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开国大典教案示例_第1页
五年级下册开国大典教案示例_第2页
五年级下册开国大典教案示例_第3页
五年级下册开国大典教案示例_第4页
五年级下册开国大典教案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 开国大典执教者:鸡鸣小学陈丹教学内容:五年级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其中,开国大典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

2、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本课分两课时完成,本课时为第一课时。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能运用串联主要场面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有感情朗读课文5-10自然段,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

3、民伟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3、初步学习场面描写中的点面结合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难点:体会本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一、热身,揭示课题、初识“大典”1、板书课题,提示“典”的写法、理解“典”本义及在这里的意思。2、理解题意。把时间和地点带进来说一说题意。3、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感受“大典”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1浏览全文,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给自然段标序号。(交流归纳、点拨并相机板书,此时出示卡片:群众入

4、场 举行典礼 阅兵仪式 群众游行)2我们来看这些图片:欣赏“开国大典”中上述四个场面的图片。3、把四个场面联系起来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或者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练说、指名说)三、重点研读,走进“典礼”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1默读第510自然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2、精读课文510自然段,用_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的语句,用-画出描写群众反映的语句,并写下感受。3、按典礼进行的顺序交流。第一处:【出示: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

5、台。”】抓住“一齐”,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热爱,读出体会。第二处:此处第一次写掌声,这掌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出示: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1)这段话在表达上很有特点,有很多重复的词语,找一找。(两个“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两个“一齐”、两个“传到”)(2)体会两个“一齐”。又是“一齐”,从两个“一齐”中你有什么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把你们看到的画面用朗读表现出来吧!(指名读)(3)小结,这样的反复把人

6、们的激动和欢悦都表现出来了,这就是反复的妙处,让我们再次体会,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4)体会两个“传到”仅仅是在场的三十万人听到吗?这声音还会传到哪里?(出示中国的版图,引读。)(5)毛主席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会如此激荡人心呢?让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吧!【课件出示“到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等的图片,教师简单介绍其革命事迹。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段话吧。(6)这句伟大的宣告到底是什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7)让我们来见证这伟大的历史时刻吧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8)引导背诵第7自然段。第三处。【出示:“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

7、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瞻仰”什么意思?他们瞻仰的是什么?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带着体会读。(2)两个“一齐”又说明什么?从“站”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深情朗读。 师:中华民族曾经饱受屈辱与灾难,危难之际,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来了!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来了第四处:“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

8、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让学生体会群众对毛泽东的拥护和热爱。出示毛泽东图片,小结发言:毛泽东,一个响亮的名字,正是他在遵义会议力挽狂澜挽救了党,正是他带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北上抗日赶走日本侵略者,正是指挥若定,率领百万大军解放全中国,正是他领导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面对新中国的第一任主席,人们的心中怎能不能充满憧憬与爱戴。四、体会写法、走出“典礼”1、观察画_和-的语句,你发现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了吗?【出示相关语段】2、小结:每次描写完毛主席的动作,紧接着就描写群众的反应。描写毛主席是在写一个突出的人物,写群众反应是写很多人,像这样

9、既写出一个主要人物的活动又写出全场人物的表现,这种写法就叫场面描写中的点面结合。毛主席的活动就是这个场面的一个“点”,全场三十万群众的活动就是“面”。这样的描写,让场面显得热烈而不单调。这样点面结合的描写,在开国大典的其他场面描写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下节课我们就走进开国大典的其他场面,去感受另一份精彩。板书:26开国大典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群众入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举行典礼 阅兵仪式群众游行教学内容:五年级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能运用串联主要场面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有感情朗读课文5-10自然段,抓住

10、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伟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3、初步学习场面描写中的点面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预设一、热身,揭示课题、初识“大典”1、板书课题,提示“典”的写法、理解“典”本义及在这里的意思。2、理解题意。把时间和地点带进来说一说题意。3、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感受“大典”1(此时放课件)浏览全文,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给自然段标序号。(交流归纳、点拨并相机板书,此时出示卡片:群众入场 举行典礼 阅兵仪式 群众游行)2我们来看这些图片:欣赏“开国大典”中上述四个场面的图片。(此时放课件

11、)3、把四个场面联系起来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或者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练说、指名说)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三、重点研读,走进“典礼”1默读第510自然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2、精读课文510自然段,用_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的语句,用-画出描写群众反映的语句,并写下感受。3、按典礼进行的顺序交流。第一处:【出示: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抓住“一齐”,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热爱,读出体会。第二处:此处第一次写掌声,这掌声表

12、达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出示: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1)此时此刻人民的心是怎么样的?你听到的只有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在旧中国,人民的生活非常艰苦,新中国的成立给人民无限希望,所以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当全国人民听到这声音的时候,都高兴地欢跃起来,有力地表现了毛主席这一宣告巨大反响。(2)这段话在表达上很有特点,有很多重复的词语,找一找。(两个“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两个“一齐”、两个“传到”)(3)体会两个“一齐”

13、。又是“一齐”,人民群众不约而同,万众一心,听到的只有欢呼声,从两个“一齐”中你有什么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偌大的广场上有曾经翻越雪山和草地的老红军战士,有昔日经历“三大战役”的英雄战士,还有常年受压迫的普普通通的人民,假冒如你们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听到这庄严的宣告又有着怎样的心情?(兴奋,自豪,欣慰,百感交集,)把你们看到的画面用朗读表现出来吧!(指名读)(4)小结,这样的反复把人们的激动和欢悦都表现出来了,这就是反复的妙处,让我们再次体会,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5)体会两个“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齐读毛主席的宣告。(6)体会两个“传到”仅仅

14、是在场的三十万人听到吗?这声音还会传到哪里?那里是怎样的情景?(出示中国的版图,引读。)(7)毛主席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会如此激荡人心呢?让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吧!【课件出示“到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等的图片,教师简单介绍其革命事迹。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段话吧。(8)这句伟大的宣告到底是什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9)让我们来见证这伟大的历史时刻吧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引读第7自然段。(10)引导背诵第7自然段。第三处。【出示:“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

15、,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瞻仰”什么意思?他们瞻仰的是什么?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带着体会读。(2)两个“一齐”又说明什么?从“站”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深情朗读。(我体会到了人民群众庄严激动的心情相同。)师:中华民族曾经饱受屈辱与灾难,危难之际,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来了!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来了第四处:“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此处又是掌声,你听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群众对毛泽东的拥护和热爱。出示毛泽东图片,小结发言:毛泽东,一个响亮的名字,正是他在遵义会议力挽狂澜挽救了党,正是他带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北上抗日赶走日本侵略者,正是指挥若定,率领百万大军解放全中国,正是他领导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面对新中国的第一任主席,人们的心中怎能不能充满憧憬与爱戴。四、体会写法、走出“典礼”1、观察画_和-的语句,你发现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了吗?【出示相关语段】2、小结:每次描写完毛主席的动作,紧接着就描写群众的反应。描写毛主席是在写一个突出的人物,写群众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