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万高速路基施工工艺检查组小结副本_第1页
铜万高速路基施工工艺检查组小结副本_第2页
铜万高速路基施工工艺检查组小结副本_第3页
铜万高速路基施工工艺检查组小结副本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 年全省高速公路综合督查铜万项目路基组检查情况小结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A2 标、 B1 标共抽查6 个路段路基压实度,其中5个路段压实度超百。具体为A2 标 K8+140 左幅和 K8+680 右幅 96 区第 3 层、 B1 标 K22+190 左幅 94 区第 1 层、 K22+650右幅 94 区第 2 层、 K26+150 右幅 94 区第 3 层压实度超百。(二 )部分路段防排水结构尺寸不合格。如,抽查B1标K22+450 左幅、 K25+850 右幅、K26+090 右幅、黄岗互通B 匝道等部分路段B 型排水沟17 块沟底预制块和12 块墙身压顶预制块,只有1 块墙身压

2、顶预制块满足设计要求,沟底预制块和墙身压顶预制块设计厚度为6cm、实测厚度平均值分别为 5cm 和 5.3cm; A2 标 K8+750 右幅浆砌人字骨架实测铺砌厚度 24.5cm (设计均为 30cm)。( 三)A2 标 5+340 段右幅为 5 级开挖高边坡, 山体的侧面处于大洲高架桥桥头,目前山体处于滑坡状态;桥头与山体间有 2 米多宽的间距,没有进行围挡,存在安全隐患。(四) A2 标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中,无93、94、96区松铺厚度、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等工艺参数。( 五 ) 隐蔽工程资料不完善。一是路基填挖交界、路基半填半挖路段台阶开挖和土工格栅施工图片资料不齐全。如:B1 标台

3、阶开挖没有原始记录资料和图片资料。土工格栅目前施工 28 处,只有 5 处有图片资料。二是换填路段施工图片资料没有换填深度的验收尺寸。如:A2 标(已施工11 处)、B1 标(已施工14 处); 三是我局抽查意见通知书( 2015)-2-02( 09)中指出, A2 标 K8+200 处路基主线便道未开挖台阶分层填筑,施工单位的整改回复资料说明此路段已开挖台阶并分层填筑,但回复资料中的台阶开挖照片为K8+600 680 路段工程照片; 四是 A2 标未提供结构物台背回填工程照片 , B1 标未提供车上高架桥台背回填资料和涵洞台背回填工程照片。(六)强夯施工不规范。一是施工方案内容不完善,缺少强

4、夯点布设说明;二是未按设计图要求进行强夯作业。设计要求强夯“每遍间隔时间不少于 4 天”,实际施工是一次性完成;三是强夯位置均在路基 94 区顶面,强夯之后通过压实度的检测来对强夯结果进行验证。( 七 ) 未认真开展高填方路堤和深挖路堑沉降观测1. 设计沉降观测方案不完善。 A 段设计图纸中未规定路堤和路堑沉降标准, B 段设计图纸中未规定路堑沉降观测频率和标准, A、 B 段设计图纸中高填方沉降观测频率不一致。2. 项目办管理不到位。项目办未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的问题,未组织设计单位对存在问题的高填深挖沉降观测方案进行休正。3. 施工单位未按要求进行沉降观测。一是部分路段未进行沉降观测。如,B

5、1 标无高填深挖路段沉降观测资料,A2 标无高填方路基观测资料,A2 标 K6+855 K7+010深挖路堑无观测资料; 二是路堑沉降观测方法不符合设计要求。A2 标设计要求从挖方边坡最高处开始设观测断面,开挖过程中,在对应的边坡平台位置埋设固定桩,直至边坡坡脚,边坡施工期间每 3 天观测一次固定桩位移,但实际上,该标段在开挖至坡脚才开始进行沉降观测; 设计要求深挖路堑沿路线方向40m设置1 个沉降观测点,但B1 标K21+800 K22+000 路段1 级边坡平台观测点距离超过60m;三是B3 标深挖路堑沉降观测周期均为一个月左右,与实际施工周期不相符,且累计沉降量均未超过5mm。二、各标段

6、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A2 标1.K5+340 段右幅为5 级开挖高边坡, 山体的侧面处于大洲高架桥桥头,目前山体处于滑坡状态;桥头与山体间有2米多宽的间距,没有进行围挡,存在安全隐患。2.K8+600 680 路基两端均为填挖交界处,台阶开挖的图片资料未标注桩号。3.K8+200 处路基主线便道, 我局抽查意见通知书 (2015) -2-02 ( 09)中指出,此便道未开挖台阶分层填筑,施工单位的整改回复中记录:已开挖台阶并分层填筑,但使用了K8+600680 段路基施工的台阶开挖照片。4. 本标段有 8 处强夯施工路段,强夯施工不规范。一是施工方案内容不完善,缺少强夯点布设说明。二是强夯作

7、业未按设计图要求进行。设计要求强夯“每遍间隔时间不少于4 天”,实际施工是一次性完成。三是强夯位置均在路基94区顶面,强夯之后通过压实度的检测来对强夯结果进行验证。5. 本标段有 11 处软基换填施工,但施工图片资料中没有换填深度的验收尺寸。6. 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一是设计要求高填方路基应进行沉降观测,但无任何高填方路基观测资料;二是该标段共有 6 段深路堑,其中 K6+855K7+010 路段无观测资料;三是路堑沉降观测方法不符合设计要求。设计要求从挖方边坡最高处开始设观测断面,开挖过程中,在对应的边坡平台位置埋设固定桩,直至边坡坡脚,边坡施工期间每3 天观测一次固定桩位移,但实际上

8、,该标段在开挖至坡脚才开始进行沉降观测。7. 未提供结构物台背回填工程照片。(二) B1 标1. 互通主线 K22+350 挖方段没有开挖路堑边沟; K21+840 K22+000 处挖方边坡( 2 级),有部分位置塌方。2. 隐蔽工程资料不完善。一是路基填挖交界(12 处)、路基半填半挖路段( 16 处)台阶开挖没有原始记录资料和图片资料。土工格栅目前施工28 处,只有 5 处有图片资料。二是已施工14 处的软基换填路段施工图片资料没有换填深度的验收尺寸。3. 本标段有 2 处强夯施工路段,强夯施工不规范。一是没有强夯施工方案,没有强夯的沉降记录。二是强夯作业未按设计图要求进行。设计要求强夯

9、“每遍间隔时间不少于4天”,实际施工是一次性完成。三是强夯位置均在路基94区顶面,强夯之后通过压实度的检测来对强夯结果进行验证。4. 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一是无高填深挖路段沉降观测资料;二是设计要求深挖路堑沿路线方向40m设置 1个沉降观测点,但K21+800 K22+000 路段 1 级边坡平台观测点距离超过60m。5. 未提供车上高架桥台背回填资料和涵洞台背回填工程照片。(三) B2 标1. 内业资料收集整一不完善。一是路基交验特异值处理没有相关资料;二是填挖交界处没有台阶的开挖图处片;三是软基换填路段施工图片资料没有换填深度的验收尺寸。2. 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深挖路堑沉降观测周期均为一个月左右,与实际施工周期不相符,且累计沉降量均未超过 5mm。三、整改要求( 一 ) 应对我局抽查的A2 标、 B1 标压实度超百路段的填料最大干密度做进一步验证,保证标准试验结果的真实准确,确保路基压实质量。(二)应加强防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对结构尺寸不合格的路段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