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与村落_第1页
开平碉楼与村落_第2页
开平碉楼与村落_第3页
开平碉楼与村落_第4页
开平碉楼与村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化环学院:梁炳艺学号201224001022开平碉楼分布在广东省开平市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中西建筑艺术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3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也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4一、历史背景1848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1865年 美国西部修建太平洋铁路1868年 美国与清政府签定蒲安臣条约 鼓励华人移民,这部条约为中国劳工移民美国敞开了大门。1880年 由于美国国内对华工的激烈

2、排斥,美国在1880年修改了蒲安臣条约中的移民条款,又在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5由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实施排华政策,在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开平华侨只能将传宗接代的愿望寄托在家乡。619世纪末20年代初,“金山伯”(当地人称出国淘金的人)挣到钱后的三件事: 回家回家 建房建房 娶老婆娶老婆7华侨生活用品8开平特殊华侨文物:金山箱9匪风炽盛匪风炽盛10在匪风炽盛匪风炽盛的日子里,为防贼患为防贼患,开平的父老乡亲和华侨们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碉楼。中西合璧中西合璧的碉楼大量兴建是这一时期开平村落最突出的变化,碉楼从此成为开平乡村壮观的文化景观。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便成为开平碉楼与村落发展

3、的兴盛时期。111、按建筑材料分石楼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在当地又称为“垒石楼”。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是把天然石块自由垒放,石块之间填土粘接。目前开平现存石楼10座,占碉楼总数的0.5。 121、按建筑材料分夯土楼夯土楼是用三合土,即黄泥、沙子、石灰按比例混合拌成,运用的是中国古代的夯土技术。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经几十年风雨浸蚀,仍十分坚固。现存100座,占碉楼总数的5.5。131、按建筑材料分砖楼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区,所用的砖有三种:一是明朝土法烧制的红砖红砖,二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当地烧制的青砖青砖,三是近代的红砖近代的红砖。用早期土法烧制

4、的红砖砌筑的碉楼,目前开平已很少见,迎龙楼早期所建部分,是极其珍贵的遗存。目前开平现存砖楼近249座,占碉楼总数的13.6。 141、按建筑材料分混凝土楼混凝土楼又称“石屎楼石屎楼”或“石米楼石米楼”,多建于清末民清末民国时期国时期,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整座碉楼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国进口,当时称为“红毛泥”)、砂、石子和钢材建成,极为坚固耐用。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目前开平现存混凝土楼1474座,在开平碉楼中数量最多,占80.4。152、按使用功能分众楼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的

5、装饰少,防卫性强。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座,约占开平碉楼的26。 162、按使用功能分居楼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 172、按使用功能分更楼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

6、12%。18三、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19三、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20三、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21三、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22三、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23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穹顶、

7、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根据上部造型,可以将开平碉楼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反映着楼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样。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的程度,是开平碉楼最引人入胜的地方。2425四、历史作用四、历史作用(一一)避盗防涝避盗防涝碉楼的历史作用主要是“以避盗匪”。开平地势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1884年潭江大涝,附近各地多屋被淹,开平赤坎三门里村民因及时登上碉楼而全部活下来。26(二二)抗日据点抗日据点开平碉楼,在抗日战争后期,为阻止日寇开辟四邑直通两阳之捷径由新会、江门出

8、广州,连结成一条由南路向广州撤退之交通线,起过一定作用。其中,以坐落在赤坎镇腾蛟村的赤坎镇腾蛟村的南楼南楼最为出名。27五、开平碉楼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一、它是中国乡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见证、开平碉楼大规模兴建的年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国内一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动接受的舶来品;而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2829二、它是中国乡村移植外国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二、它是中国乡村移植外国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 在开平建筑中,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在开平随处可见。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门类的建筑元素在开平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汇聚一地和谐共处,形成了一种新的综合性很强的建筑类型,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3031三、它是中国华侨文化的杰出代表三、它是中国华侨文化的杰出代表 华侨是文化的传播者。中外多种文化交融和碰撞是华侨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