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完整版_第1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完整版_第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完整版_第3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完整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完整版班级:_ 姓名:_1. 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好雨知时节,( )。( ),润物细无声。(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1补充诗句:_2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_),作者是唐朝诗人(_)。诗中以极大的(_)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_)。3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选择。 “发生”在词典中的解释有: A.发生 B.产生,兴起 C.出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的“发生”应选(_) 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_) (请选用诗句作答)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

2、独明。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_)A.喜   B.潜   C.润 对诗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_)A.全诗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B.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C.全诗意在赞美像春雨一样无私奉献的人。2.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词人_。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3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_,鲍浩然要去的地方是_。这是一首(_)(

3、填序号)A写景词   B言志词 C思乡词   D送别词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把山比作_。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_)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义 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5句子中的“春”有两层含义,既指_,也喻指_。6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_3. 古诗赏析。使至塞上唐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4、160; )。A.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B.“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4.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浪淘沙作者: 代诗人   。九曲黄河万里沙,(   )。(   ),同到牵牛织女家。江南春作者: 代诗人

5、   。(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书湖阴先生壁作者: 代词人   。(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1填空。2两首诗运用了_、_、_等修辞手法。3浪淘沙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_ ,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4浪淘沙诗的前两句写_,突出了九曲黄河_的特点。诗的后两句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_。5江南春诗中,诗的前两句抓住_等景物,描绘出一幅_,写出了江南春天_的特点。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_的情感6“_ 

6、;,_。”这是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组对偶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_。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使至塞上这首诗中,诗句“_,_。”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2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中,作者借_ 、_ 、_ 、_等景物写出了早春特有的风光。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请选择一首写下来。_6. 古诗理解。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

7、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写的是在冬天所看到的景色。B.一个“都”字,写出了人们盼望春色的急切心情。C.“初惊”写出“见草芽”时新奇、惊讶、欣喜的情态,极其传神。D.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惊见草芽”一扬。跌有致,波澜起伏。2“白雪却嫌春色晚”一句用了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白雪_7. 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季节)的雨。2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_ ”;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 ”;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

8、”。3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写的雨是(   )A.和风细雨 B.毛毛细雨 C.连绵阴雨 D.疾风骤雨4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_” 四个字和“_ ”三个字给出了答案。8.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1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中的“绿”和“芳”从_和_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萋萋的春天美景。2结合三、四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9. 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浪淘沙(唐)_,_。_,_。1补全浪淘沙。2“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 _ 

9、和_ 。3判断对错。(1)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3)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波自天崖”,关于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携带泥沙,浪淘汹涌来自天边。B.“九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崖”生动地表现了黄河源远流长。C.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川流不息的壮丽图景。10. 诗词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回答

10、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_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_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_11. 古诗欣赏。观书有感文/宋朱  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释:艨艟(mén chn):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

11、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1写出诗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_2作者为什么说“艨艟巨舰一毛轻”?_3本诗以水上行舟比喻什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_4你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要不要学习古人的那些读书方法?为什么?_12. 阅读诗词,完成练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1在横线上将词句补充完整。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题目中的“西江月”是词牌名。(_)(2)“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是时间,“行”交代事件。(_)(3

12、)这首词的下片主要写词人找地方避雨的经过和感受。(_)3这首词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我体会到诗人_的思想感情。(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体会到词人_之情。13. 古诗阅读。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中写到了庭院、_、树、鸦、露珠和_等景物。2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A.前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B.诗句中没有“月”字,却暗含着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场景。14. 课外阅

13、读。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本诗的韵脚是_,描写的季节是_。2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1)“乱花”的意思是(_)A指花朵大小不一,显得很杂乱。B各种颜色的野花。(2)“渐”的意思是(_)A渐渐。B进。(3)“欲”的意思是(_)A副词,将要。B欲望。3解释下面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_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本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漫步西湖所见到的明媚风光。(_)(2)本诗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歌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孤山寺和白云。(_)(3)“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_)(4)“早”字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之情。他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