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0年费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_第1页
1961-2010年费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_第2页
1961-2010年费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_第3页
1961-2010年费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_第4页
1961-2010年费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9612010年费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丁来晓+谢晓华摘要 根据19612010年费县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一元回归、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费县温度以0.24 /10年的倾向率上升,其中19611980年以0.03 /10年的倾向率上升,19812010年上升率为0.43 /10年,且秋季气温上升最为明显。费县冬季温度变化幅度最大,稳定性最差;夏季稳定性最好。近50年费县降水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倾向率为-10.2 mm/10年,夏、秋、冬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2、20世纪80年代为少雨期。降水量秋季稳定性最差;夏季降水量最大,稳定性最好。关键词 气温;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山东费县;19612010年p412.1 a 1007-5739(2017)24-0188-03气候变化对全球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外的气候工作者对此问题作了许多研究。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近100年的地表温度正经历着一次明显的增暖,线性增暖约为0.074 /10年1。我国近100年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的情形相似,增温率略高于全球的平均值2-4,因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近50年,我国年降雨量的变化趋势明显的地区差异;而全国

3、平均的日照时数、平均风速以及水面蒸发量等气候要素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5。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气候变暖也愈来愈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各国政府和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张 强等6指出,气候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气候变化是多因子共同作用、多尺度重叠、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混杂的过程。总而言之,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不容忽视。费县地处北纬35°,东经117°,山东省的南部,毗邻江苏,温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费县呈中间地势低,两边地势高的南北分布形势,其中县城位于海拔高度相对较低的中间区域。受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费县区域内各气象要素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

4、空间变化趋势。受厄尔尼诺等一些大气候背景的影响,近些年费县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均有波动;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带来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同时,气候变化给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愈加显著。因此,对费县近50年之间的降水、气温等气象资料进行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的分析,不仅对当地资源的配置管理非常重要,还可以为本地工农业生产布局以及经济发展提供气候环境背景数据。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利用费县19612010年的实测气象资料,计算气温、降水量的年平均值、5年滑动平均值,分析季节变化和年变化趋势;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等方法,统计分析年降水量,做出年、季各要素的历史变化曲线,从而分析

5、气候变化特征。2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2.1 气温变化特征根据19612010年费县温度资料统计表明,费县多年平均气温为13.6 。表1中夏季离差系数最小,冬季离差系数最大,说明费县冬季温度变化幅度最大,稳定性最差;夏季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稳定性最好。图1是近50年费县年、季气温距平的年代际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80年代以前年季变化都呈现较一致的负距平,而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都是一致的正距平,并且四季当中,秋季的距平绝对值最大。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气温呈明显上升上升趋势,其中秋季上升率最大。应用线性回归方程y(t)=kt+b(t=1961,1962,2010),k×10年为

6、气温倾向率(/10年),正、负分别表示每10年的增加、减少量。图2是19612010年温度变化曲线和各时段拟合函数,为了消除噪声和突出气候阶段性特征,进行了5年平滑处理,并计算了50年、30年和20年的拟合函数。由图2可知,近50年的拟合函数为y=0.024 3x-34.564 1,19611980年20年拟合函数为y=0.003 3x+6.791 2,1981年以后的拟合函数为y=0.043 3x-72.631 7。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1961年以来温度以0.24 /10年的倾向率上升,而19611980年以0.03 /10年的倾向率上升,19812010年近30年以来上升最快,以0.43

7、/10年的倾向率上升。有研究表明,近10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上升倾向率为0.074 /10年1。由此可见,费县平均气温上升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气温上升率。2.2 降水变化特征由表2可以看出,费县秋季降水离差系数最大,说明近50年秋季降水量变化最大;此外,与气温变化类似,夏季降水量最大,而降水离差系数最小,稳定性最好。费县降水量夏季最多,为539.3 mm,占64.6%;秋季其次,为133.9 mm,占16.0%;春季降水量为121.0 mm,占14.5%;降水最少的為冬季78.9 mm,占9.5%。近50年降水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图3是费县逐年降水量和50年降水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费县近50年降水

8、倾向率为-10.2 mm/10年,说明降水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由多项式拟合结果可知,费县的降水量具有波动增减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呈现明显的低值区。近50年来,费县的平均降水量为835.0 mm,年降水量最大值为1 180.2 mm,出现在2003年;年最小降水量出现在2002年,为407 mm。目前,费县年平均气温呈现增暖趋势,降水呈现减少趋势,这与有关专家研究认为1961年以来我国除西北地区以外降水量略有减少的结论相符7。图4是费县年、季降水量距平的年代际变化,可以看出,80年代以前年季变化都呈现较一致的正距平,80年代呈现明显负距平,而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均是秋、冬两季负距平

9、,春、夏两季正距平;表明近20年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偏少,春季和夏季降水量偏多。endprint费县近50年的夏、秋、冬季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从图5可以看出,春季降水量在20世纪80年代下降到最低值,在90年代有所回升。夏季降水下降倾向率为1.9 mm/10年。秋季下降趋势最明显,为12.0 mm/10年,在20世纪80年代初略有下降后迅速回升,而90年代后持续下降,2005年上升后又继续回落。冬季在80年代明显低于平均值,为谷区。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最为相似。近50年来,费县各个季节降水量最大值出現在不同年代,春季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夏季出现在70年代,秋季出现在60年

10、代,冬季出现在90年代。如图5所示,21世纪以来(20012010年)除秋季以外,降水量呈现稳定的波动形式,说明,近期降水量整体偏少,但变化趋势比较稳定。3 结论经过分析可知,1961年以来温度以0.24 /10年的倾向率上升,其中19611980年以0.03 /10年的倾向率上升, 19812010年近30年以来上升加快,以0.43 /10年的倾向率上升。近30年当中秋季气温上升最为明显。费县冬季温度变化幅度最大,稳定性最差;夏季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稳定性最好。近50年降水倾向率为-10.2 mm/10年,说明降水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夏、秋、冬季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

11、,秋季下降趋势最明显,倾向率为12.0 mm/10年。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呈现明显负距平,为明显少雨期。降水量秋季稳定性最差,夏季降水量最大,而降水离差系数最小,稳定性最好。4 参考文献1 秦大河,陈振林,罗勇,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3(2):63-73.2 冯瑞权,吴池胜,王婷,等.澳门近百年气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10,26(4):452-461.3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2(1):3-9.4 丁一汇,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1994,20(12):19-26.5 赵宗慈,王绍武,徐影,等.近百年我国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