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佑无机(二)习题答案_第1页
宋天佑无机(二)习题答案_第2页
宋天佑无机(二)习题答案_第3页
宋天佑无机(二)习题答案_第4页
宋天佑无机(二)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2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H2+Ca=CaH2(2) Fe2O3+3Na2O2=2Na2FeO4+Na2O(3) BaO2+H2SO4=BaSO4+H2O2(4) Li2CO3=Li2O+CO2(5) 5Na2O2+2MnO4-+16H+=5O2+2Mn2+10Na+8H2O(6) 2Na2O2+2H2O=4NaOH+O2(7) 2Na2O2+2CO2=2Na2CO3+O2(8) 4KO3+2H2O=4KOH+5O2(9) Mg3N2+6H2O=3Mg(OH)2+2NH3(10) TiCl4+4Na=4NaCl+Ti12-6 拟除掉Ba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杂质,

2、试分析加入Ba(OH)2和BaCO3哪种试剂更好。解:加入Ba(OH)2更好。Ba(OH)2和BaCO3与FeCl3发生的反应分别为:2FeCl3+3BaCO3+3H2O=2Fe(OH)3+3BaCl2+3CO22FeCl3+3Ba(OH)2=2Fe(OH)3+3BaCl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BaCO3与FeCl3反应产物中有CO2,CO2不能完全脱离体系,有杂质存在。而Ba(OH)2与FeCl3反应没有杂质生成,若Ba(OH)2过量可以定量加入HCl转化为BaCl2。 12-16 在温度高于1020 K条件下,BeCl2气体以单分子形态存在,其中Be为杂化;当BeCl2气体温度低于该温度时,以

3、二聚体形式存在,其中Be为sp2杂化;无水固态BeCl2具有链状结构,其中Be为sp3杂化。试分析上述各种BeCl2的成键形式与空间构型。 解:单分子中Be以sp方式杂化,形成两个有单电子的杂化轨道,在空间呈直线型分布。每个含有单电子的sp杂化轨道与Cl原子的单电子轨道重叠形成键,故BeCl2单分子呈直线型。 二聚体中,Be以sp2方式杂化,形成两个有单电子的杂化轨道和一个空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为平面三角形。两个含有单电子的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Cl原子的单电子轨道形成键;其中一个Cl原子为端基Cl,而另一个Cl原子除形成键外,还提供孤对电子与另一个Be原子上的空sp2杂化轨道形成配位键,因此分子

4、中每个Be原子外均为平面三角形构型,如下图所示。 对于链状结构的BeCl2,Be以sp3方式杂化,形成两个有单电子的杂化轨道和两个空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是呈正四面体分布。每个Cl原子除了以方式与Be生成共价键外,还提供孤对电子与Be上的空sp3杂化轨道形成配位键,分子中每个Be原子均与4个Cl原子成键,且处于4个Cl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的中心,其结构如上图所示。 12-17已知碱式醋酸铍的分子式为Be4O(O2CCH3)6,其中每个Be原子的配位环境相同,其中一个氧原子与四个铍原子配位,试画出该分子的空间结构。答案:Be构成四面体,O在四面体的体心,6个乙酸根在6条棱上桥联。13-3 写出下列过

5、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 赤热下,无定形硼可以同水蒸气作用生成硼酸;(2) B2O3和CaF2的混合物中加入浓硫酸;(3) 铝和热NaOH溶液作用,放出气体;(4) Na3AlO3溶液中加NH4Cl,有氨气和乳白色沉淀产生;(5) 用稀HNO3处理金属Tl;(6) 向硼砂溶液中加稀HNO3,析出白色片状晶体;(7) 固体Na2CO3和A12O3一起熔烧,然后将固溶体打碎放在水中,产生白色乳状沉淀。答案:(1)B+6H2O(热)=2B(OH)3+3H2(2)3CaF2+B2O3+3H2SO4(浓)=3BF3+3CaSO4+3H2O(3)2Al+2NaOH+6H2O=2NaAl(OH)4+3H2

6、(4)Na3AlO3+3NH4Cl=Al(OH)3+3NaCl+3NH3(5) 3Tl+4HNO3=3TlNO3+NO+2H2O(6) Na2B4O7+2HNO3+5H2O=4H3BO3+2NaNO3(7) Na2CO3+Al2O3=2NaAlO2+CO2;NaAlO2+2H2O=Al(OH)3+NaOH13-6 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以硼砂为原料制备下列各化合物的过程。(1)H3BO3(2)BF3(3)NaBF4答案:(1)Na2B4O7+H2SO4+5H2O=4H3BO3+Na2SO4(2)2H3BO3=B2O3+3H2O;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

7、O(3)2B2O3+4NaH=NaBH4+3NaBO213-9 硼可以形成一分子式为B2H2(CH3)4的化合物,试画出其可能结构。 解:B2H2(CH3)4的可能结构如下图所示:可以将B2H2(CH3)4看成是4个-CH3基团对乙硼烷C2H6的4个端基H的取代。 13-10 化合物B3F5是1967年由Timms报道的。光谱研究表明该化合物中F按原子比4:1存在两种不同的环境,B按原子比2:l也存在两种不同的环境。试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解:化合物B3F5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13-17 二氯化镓(GaCl2)为抗磁性化合物。已知GaCl2在溶液中解离成一种简单阳离子和一种四氯阴离子,试推

8、测该化合物的可能结构。 解:Ga的电子构型为Ar3dl10 4s2 4p1,显然形成Ga(I)和Ga(III)是容易的。若GaCl2中均为2价镓,则其应为顺磁性物质。既然在溶液中解离出简单阳离子和四氯阴离子,就可以推知简单阳离子中的Ga为+l价,而配阴离子中的Ga为+3价。即化合物的可能结构为GaIGaIIICl4。推断完全符合抗磁性的实验事实。 13-19 给出各方框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并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答案:A为TlI,B为Tl2SO4,C为Tl2S,D为TlCl,E为TlCl3,F为Tl2O3,G为Tl2O,H为TlOH,I为Tl2CO3。方程式为:2Tl+I2=2TlI2Tl+

9、H2SO4=Tl2SO4+H22Tl+HS-=Tl2S+H+Tl2SO4+2Cl-=2TlCl+SO42-TlCl+Cl2=TlCl32TlCl3+6NaOH=Tl2O3+6NaCl+3H2OTl2SO4+2NaOH=2TlOH+Na2SO42TlOH=Tl2O+H2OTl2O3=Tl2O+O22TlOH+CO2=Tl2CO3+H2O14-2 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 CO+PdCl2+H2O=CO2+Pd+2HCl(2) CaCO3+CO2+H2O=Ca(HCO3)2(3) MnCl2+NaHCO3=MnCO3+NaCl+HCl(4) Si+2NaOH+H2O=Na2SiO3+2

10、H2(5) 3Si+18HF+4HNO3=3H2SiF6+4NO+8H2O(6)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7) SiCl4+4H2O=H4SiO4+4HCl(8) SiO2+2C=Si+2CO(9) SiCl4+LiAlH4=SiH4+LiCl+AlCl3(10) 2Ca3(PO4)2+10C+6SiO2=6CaSiO3+10CO+P414-4 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 GeCl4+2(NH4)2S=GeS2+4NH4Cl(2) GeS2+(NH4)2S=(NH4)2GeS3(3) SnCl2+2HgCl2=SnCl4+Hg2Cl2(4) SnO

11、2+2NaOH=Na2SnO3+H2O(5) 3Na2Sn(OH)4+2Bi(NO3)3+6NaOH=3Na2Sn(OH)6+2Bi+6NaNO3(6) SnS+(NH4)2S2=(NH4)2SnS3(7) 5PbO2+2Mn(NO3)2+6HNO3=5Pb(NO3)2+2HMnO4+2H2O(8) PbS+4H2O2=PbSO4+4H2O(9) Pb3O4+14HCl=3H2PbCl4+Cl2+4H2O(10) Pb(NO3)2+K2CrO4=PbCrO4+2KNO314-8 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制备过程。(1) 以方铅矿(PbS)为原料,制取氧化铅、二氧化铅和铅单质;(2) 以砂石中

12、的SiO2为原料,制取粗硅和高纯硅;(3) 以偏硅酸钠(Na2SiO3)溶液为原料,制取变色硅胶;(4) 以GeO2为原料制取高纯金属Ge。解:(1) 先在空气中灼烧方铅矿粉:2PbS+3O2=2PbO+2SO2用过量的NaOH处理PbO,则:PbO+2NaOH=Na2PbO2+H2O用NaClO氧化Na2PbO2得到PbO2:Na2PbO2+NaClO+H2O=PbO2+NaCl+2NaOH在高温下用碳还原PbO,可得金属铅:PbO+C=Pb+CO;CO+PbO=Pb+CO2 (2) 在电炉中高温加热SiO2和C的混合物,可得粗硅。反应为:SiO2+2C=Si+2CO提纯过程首先是将硅转化为

13、SiCl4:Si+2Cl2=SiCl4;蒸馏液态的SiCl4,得到纯的硅源。用H2还原纯的SiCl4,可得纯硅:SiCl4+2H2=Si+4HCl (3) 向偏硅酸钠(Na2SiO3)溶液中加盐酸:Na2SiO3+2HCl=H2SiO3+2NaCl 当体系pH逐渐变小时,硅酸根发生聚合。pH78时,形成胶体溶液,再析出凝胶。用热水洗涤凝胶去除体系中的Na+和C1-,所得凝胶的组成是无序的SiO2,在100 条件下烘干,即可脱出这些水分子,得到多孔硅胶。再用CoCl2溶液浸泡,于6070 下烘干至蓝色,并于200 下活化,即可得到多孔的变色硅胶。 (4) 将GeO2用盐酸处理得到GeCl4:Ge

14、O2+4HCl=GeCl4+2H2O精馏提纯后的GeCl4,用高纯水水解得到高纯的GeO2:GeCl4+2H2O=GeO2+4HCl 用氢气还原得到高纯的单质Ge:GeO2+2H2=Ge+2H2O 14-12 如何经过提纯除去气体中的少量杂质。 (1)氢气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2)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 解:(1)将含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氢气,通入CuCl的盐酸溶液。少量CO将被定量吸收:CO+CuCl+2H2O=Cu(CO)Cl2H2O,则氢气被提纯。 (2)将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通入Ca(OH)2溶液。少量CO2将被定量吸收:CO2+Ca(OH)2=CaCO3+H2O,则一氧化碳被

15、提纯。14-17 灰黑色固体单质A,在常温下不与酸反应,与浓NaOH溶液作用时生成无色溶液B和气体C。气体C在灼热的条件下可以将一黑色的氧化物还原成红色金属D。A在很高的温度下与氧气作用的产物为白色固体E。E与氢氟酸作用时能产生一无色气体F。F通入水中时生成白色沉淀G及溶液H。G用适量的NaOH溶液处理得溶液B。 试写出A,B,C,D,E,F,G,H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各过程。答案:A为Si,B为Na2SiO3,C为H2,D为Cu,E为SiO2,F为SiF4,G为H4SiO4,H为HF。Si+2NaOH+H2O=Na2SiO3+2H2H2+CuO=Cu+H2OSi+O2

16、=SiO2SiO2+4HF=SiF4+2H2O3SiF4+4H2O=H4SiO4+2H2SiF6H4SiO4+2NaOH=Na2SiO3+3H2O14-18 某白色固体A,置于水中生成白色沉淀B,加入浓盐酸B溶解。A溶于稀HNO3形成无色溶液C。 将AgNO3溶液加入溶液C,析出白色沉淀D,D溶于氨水得溶液E。向E中加入KI,生成浅黄色沉淀F,再加入NaCN时沉淀F溶解。酸化溶液E,又产生白色沉淀D。 将H2S通入溶液C,产生褐色沉淀G。G溶于Na2S2,形成溶液。酸化该溶液时得一黄色沉淀H。 少量溶液C加入HgCl2溶液得白色沉淀I,继续加入溶液C,沉淀I逐渐变灰,最后变为黑色沉淀J。 试写

17、出A,B,C,D,E,F,G,H,I和J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各过程。答案:A为SnCl2,B为Sn(OH)Cl,C为Sn2+,D为AgCl,E为Ag(NH3)2Cl,F为AgI,G为SnS,H为SnS2,I为Hg2Cl2,J为Hg。方程式为:SnCl2+H2O=Sn(OH)Cl+HClSnCl2+2HNO3=Sn(NO3)2+2HClAg+Cl-=AgClAgCl+2NH3=Ag(NH3)2ClAg(NH3)2Cl+KI=AgI+2NH3+KClAg(NH3)2Cl +2HCl=AgCl+2NH4ClAgI+2NaCN=NaAg(CN)2+NaISn2+H2S=SnS+

18、2H+SnS+Na2S2=Na2SnS3Na2SnS3+2HCl=SnS2+2NaCl+H2SSn2+2Hg2+2Cl-=Sn4+Hg2Cl2Sn2+Hg2Cl2=Sn4+2Hg+2Cl-14-19 无色晶体A加热后有红棕色气体B生成。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C生成,盐酸过量时沉淀C溶解得到D。若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KI溶液,则有黄色沉淀E生成。向A的水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F生成,NaOH过量则沉淀F溶解。将气体B通入水中生成G,并放出无色气体H。沉淀F溶于适量G中形成的溶液,结晶后可以得到A。 试写出A,B,C,D,E,F,G和H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19、各过程。答案:A为Pb(NO3)2,B为NO2,C为PbCl2,D为PbCl42-,E为PbI2,F为Pb(OH)2,G为HNO3,H为NO。方程式为:2Pb(NO3)2=2PbO+4NO2+O2Pb2+2Cl-=PbCl2PbCl2+2Cl-=PbCl42-Pb2+2I-=PbI2Pb2+2OH-=Pb(OH)23NO2+H2O=2HNO3+NOPb(OH)2+2HNO3=Pb(NO3)2+2H2O14-20 金属A在加热时与Cl2反应生成无色液体化合物B,B经过量金属A处理转变为固体化合物C。C溶于盐酸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用大量水稀释该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D。向D的盐酸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生成

20、褐色沉淀E,沉淀E溶于过硫化钠溶液形成无色溶液F。向F中加入稀盐酸生成黄色沉淀G,并放出无色气体H。 试写出A,B,C,D,E,F,G和H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各过程。答案:A为Sn,B为SnCl4,C为SnCl2,D为Sn(OH)Cl,E为SnS,F为Na2SnS3,G为SnS2,H为H2S。方程式为:Sn+2Cl2=SnCl4Sn+SnCl4=2SnCl2SnCl2+H2O=Sn(OH)Cl+HClSnCl2+H2S=SnS+2HClSnS+Na2S2=Na2SnS3Na2SnS3+2HCl=2NaCl+SnS2+H2S15-2 在稀硫酸介质中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的方程

21、式。(1) 2I-+2NO2-+4H+=I2+2NO+2H2O(2) NH4+NO2-=N2+2H2O(3) 2MnO4-+5NO2-+6H+=2Mn2+5NO3-+3H2O(4) 4MnO4-+5As2O3+9H2O+2H+=4Mn2+10H2AsO4-(5) 5NaBiO3+2Mn2+14H+=5Bi3+2MnO4-+5Na+7H2O(6) H3PO3+2NO2-+2H+=H3PO4+2NO+H2O(7) 2I-+AsO43-+2H+=I2+AsO33-+H2O(8) N2H4+NO2-+H+=HN3+2H2O(9) N2H4+4AgCl=4Ag+N2+4HCl(10) As2O3+6Zn

22、+12H+=2AsH3+6Zn2+3H2O15-7 用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制备过程: (1)曲NaNO3制备HNO2溶液; (2)由BiCl3制备NaBiO3; (3)由SbCl3制备较纯净的Sb2S5。 解:(1) 将NaNO3加热分解,得到NaNO2固体:2NaNO3=2NaNO2+O2将NaNO2配制成饱和溶液,冰浴冷却至近0 ,加入在冰浴中冷却至近0 的稀硫酸:2NaNO2+H2SO4=2HNO2+Na2SO4(2) 向Bi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滴加氯水或NaClO溶液,水浴加热,有土黄色NaBiO3沉淀生成:BiCl3+3NaOH=Bi(OH)3+3NaCl;Bi(OH)3

23、+Cl2+3NaOH=NaBiO3+2NaCl+3H2O (3) 向SbCl3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和氯水,生成NaSb(OH)6沉淀:SbCl3+Cl2+6NaOH=NaSb(OH)6+5NaCl;过滤、洗涤NaSb(OH)6沉淀。加入过量Na2S溶液,生成Na3SbS4溶液:NaSb(OH)6+4Na2S= Na3SbS4+6NaOH向溶液中小心滴加稀盐酸,析出Sb2S5沉淀:2Na3SbS4+6HCl=Sb2S5+3H2S+6NaCl15-9 分别用三种方法鉴定下列各对物质。 (1)NaNO2和NaNO3;(2)NH4NO3和NH4Cl;(3)SbCl3和BiCl3; (4)NaNO

24、3和NaPO3;(5)Na3PO4和Na2SO4; (6)KNO3和KIO3。 解:(1) 向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酸性KMnO4溶液,能使KMnO4溶液褪色的是NaNO2,另一种盐是NaNO3:2MnO4-+5NO2-+6H+=2Mn2+5NO3-+3H2O 将两种盐的水溶液分别用HAc酸化,再加入KI,颜色变黄、有I2生成的是NaNO2,无明显变化的是NaNO3:2HNO2+2I-+2H+=I2+2NO+2H2O 向两种盐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室温下静置有气泡放出的是NaNO2,无明显变化的是NaNO3:3HNO2=HNO3+2NO+H2O (2) 向两种盐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

25、色沉淀生成的是NH4Cl,另一种盐是NH4NO3:Ag+Cl-=AgCl 向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酸性KMnO4溶液,能使其褪色的是NH4C1,另一种是NH4NO3:10Cl-+2MnO4-+16H+=2Mn2+5Cl2+8H2O 取少量两种盐晶体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加入FeSO4,加水溶解后沿着试管壁加浓硫酸,在浓硫酸与上层溶液的界面处有棕色环生成的是NH4NO3,另一种盐是NH4Cl:NO3-+3Fe2+4H+=NO+3Fe3+2H2O;Fe2+NO=Fe(NO)2+ (3) 将两种盐溶于水,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有白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又溶解的是SbCl3,加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

26、沉淀不溶于过量NaOH溶液的是BiCl3:Sb(OH)3+NaOH=NaSbO2+2H2O 将两种盐溶于稀盐酸,分别加入溴水,能使溴水褪色的是SbCl3,另一种盐是BiCl3:SbCl3+Br2+6H2O=HSb(OH)6+2HBr+3HCl 向两种盐溶液中加入NaOH和NaClO溶液,微热,有土黄色沉淀生成的是BiCl3,另一种盐是SbCl3:Bi(OH)3+NaOH+NaClO=NaBiO3+2H2O+NaCl(4) 向两种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PO3,另一种盐是NaNO3:Ag+PO3-=AgPO3分别将两种盐酸化后煮沸,这时偏磷酸盐PO3-1将转化为正磷酸盐

27、PO43-。再分别加入过量的(NH4)2MoO4,有特征的黄色沉淀磷钼酸铵生成的是偏磷酸钠,无此特征现象的是硝酸钠:PO43-+12MoO42-+24H+3NH4+=(NH4)3PMo12O406H2O+6H2O分别将两种盐晶体加入HNO3溶液,有棕色NO2气体生成的是NaNO2,另一种盐是NaPO3:NO3-+NO2-+2H+=2NO2+H2O(5) 向两种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是Na3PO4,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2SO4:3Ag+PO43-=Ag3PO4;2Ag+SO42-=Ag2SO4向两种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的是Na2SO4,生成

28、的白色沉淀溶于硝酸的是Na3PO4:Ba2+SO42-=BaSO4;3Ba2+2PO43-=Ba3(PO4)2;Ba3(PO4)2+4H+=3Ba2+2H2PO4-向两种盐溶液中加人碘水溶液,能使碘水褪色的是Na3PO4,不能使碘水褪色的是Na2SO4。因为Na3PO4溶液碱性较强,碘水发生歧化反应:3I2+6PO43-+3H2O=5I-+IO3-+6HPO42- (6) 将两种盐溶液酸化后滴加Na2SO3溶液,颜色变黄、有I2生成的是KIO3,另一种盐是KNO3:2IO3-+5SO32-+2H+=I2+5SO42-+H2O 将两种盐分别与NaNO2晶体混合后滴加浓硫酸,有NO2气态放出的是K

29、NO3,另一种盐是KIO3:NO3-+NO2-+2H+=2NO2+H2O;2IO3-+5NO2-+2H+=I2+5NO3-+H2O向两种盐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者为KIO3,另一种则为KNO3:2KIO3+BaCl2=Ba(IO3)2+2KCl15-12 现有下列六种磷的含氧酸盐固体,试加以鉴定。 Na4P2O7,NaPO3,Na2HPO4,NaH2PO4,NaH2PO2,NaH2PO3解:(1) 向六种盐的水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4P2O7和NaPO3:P2O74-+4Ag+=Ag4P2O7PO3-+Ag+=AgPO3 生成黄色沉淀的是Na2H

30、PO4和NaH2PO4:HPO42-+3Ag+=Ag3PO4+H+H2PO4-+3Ag+=Ag3PO4+2H+ 生成黑色沉淀的是NaH2PO2和NaH2PO3:H2PO2-+4Ag+2H2O=4Ag+H3PO4+3H+H2PO3-+2Ag+H2O=2Ag+H3PO4+H+(2) NaPO3能使蛋白液凝聚而Na4P2O7不能,可将NaPO3和Na4P2O7区分开。(3) Na2HPO4溶液为弱碱性而NaH2PO4溶液为弱酸性,可将Na2HPO4和NaH2PO4区分开。(4) NaH2PO3为酸式盐,其溶液有缓冲作用,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后溶液的pH基本不变;NaH2PO2不是酸式盐,其溶液没有缓冲

31、作用。由此可将NaH2PO3和NaH2PO2区分开。15-13 解释下列实验现象。(1) 向含有Bi3+和Sn2+的澄清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有黑色沉淀生成。(2) 向Na3PO4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时生成黄色沉淀,但向NaP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时却生成白色沉淀。(3) 向AgNO3溶液中通人NH3气体,先有棕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但向AgNO3溶液中通人SbH3气体,生成的沉淀在SbH3过量时也不溶解。(4) 在煤气灯上加热KNO3晶体时没有棕色气体生成,但KNO3晶体混有CuSO4时有棕色气体生成。(5) 分别向NaH2PO4,Na2HPO4和Na3PO4溶

32、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均得到黄色的Ag3PO4沉淀。(6) 向Na2HPO4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向NaH2PO4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没有沉淀生成。解:(1) 在碱性条件下Sn2+将Bi3+还原为单质Bi,生成的粉末产物为黑色:3Sn(OH)42-+2Bi(OH)3=2Bi+3Sn(OH)62- (2) Na3PO4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时生成黄色Ag3PO4沉淀,向NaP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时生成的是AgPO3沉淀,它显白色。 Ag+离子的极化能力较强,其半径也较大,因而Ag3PO4中Ag+与负电荷多的PO43-之间的附加极化作用较强,很容易发生电荷跃迁

33、,吸收可见光显颜色。而AgPO3中Ag+与负电荷少的PO3-之间的附加极化作用较弱,很难发生电荷跃迁,即可见光照射后不发生电荷跃迁,因而为白色。(3) 向AgNO3溶液中通入NH3气体,先生成棕褐色Ag2O沉淀,NH3过量则Ag2O与NH3生成配合物而溶解:2Ag+2NH3+H2O=Ag2O+2NH4+Ag2O+2NH4+2NH3=2Ag(NH3)2+H2O向AgNO3溶液中通入SbH3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沉淀为单质Ag和Sb2O3,过量SbH3不能溶解Ag和Sb2O3:12Ag+2SbH3+3H2O=12Ag+Sb2O3+12H+(4) K+极化能力弱,在煤气灯上加热KNO3晶体时

34、生成KNO2和O2,不生成棕色NO2:2KNO3=2KNO2+O2 在KNO3晶体中混有CuSO4,混合物受热时,NO3-接触极化能力较强的Cu2+使NO3-分解生成棕色NO2气体:2Cu(NO3)2=CuO+4NO2+O2 (5) AgH2PO4和Ag2HPO4比Ag3PO4溶解度大得多,因此向NaH2PO4,Na2HPO4和Na3PO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都生成黄色的Ag3PO4沉淀。 (6) CaHPO4不溶于水,Ca(H2PO4)2溶于水。所以,向Na2HPO4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NaH2PO4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没有沉淀生成。15-16 简要回答下列

35、问题。 (1)为什么NH3溶液显碱性而HN3溶液显酸性? (2) 在H3PO2,H3PO3和H3PO4分子中都含有3个H,为什么H3PO2为一元酸,H3PO3为二元酸,而H3PO4为三元酸? (3) 为什么与过渡金属的配位能力NH3<PH3,NF3<PF3;而与H+的配位能力NH3>PH3? (4)有人提出,可以由NO2的磁性测定数据分析NO2分子中的离域键是34还是33。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 解:(1)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一般是由其在水中的解离情况决定的。NH3是一种稳定的分子,在水中解离出H+的能力很弱。而NH3中N的孤电子对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可以与H2O解离

36、出的H+结合,使体系中OH-过剩,因此NH3的水溶液显碱性:NH3+H2ONH4+OH-,Kb=1.8´10-5 HN3的结构远不如N3-的结构稳定,故HN3在水溶液中将解离出H+,生成稳定的N3-。因此HN3显酸性:HN3H+N3-,Ka=2.5´10-5 (2) 磷的含氧酸中,只有-OH基团的H能解离出H+,而与P成键的H不能解离出H+。因此,磷的含氧酸是几元酸,是由分子中形成几个-OH基团决定的。 磷的含氧酸的结构中H3PO2分子中有1个OH基团,为一元酸;H3PO3分子中有2个-OH基团,为二元酸;H3PO4分子中有3个-OH基团,为三元酸。(3) NH3和PH3利

37、用N和P的孤电子对向过渡金属配位形成配位键;PH3中的中心原子P有空的d轨道,可以接受过渡金属d轨道电子的配位,形成dd 配键,使生成的配合物更稳定。即与过渡金属的配位能力NH3<PH3,NF3<PF3。 由于H不存在价层d轨道,在与H+配位时,NH3和PH3只能以孤电子对向H+的1s空轨道配位。H+的半径很小,与半径小的N形成的配位键较强,而与半径较大的P形成的配位键较弱。因此,与H+的配位能力NH3>PH3。 (4) 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测定NO2的磁性应是NO2处在液态或固态下,而随着温度的降低,NO2发生聚合反应:2NO2N2O4 实验结果表明,在N2O4沸点温度时,

38、液体中含有l的NO2,气体中含有15.9的NO2;在N2O4熔点温度的液体中只含有0.01的NO2,在低于N2O4的熔点温度时,固体中全部是N2O4。可见,液态或固态时NO2几乎全部转化为N2O4,无法测定磁性。15-17 用水处理黄色化合物A得到白色沉淀B和无色气体C。B溶于硝酸后经浓缩析出D的水合晶体。D受热分解得到白色固体E和棕色气体F,将F通过NaOH溶液后得到气体G,且体积变为原来F的20。组成气体G的元素约占E的质量组成的40。将C通入CuSO4溶液先有浅蓝色沉淀生成,C过量后沉淀溶解得深蓝色溶液H。 试写出字母A,B,C,D,E,F,G和H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

39、表示各过程。答案:A为Mg3N2,B为Mg(OH)2,C为NH3,D为Mg(NO3)2,E为MgO,F为NO2+O2,G为O2,H为Cu(NH3)4SO4。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Mg(OH)2+2HNO3=Mg(NO3)2+2H2O2Mg(NO3)2=2MgO+4NO2+O22NO2+2NaOH=NaNO3+NaNO2+H2O2CuSO4+2NH3+2H2O=Cu2(OH)2SO4+(NH4)2SO4Cu2(OH)2SO4+(NH4)2SO4+6NH3=2Cu(NH3)4SO4+2H2O15-18 无色钠盐晶体A溶于水后加入AgNO3有浅黄色沉淀B生成。用N

40、aOH溶液处理B,得到棕黑色沉淀C。B溶于硝酸并放出棕色气体D。D通入NaOH溶液后经蒸发、浓缩析出晶体E。E受热分解得无色气体F和A的粉末。试写出字母A,B,C,D,E和F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各过程。答案:A为NaNO2,B为AgNO2,C为Ag2O,D为NO2,E为NaNO3+NaNO2,F为O2。方程式为:NaNO2+AgNO3=AgNO2+NaNO32AgNO2+2NaOH=Ag2O+2NaNO2+H2OAgNO2+2HNO3=AgNO3+2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2NaNO3=2NaNO2+O215-19 无色晶体A受

41、热得到无色气体B,将B在更高的温度下加热后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发现气体体积增加了50。晶体A与等物质的量的NaOH固体共热得无色气体C和白色固体D。将C通入AgNO3溶液先有棕黑色沉淀E生成,C过量时则E消失得到无色溶液。将A溶于浓盐酸后加人KI则溶液变黄。 试写出字母A,B,C,D和E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过程。答案:A为NH4NO3,B为N2O,C为NH3,D为NaNO3,E为Ag2O。方程式为:NH4NO3=N2O+2H2O2N2O=2N2+O2NH4NO3+NaOH=NH3+NaNO3+H2O2Ag+2NH3+H2O=Ag2O+2NH4+Ag2O+4NH3+H2O=

42、2Ag(NH3)2OH2NO3-+9I-+8H+=2NO+3I3-+4H2O15-20 无色晶体A溶于稀盐酸得无色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B。B溶于过量NaOH溶液得到无色溶液C。将B溶于盐酸后蒸发、浓缩后又析出A。向A的稀盐酸溶液加入H2S溶液生成橙色沉淀D。D与Na2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产物之间作用得到无色溶液E。将A置于水中生成白色沉淀F。试写出字母A,B,C,D,E和F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各过程。答案:A为SbCl3,B为Sb(OH)3,C为Na3SbO3,D为Sb2S3,E为Na3SbS4,F为SbOCl。方程式为:SbCl3+3NaOH

43、=Sb(OH)3+3NaClSb(OH)3=3NaOH=Na3SbO3+3H2OSb(OH)3+3HCl=SbCl3+3H2O2SbCl3+3H2S=Sb2S3+6HClSb2S3+3Na2S2=2Na3SbS4+SSbCl3+H2O=SbOCl+2HCl16-3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1) 5H2S+8ClO3-=5SO42-+2H+4Cl2+4H2O(2) Na2S2O3+O2+2NaOH=Na2SO3+Na2SO4+H2O(3) PbO2+H2O2=PbO+H2O+O2(4) PbS+4H2O2=PbSO4+4H2O(5) 3S+6NaOH=2Na2S+Na2SO3+3H2O(6)

4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7) S+2H2SO4(浓)=3SO2+2H2O(8) H2S+H2SO4(浓)=S+SO2+2H2O(9) SO2Cl2+2H2O=H2SO4+2HCl(10) HSO3Cl+H2O=H2SO4+HCl16-5 试设计方案分离下列各组离子。(1) Ag+、Pb2+、Fe2+(2) Al3+、Zn2+、Fe3+、Cu2+答案:(1) 先加入0.3 mol/L的盐酸,再通入H2S气体。得到Fe2+离子的溶液。Ag2S和PbS沉淀用浓盐酸处理得到H2PbCl4的溶液,溶液用NaOH溶液处理成中性得到PbCl2沉淀,用硝酸溶解Pb2+溶液。沉

45、淀Ag2S用硝酸溶解得到Ag+离子的溶液。(2) 先加过量KI溶液,沉淀CuI用硝酸溶解为Cu2+离子溶液。溶液加氨水得到Al(OH)3和Fe(OH)3的混合沉淀,加过量NaOH溶液后的溶液为Al(OH)4-溶液,Al(OH)4-溶液用HCl酸化得到Al3+离子溶液。沉淀Fe(OH)3用HCl溶解得到Fe3+离子溶液。溶液Zn(NH3)42+用盐酸酸化得到Zn2+离子溶液。16-17 某溶液中可能含Cl-,S2-,SO32-,S2O32-,SO42-离子,进行下列实验并产生如下的实验现象: (1) 向一份未知液中加过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 向另一份未知液中加入BaCl2溶液也产

46、生白色沉淀; (3) 取第三份未知液,用H2SO4酸化后加入溴水,溴水不褪色。 试判断哪几种离子存在?哪几种离子不存在?哪几种离子可能存在? 解:由实验(1)可知:溶液中不含S2-,S2O32-,因为:Ag2S为黑色沉淀,Ag2S2O3虽为白色沉淀,但其不稳定会分解,由白色转变为黑色的Ag2S。 由实验(2)可知:溶液中应含有SO42-。 由实验(3)酸化的溴水不褪色,说明溶液中不含S2-,S2O32-及SO32-具有还原性的离子。 由此可得出结论:SO42-肯定存在,S2-,S2O32-,SO32-肯定不存在,Cl-可能存在。16-18 有一种能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水溶液进行下列实验而产生如

47、下的实验现象: (1) 用铂丝沾少量液体在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 (2) 它使酸化的KMnO4溶液褪色而产生无色溶液,该溶液与BaCl2溶液作用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3) 加入硫粉并加热,硫溶解生成无色溶液,此溶液酸化时产生乳白色或浅黄色沉淀;此溶液也能使KI3溶液褪色,也能溶解AgCl或AgBr沉淀。 写出这一白色固体的分子式,并完成各步反应方程式。 解:该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Na2SO3。各步反应方程式如下: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SO42-+Ba2+=BaSO4Na2SO3+S=Na2S2O3Na2S2O3+2HCl=S+SO2

48、+H2O+2NaCl2Na2S2O3+I2=Na2S4O6+2NaIAgBr+2Na2S2O3=Na3Ag(S2O3)2+NaBr16-18 一种盐A溶于水后,加入稀HCl,有刺激性气体B产生,同时有黄色沉淀C析出,气体B能使KMnO4溶液褪色;若通C12于A溶液,C12即消失并得到溶液D,D与钡盐作用,即产生白色沉淀E。 试写出字母A,B,C,D和E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各过程。答案:A为Na2S2O3,B为SO2,C为S,D为Na2SO4,E为BaSO4。方程式为:Na2S2O3+2HCl=S+SO2+H2O+2NaCl5SO2+2MnO4-+2H2O=5SO42-+

49、2Mn2+4H+Na2S2O3+4Cl2+5H2O=2NaHSO4 +8HClSO42-+Ba2+=BaSO416-20 将无色钠盐溶于水得无色溶液A,用pH试纸检验知A显酸性。向A中沲加KMnO4溶液,则紫红色褪去,说明A被氧化为B,向B中加入BaCl2溶液得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C。向A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D放出,将D通人KMnO4溶液则又得到无色的B。向含有淀粉的KIO3溶液中滴加少许A则溶液立即变蓝,说明有E生成,A过量时蓝色消失得无色溶液。试写出字母A,B,C,D和E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各过程。答案:A为NaHSO3,B为SO42-,C为BaSO4,D为SO2

50、,E为I2。方程式为:5HSO3-+2MnO4-+H+=5SO42-+2Mn2+3H2OSO42-+Ba2+=BaSO4HSO3-+H+=H2O+SO25SO2+2MnO4-+2H2O=5SO42-+2Mn2+4H+2IO3-+5HSO3-=I2+5SO42-+H2O+3H+16-21 将无水钠盐固体A溶于水,滴加稀硫酸有无色气体B生成,B通入碘水溶液,则碘水褪色,说明B转化为C。晶体A在600以上加热至恒重后生成混合物D。用pH试纸检验发现D的水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A的水溶液。向D的水溶液中加CuCl2溶液,有不溶于盐酸的黑色沉淀E生成。若用BaCl2溶液代替CuCl2进行实验,则有白色沉淀F

51、生成,F不溶于硝酸、氢氧化钠溶液及氨水。试写出字母A,B,C,D,E和F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各过程。答案:A为Na2SO3,B为SO2,C为SO42-,D为Na2S+Na2SO4,E为CuS,F为BaSO4。方程式为:Na2SO3+2H+=2Na+SO2+H2OSO2+I2+2H2O=SO42-+2I-+4H+4Na2SO3=3Na2SO4+Na2SNa2S+CuCl2=2NaCl+CuSSO42-+Ba2+=BaSO417-2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1) 2Cl2+2HgO+H2O=HgOHgCl2+2HClO(2) 3Br2+3Na2CO3=5NaBr+NaB

52、rO3+3CO2(3) 5KBr+KBrO3+3H2SO4=3Br2+3H2O+3K2SO4(4) CaSiO3+6HF=SiF4+CaF2+3H2O(5) 4KClO3=3KClO4+KCl(6) NaCl+NaHSO4=HCl+Na2SO4(7) 2NaBr+3H2SO4(浓)=Br2+SO2+2NaHSO4+2H2O(8) 8NaI+9H2SO4(浓)=4I2+H2S+8NaHSO4+4H2O(9) 2MnO4-+10Cl-+16H+=2Mn2+5Cl2+8H2O(10) 2FeBr2+3Cl2=2FeCl3+2Br217-8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提纯和鉴别过程。 (1) 工业碘中常

53、常含有ICl或IBr杂质,试设计方案提纯碘,并说明方案的理论根据。 (2)某NaCl样品中混有少量NaBr,试设法提纯该样品。 (3)一白色粉末,可能是KCl,KBr或KI,试设计方案加以鉴别。 (4)一固体样品,可能是KClO4或K5IO6,试设计方案加以鉴别。解:(1) 可将含有ICl和IBr的I2与KI共热,发生如下反应:ICl+KI=KCl+I2;IBr+KI=KBr+I2 这种反应进行的方向是生成晶格能大的物质,由于KCl和KBr的晶格能大于KI,所以可以将ICl和IBr中的I元素游离出来。在加热的过程中I2升华,与KCl,KBr分离得以纯化。(2) 将样品溶于水,通少许Cl2气,N

54、aBr将被Cl2氧化:2NaBr+Cl2=2NaCl+Br2(3) 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加入硝酸银溶液,KCl,KBr或KI分别产生白色、浅黄色和黄色沉淀。(4) 将少量固体试样加入到Mn(NO3)2的稀硝酸溶液中,能产生紫红色的为K5IO6,没现象的为KClO4。17-9 试设计方案,分离下列各组离子。(1) Ag+、Mg2+、Al3+(2) Na+、Ca2+、Sn2+答案:(1) 加入稀盐酸,沉淀AgCl加热得到单质Ag,用硝酸溶解得到Ag+离子溶液。滤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Mg(OH)2用HCl溶液溶解得到Mg2+离子溶液。滤液Al(OH)4-用HCl溶液处理得到Al3+离子溶液。

55、(2) 通入足量H2S气体,SnS沉淀用HCl溶液溶解得到Sn2+离子溶液。滤液加入Na2CO3溶液,沉淀CaCO3用HCl溶液溶解得到Ca2+离子溶液。滤液为Na+离子溶液。17-12 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有关性质按由大到小排序,并简要说明理由。 (1) 键解离能Cl2,Br2,I2; (2) 酸强度HF,HCl,HBr,HI; (3) 氧化性HClO,HClO3,HClO4; (4) 稳定性ClO2,I2O5解:(1) 从Cl2到Br2到I2键的解离能逐渐下降。这与卤素原子的半径大小密切相关。从Cl2到Br2到I2,因为原子半径增大,在卤素双原子分子中,核对成键电子对的引力随原子半径增大而减小,所以导致解离能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2) 氢卤酸的酸性由大到小排序为HI,HBr,HCl,HF。除HF是弱酸外,其余均为强酸。 X-对H+的吸引能力弱,则解离度大,溶液的酸性强;反之,X-对H+的吸引能力强,则解离度小,溶液的酸性弱。这种吸引能力取决于X-离子本身所带电荷和离子半径,即X-离子本身的电子密度。按I-Br-Cl-F-顺序,尽管离子所带电荷相同,而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则电荷密度逐渐升高,于是X-对H+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大。结果导致HI,HBr,HCl,HF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