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枢纽港站相关因素分析实用教案_第1页
交通枢纽港站相关因素分析实用教案_第2页
交通枢纽港站相关因素分析实用教案_第3页
交通枢纽港站相关因素分析实用教案_第4页
交通枢纽港站相关因素分析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篇章(pinzhng)结构第一节、辐射范围第二节、区域社会经济水平第三节、运输结构(jigu)与动力分布第四节、运输港站原有规模与适应性第1页/共46页第一页,共47页。第一节、辐射(fsh)范围 辐射范围:交通线或港站的服务(fw)地区,或称为以港口为中心的经济区。港口的陆向腹地与海向腹地站场辐射范围辐射范围影响港口规模、承载、运输能力第2页/共46页第二页,共47页。一、港口(gngku)的陆向腹地与海向腹地内陆(ni l)船舶飞机公路铁路管道海向腹地(fd)港口港口港口的海向腹地和陆向腹地的关系图陆向腹地第3页/共46页第三页,共47页。港口的陆向腹地(fd)范围定义:以某种运输方式与港

2、口相连,为港口产生货源(huyun)或消耗该港口进口的地域范围。1.该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是否存在贸易关系以及贸易量的大小2.该地区和该港口之间的运输第4页/共46页第四页,共47页。定义:通过海运船舶与某海港相连(xin lin)的其他国家或地区。1.港口海向腹地与陆向腹地的互补性2.距离相近性以及国际航线的距离相近性3.传统上的联系第5页/共46页第五页,共47页。 现有辐射范围:现有交通站场或交通线已形成的吸引范围,它主要由经济地理勘察来决定。 设计(shj)辐射范围:新建及改建交通线和其战场的未来辐射范围。第6页/共46页第六页,共47页。 直接辐射范围:包括所有与该枢纽站场交通线有直接

3、运输联系的经济单元所组成(z chn)的完整地带。 联合辐射范围:与该枢纽站场相联系的其他同级站场的直接辐射范围。 间接辐射范围:经济行为通过该港站,利用该港站相联的交通线,不在该港站装卸。第7页/共46页第七页,共47页。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jiotng)运输区域经济水平与枢纽港站社会经济水平信息的采集汇总枢纽港站交通(jiotng)需求与经济水平的相关分析第二节、区域社会经济(jngj)水平第8页/共46页第八页,共47页。1.经济增长(zngzhng)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一方面,生产的扩大和人们经济生活的增多必然要对交通运输服务产生更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也进一步刺激经

4、济的增长(zngzhng)。(1)经济的发展阶段对运输需求的影响(2)区域间的经济社会联系2.区域社会人口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人口增长(zngzhng)不仅对客运量影响很大,对货运量也有重大影响。第9页/共46页第九页,共47页。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工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结构人口变动情况(qngkung)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1.影响港口货流量经济(jngj)要素2)经济腹地发展水平 腹地的经济活动腹地人口变动情况 腹地的地理条件临时港口的状况第10页/共46页第十页,共47页。1)影响客运需求的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经济体制2)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经济因素生产不

5、同产品所引起的厂外运输差别(chbi)很大不同产品利用某种运输方式的产运系数不同不同的产业结构,运输需求的量与质量要求不同2.影响汽车客运、货运站场运输需求(xqi)的社会经济因素第11页/共46页第十一页,共47页。 国内生产总值 总人口 各产业(chny)人口 总面积 耕地面积社会经济信息调查的主要(zhyo)内容包括: 社会总产量工农业总产量主要产品产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第12页/共46页第十二页,共47页。第13页/共46页第十三页,共47页。 公路客运量与各经济指标间存在正相关性,充分说明了公路客运交通需求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基本规律; 公路客运量与各经济指标不变价格的相关性均高于相应的当

6、年价,这是因为(yn wi)不变价由于除了上涨等因素,更确切地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 客运量与国民收入之间的相关性高于其他指标,这因为(yn wi)国民收入与人民收入水平联系紧密,国民收入的增长使客运量增加; 表中的回归结果表明,标准误差S未减到一定程度,DW未通过检验,说明除了经济水平外,还有其他的客运需求影响因素。说明:DW检验是J.Durbin(杜宾)和G.S.Watson(沃特森)于1951年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小样本的检验方法.DW检验只能用于检验随机误差项具有一阶自回归(hugu)形式的序列相关问题 第14页/共46页第十四页,共47页。第三节、运输(ynsh)结构与运力分布运输结构运力

7、分布(fnb)道路客运站运力分布(fnb)的几点建议第15页/共46页第十五页,共47页。一、运输(ynsh)结构1)目前枢纽与港湾交通方式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种运输方式的线路之间,以及线路同相关枢纽或港站之间,还存在着不少不沟通、互不衔接的现象。已相互(xingh)衔接与沟通的线路之间或线路与枢纽之间,运输能力往往也互不协调。运输方式在建设于发展上常出现彼此矛盾和相互(xingh)制约的现象。运输方式在进行客货运行过程中,超出或小于最佳的经济运距,造成运输成本的提高,对运输整个行业来说是一种不应该的损失。第16页/共46页第十六页,共47页。2)各种运输方式协调(xitio)发展的依据 自然

8、地理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空间布局条件 运输结构条件 运输技术条件 经济效益条件 国家运输政策第17页/共46页第十七页,共47页。3)各种运输结构协调发展(fzhn)分析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协调区间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运价和运输费用的协调第18页/共46页第十八页,共47页。二、运力(yn l)分布1、营运线路分配方案的主要(zhyo)影响因素客运站的市内可达性及出城时间客运市场的竞争乘客出行心理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公共客运的社会效益第19页/共46页第十九页,共47页。2、运力调控模型(mxng) 客运运力调控的总体方案输入预测(yc)期各站点旅客日总发送量发配(f

9、pi)总发送量R到各到达站根据始发站到终点站的距离换算出旅客周转按经济类型结构分配周转量各经济类型按车型分配周转量根据车型运用效率指标换算出营运车辆数输入按经济类型完成周转量输入不同车型完成周转量比例输入车辆运用效率指标第20页/共46页第二十页,共47页。三、道路客运站运力(yn l)分布的几点建议1.道路客运站和运力应相对均衡分布,汽车站应合理地均衡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2.每个客运站的客运班线要根据客运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否开通和开通多少班次。3.运力投放应与客运站规模相适应。4.要针对运力分布中存在的争热线、弃冷线和农村山区支线(zhxin)问题,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调控手段,制定相

10、关政策措施,引导运力合理布局,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第21页/共46页第二十一页,共47页。第四节、运输(ynsh)港站原有规模与适应性一、货运站场规模与适应性 货运站场的规模指标 站级划分 货运站场原有设施、设备 货运站各主要(zhyo)部位面积确定计算 货运站交通基础数据的调查及适应性二、客运站场规模与适应性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方法 车站的级别划分 客运站交通基础数据的调查及适应性第22页/共46页第二十二页,共47页。1、货运站场的规模(gum)指标 货物(huw)吞吐量 换算货物(huw)吞吐量 日均货物(huw)最大受理量 仓库面积 仓库有效面积 装卸场、停车场、站

11、房等的面积 车辆机械数量 工作人员数量 第23页/共46页第二十三页,共47页。2、站级划分(hu fn)主要(zhyo)依据:各换算货物吞吐量一级:年换算货物吞吐量 及以上;二级:年换算货物吞吐量三级:年换算货物吞吐量四级:年换算货物吞吐量不足3600 10 t33300 10 t600 10 t33150 10 t300 10 t3150 10 t第24页/共46页第二十四页,共47页。其中货运站换算货物(huw)吞吐量计算方法如下:货运站换算吞吐量;第种货物吞吐量;第种货物吞吐量换算系数(xsh);货物类别数。nhiii 1QQhQiiQn式中:第25页/共46页第二十五页,共47页。3

12、、货运站原有设施(shsh)、设备1)公路汽车零担货运站零担站由站房、仓库、货棚、装卸车场、停车场及生产辅助(fzh)设施等。2)装卸箱公路中转站(1)建筑设施包括生产建筑物、生活建筑物、站内场地、站内道路等。(2)设备设施运输车辆、堆场装卸机械、拆装箱装卸机械、车辆及装卸机械的保修设备、集装箱清洁和维修设备、管理系统。第26页/共46页第二十六页,共47页。4、货运站各主要(zhyo)部位面积确定计算1)货运站站房面积(min j)计算:123AAA货运(huyn)站房面积, ;货运(huyn)受理处面积, ;提货处面积, ;1A2A3A2cm2cm2cm式中:第27页/共46页第二十七页,

13、共47页。受理(shul)处工作间面积, ;办理受理(shul)手续、货物临时堆放场所面积, ;受理(shul)处业务人员数,人;每人需面积,取 ;日均货物最大受理(shul)量, ;日均货物受理(shul)量, ;2)货物受理(shul)面积:2m2454115mAAAARA1.2 D4A5A1R1mDDt/d224m 6m2mt/d式中:第28页/共46页第二十八页,共47页。8A1R3)生产调度(diod)及联合办公室面积:式中:生产调度或联合办公室面积(min j);生产调度或联合办公室人员数库面积(min j)。812ARa第29页/共46页第二十九页,共47页。111391QTKa

14、Af9A1Q1T1K3a1f222m /t 3m /t4)中转库面积(min j):中转库面积, ;日均中转货物最大吞吐量, ;人库系数,取0.50.7;中转储存期,取1d2d;平均(pngjn)每吨货物占地面积,取 ;面积利用系数,一般取0.50.6 ;式中:2mt/d第30页/共46页第三十页,共47页。仓储库仓储面积, ;日均仓储货物最大吞吐量, ;货物平均(pngjn)储藏期,取7d9d ;平均(pngjn)每吨货物占地面积,根据仓储货物种类,堆码高度确定,对单层仓储库取 ;面积利用系数,一般取0.60.75 。21.52.5m /t2214102QTKaAf10A2Q2T4a2f5)

15、仓储(cngch)库面积:2mt/d式中:第31页/共46页第三十一页,共47页。12131411251322225142AAAQTKaAfQTKaAf12A13A14A2K5a220.8m /t 1.2m /t6)货场(hu chn)面积:货场(hu chn)面积, ;中转货场(hu chn)面积, ;仓储货场(hu chn)面积, ;入场系数,取0.30.5 ;平均每吨货物占地面积,取式中:2m2m2m第32页/共46页第三十二页,共47页。151A2 L L15AL1L7)装卸(zhungxi)场:单面作业装卸(zhungxi)场m单面作业(zuy)装卸场面积, ;仓库总长度, ;运输车

16、辆长度, ;m2m式中:第33页/共46页第三十三页,共47页。17A3 NF 17AN8)停车场:F停车场面积(min j), ;日停车数量 ;车辆投影面积(min j), ;2m2m式中:第34页/共46页第三十四页,共47页。5、货运交通(jiotng)基础数据的调查及适应性1)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获得现有交通需求的基础数据(shj)和站场的服务水平,调查地点设在货运站。2)调查方法 采用直接询问与当地交通运输部门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拦车调查一昼夜内全部货车,对客车及其他机动车进行放行登记,并记录在调查表上。3)调查表 如表2-4所示第35页/共46页第三十五页,共47页。5、货运交通基

17、础数据(shj)的调查及适应性3)调查表 如表2-4所示第36页/共46页第三十六页,共47页。4)适应性分析(fnx)第37页/共46页第三十七页,共47页。4)适应性分析(fnx) 当 时,说明原有的货运站的规模(gum)适应当前货物运输的需求; 当 时,原有规模(gum)与需求相当; 当 时,说明原有的站场规模(gum)不适应当前货运需求,要对原有的战场进行扩建或者在合适地点新建货运站。111第38页/共46页第三十八页,共47页。二、客运站场规模(gum)与适应性 车站建设( jinsh)的规模,以车站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和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依据,结合所在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规模

18、经济原则确定。第39页/共46页第三十九页,共47页。1、旅客最高聚集(jj)人数计算方法1)按同期发车数量计算(j sun) D=KNP式中: D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人次; K综合系数,一般取1.52.5; N 设计年度车站一次最大发车数量,辆; P 客车平均定员人数,人/辆。第40页/共46页第四十页,共47页。2)根据年平均日旅客(lk)发送量计算cDaF/b式中: F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 a,b,c待定常数。 待定常数a,b,c与车站所在地的客流结构(jigu)、运力供需状况、车站的组织管理水平有关。第41页/共46页第四十一页,共47页。 根据年平均日客运发送量,结合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车站(chzhn)设施、设备等因素,车站(chzhn)划分为一级站、二级站、三级车站(chzhn)、四级车站(chzhn)和简易车站(chzhn)。2、车站等级(dngj)的划分第42页/共46页第四十二页,共47页。 一级车站: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在10000及10000人以上,设施符合表7-4,设备符合表7-5所列一级车站必备各项的车站。 二级车站: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在5000及5000人以上,不足10000人次,设施符合表1,设备符合表7-5所列二级车站必备各项的车站。 三级车站: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