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1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083)_第1页
高中政治 第1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083)_第2页
高中政治 第1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083)_第3页
高中政治 第1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083)_第4页
高中政治 第1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08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离骚在中国诗歌的汤汤大河中,有一位峨冠博带的诗人,伫立在这条河流的源头,他以其炽热的爱国之情和特殊的表现手法,开浪漫主义的先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诗人。他就是屈原,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是诗人高洁人格和政治理想的真实写照。学习这首长诗,重点是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操和学习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新课助读自主梳理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出自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之手。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秦楚争霸,“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斗争异常激烈。屈原主张明法度,任贤能,联齐以抗秦,曾两度奉命出使齐国,推动了合纵联盟的形成。

2、但屈原联齐抗秦的政治路线遭到楚国保守势力子兰、靳尚等人的诋毁和破坏,屈原也被怀王疏远。怀王贪而轻信,误中秦人“绝齐得地”的诡计,愤而与秦作战,兵败地削;最后又错误地放弃联齐政策,受骗入秦,客死异邦。怀王之死使立志振兴楚国的屈原受到极沉重的打击。顷襄王继位后,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对秦采取妥协投降政策,子兰又加紧迫害屈原,策动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进谗,结果屈原被放逐到江南蛮荒之地。诗人受尽打击迫害,窜逐流浪,但始终眷恋祖国,在此期间,写成了许多满怀激情的诗篇。离骚即其一。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中国最伟大

3、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开创了“楚辞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楚辞: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它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1)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2)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3)何方圜之能周兮(“

4、圜”通“圆”,圆凿)(4)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5)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多义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分古今 6.明句式(1)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2)既替余以蕙纟襄兮(介宾短语后置)(3)又申之以揽茝(介宾短语后置)(4)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5)高余冠之岌岌兮(定语后置)(6)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被动句)新课助读自主梳理7.积名句(1)(2015课标全国高考)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

5、犹未悔。”(2)(2015福建高考)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3)(2014课标全国高考)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4)(2014安徽高考)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5)(2013安徽高考)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7)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8)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9)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新课助读自

6、主梳理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点评:这是课文节选部分的前两句,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一个爱国诗人,国运、民生是他心之所系。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人民的生活艰难悲惨,不能不使诗人哀叹不已,伤感有加。作为一个屡遭贬抑的士大夫,却只能仰天长叹,掩面哭泣。这两句为下面的抒情奠定了感伤的基调。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点评:这两句表明诗人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诗人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儿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儿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事实,混淆黑白,

7、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诗人下决心不和他们同流合污。在这里,诗人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点评:这四句诗中抒情主人公又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形象。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灵修”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形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

8、图解审美鉴赏4.“鸷鸟之不群兮”至“固前圣之所厚”。点评:这段文字进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对自己之所以不见容于朝廷的原因有了清醒的认识后,“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虽然抑郁难平,但情绪趋向平稳,并坚定地表白自己的信念“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表明诗人以前贤为榜样,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诗人对历史很熟悉,前世的明君贤臣就是引导他追求进步政治理想的活生生的例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5.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点评:这四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的自知之明、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

9、万分。作者重申自己“独好修以为常”。“独”字表现出诗人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代价的自觉态度,带有一点自豪的味道。诗人意志更加坚定,信仰更加明确。即使被肢解,也改变不了自己。反省明志,斗志弥坚。这四句诗以退为进,更表现出诗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不悔的精神和品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了出来,继之又更加坚定地做出了选择。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在离骚中,屈原擅长用“鸷鸟”“方圜”之类

10、的词作比,节选部分还有哪些这样的词?其含义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在节选部分中还有“蕙”“蛾眉”“兰皋”“椒丘”“芰荷”“芙蓉”等,它们均比喻高尚的节操、美好的品行、崇高的理想;“众女”比喻许多小人。“鸷”是凶猛的鸟,指鹰、雕等,“鸟”指一般的鸟,它们分别比喻君子和小人;“方”是方枘,“圜”是圆凿,前者比喻正直端方的人,后者比喻世故圆滑的人。这些词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给读者以较深刻的印象。这种写法,形象鲜明,情感意识强烈,使诗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种写作手法在屈原的诗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可谓是屈原诗歌的一大特点。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节选部

11、分的第一节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节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前后是否矛盾?试做分析。提示:前后并不矛盾。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因而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分,疏远了他。虽然遭到来自多方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就是对这种心志的表白。第二节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是就在政治活动中的

12、进退来说的,并不意味着诗人就此放弃操守。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提示:离骚的语言相当华美。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高洁等。诗人所用的表现手法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其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两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的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

13、全诗以四句为一层,每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保持回环往复的旋律,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另外,诗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血泪凝结成的生命挽歌浅析离骚中屈原的悲剧形象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战国时代,诗人的理想就是使祖国强大、

14、富裕。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众所周知,儒家高扬道德大旗,主张克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屈原,不仅把“修能”(卓越的才能)作为圣人的目标,而且具有强烈的以圣人自诩的倾向。他在诗中借香草喻内在的美德,用美人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所有这些都刻画出高洁动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试图以道德理想促成“美政”理想,通过高扬道德理想来整治政治秩序。然而,事实上,他发现现实中的楚王与理想中的圣王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于是,对楚王的怨愤和对“党人”的鄙弃萦绕于怀,加上诗人最终遭谗见废,导致“美政”理想的

15、幻灭,“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悲剧性的人生结局,令人深思。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昏庸的君王面前,在奸邪的“党人”面前,既不能改变自己,也不能改变楚国,且又不愿离开自己的祖国,只能选择以死明志,去殉他所追求的道德理想和“美政”理想。这是屈原悲剧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崇尚圣人的德治,试图以此建立合理的社会政治秩序,又不能不说是一种局限。但是,屈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的峻洁人格,千百年来感召了无数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时,慷慨赴难,舍身救国,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戴着花冠的诗人当我们用现世的眼光审视屈原时,一

16、定会觉得他很傻很傻;可人生如果可以重来的话,他一定会重新投入汨罗江。我想,执着和理想便是他的生命主题吧。当一个人过于强烈地期望一件不可能的事时,生命就演变成了一出悲剧。可是执着却能在生命中开出艳丽的花朵,理想在黑暗中也能碰撞出浪漫的火花。一个被楚国和世人都抛弃了的人依然可以写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坚定的诗句,可以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样动人的感叹,可以吼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样慷慨的誓言。一个不被爱的人依然爱着别人,希冀祖国强盛,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美文品读素材积累也许,诗和政治相遇本身便是一种错误,皎洁怎能和黑暗相融合呢?然而当诗人和政治家成

17、为一个人时,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当他内心的情感涨满得无法用言语诉说时,他选择来到汨罗江畔。江水,清风,香草。江水涤不尽世上的污秽,清风吹不散朝廷的腐朽,香草的诗句唤不醒昏庸的楚王。既然理想已死,肉体停留在世上又有什么用呢?在诗人和政治家身份的纠缠中,最终,他选择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浪漫:在满是香草的岸边,将肉体抛入水中,将灵魂融入风里,留下一顶花冠守候如血的夕阳!在世人的眼中屈原疯了,可是在屈原的眼中世人疯了!于是他毫不吝惜丢下肉体,让灵魂追逐精神的家园。当然,如果灵魂也能作诗,屈原应当把告别写出来,给他所爱的和不爱的人一个交代,可是灵魂终究缄默了,独留下深深的叹惋。美文品读素材积累诗人的浪漫

18、注定了他的悲哀,他拆下肋骨当作火把点燃,照亮黑暗的路!我想如果人生是块金黄的麦田,那么屈原就是个疼痛的收割者,他用他的节操收割了他自己的生命。两千多年前,这个浪漫的诗人用诗句开始了一条拯救自己、拯救世界的不归路。汨罗江在落日的余晖中翻腾着,生命在时光的车轮中轮回着。今天,回望历史仍然可以看见他的生命之舞:头戴花冠,挥洒毛笔,蘸着自己伤口流下的鲜血,在清风拂来的馨香空气中,抒写浪漫和执着。品读提示屈原,本身就是一首长诗,是一座文化的丰碑。因此,对屈原的歌颂,人们多着眼于屈原诗人的气质和执着的理想,这篇文章也不例外;但本文能采用如诗如画的语言,生动地诠释为理想而生也为理想而死的屈原的心路历程,这是本文的高妙之处。美文品读素材积累离骚是屈原忠君爱民理想的最好写照,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也激励着人们为了美好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因此,屈原及其作品赢得了后人的无限推崇。下面的材料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