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手册(建安部分)_第1页
施工技术手册(建安部分)_第2页
施工技术手册(建安部分)_第3页
施工技术手册(建安部分)_第4页
施工技术手册(建安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建筑工程施工第一节施工流程第二节施工准备一、施工条件准备1 开工前要达到现场“四通一平”。2地下障碍影响物(如树根、管线、电缆等)提前处理。3. 地上障碍影响物(如电杆、架空线路、变压器、树木等)已迁移或去除。4标准桩、水准点、定位依据等已定位并保护。技术准备1收集相关的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开工前进行宣贯学习。2. 规范技术验收的表格,符合行业和创国优的要求。3. 在设计交底基础上,搞好图纸会审工作。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措施、施工作业指导书等,并报业主、监理批复。5. 准备对基层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6. 测量人员接收高程水准点及建筑物位置控制桩,完成建筑物的轴线、高程控制

2、网的 放线工作。三、生产准备1临时施工设施搭建临时施t用房,其屮包含办公室、材料仓库、钢筋加t棚、混凝土搅拌站、制作 场地、堆放场地、配电房等。2 .施工用水根据工程的实际预测情况,结合施工手册分别计算施工用水、机械用水、现场生活用 水、生活区用水、消防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源,结合配水管网布置的原则是保证不间断供水的情况下,管 路铺设越短越好,同时考虑施工期间有移动的可能性,分别从水源引到搅拌站、职工宿舍、 食堂、卫生间等用水处,穿过临时道路时,水管埋地300mm,主水管设置阀门,以方便水 管维修与移动,从而不影响生产、生活之用。3.施工用屯施工用电使用导线的大小、型号、开关等具体规格,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施工临时 用电组织设计,编制原则:四、物资准备1组织物资管理人员培训,了解工程相关技术要求。2编制自购工程材料、加工品计划,并按规定报批。3. 编制施工所需手段用料,消耗材料计划。4. 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物资管理办法及相应管理性文件。五、施工人员及设备准备1组建项fl部,清理工程主耍工作内容和实物量,落实人员及机具设备,进行施工任 务划分。2进行丿施工人员、设备组织调迁。3. 对己配置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4. 组织对特殊工种培训、练兵。对参加施工的所有工种进行培训和实际练兵,学习有 关的工艺规程和标准。六、质量管理准备1 编制质量计划、质量检验计划、质量创优计划。2. 编制

4、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计划。3. 收集并学习相关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按要求下发到基层作业队。4检查核对质检员、hse管理员、特殊工种资格证、上岗证。5.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6. 积极与业主及监理配合,规范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等竣工资料表格。第三节测量放线一、基本原则建筑施工测量是研究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建筑场地上地面的位置进行度量和 测定的科学。测量定位工作曲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曲施工员专门负责轴线、标 高、垂直度及施工质量控制屮的测量工作。施测人员应全面熟悉总平面布置图和建构筑物等结构平面布置图,弄清轴线尺寸和标 高,并根据现场条件制定各阶段

5、的施测操作方案。二、距离测量根据不同的精度耍求,距离测量有普通量距和精密量距两种方法。精密量距时所量长 度一般都要加尺长、温度和高差三项改正数,有时必须考虑垂曲改正。丈量两已知点间的 距离,使用的主要工具是钢卷尺,精度要求较低的量距工作,也可使用皮尺或测绳。1. 普通量距。测距方法:先用经纬仪或以h估进行定线。如地面平坦,可按整尺长度逐步丈量,直至最后量出 两点间的距离。若地面起伏不平,可将尺子悬空并目估使其水平。以垂球或测钎对准地面 点或向地面投点,测出其距离。地面坡度较大时,则可把一整尺段的距离分成几段丈量; 也可沿斜坡丈量斜距,再用水准仪测出尺端间的高差,然后按式(1-2)求出高差改正数

6、, 将倾斜距离改化成水平距离。如使用经检定的钢尺丈量距离,当其尺长改正数小于尺长的1/10000,可不考虑尺长 改正。量距时的温度与钢尺检定时的标准温度(一般规定为20°c)相差不人时,也可不进 行温度改正。精度要求:为了校核并提高精度,一般要求进行往返丈量。取平均值作为结果,量距精度以往测 与返测距离值的差数与平均值z比表示。在平坦地区应达到1/3000,在起伏变化较大地区 要求达到1/2000,在丈量困难地区不得人于l/1000o2. 精密量距。测距方法:先用经纬仪进行直线方向,清除视线上的障碍,然后沿视线方向按每整尺段(即钢尺 检定时的整长)设置传距桩。最好在桩顶而钉上白铁片,

7、并画出十字线的标记。所使用z 钢尺在开始量距前应先打开,使与空气接触,经lomin后方可进行量距。前尺以弹簧秤施 加与钢尺检定时相同的拉力,后尺则以厘米分划线对准桩顶标志,当钢尺达到稳定时,前 尺对好桩顶标志,随即读数;随后后尺移动12cm分划线重新对准桩顶标志,再次读数; 一般要求读出三组读数。读数时应估读到0.10.5mm,每次读数误差为0.5-1 mm0读数时 应同时测定温度,温度计最好绑在钢尺上,以便反映出钢尺量距时的实际温度。零尺段的丈量:按整尺段丈量距离,当量至另一端点时,必剩一零尺段。零尺段的长度最好采用经过 检定的专门用于丈量零尺段的补尺来量度。如无条件,可按整尺长度沿视线方向

8、将尺的一 端延长,对钢尺所施拉力仍与检定时相同,然后按上述方法读出零尺段的读数。但出于钢 尺刻度不均匀误差的影响,用这种方法测量不足整尺长度的零段距离,其精度有所降低, 但对全段距离的影响是有限的。量距精度:当全段距离量完之后,尺端要调头,读数员互换,按同法进行返测,往返丈量一次为 一测冋,一般应测量二测冋以上。量距精度以两测冋的差数与距离之比表示。使用普通钢 尺进行精密量距,其相对误差一般可达1/50000以上。3 精密量距的儿项改正数钢尺尺长改正数的理论公式:用钢尺测量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时,因钢尺本身有尺长误差(或刻划误差),在两点之 间测量的长度不等于实际长度,此外因钢卷尺在两点之间无支托

9、,使尺下挠引起垂曲误羞, 为使下挠垂曲小一些,需对钢尺施加一定的拉力,此拉力乂势必使钢尺产生弹性变形,在 尺端两桩高差为零的情况下,可列出钢尺尺长改正数理论公式的一般形式为:al,-= aq+ap,as,- (1-1)式中 li零尺段尺长改正数; g零尺段尺长误差(或刻划误差);a s钢尺尺长垂曲改正数;a钢尺尺长拉力改正数。钢尺尺长误差改正公式:钢尺上的刻划和注字,表示钢尺名义长度,由于钢尺制造设备,工艺流程和控制技术 的影响,会有尺长误差,为了保证量距的精度,应对钢尺作检定,求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检定钢尺长度(水平状态)系在野外钢尺基线场标准长度上,每隔5m设一托桩,以 比长方法,施以一定

10、的检定压力,检定030m或050m刻划间的长度,由此可按通用公 式计算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 l平检=l基厶s.(1-2)式中 厶平检一一钢尺水平状态检定拉力po、20°c时的尺长误差改正数;l基比尺长基线长度;l撤钢尺量得的名义长度。当钢尺尺长误差分布均匀或系统误差时,钢尺尺长误差与长度成比例关系,则零尺段 尺长误差的改正公式为:ac,=如1 l式屮 g零尺段尺长误差改正数;厶零尺段长度;l整尺段长度。所求得的尺长改正数亦可送有资质的单位去作检定。温度改正:钢尺的长度是随温度而变化的。钢的线胀系数a般为0.0000116-0.0000125,为了简 化计算工作,取a =0.00001

11、2o若量距时z温度/不等于钢尺检定时的标准温度to (to-般 为20°c),则每一整尺段厶的温度改正数乙按下式计算a£z= al (1-3)倾斜改正(高差改正):设沿倾斜地而量得a、b两点z距离为l (图一),a、b两点z间的高差为h,为了 将倾斜距离l改算为水平距s 需要求出倾斜改正数a lh。图一斜距改正示意= l(- l = -h2 zi42l8f(1-4)对上式一般只取用第一项,即可满足要求。如高斧较大,所量斜距较短,则须计算第二项改正数。上式第二项为紀c得5平皿2l第二项z绝对值。垂曲改正:如果钢尺在检定时,尺间按一定距离设有水平托桩,或沿水平地面丈量,而在实际

12、作 业时不能按此条件量距,须悬空丈量,钢尺必然下垂,此时对所量距离必须进行垂曲改正。垂曲改正数按下式计算:a/w2xl324 xp2(1-5)式中 w钢尺每米重力(n/m);l尺段対端间的距离(m);p拉力(n)。例如:l=28m, w=0.19n/m, p=100n 代入上式,则a/0.192 x28324x1002=-3.3mm拉力改正:钢尺长度在拉力作用下有微小的伸长,用它测量距离时,读得的“假读数”,必然小 于真实读数,所以应在“假读数”上加拉力改正数,此改正数可用材料力学中虎克定律算 出,而在弹性限度内,钢尺的弹性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式为:pl:e.f(1-6)因钢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已

13、含有拉力的弹性仲长,则上式改为:令g = !e.f片=g& (p 化) (1-7)式中p测屋时的拉力;po检定时的拉力;u零尺段长度;g钢尺延伸系数。通常,在实际测量距离时所使用的拉力,总是等于钢尺检定时所使用的拉力,因而不需进行拉力改正。钢尺尺长方程式及其改正数表的编制和算例对丁悬空状态下尺长方程式:(1)(2)li = li + al, + ali (/ - iq)=lj + aci + api asi + ali(r 一 )llw2 l 3=li +平检 +£?7 (p-po) 一 24p; +alf(£-%)li = li + acj + apj zssj

14、+ ali(r 一 )(1-8)24p对于水平状态下尺长方程式:li = li + ac i + api + alf * (r 一 ")(1-9)由式(1-8).式(1-9)可知,当拉力跨距和钢尺各技术参数如w、f、e、a等为已知 时,则町按上述理论公式求得相应的改正数,再取各项改正数的和计算,即得钢尺任意状态下尺长的实际长度。应当指出,材质不同的钢尺,其弹性模屋也不相同,从不同钢材的弹性模量利截面积计算出延伸系数。冃前jis 级钢卷尺的各项技术参数列于表一。表一钢尺技术参数种类厚x宽(mmx mm )截而积f(mm2)单位車量w(g/m)延伸系数g (lm/lon)(mm)弹性模量

15、e (x lo/mm2)膨胀系数a (x 10/°c)司底伦卷尺*0. 13x10*1.27±1%*14. 6±1%0.0372. 1011.5宽面卷尺*0. 19x13*2. 52 ±1%*26. 04 ±1%0.0192. 1011.5籾性卷尺*0.3x6*1. 7 ±2. 5%*16. 41 + 1%0.0272. 1011.5银白卷尺*0. 19x13*2. 52 ±1%*19.8 + 1.5%0. 0192. 0711.5普通钢卷尺0.22x132. 80±2. 5%21.8±2. 5%0. 0

16、172. 1111.5不锈钢卷尺0.22x132. 83 ±2%22.2±2%0. 0191.8614.0普通钢带卷 尺0.25x153. 38 + 1%26. 4 + 1%0. old2. 1111.5不锈钢带卷 尺0.25x153. 70±2%27.6±2%0.01451.8614.0韧性不锈钢卷尺0. 3x61.82±2. 5%13. 7±2. 5%0. 02951.8614.0韧性碳钢卷 尺0. 3x61.75 + 2.5%13.7 + 2.5%0.0272. 1111.5注:带有*号的卷尺,其截而积不包括外而的尼龙涂层(是芯

17、钢材实际尺寸),重最包括外而涂层与尼龙。为了使用方便,我们编制了钢尺悬空和水平状态下尺长改正数表和温度改正数用表。 为便于比较,我们编制本表依据是机械工业建厂测量手册中国产30m地球牌钢卷尺,尺端 施用po=loon拉力,尺身悬空无托桩,悬空检定整尺段钢尺盘检为8.64mm。地球牌钢卷尺技术参数:f= 1.8mm2; w=15.68/m; e=200000n/mm2; g=0.028mm。 理论公式采用式(1-9),改正用表见表二表七。根据公式绘制一曲线,见图二。横轴为不同长度厶,纵轴为拉力pi,使用时以长度厶 为引数,即可求得相应的拉力匕,及其相应的尺长改正数力几应施拉力6090102515

18、m7.202.88平尺段长度1.4430"04.325.7680i 70&64(mm)图二表二人才改正数尺长(m)-10v-5cor (40v)5v(35v)10v (30v)15t(25d20t05-1.7-1.4-1.2-0.9-0.6-0300-103.52.92.31.71.2-0.600-155.24.33.52.61.70.900206.95.84.63.52.31.200258.67.25.84.32.91.4003010.48.66.95.23.51.70表三ac改正数okg0.51.01.52.02.53.0表四ap改正数尺长(m)5 kg6kg7 kg8

19、kg9kg10kgllkg12kg13kg14kg15kg050.70.81.01.11.21.41.51.71.81.92.10-101.41.71.92.22.52.83.03.33.63.94.20-152.12.52.93.33.74.24.65.05.45.86.20-202.8333.94.45.05.66.16.77.27.88.30253.54.24.95.66.26.97.68.39.09.710.40304.25.05.86.77.58.39.210.010.811.712.5表五as改正数05000000000000-100.40.30.20.20.10.10.10.10

20、000151.41.00.70.50.40.30.20.20.20.20.20-203.22.21.61.31.00.80.70.60.50.40.40256.34.43.22.52.01.61.3kl0.90.80.7030 10.97.65.64.33.42.72.3e91.61.41.2表六ac+apas改正数(悬空)051.22.32.52.62.72.93.03.23.33.43.60-102.02.42.73.03.43.73.94.24.64.95.20-152.23.03.74.34.85.45.86.36.87.17.50-201,63.14.35.16.06.87.4818

21、.79.49.90-25-0.32.33.25.66.77.88.89.710.611.412.2030-3.70.43.25.47.18.69.911.112.213.314.4表七ac+aq改正数(水平)051.21.31.51.61.71.92.02.22.32.42.6oto2.42.72.93.23.53.84.04.34.64.95.20-153.64<04.44.85.25.76.16.56.97.37.70-204.85.35.96.47.07.68.18.79.29.810.30-256.06.77.38.18.79.410.110.811.212.212.90-307

22、.28.08.89.710.511.312.213.013.814.7'15.5例1计算30m地球牌钢卷尺检定拉力为po=loon,丈量施以p=150n时的尺长改正数(悬空)。由表三、表四、表五杏得:c=3.0mm; /p= 12.6mm;1.2mma/=ac+ap-a5=3.0+12.6-1.2= 14.4mm出表六直接查得:厶= 30m时的 1= 14.4mme例2计算在10ni零尺段施以整尺段拉力的尺长改正数(悬空)由表三、表四、表五查得ac,= 1.0mm; apz=2.8mm; a5/=0.1mm厶=©+尺一s,= 1.0 + 2.80=3.7mm由表六直接查得/,

23、 = 10m时的 / = 3.7mm例3计算零尺段li=15m的特定拉力和尺长改正数(悬空)方法一 由llh线图以15m为引数查得应施加特定拉力尺=80n,相应的尺长改正数由 图下方查得 /=4.32mmo方法二由实验公式计算施加拉力及尺长改正数为:p, = 0.133x15+6 (kg) x lonsonl a/ = x 8.64 = 4.32mmi *30钢尺尺长方程式的精度估算悬空状态下尺长方程式的精度估算依据误差传播定律,精度估算公式为:叫=± y mc. + 加ip. + w as +(1-10)经整理得叫=± ”亦+ 淳门+(2as,)2(¥)n 制+

24、(如)2令上述公式可改写为:祝(p-p°)(p - po) 一 p 一 f 一 w n/n兀 j+ 2ap?( n2+ (azm t)2ml = ±i当p=po时+ ( azm t)2(1-u)(1-12)(1-13)式(110)、式(1-11)或等号第一项为钢尺尺长误斧改正数中误差(检定);第二项为钢 尺拉力改正数屮误差;第三项为钢尺垂曲改正数屮误差;第四项为钢尺温度改正数屮误差。式(m2)和式(1-13)含意类同前述。水平状态尺长方程式的精度估算同理,对式(110)的精度估算公式为:= ± j rn 1c. + 观命 + mr或写成:叫=± /(&#

25、165;叫+ 2阔育+(畑)2(1-15)当卩=戸0时叫=士加 3 平+ (az®)2(1-16)式(115)、式(146)符号意义类同前述。由式(1-11)式(1-13)可知,当叫、弘及侍精度一定时,叫p,对叫的影响将 随厶、p,及其廿,的增大而增加;加“对ml的影响却随2八p,的增大而削弱,可见ii加啊对mli影响也趋近加3,和加山,对ml,的影响是互相制约的。欲使叫p,对加的影响削弱,又使加阿对加的影响减小,p-po的差数不宜过大:当p = po时或趋近po时,于零;当取其dp-g = 0时,可获最佳精度。由式(45)、式(4-6)可知,加g直接对刃l的影响,随厶、只的增大而增

26、加,当 取p = pn时,可获最佳精度。'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公式,我们选用了日制jis -级钢卷尺作拟合精度试验,现将部 分试验结果列于表八。表八理论公式实际拟合精度尺号分段长度(m)检定单位状杰拉力(n)尺长改正数或真实长度(mm)理论计算(mm)误基(mm)建1号0-24上海市托平100+ 3.6+ 4.0-0.40-24悬空150+ 5.8+ 5.5+ 0.30-50托平150+ 13.4*12.9+ 0.5宝3号0*50古海市勘测院水平50+ 3.0+ 3.4-0.40-50100+ 7.7+ 8.1 0.4冶45号050冶金建筑公司50.000450.0005-0.148号0

27、5050.000350 0006-0.349号050水平2050.000049.9990+ 0.151#05049.999850.00000.252号0-5049999650.0005-0.953#0*5049.999849.9996+ 0.2出表八可知,理论公式实际拟合精度是相当理想的。零尺段长度上拟合仅差0. 5mm,-般在0.2mm左右。上述情况表明,我们在作精密量距时,可直接对尺长改正数或尺长方程式进行计算使用。三、已知角度的测设测设已知角度时,只给出一个方向,按已知角值,在地面上测定另一方向。如图三, 0a为已知方向,要在0点测设a角。为此,在0点设置经纬仪,以正镜测设a值得氏。 为

28、了消除仪黠误差的影响,再以倒镜测设a角得b”。取bb之屮得b,则zaobi即为所 设之角。图三已知角度放样图若要精确的测设a角度,则按上法定出zaob之后,再用经纬仪测出zaob之角值为a与给定的值之斧为(图四)。为了精确设置。角,过b|作ob的垂线,并在垂线上量取b|b得b点,图四精测已知角示意图b】b按下式计算:bb,x p(1-17)式中 p =206265",即一个弧度的角,以秒计。四、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放出一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及分布、放线的精度要求及施 工现场的条件来选用。直角坐标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网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

29、法放线最为方便。如图45所示,g、g2、g3、g4为方格网点,现在要在地面上测出一点a。为此,沿g2c3 边量取g2a使g2a等丁与g2横坐标z差ax,然后在a戏置经纬仪测设g2g边的 垂线,在垂线上量収aa,使aa等于a与g2纵坐标之差ay,则a点即为所求。oagy图五直角坐标放线图从上述可见,用直角坐标法测定一己知点的位置时,只须要按其坐标差数量取距离和 测设直角,用加减法计算即可,t作方便,并便于检查,测量精度亦较高。极坐标法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用极坐标法测定一点的平面位 置时,系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但该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根据测主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

30、它们之间的夹角(极角卩)与距离(极距s),按卩与s之值即可将给定的点位 定出。如图46中,m、n为控制点,即已知m、nz坐标和mn边的坐标方位角(xmn。 现在要求根据控制点m测定尸点。首先进行内业计算,按坐标反算方法,求出m到p的 坐标方位角(xmp和距离so计算公式如下:<mp= tgyp 一 :vmhp 一(1-18)s =sinamphp 一 工 mcosa mp(1-19)图六极坐标放线图在实地测定p点的步骤:将经纬仪安置于m点上,以mn为起始边,测设极角b, 定出mpz方向,然后在mp上量取s,即得所求点p。当不计控制点m的误差,用极坐标法测定p之点位中误差mp,可按下式进行

31、计算:mp = j(1-21)式中m3测设b角度的中误差;s控制点至测定点的距离;ms测定距离s的中误差。例4在图六屮,已知控制点m、n的坐标值和mn边的坐标方位角为:xm= 107566.60, ym=96395.09: xn= 107734.26, yn=96396.90; a mn=0°37,07',o 待测点 p 的坐标为:xp = 107620.12, yp=96242.57o 计算 a 临及 b、s 之值。为了使计算过程条理清楚,采用表九、表十进行计算。表九是使用计算机和三角函数 表进行计算的表格形式;表十是用对数计算的表格。表中(1)、(2)、(3)表示计算 次

32、序。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种计算方法其结果完全相同:s=161.638m, a mp=289°20,10no 而 b = a mn- a mp=0°37,07n+3600-289o20,10n=71o16,57%表九应用三角函数计算计算符号»值次序(7)s161.638(5)sin a-0.94359245(1)3一152.52(2)ar+ 53.52(6)cosa0.33110916(8)s161.638(3)tga-2.84977578(4)a289e20zl(t表十应用对数计算计算符号数值次序(7)logs2.20854234(5)logsina9.974784

33、46 (n)(1)log32.18332680 (n)(2)logzlr1.72851610(6)logcosa9.51997120(8)logs2.20854490(3)logtga0.45481070 (n)(4)a289*20?10*(9)s161.638注(n)表示其真数为负值。角度前方交会法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屋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 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如图七所示,用前方交会法测定点p时,先耍根据p点的坐标与控制点m、n的坐标, 按式(1-18)求出控制点至测定点的坐标方位角a mp> qnp,然后再按式(1-20)求出夹 角b及y。实地

34、测设p点的步骤:在控制点m、n设站,分別测设b及y两角,方向线mp和 np的交点即为所求的p点。当不计控制点本身的误差,测设点p的精度可按下式计算:mp= 昼宀a(1-22)p sm(0 + /)式中mpp点位置的测定中误差;b、y交会角;m测设b、y的测角中误差;smp、snp交会边的长度。图七角度前方交会法例5设图七中,控制点m、n及待测定点pz坐标值仍同前例,计算交会角b、y 和点p的中误差mpoa mp、smp和b之值在前例屮已经求出'现按表49的形式计算a np、snp得:a np = 233°30,50 snp=191.952mo 而 y = a np- a nm

35、= a np- ( a mn+180°) =233。30'50”一 (0°37'07h+180° ) =52°53,43,o设测定b、丫的测角中误差m =10”,将m、b、y及smp、snpz值代入(1-22)式, 则得“107191.9522 +161.6382m p =x= 15mm206265 sin(7 l°l 6'57”+52°5343”)表九计算次序符号数值(7)s191.952(5)sina-0.80400103(1)3-154.33(2)ar-114.14(6)cosa-0.59462791(8

36、)s191.952(3)tga+ 1.35211144(4)a233°30'50"方向线交会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测定点出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 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也可以用细线绳。如图八所示,根据厂房矩形控制网上相对应的柱屮心线端点,以经纬仪定向,用方向 线交会法测设柱基中心或柱基定位桩。在施工过程中,各柱基中心线则可以随时将相应的 定位桩拉上线绳,恢复其位置。此外,在施工放线时,定向点往往投设在龙门板上(图九), 在龙门板上标出墙、柱的中心线,可以将龙门板上相对应的方向点拉上白线绳,用以表示 墙、柱的屮心线。2'3'4&

37、#39;9图八方向线交会图1 柱中心线端点;2柱基定位桩;3厂房控制网itoc3c1r图九龙门板定点法1 龙门板;2龙门桩;3细线绳距离交会法从控制点至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如图 410所示,a、b为控制点,p为待测点。为了在实地测定p,先应按式(1-19)计算出a、 b的长度。a、bz值也可以直接从图上量取。测设时分别以a、b为中心,a、b为半径, 在场地上作弧线,两弧的交点即为p。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不需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图十距离交会法正倒镜投点法适用条件及优点在进行直线投点时,一般是把仪器安置在直线的一端,照准相应的另一端点,进行放 线投点。

38、若直线两端点z间不能直接通视时,则可将仪器置于两端点z间的高处位置,运 用正倒镜法进行投点。此外,在远距离投点时,亦可将仪器置于直线两端点的中间,进行 投点。正倒镜投点法不受地形地物的限制,能解决通视的困难;同时由于使视线缩短,减少 了照准误差和可以不考虑对中误差的彩响,因而使投点精度得到提高。测设方法在图一中,设a、c两点不通视,在a、c两点之间任意选定一点使能与a、 c通视。b,应尽量靠近ac线。然后在皮安置经纬仪,分别以正倒镜照准a,倒转望远镜 前视c。由于仪器误差的影响,十字丝之交点不落于o点,而分别落于o、o为了将仪 器移置于ac线上,取合定川o点,若o在c之左,则将仪器自以向右移动

39、bb 距离,反之亦然。be按下式计算。bb'=xco(1-23)ac如此重复操作,直到o和o”点落于c点的两侧,冃co丄co”的时候,仪器就恰好位 于ac直线上了。注意事项按式(1-23)计算be时,式中各距离值可用目佔,经逐次移动,多次观测,使仪器 逐渐趋近ac线而最后正好位于ac线上;在皮点初次安置仪器时应先试看,使a、c点均落在望远镜十字丝的左右,这样在逐 次趋近移动时,只需在脚架上移动仪器即可;所使用的经纬仪必须经过检验校正,以尽量减小或消除正倒镜的误差。但仪器一般很 难校正完善,因此投点时一定要用正倒镜取中定点,以消除仪器误差的影响。三、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1坐标系统及坐标换

40、算坐标系统施工坐标系统在设计总平面图上,建筑物的平面位置系用施工坐标系统的坐标来表示。坐标轴的方 向与主建筑物轴线的方向和平行,处标原点应虚设在总平面图西南角上,使所有建筑物处 标皆为正值。施工坐标系统与测量坐标系统之间关系的数据出设计帖中给出。有的厂区建筑物因受地形限制,不同区域建筑物的轴线方向不相同,因而布设相应区 域的不同施t坐标系统。测量坐标系统测量坐标系统,系平面直角坐标。一般有国家坐标系统、城市坐标系统等。若总平面 图上设计是采用测量处标系统进行的,则测量处标系统即为施工坐标系统。坐标换算当施t控制网与测量控制网发生联系时,应进行坐标换算,以使它们的坐标系统统一。 如图十五所示,两

41、坐标系的旋向相同,设a为施工坐标系(aob)的纵轴0a在测量坐标系 (xoy)内的方位角,坐标系原点(t在测量系内的坐标值,贝陀点在两坐标系统内的坐标x, y和a, b的关系式为:x=a+acosa ±bsinay=b+asina±bcosa以及a=(xa)cosa+ (y-b)s inab=± (xa) sina± (yb) cosa图十二坐标值换算示意图设已知a、p2:两点在两系内的坐标值(图4-16),则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出a、a. bo汁堆xfx;+tg硏兀a = x? - a2cosq ± b2sina i6 二 丫2 - azsina

42、 士)a. - x1 - b = yr - atcosa 土 bisina j卜列公式可作复核z用如果两坐标系统的旋向不同,其坐标换算公式与上列各式形式相同,仅有关项要取下而的符号。gy图十四不同旋向坐标值换算示意图四、建筑方格网和主轴线设计1. 建筑方格网设计设计的准备工作:收集绘有设计的和已有的全部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的平面图和管线位置的综合 平面图,最好是技术或施工图设计的总平面图,在图上应附有坐标和高程。收集建筑场地 的测量控制网资料。收集施工坐标和测量坐标系统的换算数据a, b与。当整个建筑场地有 几个施工坐标系时,如图十五所示。还要获得齐系的坐标轴和整个场地的主坐标轴mn的交

43、角q;,交点只在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了解定线的精度要求。图十五三个不同方向的轴线组成的施工坐标系统定线精度规格:第-种定线精度,要求满足各个设计对彖的屮心位置,放样误斧符合设计的量计误 差,即在同一生产系统的范围内各个设计对象屮心位置之差。第二种定线精度,要求满足每座建筑物本身各部分设计数据的定线精度。第一种定线的误差,彩响各厂房之间与联系设备之间的间隔,这方面的精度,一般要求不 是很高的。第二种定线的误差,影响该厂房内-部间的相互关系,精度要求一般是比较高的。由此可知,厂区方格网的测设精度主要满足第一种定线精度要求,厂房内部的定位,须 另建一个矩形方格网(厂房控制网),来满足精度要求。施工定

44、位误斧与建筑方格网的精 度关系式应为:w± 045肌o式中叫一方格网的精度;m(j 施丄定位误差。方格网与主轴线的精度关系式为mw ±0. 89mu式屮m主轴线的精度由此可知定线测量的第一种精度要求,对于方格网和主轴线的精度关系,可根据上述公式 求出。现根据各种不同的定线精度而求出主轴线和方格网的测设精度,见表十。表十 主轴线和方格网的测设精度(m)迅线的精度要求0.100.200.40叫方格网的点位中误差0.0450.090.l8m主轴线的点位中误差0.0400.080.16方格网的精度规定,要根据工业建设的规模和连续生产的复朵程度来决定,当遇到个 别大型厂房,施工和生产

45、机械复杂的施工场地,可按0.1定线精度来建立方格网。遇到中 型厂房,施工和生产机械不太复杂的施工场地,可按0.2定线精度來建立方格网。至于小 型厂房和不复杂的施工场地可以采用定线精度0. 4n)测定。方格网布设原则:建筑方格网的建立原则,由整体到局部,其程序一般采用先作整个控制建筑场地的主 轴线,然后按各个局部不同精度要求来建立方格网,在布设时应注意下列要求:等级: 当厂区面积超过lkm'而又分期施工时,可分两级布网。其首级可以釆用“ot字形、“口” 字形或“ + ”字形。首级网下可采用n级方格网分区加密。不超过lk扩 的厂区应尽量布成 i级全而方格网,网屮相邻点应加以连接,组成矩形,

46、个别地方有困难时,可以不连,允 许组成六边形。方格网的密度:每个方格网的大小,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而决赵。方 格的边长一般在100 20 0m为宜。若边长大于300m以上,中间加以补点。点位布置:便 于方格网测量和施工定线需要來考虑,布设在建筑物周围、次要通道上或空隙处。坐标数 值最好是5或lom的整倍数,不要零数。考虑方格点的标桩能长期保存,方格点不耍落在开 挖的基础上、埋设管线的范围内,或太靠近建筑物处。一般选择在建筑物附近空隙区,这 样能长期保存。点的埋设要方便,造价经济。2. 主轴线设计轴线点位置,应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确定,应满足卜列几条要求:主轴线应尽量位 于场地中央,狭长场地也

47、可在场地的一边,主轴线的定位点(主轴点)一般应不少于三个 (包括轴线交点)。纵横轴线要互相垂直,若纵轴线较长时,横轴线应酌情加密,纵横轴 线的长度能控制整个建筑物场地的范围。主轴线中,纵横轴各个端点应布置在场区的边界 上,为便于恢复施工过程中损坏的轴线点,必要时主轴线各个端点可布置在场区外的延长 线上。为便于定线。量距和标石保护,轴线点不要落在建筑物上,各种管线上和道路中。3. 主轴线测设主轴线点初步位置的测定方法及实地标定。极坐标法如图十六所示,将测量控制点no. k no. 2, no. 3的坐标换算成建筑坐标系的坐标,并反算 放样元素1)1, s1, (l)2, s2,和"3,

48、 s3o置经纬仪于测量控制点上,定出主轴线点a, b, c 的概略位w。角度交会法:根据预先计算出的放样元索(交会轴线点的角度),在现场用 两台经纬仪直接交会出点位,并到第三点上进行检杏。交会法定点有两种方法,-种是两 点前方交会定点,如图十七(a),对交会点相邻方向线交角6以90° o为最好。另一种为 三点交会法,在三角形内交会时以120。为最好图(十七b),允许在90° -150°。z间; 在三个站上或三角形外交会时应在30。-120°之间(图十七c )。以三角形内交会点精度 最高。no 3no.l图十六极坐标定点法2)2)图十七角度交会定点法由于三

49、点交会,三条方向线不会相交于一点,而必然产生一个误差三角形,误差三角 形可用李曼法来消除,即按待定点至误差三角形各边的垂距与它至相应已知点之距离成正 比的原则,得出三边垂线的交点,即为交会点的正确位置。主轴点初步定位后,一般要求 点位误差不超过5cm。主轴点初步位置的实地标定主轴线是整个场地的坚强控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测定。都必须在实地埋设永久标 桩。同时在投点埋设标桩时,务必使初步点位居桩顶的屮部,以便改点时,有较大活动余 地。此外在选定主轴点的位置和实地埋标时,应掌握桩顶的高程。一般的桩顶而高丁地而设计高程0.3m为宜。否则可先埋设临时木桩,到场地平整以后,进行改点时,再换成 永久性标桩。

50、主轴线点精确位置的测定和主轴线方向调整主轴线点精确位置的测定按极坐标法或角度交会法所测主主轴点初步位置,不会正好符合设计位置,因而必须 将其联系在测量控制点上,并构成简单的典型图形,如三角形中插入一点(图十七b),固 定角插入一点(图十七c)等。然后进行三角测量和平差计算,求得主轴点实测坐标值,并 将其与设计处标进行比较,根据它们的坐标差,将实测点与设计点和对位置展绘子透明纸 上。在实地以测量控制点定向,改正至设计位置。一般要求主轴线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不 得大于5cm (相对于测量控制点而言)。主轴线方向的调整主轴点放到实地上,并非严格在一条直线上,调整的方法,可以在轴线的交点上测定 轴线的交

51、角b (图十八),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若交角不为180。,则应按下列公 式计算改正值5 o图十八长轴线改点示意图改正后必须用同样方法进行检查,其结果与180。之差不应超过士5,否则仍应进行改 正。调整的方法,是将各点位置按同一改正值8沿横向移动,使在一直线上,如r小于 180° , s为正值,则中间点往上移,两端点往下移,反之亦然。主轴线长度的精密丈a及主轴线点坐标的确定当主轴线的方向调整好以后,就要进行主轴线的长度丈量。主轴线长度的精度要求量距相对误差:一般耍求是,大型企业为1: 50000,中型企业为1:25000,小型金业 或民用建筑场地为1: 1

52、00000c主轴线实量长度与附合测量控制点系统设计长度之差与全 长之比不大于1: 10000,以保证厂内外运输线路和管道连接。主轴线点坐标的确定主轴线经实量,若达到上述要求.则主轴线上点位坐标误差.应按实量长度推算改正。 推算坐标的起算点,可任意决定一点(该点应选在建筑物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区域之内)。 向其他方向推算,求出主轴线上各点施工处标。短轴线的测设短轴线的测设,应根据调整好后的长轴线进行,其方法和耍求与长轴线所述相同,不 过这时观测的是长轴线与所定短轴方向线在交点处两个夹角,如图十九所示。调整时只改 正短轴线的端点。图十九短轴线改点示意其改正数d的计算公式为:d 二 i 丈 p 弍中z

53、t轴线交点至短轴线端点的距离;5设计角为立角时5 = 2尹;设计角为倾斜角时/ = &按上式求出改正数后,应在实地进行改正。短轴线的方向调整好以后,应从交点向两端点进行精密量距,并根据交点的坐标和实 量长度,确定短轴线的坐标值。图十九短轴线改点示意轴线的加密按上述方法测定了一条纵横主轴线,如图二十所示aob和cod后,还不能满足定线的需要,因而必须进行轴线加密。选定了3-6, 7-9, 8-12, 10-11四条加密轴线,组成轴线网, 各加密轴线的方向应根据纵轴线aob和横轴线cod测定,并进行调整,加密轴线长度丈量方 法和精度要求,与主轴线量距相同。加密轴线的坐标值,则以纵轴线(或横轴线)与加密 轴线的交点处标为起算点,并按实星长度进行推算。在进行轴线加密时,各轴线之间有时 构成单个或数个闭合的炬形,如图二十屮0-2-6-5和0-1-4-5。对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