新立异”就是提出的观点、想出的办法,新奇而不落俗套,有创新。教师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一定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一位一年级的学生在一次看图写话时,面对画面上正在给小树苗浇水的男孩写道“哥哥在种树”,结果被老师判为错,因为标准答案是“哥哥在浇水”。而同样是小学教育,在美国,老师让学生为同一个故事每人编三个不同的结尾。相比之下,我们不难看出前者是用框框束缚住了学生,而后者则是在鼓励学生创新。其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高低各不同”,每个教师应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让学生懂得不唯书、不唯师、不迷信、不盲从、不拘泥于现成的方法与答案,而要大胆思维,善于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总之,“科学的生命在于探索,人类的生命在于创造”。创新已成为现代人的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