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_第1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_第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_第3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释)西陆:指秋风。南冠:指囚徒。1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A.边塞诗 B.咏物诗 C.送别诗2诗中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_,_。3诗中表明诗人心迹的词语是_。4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B.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写自己在特殊处境中,听到秋蝉的悲鸣,引发心中的深沉悲恨。C.“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

2、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2. 课外阅读。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本诗的韵脚是   ,描写的季节是   。(2)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的意思是( )A指花朵大小不一,显得很杂乱。 B各种颜色的野花。“渐”的意思是( )A渐渐。 B进。“欲”的意思是( )A副词,将要。 B欲望。(3)解释下面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判断,用“正确”“错

3、误”表示。本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漫步西湖所见到的明媚风光。本诗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歌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孤山寺和白云。“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早”字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之情。他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情态,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5)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

4、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注释)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明朝(zho):明天。空斋:空荡的书斋。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1结合注释,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_2孟诗的前两句借_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_之情。这两句诗

5、一写繁华,一写_,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_手法。3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和“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都写出了寒食节禁火吃寒食的习俗。B.寒食一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做文章,反而以一种幽默诙谐的自嘲,传达出一种抓住人心的悲哀。C.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中,诗的首句从远处着笔,遥想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近处落想,实写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D.孟诗表现了诗人节日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4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

6、选择一个节日,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节日:_诗句:_4. 古诗阅读。采薇(节选)昔我_矣,杨柳依依。今我_思,雨雪霏霏。_迟迟,栽渴载饥。我心_ ,莫知我哀!1补充诗句。2这首诗选自 _。诗的主人公是一位_。3选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打“”。雨:Ay(   )Byù(   )迟迟:A迟到(   )B迟缓的样子(   )载:Azi(   )Bzài(   )莫:A不要(   )B没有人(   )4诗中与“昔”相对的字是“_”,由此呈现了两个截然不

7、同的情景,分别是:_; _。5从诗中可知,主人公现在所处的地点是_,处境是_。一个“_ ”字体现了此时主人公内心无限的_之情。5. 古诗阅读。回乡偶书贺知章_,乡音无改鬓毛衰。_,笑问客从何处来。1把古诗补充完整。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a回到家乡  b路过家乡)时写的。3本诗通过诗人的变“_”和不变“_”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_”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感慨。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解释下列词语。无声:_   野径:_花重:_&

8、#160;  独明:_2题目中的_字是全诗的字眼。3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_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时节,应时而来。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的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D.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7. 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2这是一首()A.送别诗 

9、B.山水诗 C.咏物诗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三、四两句赞扬了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的决心。8. 课外阅读。自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注释)华盖: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泛:漂浮。中流:河中。成一统:意思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1“运交华盖”是指_。2用“”画出表现鲁迅先生革命立场的句子。3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欲何求”“未敢”是说当时的文人都很胆小,不敢说话。(_)

10、(2)“闹市”喻指敌人猖獗跋扈、横行霸道的地方。“中流”指水深、急的地方。这联用象征的手法,讲形势非常险恶。(_)(3)最后两句诗说明作者出于无奈,只好躲进自家的小楼,不再关心政治。(_)(4)鲁迅自嘲就是戏嘲自己的遭遇,戏嘲自己的境况,也戏嘲敌人对自己的种种迫害。(_)(5)“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志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诗不仅意味深长,而且形象鲜明。(_)9. 课文理解。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翻译下列诗句。(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_2从这首诗中,我们

11、明白石灰的形成要经历这些考验:_;石灰的_的精神值得我们赞颂。3诗中作者抒发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坚定志向的诗句是:_。10.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词题是_。2词中的“见”读_,它的意思与“_”相同。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4本词上片写_的夏夜,以鸟惊、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和_的突然发现,表现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和_。11. 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元二使安

12、西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对诗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朝雨”一词写渭城一大早就下雨,让送别者感到很苦恼。B.'轻尘”写雨后道路泥泞,送别者行走艰难。C.“客舍青青”是说客人住的房间墙壁被涂成了青色。D.“柳色新”是说柳树被雨水洗过后叶子更加青翠。2下面关于“劝君更尽一怀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劝”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的诚恳。B.“更”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次数多。C.“尽”字表现了送别者的感情真挚。D.“一”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数量少。12. 课内阅读。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

13、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描写了_的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_之情。2诗中的“绿”字寄托了诗人哪些情思?_3你怎样理解诗中的“一水间”三个字?_4哪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_5全诗寓情于景,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也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思乡情。你还知道哪首诗与泊船瓜洲的手法一样,写在下面吧。_13. 古诗赏析。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注释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

14、云脚低”。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乱花:纷繁的花。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浅浅的青草。行不足: 百游不厌。足,满足。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的诗句是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   、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多选)A.比喻 B.拟人 C.对偶 D.夸张 E.反问(5)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_1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从文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2写事的诗句是_。3写景的诗句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