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四项基本技能学习教案_第1页
急救四项基本技能学习教案_第2页
急救四项基本技能学习教案_第3页
急救四项基本技能学习教案_第4页
急救四项基本技能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急救急救(jji)四项基本技能四项基本技能第一页,共31页。止血(zh xu)包扎(boz)固定(gdng)搬运第1页/共30页第二页,共31页。第2页/共30页第三页,共31页。评估评估(pn )评估患者出血的部位、性质、出血量,病情、评估患者出血的部位、性质、出血量,病情、意识状态、合作能力意识状态、合作能力(nngl)及心理状态。及心理状态。解释解释告知患者止血的目的、方法、操作可能出现告知患者止血的目的、方法、操作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教会其配合的方法。的不适及并发症,教会其配合的方法。 第3页/共30页第四页,共31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止血带扎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扎在上止血

2、带扎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扎在上1/2 处,大处,大腿腿(dtu)扎在上扎在上2/3 处,止血带止血法不适于前臂处,止血带止血法不适于前臂和小腿部位的止血。和小腿部位的止血。松紧度以出血松紧度以出血(ch xi)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宜。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宜。时间不宜时间不宜lh ,每,每30 min 松带一次,松带一次,间歇松带一次,松带一次,间歇30-60S。尽快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有效止血。尽快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有效止血。使用止血带的部位要露在衣物外面,在止血带的上方作明使用止血带的部位要露在衣物外面,在止血带的上方作明显标示,写上使用止血带的日期、时间,时间精确到分钟显标示,写上使

3、用止血带的日期、时间,时间精确到分钟。第4页/共30页第五页,共31页。观察观察(gunch)严密观察严密观察(gunch)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止血效果,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止血效果,监测生命体征,根据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根据观察(gunch)的情况重新调整止血的情况重新调整止血带。带。准备松止血带前,先改用指压止血法或伤口加压止血法过渡,才慢慢放松止血带。准备松止血带前,先改用指压止血法或伤口加压止血法过渡,才慢慢放松止血带。记录记录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止血时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止血时间、方法、效果及并发症。间、方法、效果及并发症。第5页/共30页第

4、六页,共31页。第6页/共30页第七页,共31页。第7页/共30页第八页,共31页。评估评估(pn )患者病情,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患者病情,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受伤场所、原因,创面部位、面积、深力,受伤场所、原因,创面部位、面积、深度,有无骨折及血管度,有无骨折及血管(xugun)损伤。损伤。解释解释告知患者包扎的目的、方法、操作可能带来的不告知患者包扎的目的、方法、操作可能带来的不适,教会患者合作的方法。适,教会患者合作的方法。包扎包扎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包扎材料和方法。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包扎材料和方法。第8页/共30页第九页,共31页。方法方法(fngf)包扎包扎(boz)

5、顺序由低向高,自左向右,从下顺序由低向高,自左向右,从下到上,从远心端到近心端。到上,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保持包扎肢体的功能位置,指(趾)端保持包扎肢体的功能位置,指(趾)端外露。外露。脏器脱出时勿将脱出物还纳,应用无菌换药碗等保脏器脱出时勿将脱出物还纳,应用无菌换药碗等保护。护。开放性气胸者先闭合伤口。开放性气胸者先闭合伤口。异物残留体内时勿拔出,将异物与身体同时包异物残留体内时勿拔出,将异物与身体同时包扎固定。扎固定。避免在伤口、炎症、骨突处及受压部位打结。避免在伤口、炎症、骨突处及受压部位打结。第9页/共30页第十页,共31页。第10页/共30页第十一页,共31页。第11页/共30页第十二

6、页,共31页。第12页/共30页第十三页,共31页。第13页/共30页第十四页,共31页。观察观察(gunch)记录记录(jl)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包扎效果、包扎部位血液循环和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包扎效果、包扎部位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上级医生并协助处神经功能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上级医生并协助处理。理。第14页/共30页第十五页,共31页。第15页/共30页第十六页,共31页。评估评估(pn )评估患者病情,受伤评估患者病情,受伤(shu shng)原因和场所原因和场所,骨折部位、性质(开放性或闭合性)、程度,骨折部位、性质(开放性或闭合性)、程度(不完全骨折或完全骨折),有无

7、神经及血管(不完全骨折或完全骨折),有无神经及血管损伤。损伤。解释解释告知患者家属固定的目的、方法,操作告知患者家属固定的目的、方法,操作可能带来的不适,合作的方法及固定后的可能带来的不适,合作的方法及固定后的护理要点。护理要点。第16页/共30页第十七页,共31页。a)患者有伤口和出血时,应先进行止血包扎,再固定。患者有伤口和出血时,应先进行止血包扎,再固定。b)有休克时,先进行抗休克治疗。有休克时,先进行抗休克治疗。c)遇开放性骨折时,不可以将刺出的骨端送入伤口,以免造成感染。遇开放性骨折时,不可以将刺出的骨端送入伤口,以免造成感染。d)夹板的长度和宽度要与骨折的肢体相适应,其长度应超过骨

8、折的上下夹板的长度和宽度要与骨折的肢体相适应,其长度应超过骨折的上下两个关节。两个关节。e)夹板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内应加衬垫。固定时除固定骨折部位上下夹板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内应加衬垫。固定时除固定骨折部位上下端端(xi dun)外,还应固定上、下关节,防止受伤部位移动。外,还应固定上、下关节,防止受伤部位移动。f)指(趾)端外露,便于观察血运情况。固定后尽量制动。指(趾)端外露,便于观察血运情况。固定后尽量制动。严格遵守固定原则严格遵守固定原则(yunz),正确固定。,正确固定。第17页/共30页第十八页,共31页。第18页/共30页第十九页,共31页。第19页/共30页第二十页,共31页

9、。第20页/共30页第二十一页,共31页。第21页/共30页第二十二页,共31页。第22页/共30页第二十三页,共31页。观察观察(gunch)严密观察病情和固定肢体远端血液循环、严密观察病情和固定肢体远端血液循环、神经功能情况神经功能情况(qngkung)。发现异常及。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上级医生并协助处理。时报告上级医生并协助处理。记录记录记录患者病情、治疗,受伤部位、程度,记录患者病情、治疗,受伤部位、程度,固定的部位、方法、效果。固定的部位、方法、效果。第23页/共30页第二十四页,共31页。第24页/共30页第二十五页,共31页。评估评估(pn )患者的病情、活动能力、沟通、理解及合作能

10、患者的病情、活动能力、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心理力,心理(xnl)状态,受伤部位、程度,受伤原状态,受伤部位、程度,受伤原因和环境,搬运距离和搬运者的体力。因和环境,搬运距离和搬运者的体力。 【 操作操作(cozu)重点步骤重点步骤 】a)心脏停搏、窒息、大出血休克未施行基本生命支持者不宜搬运。心脏停搏、窒息、大出血休克未施行基本生命支持者不宜搬运。b)多发性创伤紧急处置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不宜长途搬运。多发性创伤紧急处置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不宜长途搬运。c)脊柱骨折的患者应禁止使用软担架或单人搬运,防止脊髓的进一步损伤。脊柱骨折的患者应禁止使用软担架或单人搬运,防止脊髓的进一步损伤。

11、d)开放性损伤患者应先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再搬运。开放性损伤患者应先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再搬运。e)病情危重患者转运同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病情危重患者转运同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第25页/共30页第二十六页,共31页。解释解释(jish)告知患者家属:搬运的目的、方法、可能告知患者家属:搬运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风险出现的风险(fngxin)、必要时签、必要时签 护理知护理知情同意书情同意书 。a)徒手搬运法不宜首选,尤其是危重患者徒手搬运法不宜首选,尤其是危重患者的搬运。的搬运。b)怀疑或发生颈椎损伤的患者,应使用多怀疑或发生颈椎损伤的患者,应使用多人硬板平卧搬运。人硬板平卧搬运。c

12、)脊柱损伤患者,用硬板平卧、多人搬运。脊柱损伤患者,用硬板平卧、多人搬运。选择合选择合适的搬适的搬运方法运方法和工具和工具第26页/共30页第二十七页,共31页。a)脊柱损伤患者,三人以上同时统一操作,人保护损伤部位,保持患者身体直线,脊柱损伤患者,三人以上同时统一操作,人保护损伤部位,保持患者身体直线,防止移位、扭曲和震动防止移位、扭曲和震动(zhndng)。b)颈椎损伤患者,专人托住头部,稍作牵引在颈旁置沙袋固定,保持患者头部与躯颈椎损伤患者,专人托住头部,稍作牵引在颈旁置沙袋固定,保持患者头部与躯于成一直线。于成一直线。c)四肢骨折患者先包扎固定,搬动时有专人保护患肢。四肢骨折患者先包扎

13、固定,搬动时有专人保护患肢。d)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休克患者取去枕仰卧位或中凹卧位,头偏向一侧;咯血患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休克患者取去枕仰卧位或中凹卧位,头偏向一侧;咯血患者采用俯卧位,头部应侧转;昏迷患者或有窒息危险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者采用俯卧位,头部应侧转;昏迷患者或有窒息危险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一侧。e)外伤出血患者,将出血部位置于心脏水平以上;头部及脸部出血者,如无休克症外伤出血患者,将出血部位置于心脏水平以上;头部及脸部出血者,如无休克症状,取半坐卧位或坐位。状,取半坐卧位或坐位。f)双人抬担架时,患者头部朝向后者,便于病情观察,保持患者水平状态;使用四双人抬担架时,患者头部朝向后者,便于病情观察,保持患者水平状态;使用四轮担架上下坡时,患者头在高处。轮担架上下坡时,患者头在高处。第27页/共30页第二十八页,共31页。观察观察(gunch)注意搬运过程中的病情(bngqng)观察,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应就地抢救。记录记录准确记录病情,搬运结果。第28页/共30页第二十九页,共31页。第29页/共30页第三十页,共31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会计学。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