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中县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资中县重龙镇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四月资中县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编制单位:资中县重龙镇人民政府规划组织编制单位:资中县国土资源局规划技术编制单位:成都科地国土资源研究所规划编制时间:二一一年四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3第一节 镇域概况3第二节 土地利用情况3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4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4第二章 规划目标5第一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5第三节 土地利用战略定位6第四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6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8第一节 调整原则8第二节 调整方

2、案8第四章 主要用地安排9第一节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9第二节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10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11第四节 土地生态建设11第五节 土地综合整治12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与分区管制规则12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区12第二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16第六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19第七章 近期用地安排20第一节 耕地保护任务及措施20第二节 建设用地控制任务和措施20第三节 土地整治任务21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1第一节 法律措施21第二节 行政措施22第三节 经济措施23第四节 技术措施23附表:24表1. 重龙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24表2. 重龙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25表3

3、. 重龙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25表4. 重龙镇土地整治规划表26表5. 重龙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26表6. 重龙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27说 明29第一章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30第一节 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效30第二节 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31第二章 规划修编的基本情况31第一节 规划修编过程31第二节 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原则32第三章 规划数据说明34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基数34第二节 社会经济及人口数据35第四章 文本主要内容说明36第一节 规划主要指标说明36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37第三节 基本农田布局的调整及弹性38第四节 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40第五节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

4、护40第六节 土地整治41第七节 村土地利用控制41第五章 规划协调论证与公众参与42第一节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42第二节 公众参与43前 言为了加强全镇土地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协调各业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为全镇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促进全镇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在资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控制和指导下,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编制资中县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阐明了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背景,明确了土地利用战略

5、定位与目标,制定了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优化方案,划定了土地利用分区,制定了分区管制规则,确定了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安排了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协调了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二、国家政策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

6、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三、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2、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3、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4、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四、相关规划1、资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资中县城市总体规划。五、依法组织开展并公布的调查评价成果资中县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成果。规划期限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远期目标年。规划范围为重龙镇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土地。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第一节 镇域概况资中县重龙镇位于县城,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4º4845-10

7、4º5230,北纬29º4547-29º4931。东北与骝马镇接壤,东与双龙镇、苏家湾镇相邻,南与水南镇、明心寺镇交界,西与板栗垭乡接壤,北与甘露镇交界。全镇辖24个行政村。2005年末总人口97094人,其中:农业人口42856人,非农业人口54238人。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0033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881元。幅员面积47.91平方公里。第二节 土地利用情况重龙镇土地总面积4791.92公顷。2005年全镇农用地面积353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76%;建设用地934.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51%;其他土地322.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

8、3%。农用地中,耕地2378.2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7.28%;园地351.39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9.94%;林地241.04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82%;其他农用地563.9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5.96%。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838.5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89.72%;交通水利用地90.5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9.69%;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5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59%。其他土地中,水域293.25公顷,占其他土地的90.89%;自然保留地29.38公顷,占其他土地的9.11%。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根据重龙镇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其土地利用特点如下:一、全镇人均占有

9、土地面积0.049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024公顷。 二、全镇土地利用率93.27%。三、全镇土地垦殖率77.23%。四、全镇森林覆盖率5.03%。五、全镇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面积112平方米。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耕地减少幅度较大,耕地质量较低。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三、其他用地类型存在的问题。园地:镇域园地中多以柑橘、橙类果品为主,产品结构单一、老化,亟待改造。林地:全镇林业资源贫乏,森林覆盖率极低,林产品产出水平不高,境内零散分布些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木极少。交通用地:全镇公路特别是乡村公路,存在着弯多坡陡,路面狭窄并且路况较差,制约着全镇经济的发展,急需改造

10、。水域用地:境内江河水面污染严重,对人畜饮水和水产养殖极为不利。水库、塘堰等存在着水利设施差,工程效益低,淤积堵塞严重,部分已不能维护日常生产和养殖用水,防洪抗灾功能低。第二章 规划目标第一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立足重龙实际,培育支柱产业,壮大特色经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土地利用,优化区域空间布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把重龙镇建设成为资中乃至四川的经济强镇、文化名城。基本原则:服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协调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的原则;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11、的原则;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优先保障重点区域与重大项目用地需求的原则;公众参与和技术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重龙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为:大力实施工业兴镇、商贸强镇战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实际,培育支柱产业、壮大特色经济,以项目为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重龙镇建成成渝线上的经济强镇,将城区打造成古典型文化名城。一、人口发展目标2005年重龙镇人口9.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万人,农村人口4.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5.67%。规划至2010年,总人口为10.6万人,城镇人口为

12、6.1万人,农村人口为4.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7.54%。规划至2020年,总人口为11.9万人,城镇人口为7.3万人,农村人口为4.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1.34%。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05年重龙镇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8.1 : 23.1 : 68.8。规划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0.9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5: 35: 60。规划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24.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 : 40 :57。第三节 土地利用战略定位优先安排城镇用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提升城镇的集聚规模,促进快速交通的发展,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统筹城乡土

13、地资源优化配置,为重龙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用地保障。第四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一、约束性指标1、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005年耕地保有量为2378.21公顷,规划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1928.21公顷。规划到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目标1181.5公顷。2、城乡建设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指标2005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838.59公顷,规划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14.59公顷以内。2005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357.48公顷,规划到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733.48公顷以内。3、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21

14、9公顷。4、土地整治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量达到10公顷。(二)预期性指标1、园地规划期内适当增加经果林面积。规划到2020年,园地增加到403.39公顷。2、林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到2020年,林地达到261.04公顷。3、建设用地指标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312.69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378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面积304.4公顷。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第一节 调整原则1、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规模,在充分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基础上科学预测各业用地;2、以供给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3、盘活存量土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15、4、注重土地管理,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根据土地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为保障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结合重龙镇实际,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优化方案。第二节 调整方案一、农用地2005年全镇农用地面积为3534.6公顷,规划到2020年农用地面积为3156.60公顷,规划期内减少378公顷。其中,规划到2020年,耕地面积为1928.21公顷,比基期年减少450公顷;园地面积403.39公顷,比基期年增加52公顷;林地面积261.04公顷,比基期年增加20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为563.96 公顷,与基期年相比没有变化。二、建设用地2005年建设用地面积为934.69公顷,规划到

16、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1312.69公顷,规划期内增加378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214.59 公顷,比基期年增加376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92.59公顷,比基期年增加2公顷。三、其他土地2005年其他土地面积为322.63公顷,规划到2020年其他土地面积为322.63公顷,规划期内没有变化。重龙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见表1。第四章 主要用地安排按照重龙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战略,提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规模布局和管控措施,合理安排各项用地。第一节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重龙镇耕地保有量2178.21公顷和1928.2

17、1公顷。各村均有分布,加强对耕地开发的管理等,严格按照年度土地开发利用计划使用耕地;在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外严格控制使用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积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措施提高耕地质量。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重龙镇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1181.5公顷,实际划定基本农田面积为1306.92公顷,多保护125.4公顷。多保护的基本农田用于在规划期内不确定性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包括交通、水利、防灾救灾建设、社会公益项目建设、城镇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污染企业搬迁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占用基本农田。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

18、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 “五不准”规定;严格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用地审批管理;提倡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进行质量的改造;实行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对违反规定破坏基本农田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重龙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见表2。第二节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为了保证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同时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水平,规划到2010年重龙镇城镇用地473.95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481.11公顷,到2020年城镇用地699.95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481.11公顷。农村建设用地在全镇各村均有分布,中心村分布较多。根据经批准的土

19、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建设用地的征用;村庄应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要求,制定建设规划;鼓励对闲置的农村居民点进行复垦,改造旧村、建设新村。重龙镇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见表3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安全饮水、沼气、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等建设,加强通村公路、桥梁等交通建设,加强农民新村和扶贫新村建设;加强文教、卫生、城市道路、专业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承载能力,改善投资环境。交通项目:省道207线改建工程、成渝铁路客运专线、成渝专线至城区连接线、文江客渡码头。能源项目:加油站

20、。环保项目:沱江水质监测站。其他项目:星船城一期重龙水泥公司整体搬迁、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敬老院、村级活动中心、中心村、村卫生室、集中供水站。重龙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见表5。第四节 土地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对天然林、天然草地和湿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对沼泽、滩涂等土地的开发,必须在保护和改善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严格依据规划统筹安排。规划期内,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和部分未利用地的比例要保持相对稳定。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支持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基本农田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以较大面积的森林、草地和基本农田作为绿心和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地生态安全屏障。

21、第五节 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期内,重龙镇应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适度开发未利用地,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规划到2020年,整治补充耕地10公顷。20052020年,拟在重龙镇的大垭、宁国寺、五里店、红庙、回湾、杨柳滩、尖峰、文峰、元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109公顷。管控措施:依法实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划要求,依法实施土地整治;规范管理。制定项目实施办法,建立项目管理制度;监督考核。根据土地整治年度实施计划安排,县镇人民政府定期对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重龙镇土地整

22、治规划见表4 。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与分区管制规则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区按照土地利用的不同用途,将全镇划分为八种用途区,即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和其他用地区。一、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耕地及其他优质农用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本用地区土地面积1306.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27%。基本农田各村均有分布。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的一般耕地,应按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

23、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窑、建坟、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严禁安排城镇村建设用地和未列入项目清单的其他非农建设项目。在不突破多划的基本农田规模的前提下,列入项目清单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时不再补划,简化相应用地报批程序。二、一般农地区一般农地区是指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本用地区面积1657.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6%。主要分布在

24、各村均有分布。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三、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城镇(城市和建制镇,含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本用地区面积692.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46%。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村建设,须符合经批准的城市、建制镇、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区内城镇建设应

25、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四、村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本用地区面积482.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06%。各村均有分布。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村镇建设,须符合经批准村镇体系建设规划;区内村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五、独立工矿区区内土地主要用于独立于城镇村的采矿用地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发展需要的区域。本用地区面积33.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主要分布于坭巴湾村。

26、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地;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坍塌、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废。六、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区内为对自然和文化遗产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划定的区域。主要包括重龙山文庙、武庙。本区面积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7%。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为: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保护区规划; 区内影响景观保护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

27、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七、林业用地区本区域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林业发展。本用地区面积240.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1%。各村均有分布。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为:1、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2、鼓励林业用地区内影响林业生产的其他用地,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3、区内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化为林地;4、未经批准,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重龙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见表6 。第二节 建设用

28、地空间管制分区一、允许建设区1、空间区域允许建设区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预期用地区。允许建设区规模1208.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22%。范围主要包括城镇和中心村建设等地区。2、管制措施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衔接;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保障与存量挖潜,确保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

29、界;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二、有条件建设区1、空间区域有条件建设区包括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前提下,区域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本区面积为325.4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79%。本区域指标主要通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项目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置换解决。2、管制规则: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认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三、限制

30、建设区1、空间区域限制建设区是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限制建设区规模3202.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8%。主要任务是强化生态保护与整治,引导人口向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转移。2、管制措施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严格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四、禁止建设区1、空间区域禁止建设区是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禁止建设区规模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7%。范围主要是镇域内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

31、著名的风景名胜区。2、管制措施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建设与开发活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第六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结合各村实际,确定各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并与建设用地布局、土地整治安排相衔接,确定耕地保护地块,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按照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控要求,确定各村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合理确定拆除、保留和适当扩大的村庄规模和范围,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统筹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一、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全镇规划期末的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928

32、.21 公顷,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目标1306.92公顷。依据全镇所辖各村规划基期年的耕地保有量情况、规划期间建设用地增量情况以及土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及水土保持建设等规划利用情况,科学合理的将县级的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分布至各村。二、各类建设用地新增及规模控制指标对乡镇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三大强制性控制指标。按照本次规划的用地安排,至2020年末,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312.69公顷。其中2020年末的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214.59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33.48公顷以内。规划按照村镇的发展用地

33、需求及重点建设项目的布局情况,结合上级下达资中县的城镇工矿控制规模,合理安排各村镇的城镇发展用地指标及采矿用地、独立建设用地指标。各村须严格按照规划分解下达的各项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科学实施城镇工矿、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的新增用地安排。第七章 近期用地安排根据重龙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城乡建设部署和土地供求状况,对近期土地利用做出安排,重点确定近期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控制、土地整治等任务和措施。第一节 耕地保护任务及措施规划到2010年,重龙镇耕地保护面积为2178.21公顷。其保护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二是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三是严格耕地保护执法;四是严格执行城

34、市用地规模审核制度;五是建立有效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六是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系统;七是引入耕地保护的社会监督机制。第二节 建设用地控制任务和措施规划到2010年,重龙镇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1084.69公顷。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行用地规模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项目服从城镇总体规划的“双重”管理,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逐步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发展向内涵挖潜转变,才能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第三节 土地整治任务规划近期内,重龙镇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包括大垭、宁国寺、五里店、红庙、回湾、杨柳滩、尖峰、文峰、元兴,整理规模1820公顷,预计新增耕地109公顷。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 法律

35、措施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强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控制,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加强农用地转用管理。本规划经资中县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并报四川省人民政府备案后即正式执行,重龙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严格执行,不得突破;对预期性指标,要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引导,力争实现。强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控制。严格执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目标的检查和考核机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

36、量。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依据资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对建设项目的有关事项进行严格审查报批,并由县、镇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加强农用地转用管理。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依法取得农用地转用许可。第二节 行政措施健全规划实施的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建立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公示制度,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公民依法用地、依规用地意识。健全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实施规划必须以落实上级有关硬性指标为前提,将实际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公众参与、公示制度。广泛征询社会公众和土地权利人意见,将公众参与

37、制度贯穿规划评价、规划实施、规划监测的全过程,保证政府决策的透明性和规划的顺利实施。将规划方案成果、规划实施信息予以公示,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提高公民依法用地、依规用地意识。加强舆论宣传,严格禁止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第三节 经济措施建立规划目标实施的激励机制,保障土地整治的资金投入,形成耕地保护与节约集约用地的经济激励机制。加大土地整治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耕地开垦专项基金、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专项基金,加大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整理力度,稳步开展农村居民点复垦,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完善耕地保护的经济激励机制。给予农民在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生

38、产性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条件,保障耕地种植财政补贴,引导农民加大耕地改良投资,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利益调节机制。健全和完善土地有偿出让制度,规范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第四节 技术措施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管,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实施管理的技术水平。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管,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手段,建立规划实施动态反馈与调控机制,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实现。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系统的规划实施动态分析、监测、预测、预警功能,实现规划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升社会服务水平。附表:表1

39、. 重龙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单位:公顷、%地 类基期2005年近期2010年目标2020年2005-2020年面积增减面积比重(%)面积比重(%)面积比重(%)土地总面积4791.92 1004791.92 1004791.92 100农用地耕地2378.2167.282178.2164.361928.21 61.09-450园地351.399.94351.3910.38403.3912.7852林地241.046.82241.047.12261.048.2720牧草地0000000其他农用地563.9615.96613.96 18.14563.96 17.870农用地合计3534.673.7

40、63384.60 70.633156.60 65.87-378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用地323.9538.63473.95 47.94699.9557.63376农村居民点481.1157.37481.1148.67481.1139.610采矿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33.53433.533.3933.53 2.760 小计838.59 89.72988.59 91.141214.59 92.53376.00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交通水利用地铁路用地000022.162公路用地36.2640.0336.2640.0336.2639.160港口码头用地0000000水库水面44.5349.1644.5

41、349.1644.5348.090水工建筑物用地9.810.829.810.829.810.580小计90.599.6990.598.3592.597.05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510.59 5.510.515.51 0.42 0 建设用地合计934.69 19.511084.69 22.641312.69 27.39 378.00 其他土地水域293.2590.89293.2590.89293.2590.890自然保留地29.389.1129.389.1129.389.110 其他土地合计322.636.73322.636.73322.63 6.730 表2. 重龙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

42、况表单位:公顷,%基期耕地面积规划期间补充耕地面积规划期间减少耕地面积规划期间净增(+)减(-)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增加合计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其他减少合计建设占用灾毁其他规划近期2378.210000020000200-2002178.211306.92 规划远期2178.211010.00 000260219041-2501928.21 1306.92 规划期2378.211010.00 0004602190241-4501928.21 1306.92 年均增减0.67 0.67 0 0.00 030.7 14.6 016.07 -30.0 表3. 重龙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43、控制表单位:公顷项 目规划近期规划远期规划期合计合计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合计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合计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一、城乡建设用地1503630226.00 226.80 189.00 376.00 262.80 219.00 1、城镇1503630226.00 226.80 189.00 376.00 262.80 219.00 2、农村居民点0000000003、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000000000二、交通用地0002.00 1.00 0.00 2.00 1.00 0.00 三、水利设施0000 0 0 0 0 0 四、其他建设用地0000 0 0 0 0 0 总计15036302

44、28.00 227.80 189.00 378.00 263.80 219.00 年均占地30 7 6 22.80 22.78 18.90 25.20 17.59 14.60 表4. 重龙镇土地整治规划表单位:公顷类 型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合计1、土地整理(如农田、农村居民点、工矿等用地整理)105200622、土地复垦(如工矿、道路、废弃地等用地复垦)000 003、土地开发(如荒地、滩涂苇地等其他土地开发)00000合 计10520062表5. 重龙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单位:公顷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年限项目用地涉及村(镇)备注总规模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其中占用耕地1、交通省道207线

45、改建工程改建2009-2013成渝铁路客运专线新建2009-2013省级项目成渝专线至城区连接线新建2010-2020文江客渡码头改建2009-20202、能源加油站新建2009-20203、环保沱江水质监测站新建2009-20204、其他星船城一期重龙水泥公司整体搬迁新建2010-2020垃圾处理场新建2009-2020污水处理厂新建2009-2020敬老院新建2009-2020村级活动中心新建2009-2020集中供水站新建2011-2015村卫生室新建2009-2020中心村新建2009-2020表6. 重龙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单位:公顷单位辖区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

46、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其他用地区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醮坛山村281.250 0163.61 58.1726.539.4332.5111.56000021.98 7.8236.6213.02谷田坝村131.680 055.57 42.25037.9718.9414.380.670.51001.53 1.164.973.77宁国寺村215.0300179.33 83.40027.0212.570.30.14005.94 2.762.441.13千弓堰村161.440011.45 7.0912074.3317.610.91.971.22

47、63.722.22 1.382.21.36茨茹桥村177.638.71 4.9199.72 56.14105.6324.0113.52002715.25.02 2.833.171.78歇山庙村153.4876.03 49.5455.23 35.990018.4712.0300001.80 1.171.951.27元兴村196.7107.72 54.7653.10 270017.098.69000017.87 9.080.920.47香炉山村264.83124.07 46.8598.96 37.370030.2611.430.530.2009.55 3.611.460.55坭巴湾村361.195

48、4.67 15.14108.84 30.134011.0748.7913.5126.527.340015.87 4.3966.518.41罗汉洞村160.370 0117.27 73.120019.3912.09000015.71 9.884.99芋子田村51.390022.28 43.352038.926.9913.600000.87 1.691.252.43天才坝村90.72000.87 0.9651.4356.699.4710.440.30.332325.354.27 4.711.381.52文庙口村69.16004.64 6.7156.6181.8522.8900001.42 2.05

49、4.496.49迎宾桥村12.92000.17 1.321292.880.131.0100000.62 4.800文峰村189.9279.99 42.1257.80 30.430022.4311.810.170.09006.95 3.6622.5811.89大垭村296.29122.64 41.39107.13 36.160023.337.87000038.50 12.994.691.58尖峰村356.62150.95 42.33103.28 28.960035.8310.050.760.210045.32 12.7120.485.74黄金村221.53144.72 65.3345.45 20

50、.510024.3811.0100005.88 2.651.10.5梁山村226.09148.40 65.6444.85 19.840025.9911.50.060.03006.29 2.780.50.22杨柳滩村232.5999.81 42.9150.77 21.830016.697.1800008.14 3.557.1824.58五里店村115.710084.80 73.290012.5910.8800005.17 4.4713.1511.36红庙村231.08132.27 57.2462.90 27.220025.5811.070.160.07009.17 3.9710.43回湾村187.456.95 30.3988.19 47.060019.3310.311.260.67006.78 3.6214.897.95街村406.90 041.71 10.25306.1975.253.30.810.830.200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