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共5页)_第1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共5页)_第2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共5页)_第3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共5页)_第4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共5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寡人之于国也三维目标 : 知识与技能: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法、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 情感与价值目标:深刻体会文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及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语孟子得道多

2、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或教案中的“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名言导入)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孟子简介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曾游历各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2、孟子名言: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 ,幼 吾 幼 以

3、及 人 之 幼恻 隐之心, 人皆有之,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 劳 其 筋 骨 ,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 身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 所 以 动 心 忍 性 , 增 益 其 所 不 能 。男 女 授 受 不 亲。3、孟子的仁政思想:一、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

4、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三、整体感知1播放音频,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1)弃甲曳( yè )兵(2)涂( tú,同“途” )有饿莩 (pio ) (3) 鸡豚( tún )狗彘( zhì )之畜(xù ) (4) 数( cù )罟(g )不入洿( w )池 (5) 无( wù,通“勿” )失其时 (6) 谨庠(xiáng )序之教 (7) 颁( bn,同“斑”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 申之以孝悌(tì )之义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5、;四、详细解读第一段:(一)重点字词于:对于 凶:荒年,收成不好 然:这样河内:黄河以北 河东:黄河以东无如:比不上 加:更(二)问题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结果:民不加多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果:民不加少五、详细讲解第二、三、四段:(一)重点字词填:形容鼓声 鼓 :动词 既:已经曳(yè):拖着 兵:兵器 走:逃跑或:有的人 直:只是,不过 无:通“毋”(二)问题:.1、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话,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

6、?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便于启发对方。2、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梁惠王又是怎样的认识?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战场上,弃甲之兵,不论是逃跑五十步还是一百步,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都是逃跑。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深入讲解第五、六段:  1、提问:孟子认为刚开始时如何实行王道?提出了那些措施,有何结果呢?措施: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 斧斤以时效果:谷 不可胜食鱼鳖 不可胜食材木 不可胜用结果: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2、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

7、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三、精细讲解第六段(一)重点字词树:种植 衣:yì ,动词,穿 畜:xù ,畜养谨:认真从事 庠xiáng序:学校 申:反复陈述 悌:tì 敬爱兄长 义:道理 颁:同“斑” 王:wàng,为王(二)问题:1、实行王道以后又有哪些措施?效果如何?结果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措施五亩树之以桑鸡豚无失其时百亩勿夺其时谨.申之以孝悌效果衣帛(五十)食肉(七十)无饥(数口)不负戴(颁白者)结果不王者,未之有也-王道之成四、精细讲解第七段:(一)重点字词食人食:前“食”

8、,动词,吃 后“食”,名词,食物 检:约束 莩:pi o ,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罪,动词,归罪(二)问题:1、思考: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即目的)?(用原文来回答)并概括段意。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君王的态度 最后一段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2、本段是如何说明君王的态度的?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对比、比喻。五、总结:(一)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 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

9、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二)以现代观念审识古人的思想 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三)写作特色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

10、句式)(四)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

11、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12、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

13、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