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_黄建红_第1页
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_黄建红_第2页
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_黄建红_第3页
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_黄建红_第4页
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_黄建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培计划(2014)”省级名师、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湖南科技大学初中英语结业论文_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黄建红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黄金中学摘 要本论文回顾概括了国内外文化教学的研究成果,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做问卷调查,筹备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旨在研究把文化教学融入英语阅读教学能否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研究表明,将文化教学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阅读习惯和学习策略;更能够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在英语阅读教

2、学中,教师应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融于阅读教学中,系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要将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力”作为英语教育中文化教学的目标,采取较为完整的教学步骤,兼取各家所长,实施多方位的文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化教学引 言对于如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系统、有效率的实施文化教学是当今世界外语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根据阅读理论,文化背景知识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更好地理解材料内容都很有关系。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各种文化教学方法,大量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可使学生准确预测阅读材料的内容、主题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等,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

3、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中学英语文化意识五级标准,即“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恰当使用英语中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对别人的赞扬、请求、致歉等做出恰当的反应;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了解英语国家的人际交往习俗;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了解世界上主要的节假日及庆祝方式;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能初步用英语介绍祖国的主要节日和典型的文化习俗。”制定初中文化意识分解标准,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重视文化意识培养。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文

4、化教学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扩展文化知识的范围,英语教师还应站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角度来教授与之相关的外国文化知识,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 本论文主要从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角度,研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是否能提髙和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能力,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一 文化的定义西方最早的著名定义出于英国人类学家E.Tylor,他在1871年给文化作了一个涵义极为广泛的解释:“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英国传播学家R.Williams在分析了百余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条后,把文化定义概括为三种

5、类别:第一种是理想性的。在这种类别的定义之中,文化被解释为一种具有绝对和世界性价值的人类完美状态与过程。第二种是记录性的。文化被解释为人类智慧与创作的主体,详尽地记录了人类过去的思想与经验。第三种是社会性的。文化被描述为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代表了在习俗与日常行为中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观。学习语言可以学习相应的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对文化的定义除了要考虑到它的完整性,还应顾及到文化解释的可行性,因此,要选择一个意义完整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文化定义则成为一个难题。二 文化教学研究现状(一)文化教学在国外的研究现状在中外语言教学的历史上,文化教学的起步很早。中西方,最初的语言教学即从中世纪的

6、拉丁语教学开始,文化教学就与语言教学形影不离,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才明确地把文化教学列入教学目标,在语言教学中要求教师有目的、有系统地实施文化教学。1900年美国发布了第一份有关语言文化教学的提案,法国改革家和教育家R Gouin首次在著作语言教学与学习的艺术中提出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指出文化教学作为语言教学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必须通过课程和方法得到保证。Gouin提倡的新方法一反过去经典式的拉丁语教学传统,开了语言文化教学并举的先河。(二)文化教学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在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第一、 外语教学与文学欣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外语教学以

7、文化欣赏为主要目的,大写C内容被写入教材,学生学习有关目的文化中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宗教礼仪等。教授这些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多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便于他们阅读文学原著,与课文的语言重点无关。在文学教育方面,我国高等学校的外语教学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有着人文主义的传统。这一文学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与西方非常相似,注重历史的,经典的作品,不注重当代的日常交际。第二、外语教学与交际能力这个时期的文化教学以小写的文化c为主,即日常生活中所包含的文化含义为主要内容,尤其注重对那些容易造成交际误解和失败的文化差异的教学。但文化教学只依附于语言教学,没有确立自己独立的地位,形成自己的系统,忽略了文化动态发

8、展的特点和文化学习的情感和行为层面。在国外引进的交际法教材将目的语使用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展现在与外国隔绝的中国学生面前,也使文化因素再次被提到外语教学的议事日程。广州外语学院的李彼菊教授主编的交际英语课程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交际法外语教材,内容与形式都与传统的结构教学法有极大的差异。事实上,交际能力在1986年正式被列入中学和大学的外语课程,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并明文写入国家文件。第三、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学在这一阶段,取得了与语言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为语言教学提供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语境,来促进语言学习和外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且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基础上,反省本族

9、文化,开阔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包括调整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在外语环境下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和适应该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体系和信仰体系,以及所涉及的文化格调、风俗习惯和交际系统等。张红玲教授著的跨文化外语教学论证了跨文化交际学和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给外语教师实施文化教学提供了指导。刘学惠教授认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独立或相对于与语言学习的、较为直接的、较为系统的文化学习,即“显性”的路径;一种是融于语言学习之中的、较为间接的、相对分散的文化学习,即“隐性”的路径。总之,文化教学研究和实践由于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各具特

10、色,中国的文化教学研究和实践相当有限。基于此,本论文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尤其是文化教学在阅读方面的实施。三 国内外阅读教学研究现状Goodman(1967)和Smith(1971)提出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式,即“自上而下模式”。该模式在概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根据本人大脑中已有的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加以证实和修正。按这种模式的理解,阅读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知识的实践或实现。之后出现了一种"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该模式强调把材料作为信息输入,阅读者从字母和单词的辨认开始,不断进行信息组合,完成阅读活动。这种模

11、式把阅读活动当成纯语言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语境因素,因此受到语言界批评。Stanovich提出了阅读能力的层次模式。他指出词语识别、句法分析、语境知识等在阅读过程中起作用。这几个层次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互相补充。Stanovich提出的阅读者利用一切可能因素来协调阅读理解的理论推动了外语阅读教学理论的发展。语境知识包括世界知识和语用规则。在阅读能力中,世界知识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活动是一种多种因素、多项交流与反应的复杂解码过程。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造成阅读理解上的错误。根据格式塔理论,新知识的输入必然以原系统为参照系统或立足点,原有系统必然会对新系统产生影响,或者说,原系统的大部分或一部分

12、必然会成为新系统的一部分。阅读能力发生迁移是既定的事实,那么我们谁产生疑问,语言阅读能力是否发生正迁移?外语阅读课应重点教什么?研究表明,语言差异、文化差异越大,正迁移越少。根据阅读理论,文化背景知识能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充分的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现代语言学对话语结构不断深入研究,外语阅读教学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话语结构是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之一。话语分析对外语教学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1)外语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时,可以把描述话语的语言结构作为依据。(2)话语的文化特征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表达思想。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应结合阅读者的兴趣和文化背景知识。阅读材料尽量真实,不要在结构和词汇上

13、加以控制,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者的实际情况来看设计阅读练习,灵活变动。总之,阅读被看作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读者在视觉的帮助下,自下而上地解码阅读材料的字、词、句,从而达到理解阅读语篇的目的。读者也可以运用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采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来预测内容。这两种模式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交替使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阅读材料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没有一定的文化与社会背景知识,读者很难对所读材料有真正的全面的理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涉及的体裁广泛,融知识性、思想性和真实性为一体,题材新颖。其中包括了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须具

14、备的外部世界知识,它影响着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比起语言知识来,背景知识大大地影响阅读的理解,缺乏背景知识会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文化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但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把文化教学融入日常阅读教学中,对提高学生阅读成绩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一)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对于初中生,讲解阅读材料中的文化知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第一、向学生介绍中西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异同。以初中英语七年级Unit7 Topic Section C为例。这篇阅读课文是介绍Kangkangs birthday。Kangkang是中国人,

15、在他的生日聚会上,他的朋友有来自美国的Michael、Jane和来自巴西的Maria.他们一起为康康的生日庆祝。课标里提出了这课的文化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各国庆祝生日的传统习俗。笔者在课前准备了大量有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各国庆祝生日的文化习俗,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激发阅读兴趣。笔者告诉他们有些庆祝生日的习俗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很接近,如点燃蜡烛,让烛光把人们的希望传递给心中的神。除这以外,各地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在pre-reading环节,笔者用多媒体呈现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如:在阿根廷,他们会举行盛大的晚会庆祝女孩15岁的生日,女孩子和父亲还有其他男孩子跳华尔兹舞;在巴西,他们会揪

16、小寿星的耳垂,一岁揪一次,学生看了都哈哈大笑,觉得很有意思;在加拿大,他们会在寿星鼻子上涂奶油,代表滑滑的,坏运气抓不住;在中国,吃面条代表长寿;在英国,蛋糕里藏着事前准备好的特别的东西,如果蛋糕里吃到硬币,代表你将很富有。在爱尔兰,小寿星被头朝下高高举起,再放在地上。有几岁就被举几次,外加一次代表好运;在意大利,揪耳朵,几岁揪几次;在美国,做蛋糕时,在上面插上生日蜡烛,几岁插几根,大家齐唱生日歌,歌声结束,寿星吹灭蜡烛,如果蜡烛被一口气吹灭,寿星的愿望就会实现。还有的家庭用气球、打水仗、生日海报等方式庆贺。巴西的庆祝方式和美国差不多;在南非,孩子21岁时,父母授予孩子一把钥匙,可以由任何材料

17、制作,从纸的、银的到金的,代表着准备打开未来之门。学完这篇课文后,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查找更多有关的风俗习惯,制作成英语手抄报与大家分享。接着让同学们讨论中西方在送生日礼物礼仪方面有哪些差异。西方人和中国人不同,当面打开礼物是西方的习惯。收礼物时,中国人的习惯是不好意思当场打开,在西方一定要当面打开欣赏并说致谢的话:“我很喜欢”或“我正要这个”,你一定要有对礼物的评价和反应,送礼物的人会很高兴。别人送你的礼物,你如果能够很快用上,他(她)会很高兴。这些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又如在上到初中英语Unit5 Topic Section C阅读课时,这篇课文通过让学生阅读一个旅行指南,来了

18、解中国和英美国家的天气的不同,以及了解英美国家人喜欢谈论天气的习惯。在英美国家,在初次见面或在彼此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谈论天气是最恰当的办法,这即管用,又不得罪人。其实他们谈天气,除个别人是实实在在地谈论天气情况外,绝大部分的真正目的不是谈论天气,而是为了引入新的话题。因为英美人认为打听他人私事是失礼的。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跟英国多变的天气有关。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潮湿多雨,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天气异常多变的国家之一。这篇课文还涉及到几个国家旅游景点,比如伦敦塔桥、悉尼歌剧院和天安门广场,笔者通过对这几个国家景点的历史地理知识的文化导入,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引起阅读兴趣。第二、

19、在讲解阅读材料时,帮助学生了解词汇隐含的文化内涵。龙在中国象征权力和吉祥,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说。在西方,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red”在英语里不具有汉语的那些文化内涵,red flag在英语里代表提高警惕,而汉语指的是革命的红旗,in the red在英语里指“赤字”,而汉语指的是赢利。美国人一定要穿黑色参加葬礼,在中国习惯穿白色。在上到仁爱版初中英语Unit6 Topicl Section C My Home这篇阅读课时,讲解关于house, flat, home, family的含义。House指单独的一栋房子,类似于别墅的概念,但和别墅有区别,不

20、是指公寓和商品房。英文中的flat是指公寓、髙楼中的住房。Home指家的抽象概念,除家居设施外还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等。Family更多指家庭成员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等,而非房屋实体。第三,了解一些中西文化基本的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国家人的某些行为方式。胡文仲在跨越文化的屏障的一个标题就是一贯穿一切的红线:价值观念。美国人的价值观重视个人主义,孩子从小就培养独立性,训练自己做决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在中国,母亲和老师帮助孩子做决定,孩子们课堂上习惯被动地听讲。教师多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对本族文化更好理解和认同不同的文化。在课堂气氛上中西国家存在“群言谈”和“一言谈”的差别

21、,在英美国家,学生上课可以随意吃东西,走动,甚至可以跷二郎腿,课堂气氛轻松随意,老师也可以嚼着口香糖教课,学生被鼓励发问,问题可以与课堂无关,很戏剧。而在中国,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讲话、交头接耳、吃东西,不讲与课堂无关的东西,老师也必须为人师表,认真备课,课堂属于稳重型。在中国文化里,女性的美只有私人收藏价值,在公众场合对女性的赞美为非礼之举。文化价值的冲突变成了言语冲突。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美国留学生看到中国女教师,被她的美吸引,忍不住称赞她:“You are so sexy and beautiful, I miss you and love you very much. ”这位女

22、教师听后感到很尴尬。(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方法文化意识作为与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并重的第五项技能,影响着英语学习者对阅读材料的准确理解。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授西方的文化知识、文化习俗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方法有:1、文化讲座教师可以就某个文化知识开设文化讲座。文化讲座是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系统列出用以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Rosenshine & stevens,1986)。要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开设讲座之前

23、应事先告诉学生他们将获得的学习成果,以及听完这个讲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什么问题,制定详细的用时计划,运用解释、分析、对比等手法,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提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文化讲座更适合以下几种情况采用:(1)当学生要了解某个文化的总体概况或基本概念时,教师可以就有关文化的新知识开设文化讲座。(2)当教师要教给学生入门的基础和基本的常识,以供学生完成有关文化学习的任务时,文化讲座是很有必要的教学手段。(3)教材里已经包含某个专题文化知识,学生依靠这样的教材可以循序渐进的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上开设文化讲座深化文化知识,达到融会贯通。文化讲座便于教师突出教材重点,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24、。2、文化参观文化参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就某个文化专题以参加观摩活动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文化学习效果。在学完某个文化教学单元后,组织文化参观活动。教师事先要交代清楚学习任务,告诉学生参加前需要准备哪些知识,带着哪些问题去参观,提前印发有关材料,时间也可以选择在假期进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和趣味性,参观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和鉴定学习成果。观摩活动形式可以是展览会、博物馆、实地访问、观察实物或艺术表演等等。参观的方式可以安排在课堂时间,有教师带队,组织学生统一去,也可以选择在课后,由学生自行组织,单独或结伴而行。这种方式是以学

25、生为中心,以学为重点,教师为辅导的语言文化教学策略。3、文化讨论文化讨论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扮演组织者角色,就某个文化专题知识,组织学生展开有目的、面对面的讨论,以解决特定的文化知识,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阅读课上,教师给学生分组,就某个文化知识开展文化讨论,适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是组织者和主持者。要确保讨论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事先应准备好文化讨论课题,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下你认为受到启发的观点,讨论结束前,组织学生总结哪些问题得到解决,他们从中获得了哪些文化知识,哪些是今后还要继续探讨的。在下列情况中使用文化讨论能收到最好的效果:(1)当教师想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信

26、心和培养学习责任感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来获取知识。(2)当教师需要学生对某个文化事实不同的假设和推断提出质疑和加以讨论,并发挥自己的主见时。(3)当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时,文化讨论可以教会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接受多样化的观点。(4)当教师期望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相同的文化事实时,文化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得出多种结论,得到第一手的感性认识。4、文化欣赏教师可将将文化欣赏列入教学计划中,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自行组织准备,学生可以代表小组也可以以个人的身份,在课前10分钟文化欣赏里,针对预定的文化专题,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演讲报告,共同来分享文化知

27、识和信息,分享他们的点滴体会。例如:在讲到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时,让学生分享她的看法。外语学习真正的含义就是第二文化的习得,不习得文化就没有真正的语言习得。五 初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一)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阅读教学现状的不乐观表现在诸多方面,主要表现在阅读模式传统化、阅读策略形式化和教学模式统一化三个方面。英语阅读教学大多釆取“自下而上”的传统阅读模式,课堂上学生被动地对所阅读材料进行解码,在篇章解码中,读者本身的世界知识和构思图式被忽视,大多数教师以讲解代阅读,这种方式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缺乏兴趣,效率低。在阅读策略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指导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似懂非

28、懂,不知所云。教师通常采用导入阅读-快速阅读-细节阅读一巩固练习的操作流程,传授略读(skimming),找读(scanning),预测下文,理解大意,理解文章结构等多项阅读的基本技能。教师通常是先呈现几个问题,再发出指令“Now read the text quickly, I will give you five minutes,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几分钟后教师核对学生答案再讲解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在考学生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加上学生遗传因素、智力因素、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29、难以把因材施教较为科学地实施,齐步走的传统教学模式使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来研究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为了调查目前初中英语文化内涵教学的现状,对120名英语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同时,为了了解中学生已具备的文化知识情况和对英语文化内涵的掌握情况,另外设计一份问卷,对453名学生展开调查。(二) 阅读文化教学现状调查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本区所有中学的英语教师,兼顾重点中学和非重点学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英语教师总数120人,对这120名教师展开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95%。调查的学生包括本区各中学初一、初二、初三的部分学生,500份问卷分发给学生,453

30、份完整收回,回收率约96%。调查目标。调查的主要目的有:第一,对当前阅读教学模式下的文化教学形势有个大概的了解;第二,评估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是怎样处理文化教学的;第三,通过调查教师和学生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理解,探讨分析阅读课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可行性;第四,明确关于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存问题。结果分析。采用百分比计算方法,取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统计结果直接附在调查问卷上,并做分类分析。1、教师问卷结果笔者对本区所有中学120名英语教师展幵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是关于教师该如何处理阅读课中出现的文化因素,是否支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为什么支持?为什么不支持?问题一.

31、你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有必要吗?选项:A)必要但难实施 B)非常重要且必要C)不重要 D)无所谓调查结果表明, 79. 2%的老师认为文化教学很重要但难操作。20. 8%的老师认为文化因素在阅读理解中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就意味着教师己经意识到阅读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很重要,同意把二者结合起来。问题二:你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最大障碍是什么?选项:A)教师自身缺乏文化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B)阅读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课后会自学文化知识C)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因素,不易控制 D)中考对文化内容要求少调查结果表明,文化教学要求专业的训练,而课堂

32、时间又多花费在阅读行为上,这两种主要原因妨碍了阅读教学中对文化的指导。支持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融合的教师认为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困难的。38. 5%的教师由于对文化知识了解不多,害怕教文化,大约40. 4%的教师觉得阅读课堂上的时间有限,他们教授文化知识缺少额外的时间。教师们认为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基础语法和词汇后,自己在课后会通过其它途径自学文化知识。同时,老师也承认根据学生在阅读课和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所谓的“课后”自学文化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是纸上谈兵。12. 6%的教师忽略了文化导入教学,原因是无法控制学生的态度。虽然学生经常处于目的语文化氛围之下,但却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母语文化框架之下理解

33、目的语文化。8.5%的教师认为中考对文化知识没有特别的要求。问题三(多项选择):你会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来介绍文化知识?选项:A)教师独白 B)利用图片C)利用影像、多媒体资源 D)在线广播调查结果显示:65.8%的教师选择教师独白作为介绍文化知识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这种方式更简单,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教师清楚的发音和已知词汇的频繁运用,使得75. 4%的教师选择影像、多媒体资源。这些教师认为运用影像、多媒体资源来进行文化教学更直接、更生动。17. 5%的老师选择图片介绍;22.8%的老师选择从网络下载目的语文化的材料。他们认为网络不断更新的内容,里面包含的文化知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34、大有裨益。问题四(多项选择):你在阅读课教学中何时会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选项:A)阅读前 B)阅读中C)阅读后 D)没有刻意介绍此问题的目的是评估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深度。这是一项多选题。结果表明,114名教师中,79. 8%的教师选择阅读前通过直接介绍或演讲方式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约39. 4%的教师选择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形式如语音、语义、话语水平、句法或老师直接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43. 8%的教师选择阅读后介绍,通过老师的说明或“问答形式” 了解文化背景知识或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发现文化差异,来激发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说他们在阅读教学中或多或少都有进行文化教学。问题五(多项选择)

35、:在阅读课中,你会向学生介绍哪类文化知识?选项:A)人际关系 B)价值观、信念、态度C)历史、地理知识 D)非语言交际信息E)社会风俗调查结果说明,在平常阅读教学中,老师会向学生介绍哪些文化知识。选C、D选项的较多,分别是33. 2%和30. 5%。选A人际关系的有20.2%.选B的有22.5%,选E非语言交际信息的26.2%。五项没有一个超半数的。说明老师在平常教学中教授少量的文化知识。2、学生问卷结果a选项 b百分比 C问题(见附录2)如图a/b/c123456789A57.4235.2031.0411.589.862.3229.736.4529.41B37.0649.8939.7824.

36、5423.227.6714.8515.459.31C2.5113.0224.9663.3358.6326.4535.880.2640.64D3.011.894.220.558.2963.5619.5426.985.84E50.8614.8上图表明学生喜欢学阅读课中的目的语文化,特别是当文化用电影和其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学生认为课本教材上的阅读材料不能提供足够的文化知识,阅读课上教授的文化知识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获得有关学生对初中阅读课上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的信息。结果表明57. 42%的学生认为文化教学非常重要,37. 06%学生认为一般重要,2. 51%的学生认为它不重要

37、,3. 0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我们从这个问题能够发现超半数的学生已经注意到阅读课中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第二个问题目的在于弄清楚学生对阅读课上文化知识的感兴趣程度。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兴趣是习得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表明,35. 20%的学生对文化教学非常喜欢,49.89%的学生比较喜欢,13. 02%的学生喜欢程度一般,只有1.89%的学生不喜欢。由此得出结论,大部分的中学生对阅读课上进行文化教学表示赞成。第三个问题是调查是否认为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70. 82%的学生认为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第四个问题是比较哪种语言教学形式能获取更多的

38、文化知识,比如泛读、口语、写作,大约63. 43%的学生认为听力课提供了大量的文化知识,11. 58%的学生选择口语课和24. 54%的学生选择阅读课,只有0. 55%的学生选择写作课。第五个问题是问学生在阅读课上获取英语文化知识的途径有哪些。58. 63%的学生认为观看英文影片是获取目的语文化的最佳途径,约23. 22%的学生选择听力教材,9. 86%的学生选择教师讲解,8. 29%的学生选择展示图片。第六个问题是问学生认为阅读课本中出现的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含量足不足。当学生被问到阅读课是否提供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时,约63. 56%的学生认为不够,26. 45%的学生选择适中,从中我们

39、可知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容不足或者不能明显地呈现在学生的阅读课中。第七个问题是了解学生对目前阅读课堂的看法。29. 73%的学生认为阅读课堂枯燥无味,因为老师们只会照本宣科。14. 85%的学生认为阅读课只为应试做准备。35. 88%的学生认为其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19. 54%的学生则认为无明显特征。第八个问题设置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在阅读课上喜欢哪种课堂活动,50. 86%的学生认为他们喜欢看英文电影和录像。15. 45%的学生说他们喜欢与同学讨论问题。只有0.26%的学生喜欢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26. 98%的学生选择角色扮演。6. 45%的学生选择听写。第九个问题是了解听目的语文化节目的最

40、大障碍是什么。29. 41%的学生选择课上负担太重,9. 31%的学生认为对抬高阅读能力帮助不大,40. 64%的学生选择考试不直接考选项,5. 84%的学生归为教师不鼓励。其余14. 8%的学生在问卷上直接作答。主要原因归为以下两点:第一,很难找到包含丰富文化知识的英语节目;第二,阅读能力有限,挫败感减弱他们的兴趣。3、调查报告结果分析第一,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英语教师和学生认为阅读课教学中文化教学时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尤其是学生对学习英语文化感兴趣,并且认为这有助于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教师在一定程序上把文化教学融入到阅读教学中,但教师由于缺乏文化教学系统专业的训练,他们的文化教学水平还处于初

41、级阶段。第二,就目前的文化教学情况来看,还远远达不到满意程度。首先,阅读材料不是根据文化内容设计的,它阻碍阅读教学时文化的教学。其次,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理解浅薄,实践能力不强。第三,文化教学在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导入,文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第三,传统的阅读模式强调教学形式,旨在训练形式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文化知识的传授仅限于阅读材料中。比起形式,学生更愿意学内容。在此,建议教师们收集真实的阅读材料,借助材料中提供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阅读包括丰富文化背景知识的真实例子的材料。第四,文化教学不是阅读课的主题,致使教师往往会忽略相关文化导入的内容,把文化学习

42、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去理解,让学生自己体会目的语文化,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建议阅读课应以“内容”为主,应用阅读策略指导学生并把任务分配给学生,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水平。总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文化教学内容,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理解和实践水平有限。笔者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以下两点建议,那就是在以教学内容为主的基础上,把文化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把文化教学融入阅读课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六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实证研究通过以上章节的理论研究和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要实施文化教学,在图式理论的指导下,拓宽学生

43、已有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深入细致地进行阅读教学,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为此笔者设计了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文化教学的模式实验,并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实验验证。(一) 实验假设本实验假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比传统阅读教学方法更有效,期望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1)能够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阅读习惯和学习策略;(2)更能够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二) 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本实验试图通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两组实验结果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来

44、验证先前的假设:把文化教学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能更有效、更科学地提髙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阅读水平,同时提高英语阅读成绩,培养阅读兴趣。2、实验方法本实验利用自己教的两个班展开实验,即釆用自然实验法。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最后验证实验假设。3、实验对象实验被试从黄金中学初一年段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选择在遵循实验前英语阅读水平基本一致的原则下。在实验前,9月初对初一年段进行英语测试,对学生的阅读成绩进行差异分析,选择差异不明显的两个班,随机抽取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照班。4、变量设计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英语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有两个因变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生英语阅读成绩。

45、本实验实验班的教材体系和英语学科内容和对照班一致,不做任何变动,授课时间和学生的作业量跟对照班也一样,实验班改变的只是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釆用文化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实验班和对照班用的都是仁爱版的初中英语教材,两个班在实验前阅读成绩相当,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的授课时间一致,每周都是6个课时,每个班每周都安排2节早读。同一个老师来教授这两个班。(三) 实验过程整个实验实施历时18周,从2014年9月开始实验,2014年12月结束实验。1、实验准备阶段实验准备阶段历时两周,教师大量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动员实验班的学生配合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教学在阅读教学中重要性

46、的认识,树立他们提高阅读能力的信心。2、实验实施阶段1977年,Rumelhart吸取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提出: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种语言知识,包括文字、词汇、句法和语义等知识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任何单一的语言知识不能促成对阅读材料的真正理解。现有的教材涉及了很多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老师在教学中应实施文化教学策略,把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下面通过笔者文化教学案例来展示笔者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笔者以英语教材第二册Unit 8 Topic 3 Section B这篇课文为例来展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阅读材料如下:Christmas

47、Christm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many countries. It is on December 25th Before Christmas Day, People are busy Preparing for it. They go shopping, clean their houses, give Christmas cards to their friends and decorate Christmas trees with colorful lights, balls, stars and so on. On Christm

48、as Eve, the night of December 24th, families often go to church and sing Christmas songs. Children put up stockings by the fireplaces or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 go to bed. On the morning of Christmas Day, Children always get up very early and open the presents on the stockings. They thi

49、nk the Presents must be from Santa Claus! Then they give gifts to each other. Later that day, families usually have a get- together with a special dinner. They usually greet each other and say, "Merry Christmas!"笔者对这堂课做了 一些教学设计:阅读前活动-引导学生预测阅读材料,明确任务,激活已有背景知识,激发阅读兴趣。活动一:复习知识点,教师引导为主,形式灵活多样化

50、。由于在Section A学生对有关的节日如感恩节、复活节、春节、中秋节、圣诞节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所有节日的名称及庆祝方式。釆用分组对抗的方式。一组学生现场说一个句子,另一组学生判断正误。如: Group1: On the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eat sweet dumplings for long life. Group2: It's wrong. People eat sweet dumplings for good luck, watch lantern shows and gue

51、ss riddles on lanterns.Group3: On Christmas Day, People often eat turkey and pumpkin pie.Group4: False, People often eat turkey and Christmas cakes and give each other presents, .活动二:通过听英语歌曲Jingle Bells,导入本课话题,运用视频进行教学。教师给出生词的音标及图片,播放歌曲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大意。展示歌词,填写圣诞老人的基本资料。如图1:图 1中文名字圣诞老人英文名字Father Christm

52、as/Santa Claus爱好Climbing chimneys of fireplace座驾Sledge which is pulled by reindeer最爱吃的东西Roast turkey活动三:播放关于圣诞节的一小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圣诞节的相关活动,调动学生视觉上的注意力。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 Christmas Day?"While-reading活动-语言输入,学生理解并处理语言信息,检查阅读效果。活动一: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后,呈现阅读材料,针对阅读材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信息。Questio

53、ns: (1) Who puts up stocking by the fireplace?(2)How do people decorate Christmas trees?(3)Do the children always get up very early on Christmas Day? Why? Then check the answers.S1: Children put up stockings by the fireplaces or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go to bed.S2: They decorate Christm

54、as trees with colorful lights, balls, stars and so on.S3: Yes, tiiey do because they want to open the presents in the stockings.活动二:设计表格练习,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完成。训练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Read the passage and check() the activities people do during Christmas time.如图2:图 2Before ChristmasOn Christmas EveOn Christmas DayG

55、o shoppingGo to churchGet up lateDecorate Christmas treesPlay games with applesOpen the presentsEat turkeySing Christmas songsHave a get-togetherClean their housesGive each other presentsHave a special dinnerGive friends Christmas cardsPut up stockings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Say :“ MaryChristmas&qu

56、ot; to each other活动三:教师给出关键词,让学生分段复述文章。Before :important-25th-bebusy-shopping-clean-give-decorate-colorfulEve: night-church-sing-put up stockings- fireplaces-go to bedChristmas: morning-get up-open-Santa Claus-gifts-have a get-together-greetPost-reading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学习了解不同地区关于新年的习俗。以中国的Spring Festival为例,把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进行比较,来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鉴别能力,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活动一:教师利用图片介绍中国的春节,再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讨论春节前后人们的活动,对比中西方节日的不同习俗。T: We know, the Spring 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