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 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2、写出 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7 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 ,周期数 = 电子层数7 个主族、 7 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 Li 、Na、K、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2)Na 与 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分别与出 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5、卤族元素(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 F、Cl、Br、I
2、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PX( 2)同位素: 11H、 21H、 13H( 3)原子的构成: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质量数 A = 质子数 P + 中子数 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62C、164C、 21H、 13H、 2 9328U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 、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 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 个电子(氦原子是 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 32 个电子。2、元素周期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3)比较钠镁铝最
4、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1)寻找半导体材料(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 )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6、推测钫(与 K 同一主族在 K 的下面)的性质推测铍的性质推测量 114 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三、化学键1、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
5、作用(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2、形成离子键的条件(1)电子式(2)用电子式表示 NaCl 、 MgBr 2、K2O( 3)用电子式表示 Na2S、 CaF2、 MgO 的形成过程3、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以氯气、氯化氢的形成为例)( 1)用电子表示: H2、N2、H2O、CO2、CH4、NH 3、Cl2(2)形成共价健的条件(3)极性共价健与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别: 非极性共价键:相同的非金属元素之间;极性键:不同的非金属元素之间。4、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相成的化合物( 1)含离子健的一定
6、是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2)只含共价健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3)全部是非金属构成的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例如有铵根离子的化合物。( 4)分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氯化铵的成键情况。(5)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只有分子间作用力。1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一 .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吸收 能量 ,形成化学键要 放出 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 主要原因 。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取决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这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
7、 根本原因 。 2当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 放出 能量当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 吸收 能量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3化学反应符合 质量 守衡定律和 能量 守衡定律 ,从能量形式上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 常表现为 热量 的变化,所有的燃烧反应都要 放出 热量。4根据化学反应中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把化学反应分为放 热反应和 吸 热反应。如果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是 放 热反应 ;如果化学反应吸收热量是 吸 热反应, 实验 2-1结论:铝和盐酸反应是 放 热反应, 类似的 金属和酸的置换反应都是 放 热反应 。 实验 2-2结论: Ba
8、(OH) 2·8H 2O和 NH4Cl 反应是一个典型的 吸 热反应。实验 2-3 结论:盐酸和 NaOH 反应是 放 热反应;中和反应都是 放 热反应。5光合作用是 光 能转化为 化学 能;树木燃烧时 化学 能转化为 热、光 能。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一、 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电能是一种 二 次能源。2我国发电以 火力 发电为主。3火力发电中能量转化过程: 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热水。4原电池是一种 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的装
9、置。 所以一个化学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必须是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的化学反应。5铜锌原电池:现象:锌片 不断溶解 ,铜片 有气泡产生 。其工作原理是,负极: Zn 2 e = Zn2+ ,发生 氧化 反应。正极: 2H+ + 2e = H2 ,发生 还原 反应。电子流向: 沿导线由 Zn 流向 Cu 。原电池的两电极需活泼性不同的金属,通常情况下 较活泼的金属 作为负极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 一 次电池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锌会逐渐溶解,写出离子方程式 Zn 2 e = Zn2+ 。2. 充电电池 ( 二 次电池 )放电时 化学 能转化为 电 能。充电时 电 能转化为 化学 能 .
10、锂离子 电池是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 3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将燃料和氧化剂反应所放出的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_快慢 _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 _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_来表示。单位: mol / (L · S) 或 mol / (L ·min) 。根据定义可知道计算公式 v= c(反) / t = c(生) / t ,只有 正 值。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化学反应的速率总是一开始最 快 ,越往后越 慢 。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 平均 速率。2课本中介绍影响化学反应
11、速率的因素主要有_本质 _、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率 _快_,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_快 _,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 _快 _。3课本第 47 页图 220 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了任何反应不可能 _完全进行到底 _只能到达表面上静止的一种“ _动态平衡 _”,这时, _正 反应速率 _和_逆反应速率 _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_浓度 _不再改变,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_最大限度 。但是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 外界条件 而改变。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甲烷1、甲烷的化学式 CH4 ,其分子式是 CH4 ,电
12、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42、空间结构:正四面体, 4 个 C-H 键的长度和 强度 相同,夹角相同。1、来源 : 天然气、沼气 、油田气 、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2、物性: 无色、无 味的 气 体,密度 0.717g/cm3(标准状况) ,比空气的密度小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极难溶于水 可用 排水法收集。3、稳定性:通常情况,甲烷比较稳定, 不能被 H+/KM nO4、Br2 等氧化剂氧化,与强酸和强碱也不 反应4、甲烷的可燃性: 氧化反应CH4 + 2O2 点燃 CO 2+2H 2O 注意:点燃甲烷时要验纯,条件不同,水的状态不同。该反应为 放 热反应。3、甲烷的取代反应
13、方程式:CH4 + Cl2 CH3Cl + HClCH3Cl + Cl2 CH2Cl2 + HClCH 2Cl 2 + Cl2 CHCl 3+ HClCHCl3 + Cl2 CCl4 + HCl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逐步取代: 1molCl 2只能取代 1molH 原子 取代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 5 种产物都有( HCl ,还有各种取代产物) 。 :产物的状态: HCl、CH3Cl为 气体, CH2Cl2、CHCl 3和 CCl4为 液 体,甲烷的四种氯代产物 都不溶于水。不论 CH4 和 Cl2的比例是多少,几种产物都有, n(HCl) 最
14、大,且 n(HCl)= n(参加反应 Cl2)4、主要用途: 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天然气、沼气应用 知识点四、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结构特点:(1)链状,可带支链,注意分子中碳原子并不是直线状排列,而是锯齿状;(2)相邻碳原子间均以共价单键相连,碳原子其余价键均被氢原子饱和1、烷烃: 饱和链烃2、通式: CnH 2n+2(1)通式特点: H 原子数一定为偶数,其相对分子量也一定为偶数且除以14 余 2,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已经达到上限。 (甲烷是含氢量最高的烷烃)( 2)碳原子数每相差 1,则相对分子量相差 143、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量增大而升高。分子中碳原子数在 4 以下的所
15、有烷烃 在标准状况下都为气态。4、化学性质: (与 甲烷 相似)( 1)稳定性:常温下与溴水、 H+/KMnO 4 不反应( 2)都有可燃性 五、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1、定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要求:能分辨出 C 原子数为四和五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2、丁烷有 2 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 CH3CH 2CH 2 CH3 异丁烷 CH3CH(CH3)CH3 戊烷有 3 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 CH3CH 2CH 2CH 2CH 3、异戊烷 CH 3CH(CH 3)CH 2CH 3、 新戊烷 C(CH 3)43、“四同 ”的研究对象: (要弄清楚四同的区别) 同分异构体 化合
16、物 同系物 化合物 同位素 原子同素异形体 单质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一、乙烯知识要点一: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1乙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 C2H4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 2=CH 2 空间结构:六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2工业制法:从 石油中获得, 乙烯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3. 乙烯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 略有甜味的气体,比空气略 轻,不 溶于水2乙烯的化学性质由于乙烯分子中 C=C 的存在,使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1) 氧化反应 燃烧 C2H4 + 3O2 2CO2 + 2H2O实验现象: 有黑烟生成,放出热量 产生黑烟的原因 含碳量比较高 注
17、意: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验纯 使 KMnO 4溶液褪色(乙烯被 KMnO 4氧化后的产物为 CO2) 应用:此性质可用于鉴别烯烃和烷烃但不能提纯(2)加成反应定义: 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 乙烯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化学方程式:CH2=CH2 + BrBr CH2BrCH2Br应用: a.鉴别乙烯(或烯烃)和烷烃b.除去甲烷(或烷烃)中混有的乙烯气体以提纯甲烷(或烷烃) 乙烯还可与 H2、 Cl 2、 HCl 、 H 2O 发生加成反应,分别写出化学方程式:CH 2=CH2+HH CH3CH3CH 2=CH2+Cl2CH 2Cl CH 2Cl
18、CH 2=CH2+HClCH3CH2ClCH 2=CH2+HOHCH 3CH 2OH乙烯分子之间可相互加成得到聚乙烯:化学方程式:3乙烯的用途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乙烯还可作植物生长 调节剂 、水果 催熟剂。二、苯 知识点一:知道苯的分子结构1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 C6H6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十二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六个碳原子构成了平面正六边形。 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 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2. 苯的物理性质无色 有特殊气味 有毒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 小 ,熔点 5.5,沸点 80.1 如用冰冷却,可凝结成 无 色晶体。3苯
19、的化学性质 苯兼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但苯的性质比不饱和烃稳定。(1) 氧化反应 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2C6H6 + 15O2 12CO2 + 6H2O实验现象: 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产生黑烟的原因 含碳量较高。 注意:苯具有稳定性,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也不与溴水反应(但溴水中的溴可被苯萃取) 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双键。即苯的化学性质与烯烃有很大区别。( 2) 取代反应 卤代反应:与 Br2 反应化学方程式:溴苯是 无 色 液 体,密度比水 大 。 注意:催化剂作用下,与纯卤素反应。 硝化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 3)加成反应与 H2:4用途:基础化工原料、用于生产苯
20、胺、苯酚、尼龙等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1、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称为 _酒精 _,是一种 无色 、有 特殊香味 的液体,密度比水 小 ,是 0.789 g/cm3,20 时,沸点 78.5,易挥发,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医用消毒酒精 为 75% (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2、乙醇的组成、结构分子式为 C2H6O,结构式为,结构简式 CH3CH2OH ,电子式 ,官能团是 OH ,名称为 羟基 官能团定义: _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官能团:卤素原子( X)羟基( OH)硝基( NO 2)碳碳双键 从乙醇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推导乙醇的化学性质。要
21、抓住官能团羟基 (OH) 的特性。3、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反应方程式: _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比较:钠与水反应现象: 比钠与水反应平缓得多a、燃烧反应方程式: b、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说明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烃的衍生物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2)乙醇的氧化反应点燃CH3CH2OH+3O 22CO2+3H2OCu 或Ag2CH3CH 2OH+O 22CH 3CHO+2H 2O 反应现象: _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趁热插入乙醇又变红,反复几次后,发
22、现试管中有刺激 性气味产生。另: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 K 2 Cr 2O7)溶液反应, 被直接氧化成乙酸。化学性质小结 :与活泼金属反应断化学键: 在氧气中燃烧断化学键: 全部 催化氧化反应断化学键: _4、乙醇的用途: 燃料、饮料、有机化工原料、有机溶剂与消毒剂等二、乙酸1、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俗称 醋酸 ,是 无 色、有 刺激性气味 的液体,沸点 117.9,熔点 16.6。当温度低于熔点时,乙酸凝成 _冰 _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为_冰醋酸 _。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普通食醋中含有 3 5的乙酸)2、乙酸的组成与结构分子式: 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
23、式: _ CH 3COOH 官能团: _COOH ,名称为 羧基3、乙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一元弱酸)乙酸的电离方程式:CH 3COOH = CH 3COO - + H+乙酸有酸的通性,与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以前)反应产生氢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等。 思考: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暖瓶或水壶,可以清除其中的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 通过这个事实,你能比较出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吗?酸性 醋酸 碳酸( 2)乙酸的酯化反应: (装置图见课本 P71)反应现象: _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_反应方程式: _CH 3COOH+CH 3CH2OHCH 3COOCH 2CH
24、 3+H 2O_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讨论: 在酯化反应中乙酸和乙醇有几种可能的断键方式?如何确定实际发生的是哪种断键方 式? 羧酸去羟基,醇去氢 注意:酯化反应即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 _乙醇、浓硫酸、乙酸 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吸水剂 导气管作用: _导气兼起冷凝回流 导管末端不能伸入到饱和 Na2CO3 溶液下面的原因是: 防止倒吸 饱和碳酸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替代)的作用:_吸收未反应的乙酸、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主要包括: 糖类 、 油脂 、 蛋白质 、 维生素 、 无机盐 、 水 基本营养物质的
25、化学成分葡萄糖结构简式:(多羟基)果糖结构简式:(多羟基)葡萄糖、果糖互为 蔗糖、麦芽糖互为 但淀粉、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都是混合物。原因一、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 新制 Cu(OH) 2 砖红色 沉淀( 2)葡萄糖 银氨溶液 有 单质银 产生注意:新制 Cu(OH) 2和银氨溶液都必须是 碱 性的。应用:鉴别葡萄糖。2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注意:淀粉遇到 I2 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 化合态的碘 如 I、 IO 3 等不变色。 应用: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糖类的水解反应
26、C12H 22O11+H 2O 催化剂C6H12O6+C6H12O6蔗糖葡萄糖 果糖(C6H10O5)n+nH2O催化剂nC6H12O6淀粉 (或纤维素 )葡萄糖注意: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 H2SO4 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酶作催化剂。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2)油脂的水解反应酸油脂 +水 酸高级脂肪酸 +甘油油脂 +氢氧化钠高级脂肪酸钠 +甘油说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3)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CH 2 COOHCH2 CH COOHNH2NH 2甘
27、氨酸丙氨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基氨基 (NH 2)和酸性基羧基 (COOH) ,氨基酸呈两性。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 氨基酸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糖类物质的主要应用 ( 1)葡萄糖的存在和用途水果和蔬菜中存在存在 血液中葡萄糖 食品加工主要用途 医疗输液合成补钙药物和维生素 C等(2) 蔗糖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存在:主要存在于甘蔗 和甜菜中 蔗糖主要用途:食用,如白 糖、冰糖等(3) 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存在:主要存在于植物 的种子和块茎中淀粉主要用途食用 生产葡萄糖和酒精植物的茎、叶、果皮中 存在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食用:加强小肠蠕动,有通便功能 主要
28、用途生产:造纸,制造纤维 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和黏胶纤维等2油脂的主要应用(1) 油脂的存在: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 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H2油 在一定条件下 脂肪(2) 油脂的主要用途 食用油脂 +水 酶 高级脂肪酸 +甘油;放出热量油脂是热值最 的食物。油脂有 体温和保护 的功能。 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油脂增强人体对 性维生素的吸收。过量地摄入脂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3蛋白质的主要应用(1) 蛋白质的存在蛋白质细胞: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肌肉 皮肤 动物 发
29、、毛 蹄 角 植物:种子中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的存在:除极不活泼的金属 Au 、Ag 等极少金属外,其它均以化合态存在。 2金属冶炼的原理Mn+ + ne M 该过程中金属被 氧化3金属冶炼的步骤:矿石的富集冶炼 精炼4金属的冶炼方法(1)热分解法(适用于 Hg 、Ag 等金属)2HgO2Hg + O2 2Ag2O4Ag + O 2 ( 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和较不活泼的金属,从ZnCu)还原剂为: H2、 CO、C、Al 等高炉炼铁:3 CO + Fe2O32 Fe + 3 CO2湿法炼铜: F
30、e CuSO4 Cu FeSO4铝热法炼铁: 2Al + Fe2O32 Fe + Al 2O3(可以应用于焊接钢轨)3)电解法(适用于活泼金属,从 KAl )2NaCl (熔融)(熔融)电解电解2Na + Cl 2 4 Al+ 3O 2 2Al 2O3电解MgCl2(熔融)Mg + Cl 2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海水淡化的途径:从海水中提取淡水、从海水中分离出盐 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2、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制盐:步骤:海水晒盐粗盐(含Ca2+、Mg 2+、SO42)精盐思考:如何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除杂试剂及添加顺序: BaCl2、NaOH、Na2CO3、HCl 或 NaOH、B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入团考试基本试题及答案
- 启迪成功2025年入团试题及答案大纲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卷:乡土地理特色知识点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
- 医疗技术中的伦理困境与解决策略
- 2025年辅导员校园文化建设案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试卷
- 2025年护师基础健康教育试题及答案
- 高级审计师收集资料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消防工程师考生指南试题及答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新规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疗用品供应链的持续优化与改进
- 学校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实施方案
- 海南2025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招聘1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rain or shine Section A 2a-2e 教案
- 比较文学形象学-狄泽林克
- 商业地产运营管理规章制度
-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九)中国记忆障碍门诊建立规范(全文版)
- 脱髓鞘病淋巴瘤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医疗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
- 上海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