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五放线菌霉菌形态观察实用教案_第1页
试验五放线菌霉菌形态观察实用教案_第2页
试验五放线菌霉菌形态观察实用教案_第3页
试验五放线菌霉菌形态观察实用教案_第4页
试验五放线菌霉菌形态观察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yunl)三、实验器材四、实验步骤五、实验报告第1页/共24页第一页,共24页。 学习并掌握观察(gunch)放线菌、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初步了解放线菌和四类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第2页/共24页第二页,共24页。放线菌(原核微生物):放线菌(原核微生物): 由不同长短的纤细的菌丝所形成由不同长短的纤细的菌丝所形成的单细胞菌丝体。菌丝体分为两部分,的单细胞菌丝体。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潜入培养基中的营养即潜入培养基中的营养(yngyng)(yngyng)菌丝(或称基内菌丝)和生长在培养菌丝(或称基内菌丝)和生长在培养基以上的气生菌丝。有些气生菌丝分基以上的气生菌丝。

2、有些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呈螺旋形、波浪形或分化成孢子丝,呈螺旋形、波浪形或分枝状等。孢子常呈圆形、椭圆形或杆枝状等。孢子常呈圆形、椭圆形或杆状。气生菌丝及孢子的形状和颜色常状。气生菌丝及孢子的形状和颜色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第3页/共24页第三页,共24页。放线菌培养和观察放线菌培养和观察(gunch)(gunch)方方法法 扦片法:在放线菌平板上扦上盖玻片后培养,扦片法:在放线菌平板上扦上盖玻片后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biomin)与盖玻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片上。观察时直片的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片上。观察时直接取出盖玻

3、片置于载玻片上镜检。接取出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镜检。镜检:用镊子拔出盖玻片,擦去背面培养镜检:用镊子拔出盖玻片,擦去背面培养(piyng)物,将有菌的一面朝上置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物,将有菌的一面朝上置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宜用略暗光线观察,低倍镜宜用略暗光线观察,低倍镜高倍镜;染色后观察高倍镜;染色后观察效果更好。效果更好。第4页/共24页第四页,共24页。 玻璃纸法:将玻璃纸覆盖在平板表面,接种放线菌、培养,放线菌在玻璃纸上形成菌苔。观察时取下玻璃纸固定在载玻片上镜检。 镜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小(y xio)滴水,取下玻璃纸,使菌面朝上,使玻璃纸平贴于载玻片上。第5页/共24页第五页,共2

4、4页。 优点(yudin)(yudin):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和不同生长期的形态。注意注意: :整过程勿触动整过程勿触动(chdng)(chdng)菌菌面培养物。面培养物。第6页/共24页第六页,共24页。 印片法:将要观察的放线菌的菌落或菌苔直接印在载玻片上,经染色后观察。 用接种(jizhng)铲或解剖刀将平板上的菌苔连同培养基一起切下,菌面朝上。另取一载玻片,微热后,轻轻按压菌苔,固定,染色后镜检。 主要用于观察孢子丝的形态,孢子的排列及其形状等,但形态特征可能有所改变。第7页/共24页第七页,共24页。 霉菌(真核微生物): 霉菌是一类可产生复杂分枝菌丝的真核微生物的统

5、称。分枝菌丝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ydng)(ydng)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放线菌大得多。第8页/共24页第八页,共24页。霉菌(mjn)(mjn)培养和观察方法 载玻片法:将培养基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其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hn xin)生长。观察时直接将载玻片镜检。第9页/共24页第九页,共24页。 玻璃纸法:与放线菌相似。 直接制片观察法:用解剖针挑取少量培养(piyng)(piyng)物置于预先滴加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中,制成霉菌制片镜检。 5050乙醇用于洗去孢子;尽可能保持霉菌生

6、长状态;避免产生气泡。 特点:细胞不变形;不易干燥,易保存;防止孢子飞散;增强反差。第10页/共24页第十页,共24页。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bin xng),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制真菌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的特点是:(a)细胞不变形(bin xng);(b)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c)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第11页/共24页第十一页,共24页。1 1、菌种 放线菌划线平板287287天后(tin hu)(tin hu)培养物,曲霉、根霉、青霉和毛霉划线平板284284天后(tin hu)(tin hu

7、)培养物。2 2、仪器 显微镜;3 3、其他材料 平皿,载玻片,解剖针,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染色缸等。三、实验三、实验(shyn)器材器材第12页/共24页第十二页,共24页。四、操作步骤四、操作步骤 观察放线菌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的区别取插片一片,直接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注意分界面两侧菌丝形态(xngti)(xngti)的差异链霉菌链霉菌(mjn)的基内菌丝与气生菌丝的基内菌丝与气生菌丝第13页/共24页第十三页,共24页。孢子孢子(boz)丝分隔成孢子丝分隔成孢子(boz)第14页/共24页第十四页,共24页。放线菌和细菌(xjn)的异同第15页/共24页第十五页,共24页。观察

8、黑根霉菌观察黑根霉菌丝情况和子丝情况和子囊孢子情况囊孢子情况(着重辨认(着重辨认(binrn)孢孢子囊、包囊子囊、包囊梗、假根):梗、假根):第16页/共24页第十六页,共24页。 观察观察(gunch)毛霉菌丝和分生孢子着毛霉菌丝和分生孢子着生情况:生情况:逐逐级级分分枝枝(fn zh)第17页/共24页第十七页,共24页。 观察观察(gunch)黑曲霉菌丝分隔黑曲霉菌丝分隔情况和分生孢子情况和分生孢子着生情况(着重着生情况(着重辨认分生孢子梗、辨认分生孢子梗、足细胞和分生孢足细胞和分生孢子):子):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顶囊,圆形或椭圆形的顶囊,由顶囊向外辐

9、射长出一由顶囊向外辐射长出一层或两层小梗,最上层层或两层小梗,最上层小梗呈瓶状,在其顶端小梗呈瓶状,在其顶端生成生成(shn chn)成串成串的分生孢子。的分生孢子。第18页/共24页第十八页,共24页。 观察观察(gunch)青霉菌丝和分青霉菌丝和分生孢子着生情生孢子着生情况:况: 第19页/共24页第十九页,共24页。第20页/共24页第二十页,共24页。五、实验报告五、实验报告 记录所观察(gunch)(gunch)到的放线菌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差别 绘图表示曲霉、根霉、青霉和毛霉的形态特征第21页/共24页第二十一页,共24页。思考题 在显微镜的高倍镜或油镜下如何区分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