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阅读: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自媒体”大热,由此产生一大批“自媒体人”在_第1页
论述类阅读: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自媒体”大热,由此产生一大批“自媒体人”在_第2页
论述类阅读: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自媒体”大热,由此产生一大批“自媒体人”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述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如今,一个尚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 - “自媒体 ”大热,由此产生一大批 “自媒体人 ”。在中国古代, 尽管没有自媒体一说, 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在汉代,宫廷文学侍从官得到重视, 朝廷往往向民间征招 “笔杆子 ”,优秀的还给官当。贾谊、司马相如、杨雄、东方朔、枚皋、张衡、蔡邕这些汉代词赋名家, 当初都是这样的 “笔杆子 ”。可是,古代既没有稿费制,更无广告分成一说,玩自媒体靠什么获取报酬 ?靠“打赏 ”。成语 “一字千金 ”便因打赏而来。首开打赏先河的是汉代, 如汉代四川才子王褒便屡被打赏。 据汉书·王褒传,王

2、褒文章文采飞扬,汉宣帝刘询听说后,将他征召入京,常将他和张子侨俩人带在身边, “所幸宫馆, 辄为歌颂 ”。但文章并不是白写的,汉宣帝会根据文章的质量进行打赏, 即所谓 “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唐代时,现代很流行的稿费制已出现,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一条创收的渠道。稿费在古代通称 “润笔 ”。在唐朝, 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 如当时文化名人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便可拿到巨额稿费。尤其是韩愈,他最擅长写墓志、碑文,高的话一篇碑文就能拿到 “(黄) 金数斤”,时人曾讥之为 “谀墓金 ”。看来,为了拿到润笔,韩愈在志文中未少用阿谀奉承之词。 其实,“谀墓受金 ”韩愈并非第一人, 这一词

3、最早使用在东汉末文人蔡邕的身上,由此可见,润笔早在汉代即已存在。“写软文 ”被一些现代媒体人视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创收手段, 殊不知古代文人早就开始玩这一套了,到明清时手法已颇老到。所谓 “软文 ”,就是根据对方需要而创作、发布的形象宣传、广告、美言性质的文章。古代最早最出名的一篇 “软文 ”,是出自汉代才子司马相如之手的长门赋。司马相如本人也没有回避此事, 他在序中如实交代:“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这就是后世文人津津乐道的 “千金买赋 ”的故事。古代文人

4、创收的花样还有很多, 除了传统的打赏、稿费,还可以直接 “卖文”、代人 “捉刀 ”、“卖版权 ”等等。( 摘编自倪方六古人如何玩“自媒体 ”)15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无自媒体一说, 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 如王褒、司马相如等。B. 古人玩自媒体靠 “打赏 ”获得酬劳,成语 “一字千金 ”便因汉宣帝赏赐王褒而来。C. 唐代已很流行稿费制,这样,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 “润笔 " 这条创收渠道。D. 人们津津乐道的 “千金买赋 ”的故事,说明古代文人 “写软文 ”都是心照不宣的。15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

5、章以 “打赏 ”“润笔 ”“写软文 ”等为例,介绍了古人玩 “自媒体 ”获取报酬的方法。B. “谀墓受金 ”一词最早用在东汉蔡邕身上,为汉代已存在润笔的观点提供了例证。C. 唐朝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拿到巨额稿费一例,证明古代文人润笔很高。D. 司马相如在长门赋序中的如实交代,证明了作品是根据陈皇后的需要创作的。15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汉代的一些词赋名家如贾谊、杨雄、张衡等都是朝廷从民间征招上来的 “笔杆子 ”。B. 如果不是为了拿到高额润笔,韩愈在墓志、碑文中就不会用那么多阿谀奉承之词。C. 汉宣帝 “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才子王褒、张子侨便因其文章文采飞

6、扬屡被打赏。D. 古代文人有时还直接 “卖文 ”、代人 “捉刀 ”、“卖版权 ”,这也是他们的创收渠道。1,【答案】157. A158. C159. B【解析】157. B 项,结合文本内容 “古代既没有稿费制,更无广告分成一说,玩自媒体靠什么获取报酬?靠 打赏 。成语 一字千金 便因打赏而来 ”分析可知, “便因汉宣帝赏赐王褒而来 ”错误。 C项,结合文本内容 “唐代时,现代很流行的稿费制已出现,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一条创收的渠道 ”分析可知, “很流行 ”错误。 D项,结合文本内容 “写软文 被一些现代媒体人视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创收手段 ”“司马相如本人也没有回避此事,他在序中如实交代 ”分析可知, “古代文人 写软文 都是心照不宣的 ” 于文无据。故选 A。158. C项,结合文本内容 “稿费在古代通称 润笔 。在唐朝,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 这一词最早使用在东汉末文人蔡邕的身上,由此可见,润笔早在汉代即已存在 ”分析可知, “证明古代文人润笔很高 ” 分析不当,应该是论证了 “唐代时,现代很流行的稿费制已出现 ”。故选C。159. B 项,结合文本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