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人遗憾的事实 初步估计,我县2型糖尿病患者约1000人左右,血糖控制达标率不到25%,已成为本地区糖尿病综合治疗中最薄弱的环节。第1页/共26页糖尿病五架马车第2页/共26页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需终生治疗,其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主动性和病情程度。糖尿病教育的内容包括对保健人员及其患者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防治水平,将科学的糖尿病知识、自我保健技能深入浅出的传授给患者,使患者了解治疗不达标的危害,只要医患长期密切合作,可以达到正常生活质量。第3页/共26页糖尿病眼底病变 第4页/共26页糖尿病血管病变 第5页/共26页糖尿病肾病 第6页/共26页糖尿病足 第7页/共26页
2、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第8页/共26页糖尿病患者的保命三部曲监测血糖波动控制血糖波动避免并发症第9页/共26页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教育因贯穿于糖尿病诊治的整个过程,起内容如下:1.糖尿病基础知识 2.心理卫生 3.饮食治疗 4.运动治疗 5.药物治疗 6.自我监测血糖第10页/共26页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患者通过教育达到下列目的: 1.认识自己所患糖尿病的类型及其并发症; 2.正确掌握饮食治疗和调整食谱的技能; 3.认识控制不良后果及其控制的重要性; 4.能自行观察病情,自我监测血糖、尿痛、并能初步调整饮食和药物; 5.能自己注射胰岛素,并初步调整用量; 第11页/共26页糖尿病教育 6.能识别、预防
3、和及时处理低血糖; 7.能主动与医务人员配合,病情变化时及时复诊,并按要求定时复诊。 第12页/共26页正确对待糖尿病 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正视糖尿病,请医生为自己制订一项长期计划和一系列短期计划,积极主动地控制糖尿病,走向一条通向健康生活的道路。这条路走起来也许很难,但是,不要太着急,一点一点的进行,只要坚持,会发现控制糖尿病也是有一些乐趣的,最终会走出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 第13页/共26页正确对待糖尿病 另一种选择是继续否认自己的病情,拒绝治疗,不控制饮食,不参加体育锻炼,听之任之,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面临的将是糖尿病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反复发作,被送去医院,同时还会逐渐出现
4、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足部溃疡、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失明等,这条路走起来会更加艰难,且越走越黑暗。 第14页/共26页正确对待糖尿病 正确对待糖尿病是糖尿病心理调控的关键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应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到目前为止,糖尿病尚不能根治,只能有效控制,因此,糖尿病的治疗是终身性的。第15页/共26页正确对待糖尿病 正确对待糖尿病要反对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对糖尿病满不在乎,不检查、不治疗,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是很危险的;另一种是过分担心,终日焦虑不安,悲观消沉,这也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对待糖尿病的正确态度是“既来之,则安之”。面对现实,泰然处之,保持乐观
5、开朗,积极地进行综合治疗。第16页/共26页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调控(1) 糖尿病患者在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后,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心理障碍,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应帮助病人进行心理调控。 1.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患者了解到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时,往往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医务人员应向病人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让患者了解只要坚持综合治疗,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第17页/共26页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调控(2)2.帮助患者学会自我保健,控制糖尿病。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患者必须学会自我保健,克服依赖心理。患者应与医生一起制定健康计划,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病情监测等,这样可以使患者克服畏难
6、情绪,树立信心。第18页/共26页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调控(3)3.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患者和家人要了解情绪波动对糖尿病的不利影响,患者应尽量克制自己,保持情绪稳定,家庭应为患者创造一个和睦的氛围,患者的精神愉快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第19页/共26页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控 糖尿病患者要排除心理障碍,保持精神健康,就必须加强自我心理调控。加强自我心理调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这是患者克服心理障碍的关键。只有从本质上认识了糖尿病,才能作到“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2.克服心理障碍,保持乐观情绪。烦躁、紧张、恐惧、忧郁等心理障碍,都
7、会导致内分泌进一步紊乱,使糖尿病加重,所以保持乐观的情绪在糖尿病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第20页/共26页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控 3.创造和谐的工作与家庭环境。和谐的工作与家庭环境可以保持病人良好的心情,这就要求患者自己克服急躁易怒的情绪,遇事要冷静、大度,创造良好的工作与家庭环境。 4.患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些娱乐活动或听听音乐,使生活添乐趣,精神上有所寄托,这样可以摆脱不良情绪的控制,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心理调控的目的是保持乐观的心情,激励自己坚持糖尿病的治疗计划。第21页/共26页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家人的关心和支持 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 而且饮食、起居、情绪、运动,每一方
8、面都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整个家庭都要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此时,家人也许感到很不方便,但是,为了病人的健康,作为病人的家人就一定要理解,并给予病人关心和支持,自觉鼓励和帮助病人搞好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疾病监测。另外,家人还必须学会识别高血糖、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症状,以便及时处理一些紧急情况。情绪的波动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利,而糖尿病患者由于疾病,经常会出现烦躁、郁闷等不良情绪,家人一定要谅解,随时开导病人,给病人提供一个亲密和谐的家庭环境。第22页/共26页糖尿病患者的康复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糖尿病由于并发症多而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过去,对糖尿病的研究主要遵循“生物医学模式”的研究思路,仅仅从分子生物学、病理解剖学的角度去研究糖尿病的治疗,忽略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对糖尿病的影响。自“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环境、心理因素也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而且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伴有情绪、精神方面的异常,如紧张、恐惧、忧郁等。所以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对糖尿病治疗均是有益的。第23页/共26页总结 总之,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必须终身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疾病监测,是非常艰难的,故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加坡代签租房合同范本
- 正规的租金合同范本模板
- 承揽合同工期补充协议书
- 欠条的担保协议合同范本
- 皋兰县旧楼拆除合同范本
- 房屋使用产权转让协议书
- 投资合伙买卖房合同范本
- 承运硫酸钴运输合同范本
- 棉花运输合同范本协议书
- 情侣分手协议书婚姻合同
- 2026高考作文备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素材:觉醒是一种持续的心态
- DB32-T 5092-2025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数据采集要求
- T/CCS 004-2023智能化煤矿体系架构
- 别墅设计全套方案
-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 焊接生产与管理
- 《经济法基础》课件-第七章 税收法律制度
- 妇科手术技巧 宫腔镜检查及手术步骤详解
- 《宫腔镜手术技术》课件
- 农村互助养老的组织化路径探索
- GB 5009.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氟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