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波动环境下显性知识对组织能力的影响研究 高展军 陈 锋摘 要 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分析了企业显性知识获取对于两种互补性的组织能力先动能力和运作能力构建的影响,认为包含了成熟组织惯例的显性知识获取会促进企业先动能力的培育和促使企业对原有运作惯例做出调整,从而会影响波动环境中企业的持久绩效获取。关键词 显性知识;先动能力;运作能力资源理论认为,企业对知识利用过程中,单一组织能力的资产价值不会很高,企业需要具备多层次的能力来管理和产生知识,特别是当企业展现出互补性能力时会取得更好效果。企业具备互补性能力会增加竞争者模仿或者开发出替代企业资源的难
2、度。同时,战略研究者已经清楚认识到动态能力和运作能力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动态能力是能力的子集,使企业能产生新产品、新过程和对变动市场作出反应1。eisenhardt(2000)认为动态能力包含许多能力过程,如联盟过程、产品开发和战略决策制定等2。本文则关注一种特殊的动态能力先动能力,即企业识别客户偏好的变化趋势,并先于竞争对手开发出新产品的能力3。运作能力提供了企业正常运作和利用环境中机会的基础4。理论上,先动能力和运作能力之间存在互补关系。通常认为,相比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编码和传递。但helfat(2000)指出,知识易于被编码并不意味着就能得到知识接受者的很好理解,他们强调应对显性
3、知识的复杂协调机制深入分析5。然而在有关能力构建的研究中,显性知识却成为一个相对被忽视的战略要素,这一方面研究的缺乏显然会弱化知识作为竞争优势源泉的观点。此外,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权变因素,知识和能力对组织产出的影响会随环境变化而不同。由此,本文拟研究波动环境下企业获取的显性知识对具有互补性的先动能力和运作能力的构建作用。一、理论回顾基于知识的企业观点认为组织知识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6。特别地,隐性知识难以被编码、表述和沟通。然而隐性知识并不总是有益的,隐形知识通常会妨碍知识传递并延缓组织学习,降低企业及时发现新知识机会的可能性,可能会使企业难以适应变化和在竞争中变得脆弱。相反,显性知识尽管易
4、于编码和沟通和难以被企业完全占有,但显性知识的认知简单化特点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好的适应能力,企业如果不能有效运用显性知识就会处于竞争劣势。ireland(2003)指出对知识资源的管理需要企业具备能够识别和成功利用机会的一系列互补性能力7。互补性能力指能与企业拥有的能力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先动能力指企业通过主动市场研究及先行者行动,先于竞争者引入新产品或服务而对市场机会把握的能力3。在企业中,先动能力包括可识别的特定的组织过程,如引领市场、缩短市场开发周期、应对变化,以及新创意实现的能力。企业的先动能力可使组织“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本质上是一种动
5、态能力。运作能力是高水平的惯例或者惯例集合,通过它对输入流的管理,会赋予组织一系列的决策选择权以生产特定产出8。运作能力通常涉及到行为实施,例如制造一个特定产品,反映的是企业比竞争者能更有效地完成基本功能性行为的能力,会使企业更有效率地生产并向客户交付产品或服务4。因此运作能力与先动能力是互补性的组织能力。此外,zollo等(2002)认为能力是嵌入在惯例和干中学中的经验和隐性知识积累的结果,也是组织精心学习以改变惯例的结果。他们指出组织学习机制引导着动态能力的演进,对运作能力形成有直接影响,而动态能力则来自于隐性经验知识积累与显性知识表述和编码行为的共同演进4。这表明,显性知识获取在运作能力
6、和先动能力演进中有特别贡献。管理研究认为外部环境对知识获取与组织能力形成有显著影响:能为企业惯例的改进提供多种刺激;作为一种选择机制会提供关于组织现有能力有效性的反馈信息4。波动环境是存在频繁和难以预期的、会增加企业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分析波动环境的影响会得到对显性知识、运作能力和动态能力间关系更深入的理解。据此,本文将研究波动环境中显性知识获取对企业先动能力和运作能力的影响。二、研究命题提出1、显性知识获取对组织能力的影响运作能力是高水平的惯例或惯例集合,因此组织惯例的变化对运作能力的维持和构建有显著影响。由于组织运作能力和企业生产特定产出紧密相关,当组织成员能清楚意识到组织惯例变化与绩效间
7、的因果关系时,原有的运作能力就会得到加强或者调整。显性知识易于编码和沟通,显性知识认知简单化的特点有利于组织对行为绩效关系的更好理解,因此显性知识获取有利于提高企业对组织惯例适应变化需要的认识。从显性知识来源看,显性知识实际上是在组织内部各种选择压力对利用隐性知识提高现有惯例的有效性,或者形成新惯例的机会评估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新显性知识已经携带了不同于组织已有的、甚至是新颖的惯例。从组织惯例的演进看,当获取的显性知识与组织内部知识融合为新显性知识时,就会促进新组织惯例的产生,并造成对现有运作惯例的破坏和新运作能力的形成。动态能力理论指出,组织层次对内外部知识进行系统化编码整合能促进有关变更现有
8、惯例建议的产生,和识别对现有惯例的改变可能带来的优缺点,从而会促进企业对原有组织惯例的改变,以及新惯例的产生4。因此显性知识获取有利于企业对现有运作能力的调整。命题1:企业显性知识获取与原有运作能力维持负相关显性知识本质上的认知简单化特点使企业可以更为有效快速地进行产品创新决策,经常性的显性知识获取和更新会加强企业对决策制定和期望的产品创新绩效间因果关系的理解4。此外,吸收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识别有价值的外部知识、以及消化并利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是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函数6。显性知识可以低成本地在企业内被传递和复制,这就使企业的每一个单元都会尽可能多地从与其他单元获取的显性知识共享中受益,因此企业对显
9、性知识的获取会增强企业的吸收能力。最后,显性知识的这些特点还有利于企业不同的组织单元充分从多种视点来审视组织获取的显性知识和产生反馈意见,从而更有可能会提升企业先于竞争者引入新产品或服务以及对市场机会把握的先动能力。因此:命题2:企业显性知识获取与先动能力获取正相关2、环境波动性的影响eisenhardt等(2000)认为环境波动小时,动态能力与运作惯例类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有知识,企业依赖基于现有知识的运作能力就可能足以应对市场需要2。据此,稳定环境中企业缺乏通过新显性知识获取来发展作为动态能力的先动能力的意愿。同时,环境可预期性强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环境选择压力和刺激较弱,企业缺乏对新显性
10、知识所蕴含的新惯例优缺点的明确识别机制,不大会为企业新运作能力和先动能力的构建提供帮助。波动环境中动态能力极少依赖现有知识,更多是建立在新知识基础之上2。并且波动环境中企业需要能快速识别不断变化的机会和威胁,会促使企业强化对新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因此客观上环境波动性的增加会强化显性知识获取对先动能力的促进作用。并且波动环境中企业任务的异质性很高,而显性知识相对于隐性经验,更易于在异质性任务中得到运用和促进新惯例的构建4,有助于企业在快速变动环境中节约先动能力的开发成本和时间。因此波动环境中,企业有更强的经济动机通过显性知识获取来培育先动能力。同时根据对命题1的论述可知,这一过程还会通过促进新组织
11、惯例的形成,加速对现有运作能力的破坏和发展出新运作能力。而波动环境所提供的多样刺激和选择机制也会加快这些过程。因此提出:命题3:波动环境中企业显性知识获取与原有运作能力维持的负向关系会强化命题4:波动环境中企业显性知识获取与先动能力获取的正向关系会强化动态能力决定了运作能力的变化1。先动能力的动态能力本质说明先动能力也是一种能改变运作能力的能力,这种作用来自于先动能力对组织新旧运作惯例的分析和选择过程。lumpkin等(2001)明确指出,先动能力会“寻求与现有运作相关或者不相关的新机会,先于竞争者引入新产品或者新品牌,并战略性的消除已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或者衰退期的运作方式”3。从组织学习角
12、度,运作能力是组织惯例的集合,而组织惯例来自于组织学习过程中隐性知识积累和显性知识演化的结果,组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化的一个必然演进结果就是形成新组织惯例和运作能力。由于先动能力会促进企业针对市场需要在组织内外部搜索最能满足企业所需的知识,从而有助于新运作能力的形成。在波动环境中,企业原有的运作能力刚性会降低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企业需要针对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对运作能力做出调整,以迅速有效地将各种资源以新方式组织起来。而外部环境的反馈信息以及选择压力会刺激先动能力对运作能力的作用力度。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作为动态能力的先动能力本身也需要不断改进2,这会使先动能力对运作能力的调整效应更明显。
13、因此提出:命题5:波动环境中先动能力对运作能力的调整作用会强化三、结论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强调一种特殊的动态能力先动能力,讨论了先动能力和运作能力的互补性,分析了显性知识获取对企业先动能力和运作能力的构建作用,并探索了波动环境对这些作用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的分析有助于更好理解组织知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本质。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经常面临快速变化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压力的中国企业,本文说明企业需要清楚认识拥有的多层次能力水平,以及组织学习过程对组织能力构建的影响,并且企业还要认识到能力价值对现实的产业和市场环境的依赖。参考文献1 teece d.j,pisano g,shuen a.d
14、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09-533.2 eisenhardt k.m,martin j.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special issue 21:1105-1121.3 lumpkin g.t,dess g.g.linking two dimensions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to fir
15、m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life cycl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1,16:429-451.4 zollo m,winter s.g.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39-351.5 helfat c.e,raubitschek r.s.product sequencing:co-evolutio
16、n of knowledge,capabilities and produc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0-11):961-980.6 cohen w.m,levinthal 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28-152.7 ireland r.d,hitt m.a,sirmon d.g.a model of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the construct and its dimensionsj.journal of 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建筑面试流程与技巧解析
- 轨道交通接触网维修工安全操作计划
- 客房服务员岗位职业发展路径规划
- 乒乓球俱乐部运营与社会体育指导方案
- 烫金工年度工作计划与目标设定
- 网络销售市场调研报告
- 从陈列员到陈列主管的成长之路
- 服装品牌运营与营销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规范
- 在传统手工艺中寻觅乡村教育的亮点
- 社交媒体营销推广策略多平台引爆流量
- 医疗废物处理与感染预防培训
- GB/T 43959-2024锅炉火焰检测系统技术规范
- 九年级学生纪律整顿大会发言稿
- XFT 3004-2020 汽车加油加气站消防安全管理
- 泽布替尼胶囊-临床用药解读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JC∕T 185-2013 光学石英玻璃
- 介绍钱三强的
- 众筹操作案例分析报告
- 防动物伤害安全教育课件
- 光荣与梦想 混声四部合唱谱【简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