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1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3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班级:_ 姓名:_1. 古诗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用“/”为这首词画出朗读停顿2写景的诗句是:_3点明作者送朋友离去的时间的诗句是:_4这首词写的是:_的事。5这首词表达了_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1“尝”的意思是_,“闻”的意思是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_的关注。2“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的迫切心情。3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

2、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的手法。4用自己的话写写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3. 古诗词鉴赏。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_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_4. 课外阅读。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

3、)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汹涌:_深沉:_(2)作者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的原因是   。(3)对文中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A.“我”爱这片土地,是因为这片土地能给“我”提供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感动哭了。B.“我”对这片土地的爱,也就是对祖国的爱,除了满眼含泪的方式,没有其他的方式表达“我”的爱。C.“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祖国爱得很深,当看到祖国有难的时候,心中的痛苦就十分强烈。(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宿牛群头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茁蘑菇。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4、。(注释)牛群头:地名。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1诗中“茁”“满”二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_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6. 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七八个”说明了_,“两三点”说明了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2“忽见”的意思是_,从中可以看出_。7. 阅读课内诗歌并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1)好雨知时节   A. ho ( &

5、#160; )   B. hào(   )(2)花重锦官城   A. chòng (   )   B. zhóng(   )2解释下列字词。乃:_   发生:_潜:_   润物:_3翻译下列诗句。(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_4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_5诗题为春夜喜雨,在诗篇中“春”“夜”“雨”都有了,但“喜”字却没有出现过。请仔细读原诗,揣摩体味,说一说

6、诗人是怎样对春雨抒发了“喜”的感情的。_8. 课外阅读。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1)凉月如眉挂柳湾。(_)A.圆圆的月亮。B.新月。(2)越中山色镜中看。(_)A.越过中间。B.周代诸侯国名。(3)兰溪三日桃花雨。(_)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_(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_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

7、。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4我们还学过很多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请你写一首自己积累的吧!_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1“三秋”的意思是_2“解”的意思是_10. 古诗词阅读。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诗中“东风”指_,周郎指_

8、。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_11.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便拟归:就打算回去。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_阅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回答问题。1既然“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_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_3诗歌中的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的实景。_12. 课内语段赏析。出塞_,_。_,_。1默写古诗

9、。2这首诗作者_代诗人_;这首诗主要描了_。3诗人从写景入手。从诗中可以体会_的情感。后两句表达诗人希望_.13. 先补全诗句,再作答。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_。_,两山排闼送青来。1填空。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_3“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4诗中写景从_写到_,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_14. 阅读理解。是谁的脸被卡出了深深的印记?穿上战袍的他们,奋战在一线,那最亮的星是白衣天使的眼,璀璨而闪亮。是谁的身影深

10、夜仍旧屹立社区岗亭?手握体温枪,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志愿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是谁在流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他们被通知提早复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平凡而伟大的力量。是谁将大街消毒了一遍又一遍?日常的工作已消耗大量体力,如今的工作又平添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但他们依然无悔地做着城市的美容师。是谁在这特殊时刻仍然选择接单?疫情之下,他们顶着危险,毅然选择跨上摩托,为那些不方便在外用餐的人们送来温暖。是谁主动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站出来?又是谁奔走在大街小巷燃烧着自己的力量?每个时代都有星光熠熠的人,他们在苦难来临时总是一往无前!1下面这句诗的朗读怎样停顿比较合适?(   )A.是谁在流

11、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B.是谁在流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2诗歌最后一小节应该用(   )的语气朗读。A.急促 B.激昂 C.悲伤 D.低沉3诗歌写道:“每个时代都有星光熠熠的人”,那诗歌中写到哪些人?请予以补充。你想对“星光熠熠的人”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写一两句话。_4下列对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叙述,能引起读者关注和共鸣。B.诗歌情感充沛,表达了对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工作人员的崇高敬意。C.诗歌的语言特别写意,运用了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D.诗歌从视觉这一角度给我们描绘了战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