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档案鉴定研究分析_第1页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档案鉴定研究分析_第2页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档案鉴定研究分析_第3页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档案鉴定研究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档案鉴定研究分析    邓敬萍摘 要 本文通过对cnki中我国学者研究档案鉴定的论文进行检索,选取其中1485篇论文,通过对年份和数量进行分析,了解我国档案鉴定研究历史发展趋势。之后运用普赖斯定律,选取180篇高被引论文,通过分析对我国档案鉴定领域主要研究期刊、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研究热点及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判断。关键词 文獻计量 档案鉴定:g250 :a档案鉴定一般是指区别与判定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的鉴定。通常所说的档案业务工作是指档案价值鉴定。档案鉴定包括进馆档案鉴定、档案开放鉴定和档案期满销毁鉴定三个方面。作为档案学界最基本研

2、究领域,档案鉴定一直是档案学界的研究热点。对档案鉴定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有助于掌握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研究特点。本文拟从文献计量法角度对我国档案鉴定领域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本文数据源为“中国知网”(http:/)全文数据库,使用高级检索,检索项为“文献题名”,检索词为“档案”并含“鉴定”,匹配“精确检索”,检索时间截止2017年12月31日,检索结果为1845篇。将检索结果导入excel工作表,删除报纸、会议文章等消息类文献及内容无关文献,剩余1485篇文献,选取文献年度分布和数量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揭示我国档案鉴定研究历史发展趋势。2我国档案鉴定领域

3、研究现状2.1档案鉴定研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某一领域研究文献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出相应研究领域关注热度的高低,且还有利于科学分析某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过程和现处阶段。下面表一、图一是笔者统计所得文献发表年份和数量分布图。从以上表1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档案界对档案鉴定的研究起步较早,始于1959年,当年发表相关文献两篇。在此之后至1996年37年时间,文献发表数量缓慢增长至25篇,说明这段时间国内档案界对于档案鉴定的研究始终处于初期探索到稳定阶段的过渡期。1997年之后文献数量激增,在2000年达到峰值81篇。2000年之后文献发表数量虽有变化但保持在35篇以上基本稳定,档案鉴定研究

4、进入繁荣期并逐渐趋于成熟。2.2档案鉴定高被引论文分析档案鉴定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能够准确地反映档案鉴定领域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热点, 是判断此领域知识累积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借鉴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 运用普赖斯定律 (n = 0.749住蘮 max 确定高被引论文。式中, n 为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的最小值, nmax为被引频次最高论文的被引频次。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为刘越男的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五)对电子文件鉴定问题的思考,其被引频次为35 , 即 n max =35 , 那么 n =4 .4314。因此,确定被引频次4的论文为高被引论文,共有180篇。2.2.1高被引

5、论文作者分布对高被引论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7篇的2位,5篇的1位,4篇的2位,3篇的7位,其中傅荣校、刘东斌、陈忠海三位作者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超过50次,作者分布如表2二所示:2.2.2高被引论文期刊分布高被引论文分布在38种期刊上,论文数量10篇以上的期刊有7种,其中档案学通讯31篇,档案学研究25篇,中国档案20篇,档案与建设16篇,档案管理13篇,北京档案11篇,浙江档案10篇。期刊分布如表3所示:2.2.3高被引论文机构分布180篇高被引论文共涉及机构93所,其中高等院校及其下属院系、档案馆、图书馆共计40所,占比49.5%,国家档案局及其下属省级、地市级档案机构共计

6、21所,占比21.5%,研究院所7所,占比7.5%,其他机构20所,占比21.5%。发表高引论文3篇以上的机构13所,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发表高引论文数量最多,占全部高引论文数量的13.7%。机构分布如表4所示:2.3高引论文关键词分析将180篇高被引论文关键词导入excel表中,将关键词按照降序排列,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图二所示。按照高被引论文关键词分布图对关键词分类合并后,可以看出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档案保管期限研究、电子档案鉴定研究、档案鉴定标准研究、档案开放、销毁鉴定研究和各类档案鉴定研究等几个方面是档案鉴定领域研究热点。3结论从档案鉴定论文发文数量来看,档案鉴定研究作为档案理论

7、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一直保持较高的研究热度,目前处于研究成熟阶段。高被引论文发文数量10篇以上的7种期刊,发文数量为126篇,占总数的70%,在档案鉴定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档案鉴定研究以高校和档案管理机构研究人员为主力,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发表论文数量最多,拥有陈兆祦、邓绍兴、王岚等多位核心作者,为档案鉴定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濮阳市档案局作为市级档案管理机构在档案鉴定领域贡献突出。除了传统的档案鉴定理论研究,电子档案鉴定研究发展迅速。电子档案鉴定研究起始于20世纪末期,很快成为档案鉴定领域研究热点,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鉴定仍将是未来档案鉴定领域的研究趋势。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档案局科技计划项目地方高校进馆档案价值鉴定研究(批准号2017-r-22)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 刘雪立,王兆军.2004-2008年我国情报专题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情报杂志,2010(01).2 吕红,马海群.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现状与展望迈向政府数据开放j.现代情报,20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