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七章第七章 气候形成因子气候形成因子气候气候何栋材何栋材2015.6.黄冈师范学院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2天天 气气 和和 气气 候候区别区别 气候气候 天气天气 时间尺度时间尺度:长期的大气平均状态长期的大气平均状态 短期的大气状态的综合短期的大气状态的综合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气候系统产物气候系统产物 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大气内部动力过程 表现特征表现特征:相对稳定性和一定规律性相对稳定性和一定规律性 突发性突发性 特征量特征量: 气候要素气候要素 气象要素气象要素联系联系:描述大气状态,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描述大气状态,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
2、气的综合的综合气候气候3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大气圈大气圈能量来源能量来源主体主体下垫面下垫面水圈水圈 岩石圈岩石圈 冰雪圈冰雪圈 生物圈生物圈气候系统气候系统4 定义定义: : 20 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定义年代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定义 气候系统是由气候系统是由大气圈大气圈、海洋圈海洋圈、冰雪圈冰雪圈、大陆圈大陆圈和和生物圈生物圈组成的庞大的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气候系统气候系统气候气候5大气圈大气圈水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岩石圈岩石圈冰雪圈冰雪圈气候系统气候系统气候气候6第一节第一节 形成气候的因素形成气候的因素 一、太阳辐射:一、太阳辐射:形成气候的能量基础形成气候的能量基础天文
3、辐射:天文辐射:大气上界的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时空分布主要决定于时空分布主要决定于 h h 与与昼长昼长。 自转轴和公转轨道面成自转轴和公转轨道面成66663333的夹角;的夹角; 自转轴方向保持不变。自转轴方向保持不变。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气候气候7h h(、) 昼长(昼长( 、)直射点直射点直射点直射点气候气候8一、太阳辐射:一、太阳辐射:形成气候的能量基础形成气候的能量基础1 1纬度分布差异纬度分布差异纬度间温度差异纬度间温度差异温度带温度带天文气候带。天文气候带。气候气候9一、太阳辐射:一、太阳辐射:形成气候的能量基础形成气候的能量基础1.1.纬度分布差
4、异纬度分布差异纬度间温度差异纬度间温度差异温度带温度带天文气候带。天文气候带。2.2.时间分布差异:时间分布差异: h h()、昼长()、昼长() 季节交替季节交替 夏:高低纬度辐射差异小夏:高低纬度辐射差异小T T差小差小 冬:高低纬度辐射差异大冬:高低纬度辐射差异大T T差大差大 低纬:辐射年变化小低纬:辐射年变化小 T T年变化小年变化小四季不明显四季不明显 中高纬度:年变化大中高纬度:年变化大 T T年变化大年变化大季节性明显季节性明显 h h()日变化日变化 正午:正午: h h最大,辐射最强最大,辐射最强气候气候101.1.大气环流的作用大气环流的作用 不同地区热量的输送不同地区热
5、量的输送 不同地区水汽的输送不同地区水汽的输送 由于大气环流的上述两种作用,各地气候还受其它地方由于大气环流的上述两种作用,各地气候还受其它地方的影响。的影响。 二、大气环流二、大气环流影响各地气候的基本因子影响各地气候的基本因子2.2.环流的输送方式环流的输送方式 大型涡旋大型涡旋 即移动性的气旋和反气旋即移动性的气旋和反气旋 经圈环流经圈环流 指具有南北分量的气流指具有南北分量的气流气候气候11 三圈环流三圈环流行星风系行星风系二、大气环流影响各地气候的基本因子二、大气环流影响各地气候的基本因子气候气候12赤赤 道道 低低 压压 带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
6、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东北北信信风风中中纬纬西西风风极地东北极地东北东东南南信信风风中中纬纬西西风风极极 地地 东东 风风气候气候13各气压带主要气候特征各气压带主要气候特征 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炎热多炎热多雨无风雨无风 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炎热炎热干燥风力微弱干燥风力微弱 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温湿,温湿,多云雨多风多云雨多风 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晴朗干晴朗干燥、极冷燥、极冷气候气候14 三圈环流三圈环流行星风系行星风系加强了气候的地带性分布,加强了气候的地带性分布,进一步进一步形成全球气候的轮廓形成全球气候的
7、轮廓气候气候15 三圈环流三圈环流行星风系行星风系加强了气候的地带性分布,加强了气候的地带性分布,形成全球气候的轮廓形成全球气候的轮廓 输送热量和水汽:减小南北温差,影响降水分布。输送热量和水汽:减小南北温差,影响降水分布。气候气候1616全球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全球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气候气候17 三圈环流三圈环流行星风系行星风系加强了气候的地带性分布,形成全加强了气候的地带性分布,形成全球气候的轮廓球气候的轮廓 输送热量和水汽:减小南北温差,影响降水分布。输送热量和水汽:减小南北温差,影响降水分布。 气流的辐合辐散气流的辐合辐散气旋、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长期影气旋、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长期
8、影响下形成一定的气候特点响下形成一定的气候特点气候气候18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寒冷干燥蒙古高压蒙古高压气候气候19湖北湖北8 8月经常受什么月经常受什么天气系统天气系统影响?影响?西太平洋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热带高压炎热、少雨、微风炎热、少雨、微风气候气候20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引导气流引导气流7 78 8月登陆台风多,月登陆台风多,台风路径受台风路径受环流环流影响影响21 三圈环流三圈环流行星风系行星风系加强了气候的地带性分布,形成全加强了气候的地带性分布,形成全球气候的轮廓球气候的轮廓 输送热量和水汽:减小南北温差,影响降水分布。输送热量和水汽:减小南北温差,影响降
9、水分布。 气流的辐合辐散气流的辐合辐散气旋气旋( (低压低压) )、锋和反气旋、锋和反气旋( (高压高压) )等天气等天气系统,长期影响下形成一定的气候特点系统,长期影响下形成一定的气候特点 环流环流异常异常气候异常。如气候异常。如: :异常梅雨异常梅雨气候气候22三、气候形成的下垫面因素三、气候形成的下垫面因素海陆辐射特性(海陆辐射特性(r、t、a)、热特性()、热特性(Cv)、热交换方式:?)、热交换方式:?高度高度季节季节 亚欧大陆亚欧大陆() () 太平洋太平洋() () T T陆陆T T海海() () 海平面海平面 1 1月月9.29.212.512.5-3.3-3.37 7月月31
10、.031.024.724.76.36.33030N N 海平面上海陆气温的差异海平面上海陆气温的差异海陆性质差异海陆性质差异大陆腹地大陆腹地和和沿海沿海或岛屿地区的或岛屿地区的气候很不相同气候很不相同气候气候23(一)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一)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1.1.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气候 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 (continental climatecontinental climate) 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 ( (maritime climate)maritime climate)指标:指标:p年(日)较差年(日)较差 p年温相时年温相时 p春温与秋温差
11、值春温与秋温差值 气温气温降水降水量量变率变率分配分配气候气候24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l较差较差( (年、日年、日) ):l相时:春季?秋季相时:春季?秋季 l云量和降水云量和降水较少较少,时空分布,时空分布不均匀不均匀(夏季多),(夏季多),气候气候干燥干燥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l气温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年较差、日较差小l相时相时落后落后,一般春季冷于秋季,一般春季冷于秋季l云量和降水云量和降水较多较多,季节分配较,季节分配较均匀,均匀,气候气候湿润湿润25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类类别别气温气温日较日较差差 气温气温年较年较差差 月最月最高气高气温温 月最
12、月最低气低气温温 春温春温秋温秋温云量和云量和降水降水 年降年降水分水分配配 变变率率风风大大陆陆性性 大大大大7 7月月1 1月月正值正值较少较少不均不均匀夏匀夏季多季多大大小小海海洋洋性性 小小小小8 8月月2 2月月负值负值较多较多均匀均匀小小大大气候气候26(一)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一)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1.1.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气候 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 (continental climatecontinental climate) 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 (maritime climate)(maritime climate)2.2.影响大气环流影
13、响大气环流 气压带被分裂为大气活动中心气压带被分裂为大气活动中心影响天气气候影响天气气候气候气候27印度低压印度低压蒙古高压蒙古高压气候气候28 大规模海水的水平运动就叫洋流。大规模海水的水平运动就叫洋流。洋流的成因:洋流的成因:形成洋流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形成洋流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温度、盐份、泥沙含量所造成的海水密度差异温度、盐份、泥沙含量所造成的海水密度差异 (2)江河入海口的水流江河入海口的水流 (3)盛行风。盛行风。最重要的是第三种原因,所以洋流一般最重要的是第三种原因,所以洋流一般与盛行风与盛行风向一致向一致。(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气候气候29(二)洋流对气
14、候的影响(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副高低压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低纬低纬度洋流呈度洋流呈反气旋型反气旋型,大陆东岸受暖洋流的影响,西岸受冷,大陆东岸受暖洋流的影响,西岸受冷洋流的影响;洋流的影响;高纬高纬度洋流呈度洋流呈气旋型气旋型,大陆东岸受冷洋流的,大陆东岸受冷洋流的影响,西岸受暖洋流的影响。影响,西岸受暖洋流的影响。气候气候30影响中国的洋流:影响中国的洋流:黑潮:赤道黑潮:赤道西经菲律宾西经菲律宾向北至台湾向北至台湾向东北到日本向东北到日本亲潮:沿亚洲东北岸向西南。亲潮:沿亚洲东北岸向西南。31(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二
15、)洋流对气候的影响1.1.输送热量、水分输送热量、水分,影响着所经地区的大,影响着所经地区的大气温度、湿度,减小南北温差气温度、湿度,减小南北温差暖流经过的地区,大气变得潮湿不稳定,容易形成降水。暖流经过的地区,大气变得潮湿不稳定,容易形成降水。寒流经过的地区,大气稳定,有时还会产生逆温,湿度较寒流经过的地区,大气稳定,有时还会产生逆温,湿度较大时,易形成海雾大时,易形成海雾 ,但降水稀少。,但降水稀少。在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使热带温度降低了在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使热带温度降低了7 71313,6060N N以上的高纬地区升温达以上的高纬地区升温达2020。气候气候32(二)洋
16、流对气候的影响(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1.1.输送热量、水分,影响着所经地区的大输送热量、水分,影响着所经地区的大气温度、湿度,减小南北温差气温度、湿度,减小南北温差2. 2. 洋流异常洋流异常环流异常环流异常则气候异常。则气候异常。例:例:El-El-ninonino现象现象、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及全球效应及全球效应气候气候33洋流异常现象洋流异常现象“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和和“拉拉尼娜尼娜”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EI Nino)一词起源于秘鲁和厄瓜多尔。在秘鲁和厄瓜)一词起源于秘鲁和厄瓜多尔。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每年从圣诞节起至第二年多尔海岸,每年从圣诞节起至第二年3月份
17、,都会发生季节性的沿岸海水月份,都会发生季节性的沿岸海水水温升高的现象。当地称这种现象为水温升高的现象。当地称这种现象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西班牙语的意思为,西班牙语的意思为“圣婴圣婴” 。 现在所说的现在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数年发生一次的海水增温现象向西是指数年发生一次的海水增温现象向西扩展,整个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扩展,整个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 气候气候34 “拉尼娜拉尼娜” “拉尼娜拉尼娜”为西班牙语为西班牙语“La NinaLa Nina”的音译,是的音译,是“小女孩小女孩”的意思。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的意思。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
18、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以赤道太平洋北纬以赤道太平洋北纬5 5度至南纬度至南纬5 5度,西经度,西经150150度度至西经至西经9090度区域内的海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度区域内的海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 6个月个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0.5分别作为分别作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和和“拉尼娜拉尼娜”。洋流异常现象洋流异常现象“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和和“拉尼娜拉尼娜”气候气候35 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以北海面盛行东北信风,大洋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以北海面盛行东北信风,大洋东侧表层暖的海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断上
19、东侧表层暖的海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断上升,热量也不断积蓄,使得西部海平面通常比东部偏高升,热量也不断积蓄,使得西部海平面通常比东部偏高40厘厘米,年平均海温西部约为米,年平均海温西部约为29。 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西太平洋暖的海水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向东延伸,海温在太平洋西侧下降,东侧上升,形成厄迅速向东延伸,海温在太平洋西侧下降,东侧上升,形成厄尔尼诺。尔尼诺。 相反,当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太平洋东侧表面暖水被相反,当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太平洋东侧表面暖水被刮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为补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就刮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为补
20、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就容易形成拉尼娜。容易形成拉尼娜。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成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成因气候气候3637正常年份正常年份:东太平洋秘鲁沿海次层:东太平洋秘鲁沿海次层冷海水上翻冷海水上翻丰富丰富营养营养盐盐- - 浮游生物浮游生物-鱼类鱼类鸟类鸟类 层结稳定、层结稳定、雨量偏少雨量偏少、气气候干旱候干旱秘鲁是世界上产鱼的大国之一,鱼粉产量占世界首位。冷秘鲁是世界上产鱼的大国之一,鱼粉产量占世界首位。冷海水上翻滋养着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海水上翻滋养着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气候气候38信风减弱,温暖的洋流朝东方流动,赤道附近东太平洋上的信风减弱,温暖的洋流朝东方流动,赤道附近东太平
21、洋上的海水增暖现象,每隔海水增暖现象,每隔2 27 7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1 12 2年。年。危害:海水升温,海洋浮游生物、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造危害:海水升温,海洋浮游生物、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造成成美洲洪涝灾害美洲洪涝灾害频繁,频繁,东南亚地区干旱少雨东南亚地区干旱少雨。 全球气候异全球气候异常,极端天气频繁。常,极端天气频繁。气候气候39一次厄尔尼诺过程一次厄尔尼诺过程(19971998)1997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即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海洋表年厄尔尼诺现象:即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海洋表面异常增温面异常增温南美太平洋南美太平洋沿岸异常多沿岸异常多雨雨印尼、澳大利印尼、
22、澳大利亚严重干旱亚严重干旱气候气候4020022002年年9 9月月2929日日-11-11月月9 9日日气候气候41如果:东向信风持续增强,如果:东向信风持续增强,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部的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的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异常变冷的现象。的现象。一次拉尼娜过程一次拉尼娜过程(19982000)气候气候42高原气候:太阳辐射强,降水少,高原气候:太阳辐射强,降水少, 年较差、日较差大,年较差、日较差大,盆地气候:较差大盆地气候:较差大高山气候:较差小高山气候:较差小(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气候4343高山气候:高山气候:u光照:增强光照:增
23、强 风:大风:大u温度:随温度: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垂直气候带垂直气候带u降水:降水多降水:降水多迎风坡背风坡迎风坡背风坡,一定范围内,随,一定范围内,随高度而增加,存在高度而增加,存在最大降水高度最大降水高度,气候气候4444降水:迎风坡多于背风坡降水:迎风坡多于背风坡雨港雨港基隆基隆2911台北火烧寮台北火烧寮1912年年8408mm印度的乞拉朋齐印度的乞拉朋齐年年R=12666mm丹东丹东1006沈阳沈阳600北坡北坡200300mm小于小于1000mm45(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1.形成特有的地形气候形成特有的地形气候气候气候46(三)地形对气
24、候的影响(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1.形成特有的地形气候形成特有的地形气候2.2.高大山体屏障效应成为气候分界高大山体屏障效应成为气候分界气候气候47(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1.形成特有的地形气候形成特有的地形气候2.2.高大山体屏障效应成为气候分界高大山体屏障效应成为气候分界 东西走向山脉:东西走向山脉:温度带分界温度带分界气候气候48天山山天山山脉脉秦岭南岭南岭 最冷月最冷月T 0 (西安(西安1.3 ) 暖温带暖温带 秦岭秦岭 最冷月最冷月T0 (汉中(汉中2.0 )北亚热带)北亚热带 最冷月最冷月T :2015,年,年T:49 中温带中温带 天山天山 最冷月最冷
25、月T :105,年,年T:714 暖温带暖温带东西走向山脉东西走向山脉天山:天山:南疆沙漠与北疆半沙漠的分界,海拔南疆沙漠与北疆半沙漠的分界,海拔5000米。米。北疆奇寒,多雨北疆奇寒,多雨;乌鲁木齐年雨量乌鲁木齐年雨量236mm, 气温气温0的天数不足的天数不足220天;天;南疆干燥,年雨量皆小于南疆干燥,年雨量皆小于100mm;是全国最干燥地区。吐鲁番距乌鲁木齐;是全国最干燥地区。吐鲁番距乌鲁木齐不远,年雨量仅不远,年雨量仅16.6mm,气温,气温0的天数超过的天数超过260天。天。49(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1.形成特有的地形气候形成特有的地形气候2.2.高大山体
26、屏障效应成为气候分界高大山体屏障效应成为气候分界 东西走向山脉:东西走向山脉:温度带分界温度带分界 东北东北- -西南走向山脉:在北方夏季风活动西南走向山脉:在北方夏季风活动的边缘,的边缘,湿润和干旱气候的分界湿润和干旱气候的分界 南北走向的山脉:西南季风入境的屏障南北走向的山脉:西南季风入境的屏障气候气候503.3.高大高大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地形对气温的影响:辐射:辐射:随海拔增高,接受的太阳直接辐射增多,随海拔增高,接受的太阳直接辐射增多,散射辐射减少。散射辐射减少。气温:气温:高山温度变化平缓,谷地变化剧烈;高高山温度变化平缓,谷地变化剧烈;高山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比平地、谷地小。山气温
27、日较差和年较差均比平地、谷地小。 高大山脉两侧温度差异大。高大山脉两侧温度差异大。气候气候51土壤种类和结构:土壤种类和结构: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热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热容量、热导率,影响地表温度,进而影响到容量、热导率,影响地表温度,进而影响到当地的气候。当地的气候。植被:植被:植被的有无和种类影响辐射的吸收和反植被的有无和种类影响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影响大气湿度和降水量。射,影响大气湿度和降水量。冰雪覆盖:冰雪覆盖:影响地表的反射率,使地面吸收的影响地表的反射率,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太阳辐射减少。(四)地表性质(四)地表性质土壤、植被和冰雪覆盖等土壤、植被和冰雪覆盖等气候气候521 1
28、、冰雪致冷、冰雪致冷2 2、冰雪致干、冰雪致干2007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极地气象:了解全球影响了解全球影响”rr,d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E E0 0与大气之间热交换弱与大气之间热交换弱冰雪融化消耗热量冰雪融化消耗热量水汽蒸发难水汽蒸发难水汽凝华水汽凝华气候气候53四、四、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影响气候主要主要途径途径:一)一)改变下垫面的性质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城市化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城市化等,如乱砍滥伐森林,如乱砍滥伐森林,盲目开荒、植被破坏导致土壤反射率、粗糙度、水热平衡变
29、化、沙漠与半盲目开荒、植被破坏导致土壤反射率、粗糙度、水热平衡变化、沙漠与半沙漠化、气候变干;沙漠化、气候变干;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有水土保持的作用,能增加空气湿度,使气候温和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有水土保持的作用,能增加空气湿度,使气候温和)二)二)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份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份(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尘埃);(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尘埃);三)三)人为地释放热量人为地释放热量(工业民用燃料,使气温升高,造成热岛效应)工业民用燃料,使气温升高,造成热岛效应) 。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大气中大气中CO2浓度浓度人类生产活动人类生产活动CO2的的排放量排放量年代生物圈:对气候变化很敏感,又反过来影响气
30、候生物圈:对气候变化很敏感,又反过来影响气候气候气候54 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气候系统各成员长期的相互作用、相互制气候系统各成员长期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综合影响下,不断进行着能量、水分、气体的交换而形约,综合影响下,不断进行着能量、水分、气体的交换而形成了一地的气候成了一地的气候大气圈大气圈水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岩石圈岩石圈冰雪圈冰雪圈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题:1. 1. 气候是气候系统的产物,你是如何理解的?气候是气候系统的产物,你是如何理解的?2.2.为什么世界与我国的气候都具有地带性又具有非地带性特征?为什么世界与我国的气候都具有地带性又具有非地带性特征?气候气候55 太阳辐射天文气候
31、带太阳辐射天文气候带 地球自转三圈环流,地带性加强地球自转三圈环流,地带性加强 大气活动中心的存在大气活动中心的存在 天气系统的形成天气系统的形成 各种地形气候的形成各种地形气候的形成形成本地气候特色,形成本地气候特色,破破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使气候的使气候的非地带性加强非地带性加强气候气候56 第二节第二节 季节季节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四季变化四季变化为什么太阳辐射(天文辐射)会有年变化?为什么太阳辐射(天文辐射)会有年变化?依据:依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位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位置(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而划分的四季。而划分的四季。中国农历以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
32、,但现在世界上大多以两分中国农历以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但现在世界上大多以两分两至作为四季的开始。两至作为四季的开始。气候气候57二分二至时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二分二至时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冬至冬至(winter solstice)夏至夏至(summer solstice)春分春分(spring equinox)秋分秋分(autumn equinox)气候气候58冬夏至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和太阳直射点冬夏至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和太阳直射点夏至夏至(summer solstice)冬至冬至(winter solstice)气候气候59二十四节气歌诀二十四节气歌诀 ( (立立) )春雨春雨(水)(水)惊惊(蛰)(蛰)春春(分)(分)清清(明)(明)谷谷(雨)(雨)天天,(立)(立)夏夏(小)(小)满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商务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5
- 服务进度方案服务控制措施方案
- 2025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1机械类)冲刺试题及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项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 服务质量保证及措施方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专项测试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3类)(综合类)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专业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开电大《电子商务概论(农)》纸质形考3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贯培训2024
- 公司员工反腐倡廉管理制度
- 如愿音乐课件
- 华为fgOTN(细颗粒光传送网)技术白皮书
- 金融营销-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清单(背诵版)
- 第4课 化解冲突有办法 (教学设计)-苏教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
- SBT 11215-2018 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与经营管理术语
- 2024春苏教版《亮点给力大试卷》 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有答案)
- GB/T 35594-2023医药包装用纸和纸板
- 2021变电站端子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