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1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述12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业简述32.1 行业界定32.2 生命周期32.3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43近11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供求状况63.1市场运行整体状况63.2 产销情况73.2.1 生产情况73.2.2 销售情况83.3 进出口情况94 近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企业发展概况144.1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144.2外资企业在华情况145竞争格局分析155.1区域竞争分析155.2企业竞争156 2011年-2016年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及综合预测176.1 供给和需求预测176.2 进出口预测186.3 发展前景预测191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述自十一五以来,我国汽
2、车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800万辆,其中生产量为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2012年前四个月我国汽车产量为643.19万辆,销量为641.75万辆。 图1.1 世界及中国历年汽车产量及中国所占份额 数据来源: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图1.1是世界及中国历年汽车产量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到世界近十几年来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全球汽车总产量由2001年的5630万辆增长到2011年的8010万辆,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产量有所下降,但从2009年以后,恢复了增长趋势。中国的
3、汽车产业发展尤其迅猛,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不断攀升,从2001年占全球4.1的比例迅速增长为2011年的23.1。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制造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汽车市场良好的产销状况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不难看出,中外汽车零部件的市场之争、品牌之争、服务之争、价格之争将随着市场的扩大而愈演愈烈。世界排位20名的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大多都在北京或上海设立了办事处、投资控股机构,如德尔福、TRW、博世者,非目正在进行商务活动。如:参加对其合资企业的管理、对汽车保有量和各类经销商的业绩调查等市场活动;有的还通过各种渠道,在问原来并无份额的配套市场和维修市场渗透。面对如此激烈
4、的竞争格局,国内有些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感到”惶惶不可终日”。对于还没有完全溶入市场经济的民族汽车工业来说,竞争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毕竟只有不断地成长才有可能弥补先天的不足。优胜劣汰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零部件市场的竞争也是如此!要发展、要壮大,企业自身必须要有良好的“软件”和“硬件”。固步自动,踌躇不前,竞争必定会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工见更加开放、更加健康、更加规范、更快地问全球化发展。2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业简述2.1 行业界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是指指机动车辆及其车身的各种零配件的制造。经2003年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调整后,其国民经济行业类别
5、代码为:C3725。主要包括:(1)汽车部件:离合器总成、变速器总成、传动轴总成、分动器总成、前桥总成、后桥总成、中桥总成、差速器总成、主减速器总成、前后悬挂弹簧总成等;(2)汽车零件:缓冲器(保险杠)、制动器、变速箱、车轴、车轮、减震器、散热器(水箱)、消声器、排气管、离合器、方向盘、转向柱及转向器等零件。2.2 生命周期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也叫幼稚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如图2.1所示。图2.1 行业生命周期图通过分析2005年2012年4月,决定行业生命周期状况中的销售增长率、利润额两个自变量变化情况,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行业销售额逐年增加,
6、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8.25%。利润率在2005年以前,维持约为5%左右,2005年以后有所上升,近三年维持在7%左右。可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正处于成长期。2.3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1365亿元增长到2011年20155亿元。十一年间增长了将近15倍。 图2.2 2001年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总产值及增长趋势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截止2011年底,全国纳入统计的共有1102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为18905亿元,利润总额为1399亿元。这将进一步带动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在制造
7、等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如图2.3所示。 图2.3 2001年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及其占GDP比重变化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2001-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发展稳定增长,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1年该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为1.43%,2006、2007年分别达到了2.58%和2.77%。2010年和2011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02和4.27。可见,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3近11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供求状况3.1市场运行整体状况2001-2011年,我国汽车整车企业的整车产品销售
8、收入每年平均增长26;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每年平均增长28.25%,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011年,零部件产业总产值达到20155亿元,同比增长24.87%,销售收入达到18905亿元,行业利润率7.4%,全年利润总额达到1398.97亿元。2011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从业人数达到229万,实现工业总产值20155亿元。图3.1 2001年2011年汽车零部件占汽车工业产值份额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不完全统计得出从图3.1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值占汽车工业产值份额不断增长,由2001年的30.79%增长到2011年的43.45%。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零
9、部件产业也不断壮大。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纷纷在我国建立生产中心,加速了我国际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图3.2 2005年2011年汽车产业零部件产业利润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及网络数据分析得出图3.2是2005年2011年汽车产业中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利润率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汽车产业中整车利润率除了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降为2.29%外,其他年份基本上徘徊于4%5%之间。而零部件产业的利润率则逐年上升,由2005年的5.3%上升到2010年的8.2%,2011年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及欧债危机影响,利润率有所下降,但仍达到7.4%,远高于汽车整车产业的4
10、.7%。3.2 产销情况3.2.1 生产情况中汽协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国产汽车产销同比明显增长,带动累计产销双双正增长,汽车行业趋稳迹象明显。前5月累计,汽车产销分别为800.02万辆和802.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9%和1.70%。说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于稳定。这必将影响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净利润大幅度下滑,总体净利润下滑在30%左右。财报显示,我国66家零部件上市公司2012年第一季度营收合计同比下滑5.7%至688.94亿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近三成(27.9%)至39.83亿元;平均净利率为5.8%,较2010年下降1.8个百分
11、点。其中,超七成企业(47家,包括五家亏损企业)净利润均出现下滑。3.2.2 销售情况2001-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的整体销售水平不断提高,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图3.3 2001年2011年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及增长率数据来源的:机电网从图3.3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在2002年增长非常迅速,2005年增长率则非常低。随后又恢复快速增长态势,但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受到汽车整车产业影响。2011年增速放缓。但汽车零部件销售产值绝对量仍然逐年增加。市场容量不断扩张。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总收入达到18905亿元。大约是2001年1601亿
12、元的12倍。在企业分布方面,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销售状态不一。随着外资企业频频进入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领域,使我国本土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目前,我国国内资汽车零部件厂家的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至25%,市场份额的相对弱势表现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缺乏底气。有数据显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研发投入的比重上远低于跨国企业,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只占销售收入的06%左右,而跨国公司的比重大概能达到7%10%。内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资金投入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图3.4所示,2011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中,外商与港澳台企业所占份额约为50%,国有
13、企业约为10%,股价制企业11%,私营企业为15%,其他企业为14%。图3.4 2011年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分布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3.3 进出口情况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结构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形成了以山东省、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为骨干的重要出口基地,并依据不同产品形成各自的梯次供应格局;汽车零部件出口目的地集中于传统的汽车大市场如美国、日本的同时,形成了较宽范围的梯度供应格局。 图3.5 2001年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达到466亿美元,
14、同比增长26.94%以上,是2001年同期的13.49亿美元的35倍。如图3.6所示。按照产品大类分,行驶系统出口所占份额最大,以近191.56亿美元高居榜首,占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的41%,其次是汽车电子电器,出口金额超过86.48亿美元,比例达到18。转向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出口金额所占份额最低。具体情况见图3.7 。 图3.6 2001年2011年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的:汽车工业协会图3.7 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金额比例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图3.8 2011年1月2012年3月汽车发动机进出口数量统计图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图3.9 2011年1月2012年3月汽
15、车发动机出口金额统计图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图3.8是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国汽车发动机进出口数量统计图,从图中可以发现,由于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及欧债危机的发酵,发动机进出口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图3.9是汽车发动机出口额统计图,出口金额在2012年2月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后,3月份增长率开始回升,达到50%以上。 图3.10 2011年1月2012年3月汽车零部件出口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图3.10是2011年1月份2012年汽车零部件按月统计图。从图中可以发现,2011年3月份汽车零部件出口量获得极大增长后,增长率一直徘徊于0附近,2012年2月份增长有所加快,但3
16、月份后,增长率又出现下降。4 近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企业发展概况4.1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的整体水平基本满足了国内引进车型的配套要求,而且,有的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产品销往海外市场。在上海、浙江、江苏、湖北、重庆、广东、吉林、辽宁、天津、福建、安徽等地,形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基地。2001-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企业从业数在不断增加, 2007年为7171,2011年为11025家,与2000年的2430家相比,翻了4倍多。企业从业人数也远远超过200万人。4.2外资企业在华情况随着汽车跨国大公司全部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德尔福、博世、伟世通、电装、江森
17、、李尔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来华投资,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在华设立了13家独资和合资企业、1个技术中心和一家培训中心,总投资4亿多美元,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近5亿美元,产品三分之一出口;博世公司,建立了覆盖全中国的规模化零部件分销网,拥有150多家售后维修服务站;伟世通公司在中国成立了5家合资企业,生产汽车内外饰件、电子、电器等汽车零部件;日本电装公司在天津、烟台、重庆等地开设了多家独资、合资企业。5竞争格局分析5.1区域竞争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由于受经济环境及地域条件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地域差别。从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大型企业集中分布在华东地区
18、,企业数量占到总统计数的50%以上,其次为华中地区。图5.1是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分布图。图5.1 2011年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分布图数据来源的:国家统计局从区域分布情况看,长三角工业产值所占份额最大,达到33.4%,其次是东北,达到11.4%,东北地区约占9.6%的份额,其余45.7%则散布于全国其他地区。5.2企业竞争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出现了由国资、民资、外资三大主体构成的竞争格局。国有企业主要是过去形成的配套体系,以内部配套为主,现已开始尝试跳出原有企业集团的配套范围,拓展新空间;民营企业由于过去与整车很少有直接配套关系,多为二级、三级配套商,或在零售市场、出口市场上拼搏;外
19、资零部件企业多由实力强大的世界级零部件供应商控制,经营管理水平高,拥有先进的产品技术,并与跨国公司整车有原配套关系,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图5.2 2011年零部件进口金额企业份额 数据来源:商务部统计数据由图5.2可以看出,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中,中外合资与合作企业占了53.38%,外商独资企业占了31.4%,国企所占份额只有11.5%,集体企业和私人企业所占份额分别为3.1%和.62%。图5.3是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所占份额统计图,外商独资企业占的份额为35.43%,中外合资与合作企业占的份额为23.58%,国有企业所占份额为11.62%,私人企业占据了26.14%
20、的份额,集体企业占的比重为3.23%。从图中可以看出,拥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所占据的份额约为60%,私人企业所占份额超过了国有企业,说明我国私营企业正在逐渐成长,竞争力也不断增长。 图5.3 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企业份额 数据来源:商务部统计数据6 2011年-2016年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及综合预测6.1 供给和需求预测 图6.1 20122016年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及增长率预测20012011年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工业总产值不断上升,2011年达到20155亿元,比2001年的1365亿元增加了14倍。预计,未来5年,该行业工业总产值继续增加,年增长率维持在30%左右。利用预测趋势分析法可知,2012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的产值将达到26619亿元,2015年、2016年将分别为59059亿元和77824亿元。2001-2011年11年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消费市场情况良好。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年平均销售增长28.9%。根据预测趋势线分析法,2012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品的销售产值将分别达到23457亿元。2015年该行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50193亿元,2016年在此基础上继续攀升,达到64595亿元。 图6.2 20122016年汽车零部件工业销售收入及增长率预测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