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阶段练习四及答案(8-10-11)_第1页
机械原理+阶段练习四及答案(8-10-11)_第2页
机械原理+阶段练习四及答案(8-10-11)_第3页
机械原理+阶段练习四及答案(8-10-11)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机械原理课程阶段练习四(第8 章第 10 章第 11 章)第八章齿轮系及其设计一、填空题1、周转轮系根据自由度不同可分为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其自由度分别为2和1。2、组成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有:太阳轮; 行星轮, 系杆。3、 i1 K 与 i1HK 不同, i1K 是构件 1 和 K 的传动比; i1HK 是 构件 1 和 K 相对系杆 H的传动比。二、简答题1、什么是复合轮系?写出计算复合轮系传动比的步骤。复合轮系: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或者由两个以上的周转轮系组成的轮系。步骤:(1)划清组成复合轮系中的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2)分别采用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

2、式列出计算方程式;(3)根据这些轮系的组合方式联立解出所求的传动比。2、在图示轮系中, 根据齿轮 1 的转动方向, 在图上标出蜗轮 4 的转动方向, 并指出蜗轮 4 的旋向。答:蜗轮 4 为顺时针转动,蜗轮4 的旋向为左旋。3 在图示的手摇提升装置中, 已知各轮齿数为: z120,z2 50,z315,z430,z640,z718,z851,蜗杆 z51,且为右旋,试求传动比 i 18;并指出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答:所示轮系为定轴轮系;各轮转向为:8 逆时针、 7顺时针、 4箭头向左、 3箭头向上、 2箭头向上、 1箭头向上;传动比: i18566.674在图示的蜗杆传动中,试分别在左右两

3、图上标出蜗杆1 的旋向和转向。答:左图为右旋蜗杆;右图蜗杆逆时针转动。三 计算题1 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 z1 20,z2 30,z3 18,z648,齿轮 1 的转速 n1150 r/min ,试求系杆H的转速 nH的大小和方向。H1HZ2Z45.6671. i144HZ1Z3.因为:40所以:115.667HH 22.5r / min2、在图中,已知: Z1=20 ,Z2=30 ,Z2=25, Z3 =75,Z4=30,Z5=25,。求轮系的传动比 i 15, 并标出 n5 的旋转方向。,232'4n1H1n55题 2 图此轮系为复合轮系,Hn1nHZ2Z34.5i13nHZ1Z2

4、'n3因 n3 =0可得: i1Hi 14n15.5nH又: i 45Z50.833Z4所以: i15i 14i 454.5815n51的相反。的旋转方向与 n.3、图示轮系中,已知各标准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 =z =z =20,z =24,z= z=24 ,134223z =30 ,z=90,n =n5=1440r/min ,方向如图。求 i1H和 n 的大小,并在图上标明451H各轮的转向。题 3 图答: 1 2 2 3 组成定轴轮系, 3 44 5 H组成周转轮系。定轴轮系中:i13n1z2z3n3z1(1)z2因为轴线不平行,齿数前的符号由箭头表示,n3 方向向下。周转轮系中iH

5、nHnnzz(2)3533nH z4z5nHnH4553齿数前的号表示相对H 的运动中, 3 和 5 的方向相反。由公式( 1)求出 n 3=2400r/min 。n3=n3则公式( 2)可求出 2400nH20901400 nH4030nH=1824r/min + 号表示 nH 与 n3 同向。另外可得n11440i1H1824 0.7895nH4、在图示行星减速装置中,已知 Z1=Z2=20,Z3 =60。当手柄转过 900 时,转盘 H 转过多少度?.先求 i 1Hi13H n1nHZ33n3nHZ1而: n3=0所以:i1 Hn14nH当手柄转过0时,当手柄转过0时。9022.55、某

6、技术人员设计的传动装置如图所示,其中:1 为单头右旋蜗杆, 2 为蜗轮,其齿数为 z2100 ,其余各轮齿数为:z2z4 、 z480 、 z520 。运动由蜗杆1和齿轮 5 输入,由系杆输出,若n1n51000 r min ,转向如图所示,求nH 的大小和方向。5n 534'H42'2n11该轮系是一混合轮系:锥齿轮 2 、 3、 4 和系杆 H 组成周转轮系;由蜗杆 1 和蜗轮 2 组成定轴轮系;圆柱齿轮 5, 4 组成定轴轮系。在由蜗杆 1 和蜗轮 2 组成定轴轮系中,有:.n2n2z110001n5)n110 r min 取其为正(箭头方向向上,同z2100n2n210

7、 r min在由圆柱齿轮 5, 4 组成定轴轮系中,有:n4 n4z5n51000 20250 r minz480在锥齿轮 2 、 3、 4 和系杆 H 组成周转轮系中,有;i2H4n2nHz41 即: nH120 r minn4nHz2方向与 n5 相反。6图示轮系中,已知: Z1=22,Z3=88,Z4=Z6。试求传动比 i 16该轮系为复合轮系,z4 、 z5 、 z6 组成定轴轮系,z1 、 z2 、 z3 、 H组成周转轮系。在 z4 、 z5 、 z6 组成定轴轮系中:n4z61, n4n6i 46z4n6在 z1 、 z2 、 z3 、H组成周转轮系.Hn1nHz388i13n3

8、nHz1422式中 nHn6, n1n64,解得 n19n6 , i16n19n6n6n67如图所示轮系, z1z2 25 , z2z3 20 , zH100 , z420 ,求 i14轮系中,由齿轮4H 组成定轴轮系,由齿轮 122 3H 组成周转轮系i13H13z2 z3163Hz1 z2253 0得到:1H16 , i1H90.360H2525i14 i1 H i H 4 0.072,负号表示齿轮1,4 转向相反。8、已知轮系主动轮转向如图所示,齿轮均为标准齿轮,标准安装,Z12, Z240,Z2 24,Z348,Z4120,Z518,Z636,求传动比 i 16,并标出轮 2、 5、6

9、 的转向。.答:Z 1、Z2 组成定轴轮系;Z 2、 Z3 、Z4 及 Z5 (H)组成周转轮系;Z 5、 Z6 组成定轴轮系i12n1Z 220蜗杆左旋,蜗轮 2 转向箭头向上。n2Z1i 2'H4n2nHi2 H 1Z 45n4nH1Z 2'i 2 H6轮 5 转向箭头向上i 56n52轮 6 转向箭头向左n6因此i16i12i 2Hi562409 在图示的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中,各齿轮的齿数为 z1z6 20,z3 z4 40,z2z5 10,试求:1 )固定齿轮 4 时的传动比 i 1H2;2 )固定齿轮 3 时的传动比 i 1H2。(1) iH 24H 211462H

10、21 i6 H 22i1H 2i 6 H 23H 11H12(2) i133H 1i1H 113H1.H 26H 22i644H 216143i1H 295.第十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机构中各活动构件的质量为定值,其等效质量(C )定值。A是;B不是;C不一定是。2、机器中每一个零件的质量或转动惯量都同飞轮的转动惯量一样,对周期性速度波动能起到调节作用。该说法(B )。A正确;B不正确;C无法判断。3、在建立机械的等效动力学模型时, 等效力或等效力矩所作之功与机器上所有外力和外力矩所作之功等效,其中的外力和外力矩( C )。A包括惯性力和惯性力矩;B不包括惯性力和惯性力矩

11、;C 包括惯性力,惯性力矩和重力。4、机器在安装肥料后,原动机的功率可以比未安装飞轮时(C )。A一样;B大;C小。5、利用飞轮进行调速的原因是它能(C )能量。A产生;B消耗;C储存和放出。6、在周期性速度波动中, 一个周期内等效驱动力做功Wd与等效阻力做功Wr的量值关系是()。A Wd >Wr;B Wd <Wr ;C Wd!= Wr;D Wd =Wr.7、有三个机构系统,它们主轴的 max和 min 分别是。A 1025rad/s, 975rad/s ;B 512.5rad/s, 487.5rad/s;C 525rad/s,475rad/s其中,运转最不均匀的是(),运转最均匀

12、的是()。8、将作用于机器中所有驱动里,阻力,惯性力,重力都转化到等效构件上,求得的等效力矩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中求得的在等效构件上的平衡力矩,两者的关系应是()。A数值相同,方向一致;B数值相同,方向相反;C数值不同,方向一致;D数值不同,方向相反。9、对于存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机器, 安装飞轮主要是为了在 ( )阶段进行速度调节。A启动;B停车;C稳定运动。10、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构系统,假想用一个移动构件等效时其等效质量按等效前后( )相等的条件进行计算。A动能;B瞬时功率;C转动惯量。11、但自由度机构的等效转动惯量() >0。.A一定;B不一定; C 一定不。12、等效力矩的值()。

13、A一定大于零;B一定不小于零;C可以等于零;D一定不等于零。13、利用飞轮进行调速的原因是它能()能量。A 产生;B消耗;C储存和释放。二、填空题1、按等效构件上作用的等效力和等效力矩所产生的瞬时功率等于原机械系统所有外力或外力矩所产生的瞬时功率之和的原则计算等效力矩;2、按等效构件的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所具有的动能等于原机械系统的总动能原则计算等效转动惯量。3、某机器主轴的最大角速度 max=200rad/s ,最小角速度 min=190rad/s ,则该机器的主轴平均角速度 m 等于 195 rad/s ,机器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等于0.051。4、飞轮在机械中的作用,实质上相当于一个储

14、能器。5、非周期性速度波动不能采用飞轮调节,而是通过增加反馈装置来进行调节,这种装置称为调速器。6、等效构件上作用的等效力或力矩产生的瞬时功率等于原机械系统所有外力产生的瞬时功率之和。7、等效构件上作用的等效力或力矩产生的瞬时功率等于原机械系统所有外力产生的瞬时功率之和。8、机器产生速度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输入功不等于输出功。速度波动的类型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前者一般采用的调节方法是飞轮,后者一般采用的调节方法是调速器。9、具有等效转动惯量的等效构件的动能等于原机构的动能,而作用于其上的等效力矩瞬时功率等于作用在原机构上的所有个外力在同一瞬时的功率。10、计算等效力或力矩的条件是功率相等;计算

15、等效转动惯量的条件是动能相等。11、在机械运转的启动阶段,总驱动功大于总阻力功;在停车阶段,总驱动功小于总阻力功。三、简答题1、什么是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1. 具有等效质量或等效转动惯量,其上作用有等效力或等效力矩的等效构件称为原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2、试论述飞轮在机械中的作用。飞轮在机械中的作用,实质上相当于一个储能器。当外力对系统作盈功时,它以动能形式把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使机械速度上升的幅度减小;当外力对系统作亏功时,它又释放储存的能量,使机械速度下降的幅度减小。四、计算题1 已知某机械稳定运转时的等效驱动力矩和等效阻力矩如图所示。机械的等效转动惯量为J1 kgm2 ,等效驱

16、动力矩为M d30 Nm ,机械稳定运转开始时等效构件的角速度025rad / s,试确定1)等效构件的稳定运动规律() ;2)速度不均匀系数;3 )最大盈亏功 Wmax ;4)若要求 0.05 ,求飞轮的等效转动惯量 JF。1.1 )等效构件的稳定运动规律:1、 M r12022、022已知: 0 25rad / sJ(M d M r ) d13、各区间等效构件的稳定运动规律如下:0;1 ()25260;1 ()26.82rad / s222;2 ()26.822180;2 () 20.89rad / s2;3 ()20.89260() ;3 ( 2 ) 25rad / s.2)速度不均匀系

17、数平均速度:maxmin23.855rad / sm2速度不均匀系数:maxmin0.249m3)最大盈亏功WmaxWmaxJ m2141.74)若要求 0.05 ,求飞轮的等效转动惯量 J F 。WmaxJ3.98 kg.mJFm22、某机械在等效构件上作用的等效阻力矩 M r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等效驱动力矩 M d 为常数,试求:( 1)等效驱动力矩 M d 的值;(2)最大盈n120 r0.1,其安装飞轮亏功 Wmax ;(3)若转速为min ,运转不均匀系数的转动惯量应为多少?402M d 240解( 1)根据一个周期输入功和输出功相等,2M d20 Nm(2)作 M

18、 d20 Nm 曲线与 M r 曲线分别相交,作出能量指示图得到Wmax 1031.4w(3)安装飞轮的转动惯量.J F900 W900 31.41.99Kgm 22 n22120 20.13、已知某轧机的原动机功率等于常数: N1 =300KW,钢板通过轧辊时消耗的功率为常数:N2=900KW,钢材通过轧辊的时间 t 2=5s,主轴平均转速 n1=50r/min, 机械运转不均匀系数 =0.2 ,设轧钢机的全部转动惯量集中在飞轮上。求:(1) 此轧钢机的运转周期;(2) 飞轮的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3) 安装在主轴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1)设运动周期为 T,则有:T ×N1 = N

19、 2×t 2所以: T= N2×t 2/N 1 = 900 ×5/300 = 15s(2) 平均转速: m = n 1×2/60 = 5.23 rad/s 最大转速: max =m(1+ /2) = 5.75 rad/s 最小转速: min =m(1- /2) = 4.71 rad/s(3) 最大盈亏功: Amax = (N 2-N1) × t 2 = 3 × 106 Nm飞轮的转动惯量:JAmax3106548000225.2320.2(Kg.m )m4、如图所示为某机械系统的等效阻力矩变化曲线。已知等效驱动力矩为M ed 为常数,

20、平均角速度为1200 r min ,机械各构件的等效转动惯量忽略不计。试求在保证不均匀系数0.05 时安装在电机主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J F。解:在机械稳定运转阶段每一循环内等效驱动力矩所作的功等于等效阻力所作的功,M ed2 2012002022M ed315Nm因此最大盈亏功为:.Wmax(1200 315) *885飞轮转动惯量 J FWmax8852223.523kgmm1200 20.0560M12 00Mab20025、一机器作稳定运转,其中一个运动循环中的等效驱动力矩M d 和等效阻力矩Mc2M r 的变化如图所示。机器的等效转动惯量 J1 kg m2 ,在运动循环开始时,等效构件

21、的角速度 0 20rad / s ,求(1) 等效构件的最大角速度max 和最小角速度min(2) 机器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解:(1) WdWrWd2M d 2Wr2M d dM r d5000所以: M d25N m等效构件在各位置角时的动能:0时,E(0 )1 J02200(Nm)2时,E( )E0(M d M r )dE0 M d20025 ( N m)0.33时,E()E02(M dM r )dE0M d200 12.5 ( N m)22 时,E(2E02(M dM r )dE0M d200( N m)32因此,等效构件在转角为时,能量最大,此时max ;而在 3时,能量2最小。此时m

22、in ;E 1 J 222E( )2E 3)2(maxJ23.6rad / smin17.93rad / sJ(2)maxmin20.77rad / sm2maxmin0.273m6电动机驱动的剪床机组中,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1500 rmin 及作用在剪床主轴上的阻力距 M如图所示。设驱动力矩为常数,机组各构件的等效转动惯量可忽略不计,求保证运转不均匀系数不超过 0.05 的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J F 。解:由题意可知,驱动力矩为常数:22004211600200M2462.5 Nm2各面积代表的盈亏功为: S1462.5200 131.25 Nm2S241600462.541 16

23、00462.5399.9 N m416002002.S351600462.541462.5 200 268.65 N m416002002Amax399.9J FAmax399.91.02 kg m222m15000.05260.第十一章机构的平衡一、选择题1、下图中 S 为总质心,图的转子为静不平衡; 图的转子是动不平衡。2、利用飞轮进行调速的原因是它能()能量。A 产生;B消耗;C储存和释放。3、达到静平衡的转子,其质心()位于回转轴线上。A一定;B不一定;C一定不。4、对于结构尺寸 d/b 5 的不平衡刚性转子,需进行()。A静平衡;B动平衡;C不用平衡。5、在机器稳定运转的一个运转循环

24、中,应有()。A 惯性力和重力所作之功均为零;B 惯性力所作之功为零,重力所作之功不为零。C 惯性力和重力所作之功均不为零;D 惯性力所作之功不为零,重力所作之功为零。6、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是使()。A惯性力合力为零;B惯性力合力偶矩为零;C 惯性力合力为零,同时惯性力和力偶矩也为零。7、对于结构尺寸为b/D<0.2 的不平衡刚性转子 , 需进行()。A静平衡;B动平衡;C不用平衡.二、填空题1、使不平衡的转子达到静平衡,至少需要在1个平衡面上进行平衡配重;如要达到动平衡,则至少需要2个平衡面。2、经过动平衡的转子一定能保证静平衡,这是因为经过了动平衡实现了惯性力的平衡。3、机构的完全平衡

25、是使机构的总惯性力恒为零。为此需使机构的质心恒固定不动 。4、刚性转子静平衡的条件是惯性力平衡 ;动平衡的条件是惯性力平衡且惯性力矩平衡 。5、在机械中安装飞轮的目的是储存能量和释放能量。6、机械中各活动构件的运动形式不同,一般将机械的平衡问题分为转子平衡和 机构的平衡。7、对于静不平衡的转子, 不论它有多少个偏心质量, 只需要适当地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质量即可获得平衡。8、平面机构完全平衡的条件是使机构的总惯性力恒为零。9、在对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时,应计入各构件的惯性力来求各运动副的反力和未知平衡力(矩)。10、符合静平衡条件的回转构件,其质心位置在回转轴线上,静不平衡的回转构件,由于重力矩

26、的作用,必定在轴心正下方位置静止,由此可确定应加上或除去平衡质量的方向。三、简答题1. 机械平衡问题分为哪几类?构件的运动形式不同,所产生的惯性力的平衡方法也不同。对于绕固定轴转动的回转构件,可以就其本身加以平衡;对于作往复移动或平面运动的构件,必须就整个机构进行研究。所以,机构的平衡问题分为转子的平衡和机构在机座上的平衡两类。2. 转子的动平衡和静平衡有什么区别?转子的静平衡适用于长径比小于0.2 的盘类转子;选择一个校正平面进行平衡就可以使该转子达到平衡状态; 静平衡使所有不平衡量产生的惯性力达到平衡状态。转子的动平衡适用于长径比不小于 0.2 的轴类转子;要选择两个校正平面进行平衡才可以

27、使该转子达到平衡状态;动平衡使所有不平衡量产生的惯性力不仅达到平衡状态,而且使其产生的惯性力偶矩也达到平衡状态。.3 经过动平衡的构件是否一定是静平衡的?经过静平衡的构件是否一定要再进行动平衡。答:动平衡的构件一定是静平衡,但经过静平衡的构件并不一定是动平衡。因为静平衡仅使转子惯性力得到平衡,即使转子的质心在回转轴线上。而动平衡除了满足此条件以外,还需满足转子惯性力产生的惯性力矩也要平衡。四、计算题1、在图示的盘形转子中,有四个偏心质量位于同一回转平面内,其大小及回转半径分别为m110kg,m2 5kg,m38kg,m4 6kg;r 160mm,r 2100mm,r 3 80mm,r 470m

28、m,方位如图所示,又设平衡质量m的回转半径r=150mm,试求平衡质量 m的大小和方位。答: 1.各质径积为:m1r 1600kg.mm、m2r 2 500kg.mm、 m3r 3 640kg.mm、 m4r 4 420kg.mm作矢量图m 2 r 2m 3 r 3m 1 r 1mrm 4 r 4mr40280289.4kg.mmn!,方位如图所示r ! nr !40arctg80.mr89.4m0.6kgr1502、图示为一钢制圆盘,盘厚 H30mm,位置处钻有一直径 d=50mm的通孔,位置处有一质量为 m20.2 公斤的附加重块,为使圆盘平衡,拟在圆盘 r=200mm的圆周上增加一重块,

29、试求此重块的重量和位置。 (钢的密度 7.8g/cm 3 )答:此题的要点为在圆盘钻孔后此处重量减少,相当于在其相反方向增加了同样的重量。在处钻孔后失去的重量为:d 20.46 kgm1H4其质径积的大小 m1r10.046kg m ,方向与 O相反。在附加质量所产生的质径积的大小 m2r2 0.04kg m ,方向与 O相同。因此,由平衡原理,在 r 200mm处所附加的平衡质径积mr 的计算为(mr ) x( m1r1 ) x( m2r2 )x 0.03250.03460.0021(kg m)(mr ) y( m1r1 ) y(m2 r2 ) y 0.03250.020.0525(kgm)

30、因此、 mr0.05254kgm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mr ) y87.70arctg(mr )x与 Y 轴正方向的夹角2.30所增加的质量m0.263kg3 在图示的曲柄滑块机构中,S1、 S2 和 S3 为曲柄、连杆和滑块的质心。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和质 量 如 下 : l AB100mm,l BC500mm, l AS170mm,l BS2200mm ,m110kg ,m250kg , m3120kg 。欲在曲柄AB 上加一平衡质量m 来平衡该机构的惯性力,问:1 ) m 应加于曲柄 AB 的什么方向上?2)如将 m 加于 C ' 处,且 l AC '100mm , m ?

31、3)此时可否全部平衡掉机构的惯性力?.解:1)将曲柄的质量m1 用集中于 B 点的质量 m1B 和集中于 A 点 m 2A 来代换; 将连杆的质量集中于 m 2 用集中于B 点的质量 m 2B 和集中于C 点的质量 m 2C 来代换。则,机构产生的惯性力只有两部分: 即集中于B 点的质量mB =m2B+m1B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FB和集中于 C 点的质量m C =m 2C +m 3所产生的往复惯性力FC,如下图所示:mB =m2B +m1B =m2l BC-l BSl AS,代入数值计算,得mB =37kgl BC21+m1 l AB同理得, mC =m2C +m3 =m2 lBS2 +m3代入

32、数值计算,得 mC =140kgl BC易知,欲满足平衡条件, m必须放在 AB 的反向延长线上2)mB lAB,代入数值计算得, m=37kg由平衡关系式 mB lAB =mlAC ,得 m=lAC 3)不能,上述方法只能平衡掉离心惯性力FB ,对于往复惯性力FC ,由于其大小随着曲柄转角的不同而不同,因而,无法平衡往复惯性力FC 。.4、有一薄壁转盘质量为 M,质心偏距为 R, MR=6Kgm,方向垂直向下,由于该回转面不允许安装平衡质量, 只能在平面 A,B 上调整,其位置于图所示, 求应加的平衡质径积 MARA、MBRB 的大小和方向。(图中单位: mm)ABab设在平面 A、B 上所

33、加质径积 MARA、MBRB 的方向均向上,则对于 A、B 平面与轴心线的交点 a、b,各质径积的力矩和应为零。设逆时针方向力矩为正,则:由M a0得: MR50M BRB(10050) 0M BRBMR6Kgm由M b0得: MR100M ARA500M A RA2MR12Kgm因此应加的平衡质径积M A RA ,大小等于 12Kgm ,方向向上M B RB ,大小等于 6Kgm ,方向向下.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机械原理课程阶段练习一(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答案第八章答案一填空题1. 差动轮系,行星轮系, 2,1 ;2. 太阳轮;行星轮,系杆(行星架) ;3. 构件 1 和 k 的传动比

34、,构件 1 和 k 相对系杆 H 的传动比;二简答题1.复合轮系:由定轴轮轮和周转轮系或者由两个以上的周转轮系组成的轮系。步骤:(1)划清组成复合轮系中的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2)分别采用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列出计算方程式;(3)根据这些轮系的组合方式联立解出所求的传动比。2. 蜗轮 4 为顺时针转动,蜗轮 4 的旋向为左旋。3. 所示轮系为定轴轮系;各轮转向为:8 逆时针、 7顺时针、 4箭头向左、 3箭头向上、 2箭头向上、 1箭头向上;传动比: i18566.674.左图为右旋蜗杆;右图蜗杆逆时针转动。三计算题H1HZ2Z45.6671. i144HZ1Z3因为:40所以:115.667HH22.5r / min.2. 此轮系为复合轮系,i13H n1nHZ2Z34.5nnHZZ'312因 n3 =0可得: i1 Hi14n15.5nH322'Z50.8334又: i 45n1Z4H1所以: i15i 14i 454.5815n5n的旋转方向与 n 的相反。551题 2 图3. 1 22 3 组成定轴轮系, 3 44 5H组成周转轮系。定轴轮系中:i13n1z2z3n3z1(1)z2因为轴线不平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