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_);(有识则_,_),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_)。此三者缺一不可。1把选段内容补充完整。2曾国藩认为,读书要“三有”,即有_,有_,有_。3根据选段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文中的“志”是指“志向”,“识”是指“知识”,“恒”是指“恒心”。(_)(2)“学问无尽”可以用现代成语“学无止境”来形容。(_)4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中的句子的意思。_2. 课内阅读。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
2、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_的主张。2在文中“”里加上标点。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中,“二者”指的是_和_。“得兼”的意思是_。“舍”的意思是_。4舍弃鱼而要熊掌,是因为熊掌更贵重、更稀有,而孟子为什么要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违背道义呢?_3.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 其父,父不在, 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 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3、0;。”1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最后一句话的意思。_2文中杨氏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呢?_3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个怎么样的一个小孩?_4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_5通过品读上文,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精妙。试着读读下面的话,你能否像杨氏之子一样用精妙的语言回答。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临!”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说:“_。”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孟母三迁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日:“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
4、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日:“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注释)舍:住处。处子:安顿儿子。贾人:商人。炫卖:沿街叫卖,夸耀。俎豆:古代条祀用的礼器,这里指祭祀礼仪。遂:于是。卒:终于。渐化:逐渐清染。1结合注释,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1)此非吾所以居处子。_(2)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_2用自己的话说说孟母两次搬家的原因分别是什么。_3“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的原因是( )A.孟母目光长远,让孩子从小接触上层人物,结交上层人物的孩子,学习上层人物的礼仪,那么孩子长大后就能成为上层人物。B.孟母瞧不起
5、底层社会的小人物,认为这些人都有不良习气,孩子跟他们在一起会影响前途。C.孟母用心良苦,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4你认同孟母的做法吗?为什么?_5. 课内阅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甚聪惠(_) 为设果(_)2“孔君平诣其父”中的“其”指的是_。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_作用。4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6. 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6、,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1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选自_。2在横线上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甚聪惠:_乃呼儿出:_诣其父:_指以示儿:_4用“ ”画出体现杨氏子“甚聪惠”的句子。5杨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_7. 小古文阅读。引婴投江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注释)过:经过。方:正。引:拉着。故:缘故。善:擅长、善于。1“有过于江上者”看到了一件什么事?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2“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
7、答)_3关于这则寓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领的获得既要靠自己,也要靠先天的遗传。B.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或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要因人因事而异。C.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8.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杨氏之子(节选)梁国杨氏(sì shì)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
8、ín qíng)。”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先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然后再翻译句子。(1)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_(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4填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起到_作用。5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孩?_9. 课外阅读。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注释:执竿入城选自笑林
9、,鲁: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计无所出:指想不出办法。计:办法。俄:不久,一会儿。老父:老人。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中截:从中间截断。遂:于是,就。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_亦不可入 _遂依而截之 _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10. 课外类文阅读。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卜算子·咏梅”中_是词牌名,_是题目。(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她”指_,赞
10、颂了梅花_的品格。11. 课内阅读。子曰:“温_而知_,可以为师矣。”子曰:“见_思齐焉,见不贤而内_也。”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解释所填的词语,把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 _:_:_ _:_3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_12. 阅读理解。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2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4第一句
11、名言启发我们读书要_,由此,我想到了许多名人读书的故事,例如:孔子“韦编三绝”、_、_。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一两点来。_13. 古文阅读。古人谈读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2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14. 小古文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1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请解释划横线字的意思:子:_ 然:_ 走:_2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_3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 _ 的人。15. 阅读理解。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释:期,约定。日中,正
13、午时分。舍:舍弃,抛弃。不,通“否”。委:丢下,舍弃。引:拉。顾:回头看。1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去:离开 乃:就,于是B.去:去掉 乃:才C.去:离开 乃:才D.去:去掉 乃:就,于是2选出下列句子意思正确解释。(1)待君久不至,已去。(_)A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B您等了我父亲很久他却还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C我父亲没有等您,已经离开了。D我父亲等了您不久,已经离开了。(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A朋友感到生气,下了车想去拉扯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B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和元方握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C朋友感到高兴,下了车想去和元方握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D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扯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A和别人相约同行,却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支持服务协议
- 文物博物馆IP授权与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合作合同
- 小红书店铺运营策略分析与效果评估合同
- 线上线下票务代理合作协议及补充条款
- 美容美发连锁品牌全国代理权授权合同
- 环保技术入股分红比例及绿色产业合作协议
- 微信视频号电商直播带货培训与执行合同
- 高寒地带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交流合同
- 小学生演讲课件制作指南
- 美味饮料创意美术课件
- 医疗器械表格-个人健康档案表-
- GB/T 16180-2014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 底盘系统及空气悬挂
- 代理授权书模板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个案护理体会(论文)3500字》
- 成都地铁介绍课件
- 幼儿园绘本故事:《十二生肖》 课件
- 2022年湘潭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教师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双向转诊制度与流程图
- 施工现场防汛应急培训记录
- 果蔬干制加工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