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集聚动力因素分析_第1页
人才集聚动力因素分析_第2页
人才集聚动力因素分析_第3页
人才集聚动力因素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人才集聚动力因素分析    摘 要:人才对国家或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而人才集聚作为人才流动的一种特殊现象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人才定义入手,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与整理,对人才集聚内涵进行界定;以此为基础,搜集并整理了人才集聚的相关文献,基于文献综述视角对人才集聚的动力因素进行梳理。关键词:人才集聚 动力因素 文献综述一、引言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并指出:科技和科技创新催生了新产业,促进了新增长。技术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得到众多学者认可,然而,技术的产生、重组和传播关键在

2、于人才,其既有知识、能力与经验会决定其应用新技术水平。人才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在国家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得到重视(simon,1998;glaeser,2012)。二、人才集聚的内涵1998年,麦肯锡咨询人员提出“人才大战”,并认为人才是组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michaels等,2001)。然而, “人才”一词被理所当然的广泛使用,却尚未得到明确解释。在梳理“talent”一词语言进化史基础上,gallardo-gallardo(2013)提出了人才的两种解释:组织中的精英群体;组织中的所有雇员。鉴于精英群体判断具有主观性,本文选择“组织中的所有雇员”作为人才的定义。随着人才在城市发展中作用

3、的凸显,人才集聚作为人才流动的的一种特殊现象得到学者们重视。国内学者蔡永莲(1999)提出“人才集聚”概念,指出人才集聚可通过类聚效应、综合效应和联动效应产生聚合效果。随后,朱杏珍(2002)、牛冲槐(2006)、孙健(2007)等对人才集聚内涵进行界定,综合来看,人才集聚指人才由于某些因素影响,从不同区域流向某一特定区域过程(朱杏珍,2002)。国外对人才集聚研究更多采用“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集聚”等表述(王勇,2011),但与国内人才集聚研究殊途同归。在西方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初期,工业企业权衡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自然资源的邻近性成为区位选择重要因素,企业集聚应运而生。在此阶段,

4、劳动力较多作为成本最小化因素被纳入考虑范围,人才集聚尚未得到足够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 “知识经济”、“创新型经济”等时代的兴起,科技、知识、创造力、创新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集聚开始得到重视(mellander和florida,2014)。三、人才集聚的动力因素人口迁移由“推动人离开一个地方的推力”和“促使人进入另一个地方的拉力”共同决定(于斌斌,2012),而人才集聚具有明显方向性,国家或城市需增强拉力促使人才进入。已有研究也较多从该角度出发,探讨人才集聚的动力因素。国内学者孙健等(2007)在分析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时,将收入、人才环境、教育科研作为相关因素。牛冲槐和江海洋

5、(2008)、徐茜和张体勤(2010)均从环境角度进行了人才集聚分析。前者在进行硅谷与中关村人才集聚效应分析时,着重比较了地理、文化、制度、科技、人才市场五类外部环境;后者基于lewin的动力场理论,提出影响人才集聚的城市环境因素:人口、经济、自然地理、生活、制度。与上述学者角度不同,朱杏珍(2010)在早期人才集聚的利益、精神、环境三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人才集聚的动力因素分为:宏观环境因素、中观组织因素、微观个体因素,并认为个体因素是人才集聚主要因素。面对人才竞争愈发激烈态势,世界经济论坛(2011)提出采取“国家品牌”战略吸引人才,具体包括品牌定义、创造友好型移民环境、培育国际公共意识。

6、为构建融合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品牌重塑战略,silvanto和ryan(2014)回顾国家品牌领域文献后,从驱动人才流动视角出发,分析人才在流动前考虑的问题,据此提出驱动视角下的国家品牌重塑战略,具体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就业、经济和机会,明确的移民政策和有效的政府管理,人才地理集中,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此外,johnson(2003)、solimano(2008)等學者选取全球化、升职潜力、文化的包容性等因素进行对人才集聚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参考文献:1 simon c j. human capital and metropolitan employment growthj. jo

7、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8, 43(2):223-243.2 爱德华·格莱泽著,刘润泉译.城市的胜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223-248.3 michaels e. the war for talentj. jones, 2001, 49(2):37-44.4 gallardo-gallardo e, dries n, gonzález-cruz t f.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alent in the world of work?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

8、iew, 2013, 23(4):290-300.5 蔡永莲.实施优秀人才集聚战略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8-32.6 朱杏珍.人才集聚过程中的羊群行为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53-56.7 牛冲槐,接民,张敏,段治平,李刚.人才集聚效应及其研判j.中国软科学,2006(4):118-123.8 孙健,孙启文,孙嘉琦.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3):13-18.9 王勇.人才集聚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1(9):205-208.10 mellander c, florida r. the rise of skills: hum

9、an capital, the creative clas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m.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014:317-329.11 于斌斌.区域一体化、集群效应与高端人才集聚基于推拉理论扩展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2(6):16-20.12 牛冲槐,江海洋.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j.管理学报,2008,5(3):396-400.13 徐茜,张体勤.基于城市环境的人才集聚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9):171-174.14 朱杏珍.人才集聚的动力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0(1):280-282.15 world economic forum. global talent risk-seven responses eb/ol. http://docs/ps_wef_globaltalentrisk_report_2011.pdf16 silvan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