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口腔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_第1页
探究口腔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_第2页
探究口腔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_第3页
探究口腔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探究口腔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    孙俊【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口腔内科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口腔内科一共收治150例口腔疾病患儿,根据患儿类型将患儿分为两组,75例强制型患儿为对照组,75例合作型或诱导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mcdasf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75例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6%大于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82.6%(p<0.05)。结论:口腔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对临

2、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大影响,临床在治疗患儿口腔疾病时,应改善患儿的心理行为,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关键词】口腔内科疾病;心理行为;临床疗效;hamd评分;hama评分;mcdasf 评分r781 b 1002-8714(2019)11-0072-02现今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对孩子高度关注,十分宠爱,导致儿童养成了小霸王、小皇帝、小公主的性格。很多患儿患有口腔疾病后,因为自身的不合作、抗拒等心理行为影响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导致疾病难以在疗程内治疗,甚至出现病情反复、疾病多次治疗等现象。有研究1指出,纠正口腔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可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探究分析了口腔内科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

3、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口腔内科一共收治150例口腔疾病患儿,根据患儿类型将患儿分为两组。75例强制型患儿为对照组,男女比是43:32,年龄大小范围是6-14岁(10.1±1.2)岁;75例合作型或诱导型患儿为观察组,男女比是40:35,年龄大小范围是6-14岁(10.0±1.1)岁。两组口腔疾病患儿的一般情况比较,p>0.05,但有可比性。1.2方法选择本院自制的依从性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根据调查结果將患儿分为三个类型:强制型(极度排斥治疗,需采用强制手段让患儿配合)、合作型(愿意积

4、极配合治疗患儿)、诱导型(存在一定抵触心理,但依然可听从主治医师与父母的引导劝诫配合治疗)。两组患儿均根据其口腔疾病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在规定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标准。1.3观察指标两组患儿的hamd评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hama评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估;mcdasf 评分,采用改良儿童牙科焦虑面部表情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如下:患儿疾病症状全部消失,可正常进食、正常生活。有效:患儿疾病症状明显改善,对进食有轻微影响。无效:患儿的疾病症状无变化,影响进食,影响生活。1.4统计学方法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1两组hamd评分、hama

5、评分、mcdasf 评分比较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mcadam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情见表1。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75例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6%大于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82.6%(p<0.05)。详情见表2。3 讨论口腔内科的治疗会给儿童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最常见的心理阴影是恐惧。主要因为多数患者的口腔疾病的首要表现是疼痛,患儿的痛觉神经比较敏感,疼痛让他们难以忍受。而很多治疗最初会让患儿的疼痛加剧,因此很多口腔疾病患儿对治疗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不肯配合临床进行治疗。同时,也有研究2指出,不同类型口腔疾病患儿的依从性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中牙髓

6、炎、牙周炎以及牙槽脓肿患儿的疼痛感比较轻,所以这三类患儿多能够配合,接受临床治疗。但龋齿治疗过程中会产生更为剧烈的疼痛感,患儿的心理便会抵触临床治疗,完全不肯配合临床进行治疗。因此,医生必须根据患儿的行为状态,诱导患儿,鼓励患儿,说教患儿,甚至还需要采取恐吓方式让患儿配合临床治疗。但是,有一部分患儿的性格执拗,在就诊前精神高度紧张,十分恐惧治疗。尽管生理上的疼痛让他无法正常进食,但因为畏惧治疗期间更剧烈的疼痛,即便医生父母恐吓患儿,也不愿意张嘴,在就诊、治疗时,极力挣扎,不肯配合临床进行治疗,不肯让医生将器械放入口中3。因此,这一类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差。有时,需要多次强迫才能顺利完成治疗。本研

7、究根据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将患儿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强制型患儿为对照组,合作型或诱导型患儿为观察组,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96%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2.6%。同时,通过心理状态量表评估,对照组患儿的三项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mcdasf 评分均比观察组更高。由此可见,强制型患儿的负面情绪比诱导型、合作型患儿更严重,需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促进患儿配合治疗。由上可知,口腔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严重影响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应根据患儿的心理行为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提升临床疗效。参考文献1 徐锦虎.浅谈口腔内科疾病患儿的心理行为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1):12-13.2 马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