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倍观察镜 光学设计最终_第1页
十五倍观察镜 光学设计最终_第2页
十五倍观察镜 光学设计最终_第3页
十五倍观察镜 光学设计最终_第4页
十五倍观察镜 光学设计最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学总体设计 Optical general design 题目名称:15倍观察镜 学 校: # 学 院: 光电工程学院 专 业: # 学 号: # 姓 名: # 2013.12.21目录一、设计背景.1二、设计要求.2三、系统的原理及应用.2四、目镜的选择与计算24.1目镜2-2724.2目镜的反转和计算34.3追迹光线44.4计算出瞳距4 4.5 目镜口径计算.3五、 物镜选择65.1根据目镜焦距求取物镜焦距65.2物镜视场角65.3物镜通光口径75.4相对孔径75.5物镜结构75.6物镜设计7六、分划板的确定8七、棱镜计算87.1 棱镜结构87.2棱镜展开9八、 设计结果.109、 设计

2、心得.1110、 附录.1215倍观察镜设计一、设计背景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以典型精密透镜、反射镜、棱镜等及其组合为关键部件的大口径光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天文望远镜、空间望远镜;地基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激光大气传输,惯性约束聚变装置等等。设计要求:全视场: 出瞳直径: 镜目距:p>8mm鉴别率: 渐晕系数 : 棱镜和分划板上表面的距离:a= 15mm 棱镜和材料 : D1J-600 屋脊棱镜 材料: k10 物镜:2-27目镜:K9 ZF7三、系统的原理及应用棱镜在光学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要想通过观察镜看到清晰地像,需要通过借助一些能改变光路传播的棱镜系统,其中反射棱镜种类繁多。

3、包括有:普通棱镜,屋脊棱镜,立方角锥棱镜,复合棱镜。在这里用棱镜而不用反射镜的原因是,反射镜不仅会对光束有吸收作用且它的反射面没有棱镜的反射面光滑,这回事反射效果降低,导致成像不清晰。屋脊棱镜(Roof Prism)就是把普通棱镜一个反射面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反射面来代替的棱镜,互相垂直的两反射面的交线应平行于原反射面且在主截面内,它犹如在反射面上覆盖一个屋脊,故称为屋脊棱镜,这两个相互垂直的反射面即为屋脊面。屋脊面的作用就是在不改变光轴方向和主截面内成像方向的条件下,增加一次反射,是系统总的反射次数由奇数次变成偶数次从而达到五项相似的目的。屋脊棱镜的实际作用可以达到实现倒像的目的,所谓倒像就是使

4、像相对于物转过180度。屋脊棱镜除了能保持与原有棱镜相同的光轴走向外,还能使垂直于主界面的坐标轴发生倒转,简单棱镜的单独使用通常不能实现倒像的功能,但是若用屋脊面代替其中的一个反射面,则在不断增加其他棱镜的基础上就能够扩展简单棱镜的功能,实现倒像的功能。屋脊棱镜体积较小而且可以使物镜和目镜位于一条直线上,因此常用于极紧凑的双筒镜。与普罗棱镜相比,屋脊棱镜有两个主要的缺点,一是光线的损失多,成像较暗;二是对装配精度要求高,难于制造,价格也较贵,制造精良的屋脊棱镜在性能方面可以赶上但不会超过普罗棱镜屋脊棱镜关键在于存在屋脊面,所谓屋脊面就是光路里面会遇到一个屋脊形的由两个反射面夹起来的反射面,两个

5、面的棱在光路正中,所以有的屋脊棱镜可以看到中间有条分界线,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把光束分成两半再拼合起来。把两个镜子组成一个直角就形成了一个屋脊面,自己试试,看是不是和普通镜子的左右互换了?一个最常用的别汉棱镜原理要反射6次。相应的、还有一种现代蔡司望远镜常用的abbe棱镜,也是一种屋脊棱镜,长度稍大,但是只要4次反射,而且不需要镀反光层,所以效率比别汉棱镜高而和普通的保罗棱镜差不多。四、目镜的选择与计算4.1 根据光学设计手册 p295目镜结构2-27 图一 目镜结构目镜参数 ( '=28.09 2=68º S'=18.66 d=8) 表一 目镜2-27参数rdnv-60

6、.1240.46-26.06oo-42.0754.7032.29117.492.510.50.3 7.50.34.013.01.64751.57241.51631.64751.516326.533.934.339.640.742.841.441.04.2目镜的反转和计算rdn-117.49-32.29-54.7042.07Oo26.06-40.4660.1213.04.00.37.50.310.52.51.51631.64751.51631.57241.6475 表二 倒置目镜参数4.3追迹光线 根据光线追迹的原理,由Matalb程序求解 Matlab计算结果:nluii'u'

7、l'10-0.08511-0.05613-0.02898-345.0512-358.051-0.02898-0.29238-0.2691-0.05227-198.5413-202.541-0.05227-0.14126-0.232730.039201270.04184269.74180.0392010.2121440.1399090.11143694.88943587.389430.111436-0.11144-0.168970.1689757.63334657.333340.168970.2027720.2427850.24278539.90199729.401990.242785-

8、0.41921-0.2236750.22367531.91393829.413930.223675-0.11424-0.2976470.29764722.10397可以求得(目镜后表面到像方焦点的距离) 4.4出瞳到目镜的距离由于一般情况下望远系统的孔径光阑是物镜的边框,则根据出瞳定义:孔径光阑经后面光学系统的在像空间所成像是出瞳,如上图所示。根据牛顿公式 观察镜结构图:图二4.5目镜口径计算由设计要求知k=0.8,对应的光路图如下所示图3 渐晕0.8对应光路图A点为边缘光线经过物镜的出射光线与光轴的交点,H为目镜第一个面的像高,U为A点发出光线的孔径角。渐晕系数k=0.8,根据以上条件,进行

9、光线追迹,由Matlab计算可得nluiI'l'u'h1-217.597-0.077640.2214420.1344110.0093881799.64216.894921786.6420.0093880.5100560.840318-0.32087-52.272516.772863-56.2725-0.320870.6509710.413999-0.0839-215.21118.056354-215.511-0.0839-0.3459-0.543890.11409158.485118.081525150.98510.11409-0.11409-0.075240.0752

10、42228.938817.225856228.63880.075242-0.73538-0.676820.0166791031.41317.2032871020.9130.0166790.4041840.439157-0.01829-930.84117.028148-933.341-0.01829-0.2657-0.402890.118889143.611517.07388表4 光线追迹结果根据不同面上的高度,选择最大的高度作为目镜的口径,得到五、 物镜选择5.1根据目镜焦距求取物镜焦距f1=15*28.09=421.35mm5.2物镜视场角5.3物镜通光口径D=4x15=60mm5.4相对孔

11、径D=4*15=60mmD/f'=60/421.35=0.1423995.5物镜结构根据题目所给出的视场大小及相对孔径的大小选择物镜所需的结构。本次系统设计中由于所设计的系统的视场不大,相对孔径也不大,故可选用双胶合物镜。图3物镜结构 5.6 物镜设计 S选择物镜 K9(,)和 ZF7(,)计算结果: 设正透镜的厚度d=6mm 和负透镜的厚度d=3mm. 设r1= -r2: 得 =262.6813mm得 mm.六. 分划板的确定 分划板尺寸七、棱镜计算图4 屋脊棱镜 D1J-6007.1 棱镜结构由光学仪器设计手册知FBJ-60°屋脊棱镜的机构如下图表4 棱镜结构参数a=2D

12、b=Dc=DD=2.792DT=0.457DH=2.646DR=1.094DL=2.646D7.2棱镜的展开 D1J-600,展开长度 :图5 棱镜展开图 得出D2=34.7190 mm L=92.4084mm再由公式得K=1是渐晕系数, D是物镜直径, 是等效空气层 , 是K9的折射率, D1 和 D2 是棱镜直径, t 是物镜到棱镜第一个平面的距离.式中,为棱镜所用材料对D光的折射率;为棱镜所用材料对空气的等效空气层厚度;b是物镜到棱镜前表面的距离;是一个过渡参量。通过上式可以求出棱镜的通光口径,是棱镜前后的通光口径,但是由于棱镜本身也存在一个安装棱镜本身存在一个安装固定的问题,故而所取值

13、适当加大以满足设计要求,可取增量值为2。八、 设计结果目镜:f =28.09mm 镜目距=23.977mm物镜:f=421.35mm 分划板:D=29.4277mm棱镜:D1=34.9238mm D2=34.7190mm L=92.4084mm棱镜到物镜的距离:t=mm棱镜到分划板距离:a=15mm15倍观察镜设计概略图光学设计课程设计心得: 通过一周的光学课程设计,我对一些专业知识和光学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于此同时也尝试着去应用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我也深深感觉到了找老师解决疑难以及和同学讨论的重要性。和同学之间的讨论,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一个个新的问题的提出,也使自己

14、做的东西更加完善!同时,当给别人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也相当有成就感。一周的光学设计我们学会了运用应用光学知识,了解观察镜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观察镜的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或原理设计。学会了手动目镜追光,以及matlab程序追光,在最后的整体结构图绘制上我们更是运用到了cad软件。整个光学设计过程是辛苦的,但确实收获良多。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答辩环节,通过答辩的环节我们进一步挖掘了观察镜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更是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能学到的东西,我只能说我已经喜欢上应用光学了,哈哈。附录(1)光线追迹matlab程序l=100000000000;u=0; y=10;r=-117.49,-

15、32.29,-54.70 ,42.07 ,0 ,26.06 ,-40.46,60.12; d=13.0,4.0 ,0.3 ,7.5 ,0.3 ,10.5,2.5; n=1.5163,1.6475,1,1,1.5163,1,1.57240,1.6475,;len=length(r);for j=1:len fprintf('%d surface :n',j); if l>=10000000000 u=0; if r(j)=0 continue; else i=y/r(j); i2=i*n(j)/n(j+1); u2=i+u-i2; l2=i2*r(j)/u2+r(j); e

16、nd else if r(j)=0 i=-u; i2=i*n(j)/n(j+1); u2=-i2; l2=l*u/u2; else i=u*(l-r(j)/r(j); i2=i*n(j)/n(j+1); u2=i+u-i2; l2=i2*r(j)/u2+r(j); end end fprintf('l=%f,u=%f,i=%f,i2=%f,u2=%f,l2=%fn',l,u,i,i2,u2,l2);abcd(j,:)= l,u,i,i2,u2,l2; if length(d)>=j l=l2-d(j); else l=l2; fprintf('finished:Lf=%f',l); end u=u2;end(2).物镜参数计算matlab程序v1=64.1;v2=25.4;f=421.35;n1=1.51630;n2=1.80600;A=1/f;a1=A*(-v1/(v2-v1);a2=A*(v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