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调查分析_第1页
120例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调查分析_第2页
120例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调查分析_第3页
120例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调查分析_第4页
120例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调查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20例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王补青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在不孕症妇女中出现的比例,从而更好的为不孕症妇女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治疗。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观察组为自愿参加120例不孕症妇女,对照组为120例健康育龄女性。对两组分别按照焦虑/抑郁测定表进行填表测试,并采用自拟表格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有一个全面了解。 结果 观察组120例不孕患者中出现焦虑症状39例(32.5%),出现抑郁症状37例(30.83%)。对照组120例患者中,出现焦虑症状7例(5.83%),出现抑郁症状3(2.5%),两

2、组焦虑发生率及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孕症妇女因处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等多重压力下,较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性疾病,需要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关键词 不孕症;焦虑;抑郁;心理研究 r711.6 b 2095-0616(2014)16-50-03an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or 120 females with infertilitywang buqingno.2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i, shanxi, changzhi

3、046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portio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females with infertility so as to better carry out necessar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them. methods this study was a randomized study.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tained 120 voluntary females with infertility,

4、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tained 120 healthy females of child-bearing ag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s was used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was understood comprehensively via a self-designed table. results 39 of 120 females with infertility in the observ

5、ation group showed anxiety (32.5%), 37 showed depression (30.83%). 7 of 120 females in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anxiety (5.83%) and 3 showed depression (2.5%). the differences of incid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emales wit

6、h infertility are likely to have psychological disease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due to social, family and personal factors, and thus need to be treated b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a timely basis.key words infertility; anxiety; depression; phycological research目前,由于受到环境污染、激素滥用等非主观因素以及人工流产

7、,过早性生活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近几年不孕症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1。女性在面对不孕症的治疗中,不仅需要面对自身压力,同时还要承受另一方,以及另一个家庭所带来的压力,因此也更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变化,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性疾病,而这类问题又反过来影响不孕症的治疗,从而导致恶性循环2-3。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对自愿参加的12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并以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s)作为心理评价依据。从实际情况上分析不孕症给女性带来焦虑/抑郁的情况,从而为生殖医学的研究及患者治疗提供一定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诊治,并自愿参与

8、调查研究的不孕症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237岁,平均(27.9±3.4)岁,不孕病程1.58.5年,患者均无明显躯体疾病及精神病史。对照组以相同人数的健康育龄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年龄2236岁,平均(28.1±3.6)岁,无其他临床疾病和精神病史。经统计分析,两组在年龄、生活习性、健康状况等因素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问卷共发放240份,endprint1.2 研究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s)和本院自拟调查表对参与研究的不孕症患者及健康育龄女性进行评分4-5。具体如下:(1)以hads评分为标准,对调查对象的焦虑/抑郁症状

9、采取4级评分制。正常:07分;轻度郁闷/抑郁:810分;中度郁闷/抑郁:1114分;重度郁闷/抑郁:1521分。(2)以本院自拟调查表对不孕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躯体健康程度,精力、夫妻关系、社会关系、情绪波动等方面。评分的高低,与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或情绪掌控能力好坏成正相关。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抑郁/焦虑的情况比较经问卷调查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中共出现焦虑症状39例(占32.5%),

10、抑郁症状37例(占30.83%),而对照组中出现焦虑症状仅7例(占5.83%),抑郁症状仅3例(占2.5%)。经统计分析,两组焦虑x2=18.23,抑郁x2=27.57,两组在焦虑发生率、抑郁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2.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ds评分比较观察组的焦虑评分(6.91±3.19),抑郁评分(7.01±2.78),对照组的焦虑评分(3.71±1.19),对照组的抑郁评分男方原因占35%,夫妻双方均有关占20%,其余10%为无明确诱因8-9。而我国由于受到传统文化观念影响,虽然不孕是由男女双方共同导致的,但我们一贯的将责任强加

11、于女方,导致女方受到巨大心理压力,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性疾病10。在不孕症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又未能对心理疾病引起重视,使得心理性疾病严重影响不孕症的治疗效果,从而使治疗进入恶性循环11-12。本研究通过hads和本院自拟表对焦虑/抑郁症状对不孕症患者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显示,不孕症患者相对于正常育龄女性更易导致焦虑/抑郁现象的发生。同时,焦虑/抑郁症状严重影响不孕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由于不孕症患者大多受到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的影响,如39例焦虑症状,37例抑郁症状中,就有20例与18例存在以上问题,同时由于不孕症患者缺乏必要的社会关心,以及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不敢及时就医,

12、导致延误病情,使得病情得不到有效治疗,加重了焦虑/抑郁症状,从而进入恶性循环。而从我们实际诊治过程中发现,若能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不孕症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面对不孕症患者的心理需要求时,我们应该从基本的沟通开始,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疏导患者心理问题,了解患者所思所虑;同时为患者争取家庭的支持以及建立完善的心理康复治疗。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患者,建议其先咨询相关心理专家后再进行不孕症治疗。社会发展,国家建立,均需要一定人口出生率,而不孕症使得人口减少,也必将影响国家稳定,因此,对于不孕症的治疗应该引起我们医务人员与患者的重视。参考文献1 hidehiko m

13、,takashi h,shun-ichiro i, et al. incerase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infertile japanses woman resulting form lack of husbands support and feeling of stress j.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2004(26):398-404.2 田艳,邓冰,马艳,等.232名不孕症妇女焦虑情绪与社会支持关系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5):526-528.3 杨小娟,高翠萍.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调查以及护理干预j.中国性

14、科学,2013,22(4):83.4 vail horn as,reed sa.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infertility and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tnology for the primary care provider j.mil med,2009,166(11):1018-1022.5 江枫.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9(24):2126-2127.6 梁红烂,陈雪梅,陆倩倩.73例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3):46-48.7 杨小娟,高翠萍.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调查以及护理干预j.中国性科学,2013,22(4):83-86.8 陈玲玲,郑彤彤.影响不孕妇女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42-143.9 李青,单伟颖,秦殿菊.承德市不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