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儿”_第1页
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儿”_第2页
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儿”_第3页
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儿”_第4页
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儿” 摘要:新课改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然而有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标的实质,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色与真实”在流失。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反思语文课改,摒弃浮华,追求本真,从而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有效性 语文味 我们评价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一个基本的指标,那就是学生是否具备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能否对文本形成比较准确、比较深入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和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使学生领悟文本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解开语言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思想和情感“密码”,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是阅读教

2、学担负的重要职责,也是阅读教学提升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 反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缺乏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准确把握,很少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妨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目标上偏重片面单一,忽视统一协调 三维目标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有机统一体被严重割裂。有的只关注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染,从而在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有的把过程与方法游离于知识与技能之外,追求活动的形式化;有的贴标签式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说教,教师替代学生的个性化情感体验,无法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内容上偏重拓展求新

3、,忽视阅读感悟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但是由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往往造成教学内容淡化和学科特点弱化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冷落,语文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使语文课异化为历史课、社会课、政治课,真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语文课上这种草盛苗稀的现象,严重背离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使教学效益大大受损。 三、教学形式上偏重讲授讨论,忽视当堂训练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有一种错觉,以为作业都是课后的事,课堂上就是老师讲或者师生共同讨论。所以课堂上讲风太盛,出现热热闹闹的表面繁荣,学生只听、只思考而不动手做,学过的东西容易忘记。另

4、外,教学的过程本来就应该是讲练结合的过程,这一点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他们不习惯于将讲授内容训练化,教学中习惯于信息的单向传递,也正因为这一点,课堂上学生的“动”就是停留在表层,而不是深入思考、周密分析、细心解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手段上偏重现代技术,忽视夯实基础 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多媒体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这无疑是课堂教学的一大进步。但是,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象、直观、立体的教学媒体扩大了课堂容量,丰富了课堂展示形式,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它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不适当地运用或一味地随波逐流,无视语文自身的内涵和规律,其结果只能是限制了

5、学生对文本的咀嚼涵泳,最终导致阅读能力的退化。唯有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文本,才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教学评价上偏重形式表面,忽视真实贴切 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当表扬鼓励在课堂上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的时候,不当的现象又随之产生了:语言苍白、滥用表扬、评价不客观、形式单一,这种教学评价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上述现象的存在,呼唤语文教学价值的回归。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并牢固把握这一点,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为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做到: (一)教学目标

6、上,既重视知能又突出方法情感 牢固树立三维目标意识,为每一节课确立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加以准确的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清晰的教学方向。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语文知识与技能为基础,以过程与方法为重点,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方向,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上,既紧扣教材又联系拓宽 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紧扣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语文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拓宽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维通道,必要时我们要善于结合教材进行适当的联系拓宽。可联系学过的内容,联系相关的背景资料,联系生活和社会,联系有关的学科和知识,这样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

7、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让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色彩和情味。 (三)教学形式上,既讲授精要又训练得当 “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所以我们要反思课堂教学形式,既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也要优化现行的讨论式,可以采用讨论练习式。所谓“当堂训练”,即课堂教学分两个阶段,一是教学阶段,占整堂课的2/3时间,二是训练阶段,占整堂课的1/3时间。这样划分主要是为了突出“练”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这里要抓住三个要点,一是练习内容要紧贴课堂教学内容,二是题目要精选,三是要及时批改、评讲、反馈。 (四)教学方法上,既务实有效又兼收并蓄 语文课究竟怎么上,用什么方法最好,当然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衡量,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语文课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学生品味语言、感受形象、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其他的形式只能是语文学习的辅助。因此教学形式的选择与运用以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原则,要努力形成自己的独特教法。当然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要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并很好地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新课改,让我们不再“戴着镣铐跳舞”,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