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专项练习.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专项练习.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专项练习.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专项练习.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专项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活动a.大气的受热过程1. 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A表示_辐射,B表示_辐射,C表示_辐射(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_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_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相对而言,辐射波长较长的是_,较短的是_(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稻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2.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 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 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 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 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b.热

2、力环流3.读下图,回答(1)(3)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4.热岛温度为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其值高低反

3、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从如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某市热岛强度()A. 夏季大于冬季 B. 午后大于夜晚C. 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 D. 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c.大气的水平运动5. 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A. 重合 B. 垂直 C. 斜交 D. 平行6. 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2)题。(1)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5 C2 D1(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a.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7.关于三圈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气压控制下,气温都很高 B高气

4、压带盛行上升气流C所有气压带都是由于冷热不均造成的 D同一半球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 8. 从盛行风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S,76.3°E)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A. 东北 B. 东南 C. 西南 D. 西北b.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9.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 500 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完成 12-13 题。5 月 10 月11 月  次年 4 月平均气温( 0 C )降水( 

5、;mm )平均气温( 0 C )降水( mm )甲地2716502522乙地278902677(1)两地的纬度约在 ( )A.15 ° S  20 ° S 之间                  B.15 ° N  20 

6、;° N 之间C.25 ° S  30 ° S 之间                  D.25 ° N  30 ° N 之间(2)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 平原   

7、60;          B. 盆地            C. 丘陵           D. 山地10.读下面的 “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 ,回答问题。 (1)M图是      

8、0;  半球                 季。(2)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  、  、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     &#

9、160;  。(4)C、D同为30º40º 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C.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1.导致全球气候带分布的最基本原因是(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太阳辐射12.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1)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l8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夏季降水丰富(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10、;   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a.锋与天气13.我国与冷锋活动有关的天气现象是()江准地区的梅雨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的春旱.A. B. C. D. 14.该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1)m地的风向是()A西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东北风(2)此时,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Am、n两地都睛     &#

11、160; Bm、n两地都有雨Cm地有雨、n地睛     Dm地睛、n地有雨(3)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b低压、高压与天气15.赤道上没有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强 B.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C. 没有地转偏向力 D. 水平气压梯度力小16.下图是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四种天气系统是  ( )A

12、甲是暖锋过境     B乙是低压过境   C丙是冷锋过境     D丁是高压过境(2)在图中时段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a.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题。17.(1)上述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

13、射中的可见光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2)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臭氧层破坏   酸雨   城市热岛效应   湖水富营养化A    B    C    D18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14、;   B一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b.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9.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o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20.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

15、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      B      C      D C.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21.右图所示曲线反映的城市绿地具有的一项

16、功能是( )A.防风固沙,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次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C.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  D.美化环境,减弱噪音22.分析“近年来大气中CO 2 的增长示意图”,回答问题。(1)代表近年来CO2增长曲线的是  。(2)近几十年来CO2增多的原因主要是_。(3)大气中CO2增多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a.相互联系的水体23.从下图中河水与地下水的水位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季节该地区河水补给潜水 B. 此季节该地区河流处在丰水期C. 此季节该地区河流可以得到潜水补给 D. 此

17、季节该地区潜水对河流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24.读我国两区域河流图,回答问题 :( 1 )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                  ;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18、                       。( 2 )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                      ,其径流

19、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                        ,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                  。b.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25.读下图回答问题:(1)

20、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A                    ,C                 , E     

21、60;           ,F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            ;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  

22、0;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填字母)。(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6)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     

23、        。26.下图表现了雨水的处理方式,利用雨棚收集雨水,该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加强城市涝灾 缓解城市缺水 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 恶化城市的水生态环境A B C D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a.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27.下图中的洋流 L 属于:( )A 由西向东流的补偿流     B 由东向西流的风海流   C 由西

24、向东流的寒流      D 由东向西流的暖流28. 读海陆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洋流),完成题。 (1)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冬季B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冬季C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夏季D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夏季(2)此洋流可能是( )A巴西暖流B秘鲁寒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D阿拉斯加暖流b.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9.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 . 西欧大面积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B . 我国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C . 秘鲁大西洋沿岸呈现荒漠景

25、观 D . 非洲气候带呈南北对称分布30.1月份,自东向西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 )A. 顺风顺水 B. 逆风顺水 C. 顺风逆水 D. 逆风逆水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运用a.水资源及其分布由于各种原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近30年。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治理塔里木河的决定。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输入救命之水,使其恢复过流。读下图,完成下题。31.甲、乙、丙、丁中,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    )A.甲     B.乙     C.丙  

26、60;  D.丁32. 下列四组国家中,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源的是()A蒙古、朝鲜、沙特阿拉伯 B苏丹、伊朗、阿富汗C中国、印度、埃及 D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b.水资源与人类社会33.塔里木河流域有我国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降水丰沛 C光照充足 D地势平坦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34.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a 表示污水处理, b 表示污水收集 B  a 表

27、示污水排放, b 表示污水处理C  a 表示水的利用, b 表示水的污染 D  a 表示水的污染, b 表示污水处理c.合理利用水资源35.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咸潮发生时,长江口以东海区海水的实际盐度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条曲线( ) (2)珠江下游频繁受咸潮严重威胁。以下描述中,可能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南粤大地的干旱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森林植被的逐渐恢

28、复 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大量引用河水作为城市水源 离岸风的吹拂ABCD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地区年份缺水量来源以色列20103.6约旦河约旦20102约旦河约旦河西岸20101.4约旦河 注:约旦河每年供应量只有1.4亿立方米。(1)图中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分别是_和_。(2)从成因上看,甲是_形成的,乙是由于终年受_控制而形成的。(3)图中A是被三大宗教奉为“圣地”的_市。(4)材料一说明该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是_,此水源对该地区的重要性是_。(5)“水比牛奶贵”的中东以_(农业)为主。为解决水源短缺问题而长期致力于灌溉技术的研究,已成功地把计算机控制技

29、术普及到灌溉系统,达到浇作物不浇土地。我国_和_地区迫切需要引进这些节水浇灌技术。 第三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a. 内力作用37.下列概念按内涵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 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 地质构造 内力作用 B.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 地质构造C. 地壳运动 地质作用 地质构造 内力作用 D.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 地质作用 地质构造38.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B. 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 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D. 一般来说,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b. 外

30、力作用39.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 大西洋逐渐加宽 B. 夏威夷群岛的形成C. 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 D.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40.下列选项与图中、最符合的是()A. 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 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 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 侵蚀作用、外力搬运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41.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部分示意图,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若A代表沉积岩,则表示( )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外力作用D地壳运动(2)若表示变质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不可能是沉积岩 BA可能是岩浆岩C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D不可能表示岩浆活动42. 读“地壳物质

31、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a.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43.秘鲁南部的伊卡省2007年8月15日晚18点42分(北京时间16日早7点42分)发生里氏7.5级强烈地震(如图),据此回答: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秘鲁的位置是( )A位于太平洋西岸 B濒临大西洋 C位于非洲 D位于西半球(2)秘鲁多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

32、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挤压处C位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张裂处 D地形复杂,多高山44.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地质构造剖面图上, A 地质构造为              ,理由                  

33、;      ; B 地质构造为           ,理由                            ; C

34、0;地质构造为            ,理由                   。(2) 在 A 、 B 两地哪里钻孔能打到煤层:        ,原因 &#

35、160;                                           。(3) 甲、乙、丙三个村庄中   

36、     村为旅游胜地,因这里的         地形风景优美,在此村修建公路要注意               等问题。(4) 如果要找到化石只能到  村和      村去找,原因是   

37、                                                  

38、            。(5) 三个村庄若都已发现了矿产,那么矿产是否会相同 ?     。原因是                          

39、;  。(6) 在野外勘采中 A 、 B 、 C 三处,    是良好储油构造,       是有利于储存地下水,大型工程选址尽量避开      。b.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45.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A. 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 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C. 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 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46.读下图,回答下题。

40、(1)该岛铁路形状为 “ 环形 ” ,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   )A 平原      B 山地       C 高原       D 盆地(2)甲和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虚线处是鞍部     

41、0;              B 虚线处是河谷C 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 虚线处等高线密集第三节 河流地貌发育a.河流侵蚀与堆积地貌47.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42、60;                      A断层上升作用-渭河平原 B风力侵蚀作用-黄土地貌C流水侵蚀作用-长江三峡 D风力沉积作用-山簏冲积扇4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三幅图,甲图:该河段示意图、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题。(1)甲图中AB段河流流向是()A由西北流向东南 

43、;   B由东流向西    C水位A处低于B处   D不能确定(2)关于甲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b.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49.我国西北某地简图,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 )紧临矿产资源  沿河流建设紧临农业区    沿交通线分布A  &

44、#160;       BC          D50.右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1)该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2)山区的聚落形成明显的            状,或蜿蜒分布于      

45、      ,或沿            发展。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51.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所起的作用有(  )根本改变气候状况           对水文状况几乎没有影响 能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46、60; 能够保持水土,减少流失A. B. C. D. 52.下列现象不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 热带雨林遭破坏,引起全球气候变化B. 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引起全球气温升高C. 某地区降水量多少与太阳活动周期有一定的关联性D. 长江中上游山区大量砍伐林木,下游地区洪水频发b.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53.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功能在起作用。  ( )     

47、0;                                                 

48、0; A光合作用     B生产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54.下图所示是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中小圆圈表示特定时间内该种群的个体数)。请分析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岛屿上的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有什么特点?(2)对自然界中的种群来说,种群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下去?为什么?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55.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

49、、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56.下列人类活动不属于趋利避害目的的是( )A. 在内蒙古草原上大量开荒种植粮食B. 在黄土高原上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C. 在浙江沿海修建海塘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D. 在澳门有计划地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57.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 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2)。(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B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