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教学设计_第1页
《道德经》教学设计_第2页
《道德经》教学设计_第3页
《道德经》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德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道” “德”的基本内涵和作用。2. 诵读经典,感悟道德经的智慧。3. 培养对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热爱传统优秀文化。教学重点:诵读道德经,理解“道” “德”的基本内涵和作用。教学难点:理解“道” “德”的基本内涵和作用。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越来越为世界所识。中国风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音乐上,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为我们所熟知。电影上,功夫熊猫,中国 功夫也很赚人眼球。中国菜,中国话,也常常让外国人心醉神迷。中国也有一部堪 称最畅销的书。那就是道德经。据调查,中国的道德经成为世界上除圣经 以外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为什么这

2、么畅销?因为道德经是一部最能够体现中国人 的智慧,中国人的文化的书。她被成为万经之王,为古今中外的名人所推崇。著名 科学家爱因斯坦被成为最聪明的人,道德经是他的枕边书。那么道德经是怎样的 一部书呢?二、简介作者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 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函谷关被逼写道德经。三、释书名,学习“道” “德”的涵义。1.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读其中的两个章节(第 25 章,第 54 章),借

3、助注释理解章节的意思。说说你认识的道是怎样的,德又指的是什么?2. 师范读。生自由读。指名读。 评价读。齐读。(根据生读的情况对相关字词的词音, 词义进行点拨。)(一)学习第 25 章,“道”的涵义。A. 这个章节里面讲了道的几个方面的特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的原始性。可抓住“混成”一词,借助盘古开天的神话故事进行引导。 )B.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道的虚静性、独立性、自然性、根本性。不妨借助先有鸡先有蛋的难题引导进行 辩论。提出假设道的存在。 )C.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 (道的普遍性、无极性。抓住“大”将道的

4、普遍性即可。 )D.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点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感悟。 )E. 从以上的章节来看,道是什么呢?(自然变化的规律)F. 生齐读,一分钟背诵竞赛,指名背诵。小结:从 25章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道是自然变化的规律的意思,人应该依照自 然的规律去办事,才能做到天人合一,才会有好的效果。在老子眼里,道既是宇宙 的起源,宇宙的本体,也是人类做人处世应遵循的规则。B. 学习第 54 章,“德”的涵义。A. 齐读,借助注释理解章节的意思。B. 指名学生说出:“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的意思。并结合生

5、活的事例进行体悟C. 学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 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修道的重要性和要求。从自身做起。使自己的思想,言行与道相符合,自觉按道立身处事。德,德行,按照道立身处事的必然结果。道的作用。 )D. 学习“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 天下然哉?以此。 ”那么我怎样修道,怎样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呢?通过对自身和身边事物的观察来认 识道的作用和法则。从自身做起,以自身来观察自身的思想,言行,做人的种种规 律;以自己的家来观察如何使家庭和睦的规律,以自己的家乡来观察治理家乡的规 律,以自己的

6、国家来观察治理自己国家的规律,以自己的天下来观察治理自己天下 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要关心自己,关心家,关心乡,关心国,关心天下。反过来,我们掌握了自己,家,乡,国,天下的规律,应用在自己的身上,那就是 德了。另,以我为人,以我为家,以我为乡,以我为国,以我为天下来观察自身和身边的事,就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体会到道。(借助生活经验,谈修道(学习)的道理。 )E. 生齐读,一分钟背诵竞赛,指名背诵。过渡:道德经微言大义,寥寥几行字,常常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怪不得, 堪称中国人的智慧宝典。道德经包含了哪些智慧呢?我们可以在教材的几章里好好 找一找,不妨把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自己的话写在教材上

7、。三、生自学其他 8 个章节1、要求:先诵读,再结合注释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道理,最后把体 会到的道理写下来。2、师巡行指导。(生选一个自己能弄懂的来读就可以了)3、交流讨论。(师可适当谈谈自己的看法。强调大家都是读者,读书心得相互交流, 不必尽信老师,课后研读,有新的感悟创见更好)4、 小结:我们发现这些章节告诉我们的道理无不可以用在我们的学习上。这就是道。 我们按照道去学习,相信没有什么学不好的。四、课堂小结:道德经一共有81章,每一章都可以说是智慧的结晶。当今社会,经商的看道德经, 从政的看道德经,科学家学问家看道德经,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希望大家回去以后也找

8、来读一读。结合自己的经历学识去感悟,一定会能为一个智 者。附:道德经节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 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 a 0)。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 之又玄,众妙之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wU),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 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 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三章希

9、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犍,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 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 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 要妙。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 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 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 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 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