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一第2节 汉代儒学【测试要求】理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理解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知识梳理】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思想主张及评价:(1)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A观点: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统一,就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B评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但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其它思想的自由发展。(2)提出“ ” 和“ ”。A观点: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天子无道,上天就会降灾于他。(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B评价:神
2、化并加强了君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要求君主爱护百姓。(3)提出“ ”:A观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是社会伦理。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是个人品德。B评价:“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对其应持批判态度;“五常”中去除其中的封建成份,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2特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 、 和阴阳五行等学说而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实质是“外儒内法”。二、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的建立1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独尊的原因(1)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迎合了汉武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
3、化体制改革。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1)思想:采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改革。(2)政治:起用儒生参政,确立察举制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扩大了官员的队伍。 (3)教育:兴办 和令各郡国建立学校,使天下文士都学习儒家经典(五经:诗、书、礼、易和春秋),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3、影响:(1)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消极: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秩序,具有局限性。知识拓展:汉武帝兴办太学 (1)兴办: 根
4、据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做官。(2)作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 的官立学校;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非贵族官僚家庭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入仕; 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 的标志; 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难点探究】1.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董仲舒既继承先秦儒家的“仁”、“礼”、“仁政”和“民本”思想,又与时俱进,增加了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神化皇权和等级名分,符合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时又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
5、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这些都是先秦儒学所不曾拥有的。【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材料中的思想最早由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A孔子 B董仲舒 C孟子 D韩非子2、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
6、下一统 D孟子主张民贵君轻3、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应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4、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田”“塞兼并之路” 5、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经训
7、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说的“自有制度”的实质是A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 D儒表法里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7、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8、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8、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 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9、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
9、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10、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11、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 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 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 12、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
10、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融合道家、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丰富发展儒学 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D新儒学从根本上放弃了“为政以德”仁政思想13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一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14.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
11、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应为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5、下表源自中国古代职官,对表中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时期两宋明清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扩大封建统治基础B扭转了传统阶级观念C严重摧残了人才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16、某学者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句话说明科举制度A.是较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1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下列有关太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B.广大中下层人士都由此得到入仕机会C.儒学教育实现了官方化 D.办学模式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二、判断题18、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唯一的统治思想。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青海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社会化招聘员工3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市场销售合作合同书版
- 商场租赁运营管理服务协议
- 品牌加盟运营协议书
- 乡村农田现代农业管理合同
- 商品交易平台规则修订协议
- 商业场所水电供应协议
- 商业房地产联合开发协议书
- 小学2019-2020学年度教学总结报告
- 房屋租赁合同终止协议
- 2024年2024年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红楼梦》中的家族兴衰与社会变革
- 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方案设计说明书
- 工程材料、构配件或设备清单
- 小学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课件
- 小班-数学-爱跳的棉花糖(上下、前后、里外方位)-课件(互动版)
- 葡萄糖生产工艺原理、过程控制点及流程图
- CPK数据图表生成器
- 高速公路工程电子招标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22年试行版)
- 云南省临沧县富康河铜矿勘探项目环评报告
- 老年人误吸的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