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22102_第1页
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22102_第2页
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22102_第3页
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22102_第4页
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221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鉴定验收总结(20072009年)主 持 单 位: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目 录一、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鉴定验收工作报告 3二、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鉴定验收技术报告 8三、附件181、经济效益报告562、查新报告613、产品检验报告774、土壤检验报告805、经济效益应用证明84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鉴定验收工作报告一、立项背景及意义有机蔬菜是有机农业中的一部分,是指在蔬菜整个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激素以及转基因产物,采用天然材料和与环境友好的农作方式,恢复园艺生产系统物质能量的自然循环与

2、平衡,通过作物种类品种的选择、轮作、间作套种,休闲养地,水资源管理与栽培方式的配套应用,以及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技术,协调和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证书的蔬菜产品。1、国内外发展有机农业的发展,欧洲国家自20世纪20年代首先提出来,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发展,逐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并开始倡导发展有机农业。现在全世界已有1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团体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推动了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贸易额逐年扩大。2003年全球有机农场462475个,其中中国2910个。有机农业占地面积2407万公顷,其中中国30万公顷。

3、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于有机食品的高需求量推动了全世界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机作物品种逐年扩大,有机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国家有机食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世界有机农产品有近一半是在欧洲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21.3%。有机食品的价格比一般食品高50%200%,在过去几年中,欧盟、美国、日本等国的有机食品销售额平均增长25%30%。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对有机食品(包括有机蔬菜)的发展有了高度重视,建立了有机农业和食品发展、认证机构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并在全国建立百余个生态示范区试点,也制定了比较规范的有机农业生产、检测、认证、出口的标准和

4、规范性文件。我国于1992年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1993年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1994年成立“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目前,中国有机食品产值只占当年全球有机产品销售额的。而国内有机食品销售额只占食品销售总额的0.02,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相差100倍,有机食品目前的市场份额不到0.5,大部分的有机食品都出口到了国外。从国外发达国家的需求趋势看,有机食品在今后十年时间有望达到10%15的份额。因此,中国的有机食品,尤其占有机食品很大比例的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蔬菜生产大省

5、山东省发展有机蔬菜最早也最有成效,近年已达2000余公顷,成为全国有机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种植品种有菠菜、胡萝卜、毛豆等数十个,产品销往日本、美国、欧盟等地。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兰州市又是甘肃蔬菜主产区之一,蔬菜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蔬菜已在农业产业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近年随着“高原夏菜”品牌的创建,兰州市蔬菜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很少,产品不多,而有机蔬菜已摆上超市货架,成为礼品菜需求的时尚。如何在此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生产,对我市蔬菜生产提高一个档次,已成为当前农业工作者首选问题。2、意义2.1、减轻环境污染,促进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因为有机农

6、业(蔬菜)主要投入的生产资料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还可节约大量的用来生产化肥农药的能源。有机蔬菜注重利用农业内部环境资源,提倡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内部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外部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农业(蔬菜)的关键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培肥土地,休闲、轮作、覆盖等方式使土地活化,提高土壤肥力,并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及土壤酸化,有助于有机蔬菜的可持续发展。2.2、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实施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行动计划,发展有机蔬菜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促进蔬菜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3、打破国际

7、上的绿色壁垒,有利于出口创汇。面对国际市场需求,国家积极倡导发展有机蔬菜,并以此促进出口蔬菜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占有较大份额。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更为蔬菜出口创造了国际发展空间和新机遇。如2003年有机茶、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等农产品出口贸易额达到6500万美元,其中有机蔬菜出口量占全部有机产品的60。从以上农产品出口现状看出,在蔬菜产业中发展有机蔬菜有利于打破国际上的绿色壁垒有利于我国蔬菜出口创汇。2.4、有机农业(蔬菜)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一是农民可在有机农业(蔬菜)的劳动中得到一定数额的工资;二是因为有机农产品价格要高于普通农产品价格的510倍,又可从较高的有机农产品价格中得到实惠

8、。2.5、有利于提高劳动就业率,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有机农业(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加工包装需要大量的劳动工人。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二、项目来源本项目是由兰州市科技局下达,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主持实施的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项目。项目起止时间为20072009年。三、项目任务指标该项目计划在三年时间完成以下工作目标:1、建立一个全面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激素等化学品,而完全通过物理、生物、栽培手段防治病虫害与杂草的以有机蔬菜为主的生态示范园;2、引进高抗病蔬菜品种57个,生物有机肥12个;3、制定当地蔬菜品种的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各一套;4、项目

9、实施地经济效益提高1015。四、项目主要内容及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本项目旨在适应国际国内有机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拟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有机蔬菜生产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展开试验研究,加大技术创新,建立符合我市我省的全新的有机蔬菜生产体系,来逐步替代传统的蔬菜生产技术,并为无公害蔬菜向有机蔬菜平稳过渡打好前站,从而推动全市、全省有机蔬菜的的发展,大幅提高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农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有机蔬菜高抗(耐)病品种的引进、筛选根据有机认证标准,项目组共引进蔬菜4个种类的86个品种,通过试验和筛选,选择出适宜有机方式种植的蔬菜品种36个,特别是适合温室栽培的高附加值的甜椒,樱桃番茄,水果型黄瓜已

10、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已形成外销型支柱产业,并进行了水果型小黄瓜新品种引进试验。2、有机蔬菜施肥技术研究开展了以有机物为材料,以长效缓释为目标,引进适宜有机蔬菜生产使用的有机生态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活性有机肥、秸秆有机肥及其使用技术。制定了有机蔬菜肥料施用技术规程。引进“绿源”牌生态有机肥、莲花牌微生物有机肥、活性有机肥、秸秆有机肥,旺发生物有机肥料,丰收牌有机复合液肥(台湾)、高美施有机腐殖酸液肥(美国)7类有机肥料,进行了有机、无公害、常规三种栽培模式对温室蔬菜生长和土壤肥力影响的试验。生态有机肥对日光温室理化性状的影响。不同有机肥种类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影响的试验。莲花微生物有机肥在辣椒

11、、茄子、番茄上的肥效试验研究。活性有机肥在小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施用秸秆有机肥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探等试验研究。3、有机蔬菜病害防治技术重点开展了病害物理防治技术研究、植物源型农药防治技术研究,制定了有机蔬菜病害防治技术规程。引进克菌康、病毒克星、菩敌克 3 个生物农药,进行了克菌康防治辣椒青枯病效果试验、病毒克星防治番瓜病毒病效果试验、菩敌克防治樱桃番茄根结线虫病效果试验等试验研究。4、有机蔬菜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根据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流行特点、生活习性,对其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主要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黄板诱杀、性诱剂诱杀等。适当采用植物源型农药、微生物治虫。重点开展了虫

12、害机械防治技术研究,进行了日光温室小黄瓜粘虫板不同悬挂高度不同悬挂密度防治白粉虱试验、频振式杀虫灯在绿菜花生产上的诱杀效果试验等试验研究。5、设施有机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展了用有机基质取代无机基质的新型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基质配方筛选试验研究。6、有机蔬菜品质控制技术研究按照出口蔬菜的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标准要求,展开有机蔬菜品质控制技术研究,并总结出迷你黄瓜有机栽培技术规程、樱桃番茄有机栽培技术规程等2个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7、进行了大田生产,建立了一个有机蔬菜生态示范园应用以上综合技术在亚盛集团进行了樱桃西红柿、甜椒、礼品小黄瓜的生产,并对生产土壤和生产出的黄瓜在

13、农科院监测中心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土样和产品均达到有机蔬菜标准。并建立了一个200亩的全面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激素等化学品,而完全通过物理、生物、栽培手段防治病虫害与杂草的以有机蔬菜为主的生态示范园,示范园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五、主要工作方法项目实施三年来,为了确保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实施,我们从组织机构建设,产品检测,质量控制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项目下达后成立了兰州市农科所、红古区种子站、榆中县农技中心等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组,项目组技术力量强大,具有高、中、初级职称,涉及蔬菜栽培、蔬菜育

14、种、植保等不同专业,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项目实施单位分别和协作单位签定了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严格按照目标管理责任书实施。在具体工作上明确任务,确定目标,实行责任到单位。2、建立示范园项目下达后在进行试验的同时,在亚盛集团建立了一个200亩的全面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激素等化学品,而完全通过物理、生物、栽培手段防治病虫害与杂草的以有机蔬菜为主的生态示范园,通过有机栽培模式,使示范园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3、宣传培训在宣传培训上,根据生产季节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分项、分批、分层次培训。并做到“分散与集中、指导与培训、座谈与讨论、监督与管理、生产与实践”五个结合,从200

15、7年3月份开始实施该项目以来,共举办比较正规的有机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18期、1980人(次),发放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等培训资料2506份(册),各类有机蔬菜宣传磁带、光盘60盘;举办农药培训班6期,培训人数489人(次),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和深入广泛的发动工作,使广大菜农的有机蔬菜生产意识得到了提高。六、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1、有机栽培对土壤肥力的改良及有机肥料试验研究:有机、无公害、常规三种栽培模式对温室蔬菜生长和土壤肥力影响的试验;生态有机肥对日光温室理化性状的影响;莲花微生物有机肥在辣椒、茄子、番茄上的肥效试验。2、生物农药在有机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病毒克星防治番瓜病毒病效果试验 ;菩敌

16、克防治樱桃番茄根结线虫病效果试验;克菌康防治辣椒青枯病效果试验。3、有机蔬菜栽培技术规程:有机蔬菜肥料施用技术规程;迷你黄瓜有机栽培技术规程;樱桃番茄有机栽培技术规程。4、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经查新,进行的“绿源”牌生态有机肥对日光温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莲花微生物有机肥在辣椒、茄子、番茄上的肥效试验研究;病毒克星防治番瓜病毒病效果试验;菩敌克防治樱桃番茄根结线虫病效果试验;制定的迷你黄瓜有机栽培技术规程;樱桃番茄有机栽培技术规程,国内未见相同文献报道。有机栽培对土壤肥力的改良及有机肥料试验研究,省内未见相同文献报道。七、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本项目成果经20072009年3年的应用,已在全市累

17、计推广5.72万亩。累计已获经济效益2616.34万元,全面超额完成了项目预期的各项任务指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对农村经济起到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繁荣,深度改造农民的传统农业栽培方式和观念,全面提升农民的国际化蔬菜生产意识,使脱贫由被动劝说转为主动示范带头,大力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素质,为在农业生产活动这一领域彻底消除各种有毒害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引导我市农业向环保、健康型方向发展。同时,通过本项目成果的应用,还可以带动一些相关产业如包装材料、产品深加工、仓储运输及有机肥生产等的发展兴起。大力发展有机蔬

18、菜生产,对外,可以有效克服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提高我国蔬菜产品品牌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对内,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非常有利于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由于有机蔬菜生产要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坚决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化学品,所以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意义。八、经费使用情况科技局下拨经费5万元,主要用于品种引进、有机蔬菜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其中人员费0.2920万元,相关业务费(试验用材料、测试及试验费、差旅费、图书、资料费)2.95886万元,其他费用0.3895万元,合计3.64

19、036万元。剩余1.35964万元,主要用于项目鉴定验收及示范推广等工作。九、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1、问题1.1、病虫草害的防治困难。由于不允许使用化学农药,许多蔬菜的病虫很难防治。虽然可以应用生物农药,但它们的品种少、价格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有机蔬菜的病虫防治,影响了蔬菜的产量。至于草害,就只能依靠人工除草,费工费力,收效不大。1.2、销售渠道不够畅通。目前有机蔬菜的市场占有率还相当低,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它。有机蔬菜由于没有相应的销售渠道而只能与普通蔬菜一样卖,既影响了生产者的利益,也不利于有机蔬菜的发展。2、发展对策2.1、加强对有机蔬菜及有机食品的宣传。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占食

20、品总量的35,国内尚达不到1,作为内陆城市兰州更是对有机食品似有耳闻而未曾接触到。因此,应该在农业部门,在全体市民中广泛宣传有机食品、有机蔬菜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机食品生产对保护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意义,让市民了解有机食品,增进对有机食品的兴趣,掀起对有机食品、蔬菜的热潮,让全社会来关心有机食品的生产。2.2、加强科技攻关,提高科技水平。有机蔬菜的生产是一项全新的生产方式,许多技术需要研究探索,如有机蔬菜生产的施肥技术、土壤培肥技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菜田杂草的防治及有机蔬菜的高产栽培技术等。应当联合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生产单位一起进行攻关,培育生产适合当地生产的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

21、的优良品种,少施药或不施药,是蔬菜防病增产安全卫生生产经济有效的方法。找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有机蔬菜配套生产技术。2.3、价格偏高,品种偏少的原因也制约了有机肥料、农药、物理防虫器材等相关资材推广力度不大,相关部门应通过政策倾斜、税收优惠、补贴等措施鼓励扶持农药、肥料生产厂家大力生产有机“农药”、有机“肥料”。 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 2009年12月55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鉴定验收技术报告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全国“西菜东调”的重要基地,兰州市又是甘肃蔬菜主产区之一,蔬菜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蔬菜已在农业产业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近年随着“高原夏菜”品

22、牌的创建,兰州市蔬菜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甘肃省对于有机蔬菜生产和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和我省蔬菜生产大省的地位极不符合。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开展有机蔬菜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将蔬菜生产推向更高的一个档次,使我市蔬菜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将对全省有机蔬菜生产发展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更对提升我省蔬菜生产大省招牌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一、研究示范内容及结果根据本项目的任务指标,我们采用了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创新性研究与有机栽培规程相结合、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研究试验示范技术路线,通过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适应性与可行性,并作了大量的有机栽培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因地制宜的进行

23、了品种及新技术的应用示范。主要试验研究示范内容为:(一)有机蔬菜高抗(耐)病品种的引进、筛选有机蔬菜品种引进遵循了禁用违禁药剂处理的常规种子,及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作物品种的原则。选择应用品种时,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我们注重了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以增强抗病虫和抗逆的能力。1、引进的适合有机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及特性根据有机认证标准,项目组共引进蔬菜4个种类的86个品种,通过试验和筛选,选择出以下适宜有机方式种植的蔬菜品种36个,特别是适合温室栽培的高附加值的甜椒、樱桃番茄、水果型黄瓜番瓜已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已形成外销型支柱产业,并进行了水果型小黄瓜新品种引进试验。1.1、甜

24、椒:1.1.1.黄星1号:植株生长健壮,始花节位910片叶,果实方灯笼形,果实成熟时由绿转金黄色,果面光滑,含糖量高,耐贮运。果型11厘米×8厘米,肉厚0.4厘米,单果重150200克,连续坐果能力强,整个生长季果形保持较好。较耐低温,较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青枯病。适于北方保护地种植。1.1.2.红星2号:植株生长健壮,始花节位1011片叶,果实中长方灯笼形,4心室为主,果实成熟时由绿转红色,果面光滑,含糖量高,耐贮运。果型10厘米×8.5厘米,肉厚0.54厘米,单果重160220克,连续坐果能力强,整个生长季果形保持较好。较耐低温、弱光,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青枯病,耐疫病。适于北

25、方保护地和南菜北运基地种植。1.1.3.橙星2号:植株生长健壮,始花节位1011片叶,果实方灯笼形,34心室,果实成熟时由绿转橙色,果面光滑,含糖量高,耐贮运。果型10厘米×9厘米,肉厚0.54厘米,单果生160220克,连续坐果能力强,整个生长季果形保持较好。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青枯病,耐疫病。适于北方保护地和南菜北运基地种植。1.1.4.巧克力甜椒:植株生长健壮,始花节位1011片叶,果实方灯笼形,4心或3心室,果实成熟时由绿色转成诱人的巧克力色,果面光滑,含糖量高,耐贮运。果型9厘米×9厘米,单果生150200克,连续坐果能力强,整个生长季果形保持较好。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青

26、枯病,耐疫病。适于北方保护地和南菜北运基地种植。1.1.5.白星2号:植株生长健壮,始花节位1011片叶,果实中长方灯笼形,34心室,商品果为白色,成熟时转亮黄色,果面光滑,耐贮运。果型10厘米×8.5厘米,肉厚0.54厘米,单果重150200克,连续坐果能力强,整个生长季果形保持较好。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青枯病,耐疫病。适于北方保护地和南菜北运基地种植。1.1.6.紫星2号:植株生长健壮,始花节位1011片叶,果实中长方灯笼形,商品果为紫色,果面光滑,耐贮运。果型10厘米×8.5厘米,肉厚0.54厘米,单果重150200克,连续坐果能力强,整个生长季果形保持较好。抗烟草花叶病

27、毒和青枯病,耐疫病。适于北方保护地和南菜北运基地种植。1.1.7.红妃:生长势强,果实牛角形,果实成熟时由淡绿色转为鲜红色,味甜肉厚,果面光滑,辣椒红素含量极高,品质佳,果型18×厘米3.8厘米,单果重80克左右,较抗病毒病,耐低温性强。适于保护地栽培。1.2、樱桃番茄:1.2.1.富贵娇粉:无限生长型,一般株高150200公分,生长势、耐热性强、耐病毒病、叶斑病,晚疫病;早熟高产,结果能力强,成熟一致;果实呈长椭圆型,单果重25克左右,果色粉红亮丽,果实较硬,籽少不易裂果,耐运输,果肉多,糖度较高,口感好,品味佳,商品性好。1.2.2.吉祥黄盛:中熟品种,无限生长,耐高温,抗病,生

28、长势强,适应性广,易栽培,果实近圆形,橙黄色,果实较坚硬,光滑美观,味甜,单果重20克左右。1.2.3.吉祥多彩:中熟品种,无限生长,抗病,生长势较强,适应性广,果实高桩圆型,红黄相间,美观新颖,品位佳,果实较硬,单果重60克左右。1.2.4. 彩玉1号:植株为无限生长类型,主茎78片叶着生第一花序,中熟。以总状花序为主,每穗着花610朵,果实长卵形,未成熟果浅绿果面上有深绿条纹,成熟果为红色底面上镶嵌有金黄条纹。单果重35克左右,口感好品质好。1.2.5. 红月亮樱桃番茄:高封顶生长类型,长势旺,果实椭圆形,单果重1213克,果色鲜红有光泽,果面光滑无棱沟,硬实,耐贮运,肉厚,心室,水分少,

29、口感好,爽脆,含糖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1以上,无裂果。单穗结果约30个,每株可挂果350个以上,亩产3000公斤以上。耐热性、抗病性较好,适应性广。1.2.6.罗蜜亚紫番茄:新一代杂交彩色,无限生长型,高圆形果,单果重20克左右,色泽紫色,硬度特强,不易裂果,耐运输型,生长旺盛,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好。1.2.7.捷黄妃:一代杂交种,无限生长,单穗果810个;果实桔色桃形,可成串采收,单果重35克;耐储运,口感好。抗病性强。适合日光温室早春栽培。1.2.8.皇冠:皇冠是台湾育种专家最新培育成功的高档黄色小番茄品种,植株半停心性,生长势强健,座果能力强,果实长椭圆形,成熟时果色金黄,单果

30、重约15公克,糖度高可达10%,口感好,果实硬,耐运输,是黄色小番茄首选品种。1.2.9.金童:早熟半有限生长型,台湾引进黄色樱桃番茄品种。果实椭圆型,单果重18克左右,成熟果亮黄色,产量高,品质好,口感佳,耐贮存,适合露地及保护地栽培。1.3、礼品黄瓜:1.3.1.京乐168:品种长势强,叶片较大,全雌性,主侧蔓结瓜,节节有瓜,一节多瓜。商品瓜长1315厘米,横径2.53厘米,单瓜重6070克。单株产量35千克,亩产5000千克左右。质脆嫩、清香、微甜,品质上乘,适于鲜食。耐低温弱光能力强,较耐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抗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等病害。适合秋冬茬日光温室栽培。1.3.2.黄瓜津美

31、2号:雌性系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较大,浅绿色;在低温(810)弱光(8000 lx)条件下能够正常开花结果,且瓜条生长速度快;瓜长14 厘米左右,横径2.7厘米,瓜条绿色、光滑、有光泽、皮薄、口感甜脆,单瓜质量80g左右,每亩产量4500 公斤左右。抗霜霉病、白粉病,中抗枯萎病,适合日光温室越冬栽培1.3.3.小天使:植株全雌,每节12条瓜,座瓜能力好,瓜条顺直,无刺光滑、味甜、生长势强,抗病,瓜长1214厘米,耐霜霉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为丰产型水果黄瓜。1.3.4.绿衣天使黄瓜:华南型黄瓜,外形美观,皮色翠绿均匀,刺白色稀少,无刺瘤,瓜把短,果长15厘米左右,瓜条顺直,粗细均匀,整齐

32、性好,适合超市销售;品质优,种子腔小,质地脆嫩,口味甘甜,清香浓郁,适合生食;抗逆性好,耐低温弱光,不易花打顶,春季恢复生长速度快,较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产量高,主蔓结瓜,侧蔓结瓜能力强,主蔓十节以上便可连续出现雌花,有一节多瓜现象。1.4、番瓜:1.4.1.满田黄棒西葫芦:黄棒F1西葫芦是特种蔬菜新品种,适合保护地和露地种植。该品种生产势强,连续坐果力强,产量高。果实长棒型,黄色鲜艳,口感好,是宾馆饭店配菜和节日礼品菜的优良品种。1.4.2. 皇冠珍品西葫芦:该品种为我公司最新育成,特早熟栽培嫩瓜,无蔓嫩瓜上市专用品种,是目前早熟性和丰产性结合较好的优良品种,亩产嫩瓜30005000公

33、斤左右,植株无蔓性,从种到采收35天,瓜型圆形,瓜皮金黄色,纤维少,质地细腻,嫩瓜重250克左右,嫩瓜可以生食,该品种产量高,可做保护地,露地栽培。1.4.3. 香蕉西葫芦:适于大棚,日光温室密植栽培,早熟,播种后45天左右可采收嫩果上市,鲜艳,美观,果肉细,脆嫩,品质风味极佳,亩产4000公斤以上。1.4.4. 金帝F1西葫芦:适于大棚,日光温室密植栽培,早熟,播种后45天左右可采收嫩果上市,果实长棒形,实心皮色金黄,鲜艳美观,果肉细,脆嫩,品质风味极佳,亩产4000公斤以上。1.4.5.黄皮西葫芦:早熟品种,生长势中偏高,立柱不拖蔓,极易坐果,抗病性较强,适宜保护地栽培,播种至商品瓜(嫩瓜

34、)始收4050天,果实棒槌形,单瓜0.30.5公斤,果皮鲜黄亮丽,皮薄腔小,质地脆嫩,热烹凉调适口性均佳。2、水果型小黄瓜新品种引进试验2.1、材料与方法2.1.1 供试品种参试品种6个:京乐168 (荷兰);津美2号(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苏迪(北京生光地公司)、白玉天使(北京京域威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天使2号(北京京域威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领秀(北京农乐蔬菜种苗公司) 。2.1.2 试验设计试验在榆中县三角城乡亚盛集团日光温室内进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高垄覆膜栽培,垄宽0.7m,沟宽0.4m。小区长5.6m,面积8.4m2,双行种植,株距0.30m,种植32株。各参试品种均

35、于10月10日播种,10月30日定植,立架栽培,主蔓整枝。基肥施腐熟农家肥4000kg/667m2,有机复混肥(氮、磷、钾含量各15%)50kg/667m2,过磷酸钙30kg/667m2。2.1.3 调查项目在参试品种的各个生长期目测植株生长势和发病情况。从第1朵雌花陆续开放起,逐日记载每小区第1朵雌花开放数及坐瓜、采瓜株数,确定第1朵雌花开放期、始瓜期和始收期。采瓜开始后,每小区定株调查5 株,每次记载当日采瓜数并称重,直至采收结束,计算全株瓜数、单瓜重和单株产量。在采收前期、中期、后期,每次选取参试品种具有代表性的20条瓜进行室内测评,取平均值。在终收期每小区随机取样5 株,测定主蔓长、全

36、株节数等植株性状。每小区每次采瓜单独统计产量。2.2、结果与分析2.2.1 生育进程各品种第1朵雌花开放期领秀、小天使2 号为11月1日最早,其他品种在11月23日;各品种第1朵雌花开放期距始瓜期均为3天,距离始收期在78天;始收期以领秀、小天使2 号11月2223 日为最早,其余品种在11月2425 日;全生育期为140160天2.2.2 植株性状各参试品种植株生长势均表现为强健;主蔓以津美2 号315.7cm为最长,白玉天使193.3cm为最短;全株节数京乐168以40.0节为最多,其次是津美2号为38.3 节,白玉天使33.3节为最少;节间距苏迪5.4cm为最小,津美2号8.2cm为最大

37、;各品种茎粗在0.650.81cm之间,京乐168最大,领秀最小。第1朵雌花节位以小天使2号4.5节为最低,碧玉2号5.1节为最高;全株瓜数京乐168为29.4 条为最多,其次是津美2号27.9 条,领秀18.7条为最少;结瓜性碧玉3号表现为1节13瓜,京乐168和碧玉2号为1节12瓜,其余品种均为1节1瓜(见表1) 。2.2.3 果实性状商品瓜长度以领秀14.6cm 为最长,津美2号和碧玉2号为其次,小天使2号12.7cm 为最短;各品种商品瓜横径在2.42.6cm;各品种商品瓜肉厚0.720.78cm,津美2号0.78cm为最厚,京乐1680.77cm;瓜皮色京乐168和领秀为深绿、光泽好

38、,其余品种均为绿色、有光泽;口感以津美2号最好,表现为脆嫩、清香且略带甜,其余品种均为脆嫩、清香;各品种瓜形均为圆柱形,表面光滑稍有棱,刺毛极少(见表2) 。2.2.4 产量表现各品种的产量在本试验中主要受单瓜重大小和全株商品瓜多少,即单株产量高低的影响。根据各小区采瓜期定株调查,平均单瓜重以领秀59.7g为最大,苏迪52.3g为最小,平均单株产量居前2位的品种分别是京乐168和津美2号。从各小区实际采瓜产量统计,平均单产从高到低依次是京乐168、津美2号、苏迪、白玉天使、小天使2号和领秀 (见表3) 。表1 各品种植株性状表现品种主蔓长(cm)全株节数(节)节间距(cm)茎粗(cm)最大叶片

39、纵径/横径(cm)第1 朵雌花节位(节)全株瓜数(条)结瓜性(瓜/节)京乐168276.040.06.90.8125.0/24.04.829.412津美2号315.738.38.20.6926.1/24.54.927.91苏迪183.033.75.40.7121.3/19.45.026.713白玉天使193.333.35.80.7824.1/22.15.124.312小天使2号285.336.77.80.7227.5/24.04.522.41领秀240.035.76.70.6521.8/20.24.718.71注: 茎粗为第8 节间的直径。表2 参试品种果实主要性状品种瓜长/横径(cm)瓜肉厚

40、(cm)皮 色口 感京乐16813.2/2.60.77深绿、光泽好、有刺甜脆、清香津美2号13.6/2.60.78绿色、光泽好脆嫩、清香苏迪12.9/2.40.73绿色、有光泽脆嫩白玉天使13.6/2.50.73浅绿、有光泽脆嫩、清香小天使2号12.7/2.50.75绿色、有光泽甜脆、清香领秀14.6/2.60.76深绿、光泽好脆嫩注: 各参试品种的瓜形均为圆柱形、光滑、稍有棱, 除京乐168外,其余刺毛极少。表3 参试品种产量分析品种单瓜重(g)单株产量(g)小区产量(kg)折合产量(kg/ 667)京乐16857.61692.054.14296津美2号59.21651.552.84192苏

41、迪52.31396.544.73549白玉天使53.71299.541.63303小天使2号56.91273.540.83240领秀59.71116.435.72835注: 表中数据均为3 次重复的平均值; 早期产量指10 月15 日前的产量。2.2.5 抗病性各参试品种总体抗病性表现均良好,对枯萎病、白粉病抗性均较强, 耐霜霉病。其中以白玉天使和领秀耐病性最强。(见表4)表4各品种抗病性表现品种霜霉病病情指数(%)白粉病病情指数(%)枯萎病死苗率(%)京乐1683.4923.7013.44津美2号4.7719.6713.33苏迪5.3122.412.30白玉天使2.6518.09.0小天使2

42、号4.571910.70领秀4.3322.010.362.3、品种综述2.3.1 京乐168,生长势较强。主蔓长276cm,叶片较大,茎粗0.81cm,节间距6.9cm, 全株节数40节;第1朵雌花节位4.8节,1节12瓜,全株结瓜29.4条;果皮深绿,光泽好,瓜长13.2cm,横径2.6cm,瓜形为圆柱形,单瓜重57.6g。口感脆嫩、清香,风味优。抗枯萎病、白粉病、蔓枯病。产量4296kg/667m2。该品种综合性状评比最佳。2.3.2 津美2号。生长势强。第1朵雌花节位4.9节,1节1瓜,全株结瓜数27.9条;果皮绿色,光泽好,瓜长13.6cm,横径2.6cm,单瓜重59.2g。口感脆嫩、

43、香甜,风味特佳。抗枯萎病、白粉病、耐霜霉病。早期产量高,后期回头瓜较多,产量4192kg/667m2。该品种综合性状列第2 位。2.4、结论通过对参试的6 个品种比较分析, 京乐168和津美2号综合性状理想,表现为生长势旺盛、连续坐瓜性强、结瓜数多、产量高、适口性佳、抗病性好等优点,适宜在兰州地区栽培,可以作为首选品种推广种植。其中津美2号为国产品种,种子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品种,更具有示范推广优势。苏迪和白玉天使雌花数量多,而结瓜率偏低;小天使2号采摘期早,领秀瓜形美观、光泽度好,但产量表现均不甚理想,需继续试种。(二)有机蔬菜施肥技术研究开展了以有机物为材料,以长效缓释为目标,引进适宜有机蔬菜

44、生产使用的有机生态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活性有机肥、秸秆有机肥及其使用技术,制定了有机蔬菜肥料施用技术规程。引进“绿源”牌生态有机肥、莲花牌微生物有机肥、活性有机肥、秸秆有机肥,旺发生物有机肥料,丰收牌有机复合液肥(台湾)、高美施有机腐殖酸液肥(美国)7类有机肥料,进行了有机、无公害、常规三种栽培模式对温室蔬菜生长和土壤肥力影响的试验;生态有机肥对日光温室理化性状的影响;不同有机肥种类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影响的试验;莲花微生物有机肥在辣椒、茄子、番茄上的肥效试验研究;活性有机肥在小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施用秸秆有机肥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探等6项试验研究。1、有机、无公害、常规三种栽培模式

45、对温室蔬菜生长和土壤肥力影响的试验1.1、材料与方法1.1.1试验地点:榆中县三角城乡亚盛集团日光温室内进行。1.1.2供试品种:春季番茄(37月)和秋冬季黄瓜(92月)。1.1.3处理设计:试验于2007年3月连续进行2年,采用日光温室生产, 3个日光温室的总用地面积3亩。试验设3个处理:(1)有机栽培模式:只采用有机肥(堆肥和鸡粪)及生物防治,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化学农药。(2)无公害栽培模式:以施用有机肥(堆肥和鸡粪)为主,少量施用化肥;病虫害的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严重时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3)常规栽培模式:采用常规管理方式,施用少量干鸡粪。化肥的使用品种为尿素(含氮46%)

46、、磷酸二铵(含氮14%、含磷40%)等。病虫害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表1)。1.1.4土壤取样及样品处理:2009年5月第2茬秋黄瓜收获后取样。3种栽培模式均分成3个小区,土钻取样,取样深度分别为020cm,2040cm,在植株行内并且距植株主根10cm处。同一温室按S型选取15个点,每相邻5个点为1混合样。样品室内自然风干,用于测定物理化学性质。1.1.5土壤基本理化性状测定方法:全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外加热法);全测定采用HClO4H2SO4消煮,钼镝抗比色法;表1有机、无公害和常规栽培模式下养分投入、农药施用及灌溉情况(每年)处理N(kg/667 m2)P

47、2O5(kg/667 m2)K2O(kg/667 m2)每年喷药次数(次)农药施用量 (kg/667m2)每年灌溉次数(次)灌溉量(mm)常规57.4421.8018.75201.948390无公害52.2420.0457.33100.618390有机59.3225.8185.4950.308390碱解N测定采用NaOH水解,标准酸滴定法;速效测定采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速效P测定采用NaHCO3浸提,钼镝抗比色法。1.1.6产量测定:作物收获时,在每个小区内设定2行为测产区,对每次采摘果实的质量进行称量和记录。1.2、结果与分析1.2.1不同栽培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表2有机、无公害

48、和常规栽培模式下蔬菜产量变化 (kg/666.7m2)处理番茄(春季)黄瓜(秋冬季)2007年2008年2007年2008年常规5755.3 a5715.5 a1675.7 b1975.5 b无公害5526.8 a5705.4 a1892.4 a2174.0 a有机5513.4 a5760.2 a1857.6 a2102.4 a番茄产量各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黄瓜产量无公害和有机模式差异不显著,但和常规模式相比达到0.05水平上显著差异(表2)。1.2.2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土壤肥力的提高和保持是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2年的比较试验,3种栽培模式下土壤主要碳氮指标发生了明显的

49、变化(见表3):(1)020cm有机生产模式下土壤全氮和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无公害生产模式,无公害生产模式显著高于常规生产模式。2040cm有机生产模式土壤全氮和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无公害处理和常规处理,无公害生产模式和常规生产模式间无显著差异。试验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氮和有机质质量分数表现出增加的趋势。(2)C/N比在020cm和2040cm均表现为有机处理高于无公害处理,而无公害处理高于常规处理,但无显著性差异。(3)020cm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均以有机生产模式为最高,无公害生产模式次之,常规生产模式最低,差异显著;2040 cm 3种模式下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质

50、量分数的变化规律与020 cm土层相似,均是有机生产模式的最高,常规生产模式的最低。表3有机、无公害和常规模式下土壤化学指标深度(cm)处理全氮(g/kg)有机质(g/kg)C/N碱解氮(mg/kg)速效钾(mg/kg)速效磷(mg/kg)020常规19.71c8.25a132.41c457.30c119.17c19.71c无公害34.00b10.06a154.68b516.33b187.33b34.00b有机59.82a10.72a250.50a735.37a285.50a59.82a2040常规10.08b11.00a78.19b252.43c50.20c10.08b无公害11.76b13

51、.32a82.99b391.50b77.75b11.76b有机30.99a14.72a110.72a504.13a121.00a30.99a1.3、试验结论1.3.1试验表明,有机栽培模式较无公害和常规栽培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1.3.2 3种栽培模式下夏茬番茄产量无显著差异;秋茬黄瓜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有机模式作物产量呈增加趋势。2、“绿源”牌生态有机肥对日光温室理化性状的影响2.1、材料与方法2.1.1试验地点:三角城乡亚盛集团日光温室2.1.2试验材料:供试肥料为烟台市绿源有机肥有限公司出品的“绿源”牌有机肥料(生态有机肥),经测定,其全氮(N)含量为1.80%,

52、全磷(P2O5)含量为4.15%,全钾(K2O)含量为1.78%。对照所用的鸡粪中全氮(N)含量l.59%,全磷(P2O5)含量2.24%,全钾(K2O)含量为1.55%。试验用西葫芦品种为改良牵手。2.1.3试验设计:试验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日光温室中进行。020cm耕层土壤的基本肥力状况为有机质(C) 9.238g/kg,全氮(N) 0.9554 g/kg,碱解氮80mg/kg,速效磷131mg/kg,速效钾266mg/kg,硝态氮33mg/kg,全盐0.122%, pH7.84。西葫芦于2007年10月10日播种育苗,11月3日移栽。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共设6个处理(表1

53、),3次重复,试验小区面积9.2m2,以仅施用化肥者为对照1,施用鸡粪加化肥者为对照2。处理1和处理6追肥共分4次,时间分别为2008年l月12日、l月26日、2月14日和3月2日,处理25追施生态有机肥于2008年1月12日1次完成。2.1.4土壤指标测定:试验过程中,定期采集土壤和土壤肥力等各项指标。土壤全氮采用半微量开氏法(K2SO4CuSO4Se蒸馏法)。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土壤速效磷采用铝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采用火焰光度法。土壤有机碳采用丘林法并略作修改。土壤硝态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土壤容重及水分特性采用环刀法测定。表1.小区试验方案设计处理基肥(Kg/667m2)追肥(K

54、g/667m2)T157kg二铵+57kg复合肥104kg复合肥+104kg尿素T2生态有机肥937.5kg生态有机肥312.5kgT3生态有机肥1875kg生态有机肥625kgT4生态有机肥2812.5kg生态有机肥937.5kgT5生态有机肥3750kg生态有机肥1250kgT6鸡粪(风干)2500kg+57kg二铵+57kg复合肥104kg复合肥+104kg尿素注:二铵(18-48-0),复合肥(15-15-15),尿素(46%)2.2、结果与分析2.2.1日光温室土壤碱解氮的变化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碱解氮含量在西葫芦生育期内的变化见表2。在西葫芦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处理的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施肥初期的测定结果表明,施生态有机肥的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以T3最高,随后下降。西葫芦生育后期,施生态有机肥的处理仍以T3的含量最高。每667m2施用25003750kg生态有机肥,土壤碱解氮的含量要高于仅施化肥的对照1和鸡粪配施化肥的对照2。综合比较,在整个西葫芦生长期内,每667m2施用生态有机肥25003750kg,可保持土壤中较高的有效氮供给。表2.不同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mg/kg)处理测定时间07.12.2708.01.2108.02.1408.03.12T173d77c89b95cdT2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