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教学大纲_第1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_第2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_第3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_第4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 学 大 纲流行病学开课单位:公共卫生学院二零一三年前 言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学科。根据卫生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大纲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流行病学第7版为蓝本,主要供预防专业5年制流行病学教学使用。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及预防为主的观点,了解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和整个医学中的地位,掌握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现代流行病学一些新概念和新的分支,为以后的工作与学习打下基础。本大纲编制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和“自

2、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注重教与学的方法改革,适时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本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适应21世纪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二)熟悉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三)了解流行病学发展史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流行病学的简史(二)流行病学定义及诠释(三)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四)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五)流行病学特征(六)流行病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展望 三、教学学时安排3学时四、教学方法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

3、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描述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及疾病流行强度术语,移民流行病学定义及遵循原则(二)熟悉疾病三间分布的描述二、教学内容(一)疾病频率指标的测量1.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2.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率、感染率3.死亡与生存频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4.疾病负担指标: PYLL、DALY(二)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三)疾病的分布1.人群分布:疾病在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方面的差异和分布,以及影响人群分布的因素和分析方法。2.地区分布:疾病在国家间、国家内、城乡的分布,地方性疾病及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3.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

4、、周期性、长期趋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三、教学学时安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互动教学、小组讨论、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以某校食物中毒作为案例背景组织课堂讨论,进一步强化疾病流行强度及三间分布特征内容。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描述性研究的基本概念、种类、特点和用途,现况研究的概念、特点、类型和用途(二)熟悉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三)熟悉生态学研究的概念、特点、用途、类型和优缺点二、教学内容(一)概述1.描述性研究的概念2.描述性研究的种类与特点3.描述性研究的用途(二)现况研究1.现况研究概述2.现况研究的

5、设计与实施3.现况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控制4.现况研究的优缺点(三)现况研究的实例(四)生态学研究1.生态学研究概述2.生态学研究类型3.生态学研究优缺点4.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5.生态学研究实例三、教学学时安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互动教学、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选定以某社区高血压病现况调查为主题,结合现况调查概念和研究步骤,组织学生拟定研究计划。第四章 队列研究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队列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及研究步骤(二)熟悉队列研究数据资料分析方法(三)熟悉队列研究的偏倚及控制和队列研究的优缺点二、教学内容(一)概述 队列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研究

6、目的和类型(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确定研究因素、研究结局、研究人群、样本大小,资料的收集与随访及质量控制(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资料整理的基本模式和人时的计算 2.率的计算及显著性检验: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SMR、SIR、SPMR概念及计算方法3.效应估计: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RR、AR、AR%、PAR、PAR%的概念、意义及计算方法(四)常见的偏倚及控制(五)队列研究的优点及局限性三、教学学时安排6学时四、教学方法互动教学、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理论讲解后,通过启发诱导,采用提问、讨论等形式,与学生共同总结队列研究的优缺点。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一、目的和要求(一)

7、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研究类型、优点及局限性(二)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步骤及资料分析方法(三)熟悉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四)了解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二、教学内容(一)基本原理(二)研究类型1.非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3.衍生类型(三)一般实施步骤1.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2.研究对象的来源与选择3.样本量的估计4.研究因素的选定与测量5.资料收集(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资料的整理2.描述性统计3.统计性推断:OR、OR95%可信限、病因分值的概念、意义及应用(1) 未匹配未分层资料的分析(2) 未匹配分层资料的分析(3) 暴露分级资料的

8、分析(4) 匹配资料的分析4.研究功效(五)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六)优点与局限性三、教学学时安排6学时四、教学方法互动教学、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理论内容介绍完毕后,要求学生拟定病例对照研究计划并组织讨论。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实验流行病学定义、基本特点、主要类型及用途,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概念、特点(二)熟悉流行病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步骤(三)了解流行病学实验的优缺点及应注意的问题二、教学内容(一)实验流行病学发展简史、定义、特点、研究类型和主要用途(二)临床试验1.概念、目的、分期、特点2.设计和实施(三)现场试验和社区实验 概念、目的、设

9、计类型及设计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四)优缺点和注意的问题三、教学学时安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针对“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实例”,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的方式对实验性研究项目效果进行评价。第七章 筛检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筛检概念、目的、用途、分类,掌握筛检的应用及评价指标(二)熟悉筛检的实施原则、伦理学问题及偏倚控制二、教学内容(一)概述 筛检的概念、目的、应用、类型、实施原则及伦理学问题(二)筛检试验的评价1. 筛检试验的定义2. 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3.评价指标:真实性、可靠性、预测值及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三)筛检效果的评价1.筛检效果

10、的评价指标:收益、生物学效果2.筛检评价中存在的偏倚三、教学学时安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采用课堂测验形式,通过筛检试验与金标准的比较,完成对筛检试验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完整评价。第九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一、目的和要求(一)了解病因概念的发展简史(二)掌握病因的概念、病因模型、因果推断标准及学会如何进行病因推断(三)熟悉病因的分类、作用方式、研究方法及主要步骤二、教学内容(一)病因的概念1.病因的定义:因果观的发展、流行病学病因定义2.病因的分类3.病因模型:流行病学三角、轮状模型、病因网模型4.病因的作用方式:一因一病、一因多病、多因一病、多因多病

11、(二)病因研究的方法与步骤1. 病因研究的方法2. 病因研究的主要步骤(三)因果推断1.因果关联的推断步骤2.因果推断的标准三、教学学时安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利用课堂所学病因推断理论对教材中经典范例组织论证。第十章 预防策略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措施(二)熟悉健康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高危策略和全人群策略(三)了解继往和当前医学模式,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和国内外公共卫生发展简况二、教学内容(一)健康、影响因素及医学模式1.健康:个体健康、人群健康2.影响健康的因素3.医学模式(二)预防策略与措施1.策略与措施2.疾病预防:三级

12、预防3.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4.高位策略与全人群策略(三)国内外公共卫生发展简况1.中国预防思想及实践2.当代全球主要健康策略三、教学学时安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围绕特定病种讨论疾病三级预防。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一、目的和要求(一)熟悉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二)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两个因素(三)熟悉并掌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策略措施二、教学内容(一)概述(二)传染过程(三)流行过程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疫源地、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与类型,影响因素(四)预防策略与措施(五)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六)新发传染病三、教学学时安

13、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互动教学、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围绕新发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应急控制措施展开课堂讨论。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学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分子流行病学定义及生物标志分类(二)熟悉分子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方法(三)了解分子流行病学发展简史及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概述1.分子流行病学定义2.分子流行病学发展简史3.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二)生物标志1.暴露标志2.效应标志3.易感性标志(三)主要研究方法1.研究设计和分析2.生物标本采集3.生物标志的选择和检测(四)应用和展望三、教学学时安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互动教学、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

14、容及安排围绕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第十八章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一、目的和要求(一)熟悉循证医学对临床医学的影响以及学习循证医学的注意事项。(二)掌握实施循证医学的意义及步骤、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三)了解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及现况;开展循证医学的基础。二、教学内容(一)从流行病学到循证医学(二)循证医学的发展与演变(三)证据的收集、整理和传播(四)循证医学的启示和挑战三、教学学时安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围绕流行病学在循证医学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组织课堂讨论。第二十章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一、目的和要求(一)了解恶性肿瘤的

15、基本特点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二)熟悉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三)熟悉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与措施二、教学内容(一)恶性肿瘤的基本特点1.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2.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二)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经典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2.生物标志和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三)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1.时间趋势、地区分布、人群分布2.我国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四)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1.行为生活方式2.环境理化因素3.病毒生物因素4.机体因素(五)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与措施1.预防策略2.预防措施三、教学学时安排3学时四、教学方法互动教学、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对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和

16、预防措施进行课堂讨论第二十一章 心血管疾病一、目的和要求(一)熟悉主要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二)熟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二、教学内容(一)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二)高血压1.流行病学特征2.影响因素(三)脑卒中1.流行病学特征2.影响因素(四)冠心病1.流行病学特征2.影响因素(五)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三、教学学时安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互动教学、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进行课堂讨论第二十二章 糖尿病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糖尿病定义和诊断标准(二)熟悉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三)熟悉糖尿病的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

17、二、教学内容(一)概述1.糖尿病的定义与分型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二)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2.人群分布3.时间分布4.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三)预防策略与措施三、教学学时安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互动教学、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针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进行课堂讨论第二十三章 流行性感冒一、目的和要求(一)熟悉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特点(二)熟悉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三)熟悉流行性感冒的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二、教学内容(一)病原学1.流感病毒的结构和分类2.抗原变异3.致病力4.免疫力(二)流行病学特征1.流行概况2.流行分布(三)流行过程1.传染源2.传播途径3.人群易感性4

18、.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四)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1.全球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2.疫情监测3.流感疫苗4.药物预防5.疫情暴发的控制(五)几种重要的流感三、教学学时安排4学时四、教学方法互动教学、PPT课件和板书相结合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针对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策略与措施进行课堂讨论实习一 疾病频率的测量一、目的要求(一)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二)熟悉流行病学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二、实习内容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频率测量指标包括:1.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罹患率、续发率;2.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率、感染率;3.死亡频率测量指标:死亡率、病

19、死率、生存率围绕系列课题完成对上述指标的计算与分析。三、教学学时安排3学时四、教学方法问题式、互动式、小组讨论式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学生独立完成各指标运算过程并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使结论形成共识。实习2 队列研究一、目的要求(一)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二)熟悉队列研究资料处理方法二、实习内容队列研究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他们目前或者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危险因素,或者暴露于研究因素的不同水平而分成不同的组,由此随访并比较不同组别研究对象的各种预期结果发生情况,从而检验研究因素与所研究结局是否存在关联。(一)不同避孕方式妇女出血性卒中的发病情况。(二)接触青石棉与肿瘤的发病情况(三)1923年到1952年间39名石棉工人死因构成分析3学时四、教学方法问题式、互动式、小组讨论式五、自主学习内容及安排通过提问形式让学生汇报结果,其余同学提出点评,最后老师总结。实习3 偏倚及其控制一、目的要求了解流行病学研究中偏倚的类型及常见偏倚的测量与控制方法二、实习内容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一般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三大类,偏倚可发生在研究设计、资料收集、分析及结果推论的各个阶段。有效控制偏倚才能保证结果的真实性。(一)社区及医院病例来源研究对象估计药物与疾病关系OR值(二)更年期服用雌激素和子宫内膜癌的关系(三)Fram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