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地形海洋地质学系列_第1页
海岸地形海洋地质学系列_第2页
海岸地形海洋地质学系列_第3页
海岸地形海洋地质学系列_第4页
海岸地形海洋地质学系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L.C08/10/2014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第四章第四章 海洋地形海洋地形W.L.C一、海岸地形 1.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2.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 3.海岸的类型二、大陆边缘地形三、大洋底地形讲课提纲讲课提纲海洋的三个地形单元。海洋的三个地形单元。W.L.C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海岸带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海岸带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 海岸带海岸带是是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带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带,也就是每天受潮汐涨落海水影响的潮间带(海涂),也就是每天受潮汐涨落海水影响的潮间带(海涂)及其两侧一定范围的陆地和浅海的海陆过渡地带。及

2、其两侧一定范围的陆地和浅海的海陆过渡地带。 海岸上有无河流入海,是海岸地形及滨海沉积的首要特征,据此可以将海岸划分为海岸上有无河流入海,是海岸地形及滨海沉积的首要特征,据此可以将海岸划分为两大基本类型:河口海岸河口区,非河口海岸海岸带(狭义)两大基本类型:河口海岸河口区,非河口海岸海岸带(狭义) 目前,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狭长的沿海地带。目前,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狭长的沿海地带。W.L.C(1 1)海岸线()海岸线(coastlinecoastline)海洋与陆地是地球表面两个基本地貌单元,它们之间被一条明显的界海洋与陆地是地球表面两个基本地貌单元,它们之间被一条明显的界线

3、所分开。这条线所分开。这条海与陆相互交汇的界线海与陆相互交汇的界线,通常称为,通常称为海岸线。海岸线。我国国家标准我国国家标准GB5791-86GB5791-86地形图地形图图式规定:图式规定:海岸线海岸线是是平均大潮高平均大潮高潮潮的痕迹线所形成的海陆分界线。的痕迹线所形成的海陆分界线。(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1. 海岸线与海滨线海岸线与海滨线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W.L.C(2 2)海滨线()海滨线(coastlinecoastline)(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1. 海岸线与海滨线海岸线与海滨线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小常识:小常识

4、:世界海岸线总的长度约世界海岸线总的长度约439,100km439,100km;我国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各为我国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各为18,000km18,000km与与14,000km14,000km;美国美国 (22,680km)(22,680km)日本日本(30,000km) (30,000km) 、英、英国国(11,450km) (11,450km)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20(20,125km).125km).海滨线海滨线是所规定的是所规定的海面与海滨或海滩的交线海面与海滨或海滩的交线,如,如高潮海滨线高潮海滨线是平均高潮位是平均高潮位与海滨或海滩的交线。与海滨或海滩的交线。W.L.C

5、(1 1)海岸()海岸(coastcoast)(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2. 海岸与古海岸海岸与古海岸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海岸海岸是海水面与陆地接触的地带,指现代是海水面与陆地接触的地带,指现代海岸线海岸线以上的狭窄地带以上的狭窄地带。海海岸阶地岸阶地是是古海岸带古海岸带,包括海积阶地,包括海积阶地(古海滩)(古海滩)和海蚀阶地和海蚀阶地(古海蚀台)(古海蚀台)。海岸的划分海岸的划分W.L.C(2 2)古海岸()古海岸(PaleocoastPaleocoast)(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2. 海岸与古海岸海岸与古海岸一、海岸地形一、海岸

6、地形上升的古海岸上升的古海岸: :它是历史上它是历史上较高海面时较高海面时,经受波浪作用所形成的。即历史上,经受波浪作用所形成的。即历史上海、陆相互作用过的地带。当代的海洋对它已无能为力了,但这里仍遗留有海、陆相互作用过的地带。当代的海洋对它已无能为力了,但这里仍遗留有过去海、陆作用所形成的过去海、陆作用所形成的海蚀阶地、海积阶地海蚀阶地、海积阶地和和海积平原海积平原等。等。下沉的古海岸下沉的古海岸: :它是历史上它是历史上较低海面时较低海面时,经受波浪作用所形成的。由于现在,经受波浪作用所形成的。由于现在的海面升高,陆地相对下沉,故使之存在于海面以下。下沉的古海岸当前主的海面升高,陆地相对下

7、沉,故使之存在于海面以下。下沉的古海岸当前主要受尚未变形的深水波作用的影响。要受尚未变形的深水波作用的影响。W.L.C(2 2)古海岸()古海岸(PaleocoastPaleocoast)(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2. 海岸与古海岸海岸与古海岸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渤海湾西岸,河北省黄骅市沿海的贝壳堤渤海湾西岸,河北省黄骅市沿海的贝壳堤 自距今自距今61506150年以来,黄骅海岸线由西年以来,黄骅海岸线由西向东,走走停停,向东,走走停停,黄骅黄骅6 6条贝壳堤的条贝壳堤的形成形成反映了黄河入海口在渤海与黄海反映了黄河入海口在渤海与黄海之间的摆动。之间的摆动。615

8、0-5340年 1030年 W.L.C(1 1)海岸带的定义()海岸带的定义(coast zonecoast zone)(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在波浪、潮汐、海面波动、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等动力因素综合在波浪、潮汐、海面波动、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等动力因素综合作用下,作用下,海岸线的两侧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形地带不断发生变化,海岸线的两侧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形地带不断发生变化,这个地带称为海岸带这个地带称为海岸带,其宽度受地形影响各地段不等。,其宽度受地形影响各地段不等。我国我国简明规程简明规程中定义:中定义:海岸带是指海水运动对于海岸

9、作用的海岸带是指海水运动对于海岸作用的最上限界及其邻近陆地、潮间带以及海水运动对于潮下带岸坡冲最上限界及其邻近陆地、潮间带以及海水运动对于潮下带岸坡冲淤变化影响的范围。淤变化影响的范围。海岸带包括海岸带包括潮上带潮上带、潮间带潮间带和和潮下带潮下带,还包,还包括括河口和港湾以及海涂。河口和港湾以及海涂。海涂海涂是是高潮淹没、低潮露出的潮间带范围高潮淹没、低潮露出的潮间带范围,确切地说,是指多年,确切地说,是指多年的大潮高潮面与理论最低低潮面之间的潮间带范围。的大潮高潮面与理论最低低潮面之间的潮间带范围。百度: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其上界起起始于风暴潮线,百度: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其上

10、界起起始于风暴潮线,下界是波浪作用的下界,亦即波浪扰动海底泥沙的下限处。下界是波浪作用的下界,亦即波浪扰动海底泥沙的下限处。W.L.C(1 1)海岸带的定义()海岸带的定义(coast zonecoast zone)(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海岸的划分海岸的划分海岸带海岸带W.L.C(1 1)海岸带的定义()海岸带的定义(coast zonecoast zone)(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潮上带(潮上带(SupratidalSupratidal zone zo

11、ne)位于平均高潮线与最大高潮线之间的区域。位于平均高潮线与最大高潮线之间的区域。潮间带(潮间带(Intertidal zoneIntertidal zone)位于平均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区域。视能量差异,又分位于平均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区域。视能量差异,又分平均海平面平均海平面至至平均高潮面平均高潮面的的上潮间带上潮间带和和平均海平面平均海平面以下至以下至平均低潮面平均低潮面的的下潮间带下潮间带。潮下带(潮下带(SubtidalSubtidal zone zone)位于位于平均低潮线平均低潮线以下的区域。以下的区域。W.L.C(1 1)海岸带的定义()海岸带的定义(coast zonecoa

12、st zone)(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海岸带的宽度各国规定不尽相同海岸带的宽度各国规定不尽相同我国我国简明规程简明规程中规定为:一般岸段,自海岸线向陆地中规定为:一般岸段,自海岸线向陆地延伸延伸10km左右;向海扩展到左右;向海扩展到1015 m等深线;水深岸坡陡等深线;水深岸坡陡的地段,调查宽度不得小于的地段,调查宽度不得小于 5 mile。河口地区,向陆地到。河口地区,向陆地到潮区界;向海至淡水舌锋线。潮区界;向海至淡水舌锋线。我国海岸带和海涂面积各约我国海岸带和海涂面积各约35万万km2和和2.17万万km2。W.L

13、.C(2 2)海岸带的构成)海岸带的构成(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由陆地到海,海岸带包括由陆地到海,海岸带包括陆域、海滨陆域、海滨/ /海滩、外滨海滩、外滨/ /滨面滨面三个大的单元。三个大的单元。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W.L.C(2 2)海岸带的构成)海岸带的构成(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W.L.C(2 2)海岸带的构成)海岸带的构成(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

14、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Cross section of a typical coastal zoneW.L.C(2 2)海岸带的构成)海岸带的构成(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Cross section of a typical coastal zoneW.L.C(2 2)海岸带的构成)海岸带的构成(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海滨海滨(shore):(shore):海滨是与海直接接

15、触的一狭条地带,海滨是与海直接接触的一狭条地带,介于海岸线与低潮海滨介于海岸线与低潮海滨线之间线之间,未固结的沉积物,未固结的沉积物( (砾、沙)所组成的海滨称为砾、沙)所组成的海滨称为海滩海滩(beachbeach)。根据)。根据其环境特征又分为其环境特征又分为后滨后滨(backshorebackshore)和)和前滨前滨(foreshoreforeshore)。)。W.L.C(2 2)海岸带的构成)海岸带的构成(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后滨或后滩(后滨或后滩(backshore/backbeach):):是前滨与海岸线之间

16、的海滨或海是前滨与海岸线之间的海滨或海滩地区,由一个或数个滩肩(滩地区,由一个或数个滩肩(berm)组成。常位于高潮位之上,属)组成。常位于高潮位之上,属潮上潮上带带,有伴随特大高潮时强烈风暴浪作用下所形成的,有伴随特大高潮时强烈风暴浪作用下所形成的海蚀或海积地貌形态海蚀或海积地貌形态,如沙梗、海蚀崖、海蚀阶地、泻湖等;它对应于如沙梗、海蚀崖、海蚀阶地、泻湖等;它对应于淤泥质海岸的起潮滩淤泥质海岸的起潮滩。W.L.C(2 2)海岸带的构成)海岸带的构成(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前滨(前滨(foreshore):):又称滩面(又

17、称滩面(beach face),位于海侧),位于海侧滩肩外缘滩肩外缘,或高潮,或高潮时波浪冲击的上限与低潮海滨线之间的地区,时波浪冲击的上限与低潮海滨线之间的地区,亦称潮间带亦称潮间带,也是伴随潮位,也是伴随潮位升降时受升降时受拍岸浪作用强烈的地区拍岸浪作用强烈的地区,通常所说的,通常所说的海滩即处于潮间带海滩即处于潮间带。它对应。它对应于于淤泥质海岸的潮间带泥滩淤泥质海岸的潮间带泥滩,其宽度,其宽度可达数千米以上可达数千米以上,如渤海湾为,如渤海湾为4-6km。W.L.C(2 2)海岸带的构成)海岸带的构成(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

18、海岸地形外滨(外滨(inshore)又称滨面)又称滨面:属潮下带,从低潮海滨线向外延伸,经过宽度不属潮下带,从低潮海滨线向外延伸,经过宽度不等的等的破波区或破波带破波区或破波带(breaker zone),亦即低潮海滨线以外的破波作用地),亦即低潮海滨线以外的破波作用地区;这里是区;这里是破波强烈作用下的泥沙运动地区破波强烈作用下的泥沙运动地区,通常水下常出现与破波相对,通常水下常出现与破波相对应的应的13列平行于岸线的沿岸沙坝列平行于岸线的沿岸沙坝(longshore bar或或 offshore bar)。)。与之相对应的与之相对应的淤泥质淤泥质海岸海岸称为称为潮下浅滩潮下浅滩,波浪在这里

19、以渐变形波浪在这里以渐变形态,经过多次崩破波态,经过多次崩破波而消失,无明显的破而消失,无明显的破波区,通常也不出现波区,通常也不出现水下沙坝,其宽度约水下沙坝,其宽度约为为2.42.410km10km。W.L.C(2 2)海岸带的构成)海岸带的构成(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外滨(外滨(inshore)又称滨面)又称滨面:属潮下带,从低潮海滨线向外延伸,经过宽度不属潮下带,从低潮海滨线向外延伸,经过宽度不等的等的破波区或破波带破波区或破波带(breaker zone),亦即低潮海滨线以外的破波作用地),亦即低潮海滨线以外的破波

20、作用地区;这里是区;这里是破波强烈作用下的泥沙运动地区破波强烈作用下的泥沙运动地区,通常水下常出现与破波相对,通常水下常出现与破波相对应的应的13列平行于岸线的沿岸沙坝列平行于岸线的沿岸沙坝(longshore bar或或 offshore bar)。)。与之相对应的与之相对应的淤泥质淤泥质海岸海岸称为称为潮下浅滩潮下浅滩,波浪在这里以渐变形波浪在这里以渐变形态,经过多次崩破波态,经过多次崩破波而消失,无明显的破而消失,无明显的破波区,通常也不出现波区,通常也不出现水下沙坝,其宽度约水下沙坝,其宽度约为为2.42.410km10km。W.L.C(2 2)海岸带的构成)海岸带的构成(一)海岸线、

21、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近岸区(近岸区(nearshore zone):近岸区从低潮海滨线向海方延伸,很可能超近岸区从低潮海滨线向海方延伸,很可能超出破波区,但由近岸流来规定其宽度范围。通常限定在出破波区,但由近岸流来规定其宽度范围。通常限定在低潮破波线之内低潮破波线之内。近岸区包括了近岸区包括了外滨和近海区外滨和近海区。W.L.C(2 2)海岸带的构成)海岸带的构成(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3. 海岸带海岸带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近海区(近海区(offshore):):一般一般指破波区以外与大陆架边缘指破波区

22、以外与大陆架边缘/坡折以内坡折以内,宽度不,宽度不等而且是等而且是海底比较平坦的海区海底比较平坦的海区;但;但对岸滩演变对岸滩演变有意义的,则仅限于浅海波有意义的,则仅限于浅海波浪运动触及的海底以内以及潮流较大,涉及泥沙运动的范围。浪运动触及的海底以内以及潮流较大,涉及泥沙运动的范围。W.L.C(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教学测试教学测试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海岸带剖面及有关术语W.L.C(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海岸发育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交叉作用,十分复杂。各因素分属内海岸发育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23、交叉作用,十分复杂。各因素分属内力、外力。从海岸发育角度,诸因素可划分为力、外力。从海岸发育角度,诸因素可划分为背景因素背景因素和和动力因素动力因素两大两大类。类。背景因素背景因素有海平面、陆地地形、构造形迹、物质组成、板块构造和有海平面、陆地地形、构造形迹、物质组成、板块构造和气候等;气候等;动力因素动力因素有火山、地震、河流、潮汐、波浪、冰川、冻融和生有火山、地震、河流、潮汐、波浪、冰川、冻融和生物等。物等。 1. 背景因素背景因素 (1) 海平面海平面(Sea Level) 海平面高程影响海陆分布和海岸位置。距今前(海平面高程影响海陆分布和海岸位置。距今前(1.5-1.8)104a的的玉

24、木玉木期期最后一次低海平面比现今海平面低最后一次低海平面比现今海平面低130m;冰后期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冰后期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大幅度上升;在距今前导致全球海平面大幅度上升;在距今前6103a 时,海平面高程趋于稳定,时,海平面高程趋于稳定,并延续至今。现代全球海岸大体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延续至今。现代全球海岸大体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海平面上海平面上升或下降都影响海岸的发育。升或下降都影响海岸的发育。W.L.C(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2) 陆地地形与构造行迹陆地地形与构造行迹 陆地地形分陆地地形分山地和平原山地

25、和平原两大基本类型,海侵后分别形成两大基本类型,海侵后分别形成山山地海岸和平原海岸地海岸和平原海岸。山地海岸山地海岸陡峻、狭窄,陡峻、狭窄,平原海岸平缓、平原海岸平缓、宽阔。山地海岸主要由基岩组成。构造线方向影响岸线轮廓宽阔。山地海岸主要由基岩组成。构造线方向影响岸线轮廓. (3) 物质组成物质组成 海岸的物质有岩石、松散沉积物和生物遗体等。海岸的物质有岩石、松散沉积物和生物遗体等。不同岩性不同岩性的海岸抗海蚀能力不同的海岸抗海蚀能力不同。坚硬岩石海岸耐侵蚀,坡度大。松。坚硬岩石海岸耐侵蚀,坡度大。松散沉积物海岸易侵蚀,坡度缓散沉积物海岸易侵蚀,坡度缓。 (4) 板块构造板块构造 不同部位的内

26、营力有显著差异。碰撞海岸(如南美西海岸)不同部位的内营力有显著差异。碰撞海岸(如南美西海岸)位于板块汇聚边缘,火山、地震频繁,构造运动强烈;拖曳位于板块汇聚边缘,火山、地震频繁,构造运动强烈;拖曳海岸(如南美东海岸)、边缘海海岸(如东亚大陆海岸)位海岸(如南美东海岸)、边缘海海岸(如东亚大陆海岸)位于板块内部,内力作用弱。于板块内部,内力作用弱。W.L.C(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5)气候)气候 气候呈纬向带状分布。全球海岸在三个气候带中的外营力有明显差异,气候呈纬向带状分布。全球海岸在三个气候带中的外营力有明显差异,主要气候因子温度的高低,主

27、要气候因子温度的高低,控制了生物的繁茂程度和水的冻结与融化,并控制了生物的繁茂程度和水的冻结与融化,并制约着水动力对海岸的塑造制约着水动力对海岸的塑造。 2.动力因素动力因素 作用于海岸的作用于海岸的内、外地质营力内、外地质营力都可成为塑造海岸的动力。火山与地震往都可成为塑造海岸的动力。火山与地震往往在局部海岸发生,时间短暂;而河流、波浪、潮汐、冰川、冻融和生物往在局部海岸发生,时间短暂;而河流、波浪、潮汐、冰川、冻融和生物等的作用,虽然在短暂的时间内不够明显,但它们旷日持久、分布广泛。等的作用,虽然在短暂的时间内不够明显,但它们旷日持久、分布广泛。因此,外动力是塑造海岸的主要营力。因此,外动

28、力是塑造海岸的主要营力。 (1)火山)火山 碰撞海岸及板块内热点的火山喷发可以新生海岸或改造海岸。碰撞海岸及板块内热点的火山喷发可以新生海岸或改造海岸。海底火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岛的事件时有发生,夏威夷岛以南新的海底火山不久将露出喷发形成火山岛的事件时有发生,夏威夷岛以南新的海底火山不久将露出水面。火山口爆炸、陷落可使海岸面貌改观;新的熔岩流和火山碎屑也会水面。火山口爆炸、陷落可使海岸面貌改观;新的熔岩流和火山碎屑也会使海岸产生变化。使海岸产生变化。W.L.C(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2.动力因素动力因素夏威夷火山海岸夏威夷火山海岸(1)火山)

29、火山W.L.CW.L.C(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2.动力因素动力因素 (2)地震)地震 大地震可将海岸抬升为阶地大地震可将海岸抬升为阶地。日本房总半岛南部和喜界岛有四级海。日本房总半岛南部和喜界岛有四级海岸阶地,每级阶地的抬升大致与一个大的地震期相对应,每次抬升约岸阶地,每级阶地的抬升大致与一个大的地震期相对应,每次抬升约5-6m;美国阿拉斯加海岸(;美国阿拉斯加海岸(1964),日本相模湾(),日本相模湾(1923)都在地震后)都在地震后抬升了(林观得等,抬升了(林观得等,1987)。)。 (3)河流)河流 河水与海水相遇发生一系列变化,核心

30、是水流失去搬运能力。河河水与海水相遇发生一系列变化,核心是水流失去搬运能力。河流主要从两方面参与作用。流主要从两方面参与作用。 比降和流速比降和流速 在无潮河口,水面纵比降往口门减小,趋向零;流在无潮河口,水面纵比降往口门减小,趋向零;流速随比降减小而变慢。水面展宽、维持流动要消耗能量,加上海水的速随比降减小而变慢。水面展宽、维持流动要消耗能量,加上海水的阻力,流速愈缓。有潮河口较复杂,可周期性出现倒比降和反向流。阻力,流速愈缓。有潮河口较复杂,可周期性出现倒比降和反向流。 径流量和输砂量径流量和输砂量 河口大地形特征主要取决于与径流量和输砂量河口大地形特征主要取决于与径流量和输砂量有关的两个

31、比值,与绝对值无关。有关的两个比值,与绝对值无关。W.L.C(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2.动力因素动力因素 (4) 潮汐潮汐 世界上大部分海岸都有潮汐。潮汐主要从世界上大部分海岸都有潮汐。潮汐主要从潮位潮位和和潮流潮流两方面对海两方面对海岸施加影响。岸施加影响。 潮位潮位 潮位的影响有两点:潮位的影响有两点:(一一) 潮位变动潮位变动,它主要使砂砾质海滩,它主要使砂砾质海滩发生周期性冲淤,并导致波浪作用分散,但不均一。平潮位的时间长、发生周期性冲淤,并导致波浪作用分散,但不均一。平潮位的时间长、作用强。作用强。(二)潮差大小(二)潮差大小,在强潮

32、海岸(潮差,在强潮海岸(潮差4m)、中潮海岸(潮)、中潮海岸(潮差差2-4m)、弱潮海岸(潮差)、弱潮海岸(潮差2m)上,三角洲、堡岛、潮汐三角洲、)上,三角洲、堡岛、潮汐三角洲、潮沙脊、潮汐通道、潮坪和盐沼等七种海岸地形的发育程度均有差异。潮沙脊、潮汐通道、潮坪和盐沼等七种海岸地形的发育程度均有差异。 潮流潮流 滨海潮流一般为往复流滨海潮流一般为往复流-涨潮时涨潮时向陆流向陆流,落潮时,落潮时向海流向海流;高;高平潮和低平潮时均为平潮和低平潮时均为憩流憩流。浅水潮波因海底摩擦而不对称。潮差大则。浅水潮波因海底摩擦而不对称。潮差大则潮流快。潮流速度的大小左右海岸的冲淤变化。潮流快。潮流速度的大

33、小左右海岸的冲淤变化。W.L.C(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2.动力因素动力因素 (5) 波浪波浪 浅水波浪浅水波浪具有侵蚀和搬运能力,它是海岸水动力因素中最普遍、具有侵蚀和搬运能力,它是海岸水动力因素中最普遍、最活跃的一种,以风浪为主。最活跃的一种,以风浪为主。波浪对海岸地形的作用,波浪对海岸地形的作用,主要是主要是塑造海塑造海岸横剖面岸横剖面和和塑造海岸线轮廓塑造海岸线轮廓两方面。两方面。 塑造海岸横剖面塑造海岸横剖面 在波浪长期参与作用下,坚硬而陡峭的岩岸可在波浪长期参与作用下,坚硬而陡峭的岩岸可以后退,形成平缓、上凸形并微向海倾斜的平衡剖面

34、;砂砾质海滩也以后退,形成平缓、上凸形并微向海倾斜的平衡剖面;砂砾质海滩也会被改造为平缓、下凹形、微向海倾斜的平衡剖面。会被改造为平缓、下凹形、微向海倾斜的平衡剖面。 塑造海岸线轮廓塑造海岸线轮廓 波浪折射可调整进入海岸带的波能,从而影响波浪折射可调整进入海岸带的波能,从而影响海岸线轮廓。海底摩擦的不均一,使海岸线轮廓。海底摩擦的不均一,使近海岸波峰线具有与海岸线逐渐近海岸波峰线具有与海岸线逐渐平行的趋势平行的趋势。当海岸带。当海岸带长期没有海岸沉积物净搬运时长期没有海岸沉积物净搬运时,海岸线轮廓达,海岸线轮廓达到平衡,到平衡,称平衡海岸线。称平衡海岸线。波浪作用的趋向是将海岸线塑造成平衡海岸

35、波浪作用的趋向是将海岸线塑造成平衡海岸线。线。W.L.C(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2.动力因素动力因素 (6)冰川)冰川 大陆冰川到达海岸后,原海岸经历大陆冰川到达海岸后,原海岸经历冰川刨蚀或堆积冰川刨蚀或堆积,塑造成冰川海岸。,塑造成冰川海岸。更新世冰川范围大,在目前无冰川覆盖的高纬度海岸上分布的更新世冰川范围大,在目前无冰川覆盖的高纬度海岸上分布的峡湾海岸峡湾海岸和岛礁海岸和岛礁海岸(由羊背石、鼓丘、冰碛堤等沉溺而成)(由羊背石、鼓丘、冰碛堤等沉溺而成)就是古冰川形成的。就是古冰川形成的。 (7)冻融)冻融 永冻层海岸由疏松沉积物组成,孔隙水

36、丰富。当孔隙水冻结成冰时,永冻层海岸由疏松沉积物组成,孔隙水丰富。当孔隙水冻结成冰时,产生冰冻风化作用。在产生冰冻风化作用。在大气和海水的热力作用下大气和海水的热力作用下,永冻层又可融化。重,永冻层又可融化。重力作用使上层沿海岸斜坡蠕动并滑向崖麓,这一破坏过程称力作用使上层沿海岸斜坡蠕动并滑向崖麓,这一破坏过程称热力海蚀作热力海蚀作用用。冰冻风化与热力海蚀相间出现。在冻融交替的作用下,。冰冻风化与热力海蚀相间出现。在冻融交替的作用下,永冻层海岸永冻层海岸后退非常快。后退非常快。 (8)生物)生物 生物对海岸生物对海岸既有破坏作用又有建设作用既有破坏作用又有建设作用。低纬度浅海的珊瑚和滨海的。低

37、纬度浅海的珊瑚和滨海的红树红树 林,能够大规模营造生物海岸林,能够大规模营造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W.L.C(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2.动力因素动力因素冰川海岸冰川海岸W.L.C(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海岸是海、陆交汇的地带,内、外营力作用明显的场所,其类型多海岸是海、陆交汇的地带,内、外营力作用明显的场所,其类型多种多样。种多样。 分类一分类一 从地貌学角度从地貌学角度,按海岸形态、成因、物质组成和发展阶段等特征考,按海岸形态、成因、物质组成和发展阶段等特征考虑,主要可分为:

38、虑,主要可分为:1.基岩海岸;基岩海岸;2.砂(砾)质海岸;砂(砾)质海岸;3.淤泥质海岸;淤泥质海岸;4.生物海岸等类型。生物海岸等类型。砂(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又可统称为平原海岸。砂(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又可统称为平原海岸。 分类二分类二 海岸上有无河流入海海岸上有无河流入海,是海岸地形及滨海沉积的首要特征,据此可,是海岸地形及滨海沉积的首要特征,据此可将海岸划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将海岸划分为两大基本类型:河口海岸河口海岸河口区,河口区,非河口海岸非河口海岸海岸带(狭义)。海岸带(狭义)。W.L.C(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分类三分类三 F.P.Shepa

39、rd的的成因分类法成因分类法将海岸分为将海岸分为原生海岸原生海岸和和次生海岸次生海岸: 原生海岸:原生海岸:非非海洋作用海洋作用造成的地形,包括造成的地形,包括陆地侵蚀海岸、陆上堆积海岸和火陆地侵蚀海岸、陆上堆积海岸和火山海岸以及地壳作用形成的断层崖海岸和冰川海岸。山海岸以及地壳作用形成的断层崖海岸和冰川海岸。 特点:特点:海面上升淹没了陆地地形,这些地形是陆地营力(侵蚀、堆积作海面上升淹没了陆地地形,这些地形是陆地营力(侵蚀、堆积作用)、火山作用或地壳运动所造成。用)、火山作用或地壳运动所造成。 次生海岸:次生海岸:由由海洋营力海洋营力或或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所塑造,所塑造,包括浪蚀海岸、海洋堆

40、积海岸和包括浪蚀海岸、海洋堆积海岸和生物建造海岸。生物建造海岸。 浪蚀海岸:浪蚀海岸:受波浪的侵蚀作用所改造,如波浪截直的海崖海岸、浪蚀作用受波浪的侵蚀作用所改造,如波浪截直的海崖海岸、浪蚀作用造成的不规则海岸。造成的不规则海岸。海洋堆积海岸:海洋堆积海岸:由海浪和水流加积作用形成的海岸。由海浪和水流加积作用形成的海岸。生物建造海岸:生物建造海岸:包括珊瑚岸礁海岸、堡礁海岸、环礁海岸、红树林海岸和包括珊瑚岸礁海岸、堡礁海岸、环礁海岸、红树林海岸和湿地。湿地。W.L.C海海岸岸分分类类表表Classification of Coast分分类类等等级级一一级级海海岸岸二二级级海海岸岸三三级级海海岸

41、岸四四级级海海岸岸分分类类原原则则动动力力原原因因气气候候- -成成因因岩岩性性- -成成因因形形态态- -成成因因实实 例例1 1. .基基岩岩海海岸岸2 2. . 砾砾质质海海岸岸( (海海滩滩) )3 3. .泥泥质质海海岸岸( (潮潮 坪坪) )( (1 1) )海海峡峡悬悬崖崖海海岸岸( (2 2) )海海蚀蚀崖崖- -波波切切台台海海岸岸( (3 3) )海海蚀蚀崖崖- -堆堆积积海海岸岸( (4 4) )单单坡坡向向海海滩滩海海岸岸( (5 5) )双双坡坡向向海海滩滩海海岸岸( (6 6) )障障壁壁沙沙岛岛- -泻泻潮潮海海岸岸( (7 7) )窄窄陡陡潮潮坪坪海海岸岸( (

42、8 8) )宽宽平平潮潮坪坪海海岸岸北北部部湾湾斜斜阳阳岛岛海海岸岸北北部部海海涠涠洲洲岛岛南南湾湾猪猪背背岭岭河河北北北北戴戴河河鸽鸽子子窝窝海海岸岸舟舟山山普普陀陀岛岛千千步步沙沙舟舟山山普普陀陀岛岛百百步步沙沙美美洲洲墨墨西西哥哥湾湾海海岸岸苏苏北北废废黄黄河河口口滨滨县县潮潮坪坪苏苏北北王王港港潮潮坪坪海海岸岸类类型型外外动动力力海海岸岸一一、水水动动力力海海岸岸4 4. .三三角角洲洲海海岸岸5 5. .三三角角港港海海岸岸6 6. .三三角角湾湾海海岸岸( (9 9) )扇扇形形三三角角洲洲海海岸岸( (1 10 0) )岛岛爪爪形形三三角角洲洲泫泫岸岸( (1 11 1) )尖尖

43、头头形形三三角角洲洲海海岸岸( (1 12 2) )岛岛屿屿三三角角洲洲海海岸岸( (1 13 3) )喇喇叭叭形形三三角角港港海海岸岸( (1 14 4) )漏漏斗斗形形三三角角港港海海岸岸( (1 15 5) )三三角角湾湾海海岸岸现现代代黄黄河河三三角角洲洲现现代代西西西西比比河河三三角角洲洲波波河河三三角角洲洲长长江江三三角角洲洲钱钱塘塘江江杭杭州州湾湾法法国国塞塞纳纳河河河河口口湾湾美美国国俄俄勒勒冈冈州州雅雅库库纳纳河河河河口口湾湾(S Sh he en n X Xi ic ch ha an ng g等等,1 19 99 91 1,补补充充实实例例)W.L.C海岸分类表海岸分类表(

44、续表)(续表)Classification of Coast(Continuous)分类分类等级等级一级一级海岸海岸二级海岸二级海岸三级海岸三级海岸四级海岸四级海岸分类分类原则原则动力动力原因原因气候气候- -成因成因岩性岩性- -成因成因形态形态- -成因成因实实 例例二、生物海岸二、生物海岸( (低纬度低纬度) )7.7.珊瑚礁海岸珊瑚礁海岸8 8. .红树林海岸红树林海岸(16)(16)岸礁海岸岸礁海岸( (1717) )堡礁海岸堡礁海岸(18)(18)环礁海岸环礁海岸(19)(19)红树林海岸红树林海岸海南三亚湾岸礁海南三亚湾岸礁澳大利亚大堡礁澳大利亚大堡礁西沙永乐环礁西沙永乐环礁非洲

45、东南红树林海岸非洲东南红树林海岸外外动动力力海海岸岸三、冰冻海岸三、冰冻海岸( (高纬度高纬度) )9 9. .热力海蚀海参岸热力海蚀海参岸1010. .冰岸冰岸11.11.峡湾海岸峡湾海岸12.12.岛礁海岸岛礁海岸(20)(20)热力海蚀岸海岸热力海蚀岸海岸(21)(21)势力海蚀崖势力海蚀崖- -堆积海岸堆积海岸(22)(22)冰岸冰岸(23)(23)峡湾海岸峡湾海岸(24)(24)岛礁海岸岛礁海岸北冰洋格丹半岛海岸北冰洋格丹半岛海岸北冰洋海岸北冰洋海岸南极海岸南极海岸挪威海岸挪威海岸波罗的海海岸波罗的海海岸海海岸岸类类型型内内动动力力海海岸岸四、断层海岸四、断层海岸五、地震海岸五、地震

46、海岸六、火山海岸六、火山海岸13.13.断层海岸断层海岸14.14.地震海岸地震海岸15.15.熔岩海岸熔岩海岸16.16.火山碎屑海岸火山碎屑海岸(25)(25)断层崖海岸断层崖海岸(26)(26)地震海岸地震海岸(27)(27)溶岩被海岸溶岩被海岸(28)(28)熔岩流海岸熔岩流海岸(29)(29)火山碎屑海岸火山碎屑海岸(30)(30)火山锥海岸火山锥海岸(31)(31)破火山口海岸破火山口海岸台湾省东海岸台湾省东海岸日本喜界岛海岸日本喜界岛海岸美国夏威岛夷东南海岸美国夏威岛夷东南海岸美国夏威岛夷东南海岸美国夏威岛夷东南海岸印尼海岸印尼海岸太平洋、大西洋的新火山岛太平洋、大西洋的新火山岛

47、北部湾涠洲岛南湾海岸北部湾涠洲岛南湾海岸(S Shen Xichanghen Xichang 等,等,19911991,补充实例),补充实例)(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W.L.C基岩海岸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又称基岩海岸又称港湾海岸港湾海岸,一般是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且直接与海面相,一般是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且直接与海面相交。经海侵及波浪作用所形成。交。经海侵及波浪作用所形成。(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W.L.C基岩海岸基岩海岸(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特征特征:地势陡峭,深水逼岸,岸线曲折,地势陡峭,深水逼岸,

48、岸线曲折,岬湾岬湾相间且多有深入陆地的天然相间且多有深入陆地的天然港湾;港湾;沿岸岛屿众多,常在沿岸及湾口沿岸岛屿众多,常在沿岸及湾口一带形成水深流急的通道,也常使一带形成水深流急的通道,也常使湾口或岬角深水岸段受到一定程度的掩护湾口或岬角深水岸段受到一定程度的掩护;岸滩狭窄岸滩狭窄,堆积物质多砾石、粗沙,海床还往往覆盖有淤泥、粉沙,堆积物质多砾石、粗沙,海床还往往覆盖有淤泥、粉沙,其中部分来自岩石的风化剥蚀,但主要由邻近河流输出泥沙所提供。其中部分来自岩石的风化剥蚀,但主要由邻近河流输出泥沙所提供。 我国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杭州湾以南的浙、闽、台、粤、桂、琼等省,基岩海岸广为分布。 W.L

49、.C基岩海岸基岩海岸(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沿英格兰沿英格兰Dorset海岸的这些海岸的这些白垩的悬崖形成于有孔虫残白垩的悬崖形成于有孔虫残余沉积余沉积W.L.C基岩海岸的开发利用基岩海岸的开发利用(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1 1)基岩海岸由于沿岸水深大,有掩护条件,水下地形稳定,多拥有基岩海岸由于沿岸水深大,有掩护条件,水下地形稳定,多拥有优良优良的港址的港址;(2 2)拦湾造陆或围垦造田与兴建潮汐电站拦湾造陆或围垦造田与兴建潮汐电站的良好场所;的良好场所;(3 3)奇特壮观的海蚀地貌景观和湾澳间的砂(砾)质滩地,又为发展)奇特

50、壮观的海蚀地貌景观和湾澳间的砂(砾)质滩地,又为发展滨海滨海旅游业旅游业提供了条件。提供了条件。 已开发利用的有大连港、旅顺港、青岛港,粤东牛田洋围垦,浙江温岭已开发利用的有大连港、旅顺港、青岛港,粤东牛田洋围垦,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以及山东长岛庙岛自然保护区的海蚀景观和海南三亚亚龙湾旅江厦潮汐电站以及山东长岛庙岛自然保护区的海蚀景观和海南三亚亚龙湾旅游区等。游区等。W.L.C砂(砾)质海岸砂(砾)质海岸(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 砂(砾)质海岸又称砂(砾)质海岸又称堆积海岸堆积海岸,主要是平原的,主要是平原的堆积物质被搬运到海岸边,再经波浪或风的改造堆积物质被搬

51、运到海岸边,再经波浪或风的改造堆积所形成。堆积所形成。其特征为:其特征为: (1 1)岸线比较平直,)岸线比较平直,组成物质以松散的砂(砾)组成物质以松散的砂(砾)为主,岸滩较窄,而坡度较陡,为主,岸滩较窄,而坡度较陡,一般大于一般大于1 1100100;在波浪作用下,沿岸输沙以底沙为主;在波浪作用下,沿岸输沙以底沙为主;(2 2)堆积地貌类型发育较多,常形成)堆积地貌类型发育较多,常形成沿海沙丘沿海沙丘(barrier beachbarrier beach),沙嘴(),沙嘴(spitspit)、连岛沙坝)、连岛沙坝(tombolotombolo),沿岸沙坝),沿岸沙坝(longshorelo

52、ngshore bar bar或或 offshore baroffshore bar),),潮汐汊道潮汐汊道(tidal inlettidal inlet)以)以及及沿岸链状沙岛沿岸链状沙岛(又称堡岛,(又称堡岛,barrier islandbarrier island)和和泻湖泻湖;W.L.C砂(砾)质海岸砂(砾)质海岸(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青岛海滩青岛海滩青岛和厦门的砂质海岸青岛和厦门的砂质海岸W.L.C砂(砾)质海岸砂(砾)质海岸(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障壁沙岛障壁沙岛- -泻湖泻湖W.L.C砂(砾)质海岸开发利用砂(砾)

53、质海岸开发利用(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1 1)在泻湖口内或口门附近,多具有一定的水深和掩护条件,这类海)在泻湖口内或口门附近,多具有一定的水深和掩护条件,这类海岸常是发展岸常是发展中、小型港口、渔港与滨海旅游中、小型港口、渔港与滨海旅游的良好场所。已开发利用的的良好场所。已开发利用的有京唐港、广东汕尾港、水东港、广西北海港、海南洋浦港,白鸟井渔有京唐港、广东汕尾港、水东港、广西北海港、海南洋浦港,白鸟井渔港;港;(2 2)蕴藏有丰富的)蕴藏有丰富的砂矿砂矿与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已开发利用的有乌场砂矿和河北。已开发利用的有乌场砂矿和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等。

54、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等。W.L.C 淤泥质海岸主要由江河携带入海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在波浪和潮流作淤泥质海岸主要由江河携带入海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在波浪和潮流作用下输运沉积所形成。用下输运沉积所形成。故大多分布在大河入海处的三角洲地带,称为故大多分布在大河入海处的三角洲地带,称为平平原型淤泥海岸;另外一部分是原型淤泥海岸;另外一部分是由沿岸流搬运的细颗粒泥沙,在隐蔽的海由沿岸流搬运的细颗粒泥沙,在隐蔽的海湾堆积而成。称为湾堆积而成。称为港湾型淤泥质海岸。港湾型淤泥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的淤泥质海岸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为:为: 岸滩物质组成较细,岸滩物质组成较细,多属粘土、粉沙质粘土、粘土质粉沙和粉沙等

55、;多属粘土、粉沙质粘土、粘土质粉沙和粉沙等; 在潮、浪作用下,泥沙运动主要呈悬沙输移在潮、浪作用下,泥沙运动主要呈悬沙输移,而潮流是塑造潮滩地貌,而潮流是塑造潮滩地貌的主要动力,从而导致从陆到海的明显分带性;的主要动力,从而导致从陆到海的明显分带性; 潮滩季节性冲淤变化明显,潮滩季节性冲淤变化明显,风暴潮作用使潮滩沉积结构复杂化;风暴潮作用使潮滩沉积结构复杂化;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潮滩坡度一般为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潮滩坡度一般为1/2000-11/2000-1500500。淤泥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W.L.C淤泥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海岸的类型

56、(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泥质潮坪海岸泥质潮坪海岸W.L.C淤泥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我国淤泥质海岸分布在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及黄海的我国淤泥质海岸分布在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及黄海的苏北平原海岸。苏北平原海岸。 W.L.C淤泥质海岸开发利用淤泥质海岸开发利用(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1 1)这类海岸滩宽水浅,潮滩地貌又比较单调,蕴藏着)这类海岸滩宽水浅,潮滩地貌又比较单调,蕴藏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丰富的土地资源; (2 2)这里)这里建设港口难度较大建设港口难度较大,但有的,但有的大河河

57、口或河口湾大河河口或河口湾也可找到掩护条件也可找到掩护条件较好的深水岸段,这里往往腹地广阔,水陆集疏运条件好,可发展为重要较好的深水岸段,这里往往腹地广阔,水陆集疏运条件好,可发展为重要港口,如伦敦港、汉堡港、新奥尔良港、上海港、天津新港、广州港等。港口,如伦敦港、汉堡港、新奥尔良港、上海港、天津新港、广州港等。(3 3)平原型淤泥质海岸多位于构造沉积区,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平原型淤泥质海岸多位于构造沉积区,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资源,如辽河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以及珠江口外的油田等。如辽河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以及珠江口外的油田等。W.L.C生物海岸生物海岸(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

58、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生物海岸包括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前者由。前者由红树植物红树植物(mangrove plants)与)与淤泥质潮滩组合淤泥质潮滩组合而成,后者由热带而成,后者由热带造礁珊瑚虫遗骸造礁珊瑚虫遗骸聚积而成。聚积而成。红树林海岸红树林海岸 由红树林覆盖的海岸。红树林是一种生长于高温、低盐由红树林覆盖的海岸。红树林是一种生长于高温、低盐的河口或内湾淤泥质潮滩上的特殊植被类型,具有适应环境、保护生态的河口或内湾淤泥质潮滩上的特殊植被类型,具有适应环境、保护生态的功能,并具有消浪、滞流、促淤、保滩的作用;为多种鱼类、森林脊的功能,并具有消浪

59、、滞流、促淤、保滩的作用;为多种鱼类、森林脊椎动物和附生植物提供栖息地,林下蕴藏丰富的水产资源。椎动物和附生植物提供栖息地,林下蕴藏丰富的水产资源。 据统计,据统计,全球全球75%的热带和亚热带的低洼海岸的热带和亚热带的低洼海岸有红树植物生长,主要有红树植物生长,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由其控制覆盖的面积约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由其控制覆盖的面积约24万万km2。在北半球,。在北半球,由于黑潮暖流的影响,红树林可出现在日本九州(由于黑潮暖流的影响,红树林可出现在日本九州(32N)与我国台湾基)与我国台湾基隆、淡水,而大陆沿岸,红树植物的自然生长边界为福鼎(隆、淡水,而大陆沿岸,红树植物的

60、自然生长边界为福鼎(27N),人),人工引种可达浙江苍南(工引种可达浙江苍南(28N );福建、两广和海南沿海均有断续分布,);福建、两广和海南沿海均有断续分布,总长约总长约400km多,约多,约4万多公顷,以海南较为茂盛。万多公顷,以海南较为茂盛。W.L.C生物海岸生物海岸(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佛罗里达海湾沿岸佛罗里达海湾沿岸生长的红树林生长的红树林W.L.C生物海岸生物海岸(三)海岸的类型(三)海岸的类型一、海岸地形一、海岸地形珊瑚礁海岸珊瑚礁海岸 珊瑚属于海生底栖动物,为腔肠动物门较高的一个纲。珊瑚属于海生底栖动物,为腔肠动物门较高的一个纲。外形不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