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题3物质的性质_第1页
化学专题3物质的性质_第2页
化学专题3物质的性质_第3页
化学专题3物质的性质_第4页
化学专题3物质的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专题3 物质的性质【课前准备】七年级下教材、配套资料复习目标:知识网络拓展,中考考点解读,中考适应性练习。复习重点:物质变化、物质性质、物态变化、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知识结构框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定义 晶体 熔化和凝固 种类 吸放热 非晶体 定义 蒸发物质的性质 物态变化 汽化和液化 方式 吸放热 沸腾 定义升华和凝华 吸放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中考考点解读】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描述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a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b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a举例说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能影响物

2、质的性质 b3.熔化和凝固 识别熔化和凝固 a绘制晶体熔化图线 b描绘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a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a知道熔化和凝固过程伴随吸热与放热 a说出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 0 a4.汽化和液化 知道蒸发、沸腾的概念 a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的致冷作用 a描述液体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a知道沸点的含义 a区别蒸发与沸腾 b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方法 a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b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a说出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 a【课堂真题诠释】 例1.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玻璃破

3、碎 B.牛奶变酸 C.铜器生锈 D.木柴燃烧例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例3.(2015宁波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致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例4.(2011年湖南邵阳,21题)现有六种物质:干冰活性炭生石灰甲烷尿素酒精。请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1)可用作氮肥的是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 (4)可用作食品干燥

4、剂的是_(5)可作冰箱吸附剂的是_。 (6)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_ _ _例5.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5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图5A.春天,冰雪消融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例6. (2015湖州中考)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下图所示:下图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例7.(2012福建福州,第28题)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

5、或“固液共存状态”)。(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 例8.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则10时100克 食盐饱和溶液中含36克食盐 B.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 C.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例9. 如图所示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第9题图)(1) 20时,A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的溶解度;(2)30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g;(3)30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4)欲

6、将3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中考适应性练习】1. 世界万物都在变化,下列各图所示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试衣服晾干B. 带火星木条复燃 C. 食盐水的蒸发 D. 灯泡通电发光2. 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食物腐败 B. 水沸腾 C. 天然气燃烧 D. 菜刀生锈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生铁制成铁锅 B. 金刚石作装饰品 C. 铜丝作导线 D. 氢气作高能燃料4.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5.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

7、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 夏天凉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A B C D 6.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液化后汽化 B. 先汽化后液化C. 先升化后凝华 D. 先凝华后升华7.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 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8、1变为不饱和溶液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第7题图)8. 图甲为蔗糖的溶解度曲线。现将剩有蔗糖固体的饱和溶液降温,则烧杯底部的蔗糖固体质量将 蔗糖 ( )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 (第8题图)溶解度/g9.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 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C. 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第9题图) 10. 下列哪种方式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

9、质和溶剂 ( ) A. 过滤 B. 蒸发 C. 蒸馏 D. 结晶【课后拓展练习】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他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小苏打 熟石灰 二氧化碳 食盐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序号填空。(1)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盐 。(2)可用于灭火的物质 。(3)可作为建筑材料的碱 。 (4)制作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2.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1)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 ;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

10、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选填字母标号)3. 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你的猜想:_。(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右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_ 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