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4天体运动中的四类问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4天体运动中的四类问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4天体运动中的四类问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4天体运动中的四类问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4天体运动中的四类问题(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课时规范练14天体运动中的四类问题1.(变轨问题)(2019 山西应县一中月得“嫦娥一号”奔月飞行过 程中,在月球上空有一次变轨是由椭圆轨道 a变为近月圆形轨道b, 如图所示,在a、b两轨道的切点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卫星运行的速度Va=VbB.卫星受月球的引力Fa=FbCo卫星的加速度sa>abD。卫星的动能??k?< ?k?2。(天体运动中能量问题)(2019 辽宁葫芦岛六校臊黎星在半彳至为r的轨道1上做圆周运动,动能为Ek,变轨到轨道2上后,动 能比在轨道1上减小了 正,在轨道2上也做圆周运动,则轨道2的 半径为()A.会?rBo 言rCA?

2、c ?k- ?° ?k- ?rD. ? r163 .(多选)(赤道上的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比较)如图所示,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i,向心加速度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0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可生至履巴二??.?o = ?B?i_/?2。也一 ?7?Do 电=V?彳?1C.? = ? / 4 .(赤道上的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比较)(2019 吉林:第二高级中学阶段性考试)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 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向心加速度为ai; b处于地面 附近近地轨道上,正

3、常运行速度为Vi;C是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 离为r,运行速率为V2,加速度为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 列位置如图,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R,则有()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B.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1 ? 市二行Co5.(天体中的“追及相遇”问题)(2019 河南南阳一中检测)如图所示,A、B为地球的两个轨道共面的人造卫星,运行方向相同, A为地球同步卫星,A、B卫星的轨道半径的比值为k,地球自转周期为Too某时刻A、B两卫星距离达到最近,从该时刻起到A、B间距离 最远所经历的最短时间为()A.?02(73+ 1)B.?0?3- 1Co?02( ?3-1)D.?073+1

4、6。(多选)(卫星变轨问题)(2019 四川五校联考)假设将来人类登上 了火星,考察完毕后,乘坐一艘宇宙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了如 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下列有关这艘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 n上运动时的机械 能B。飞船绕火星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跟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绕 地球以同样的轨道半径运动的周期相同Co飞船在轨道田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 n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n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率大于经过 Q点时的速7.(天体运动中的能量问题)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 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一等淇中G为

5、引力常量,M为地球 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 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 径变为R,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Bo GMmM-4C ?11?11C. 2(?2- ?1)D °2( ?1-一?2)8。(多选)(卫星变轨问题)(2019 江西南昌第二中学月考)“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 km 的P点进行第一次变轨后被月球捕获,先进入椭圆轨道I绕月飞行, 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 P点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 200 km的圆形轨道加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不正

6、确 的是()Ao卫星在轨道加上运动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B.卫星在轨道加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I上短C。I、n、出三种轨道运行相比较,卫星在轨道加上运行的机械 能最小Do卫星从椭圆轨道I经过两次变轨到轨道 加上运动过程中,其重 力势能的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机械能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素养综合练9.(2019 福建厦门模拟)据报道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 列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 雷达卫星,以加强对我国附近海域的监测。设海陆雷达卫星绕地球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n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在相等的时间内,海陆雷达卫星到地心的连线扫过的

7、面积与海 洋动力环境卫星到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B.在相等的时间内,海陆雷达卫星到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海洋 动力环境卫星到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之比为 厚:1C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线速度之比为酒:1D.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向心加速度之比为n2 : 110.(多选)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m的卫星绕地球在椭圆轨道I 上运转,运转周期为T0,轨道I上的近地点A到地球球心的距离为 a,远地点C到地球球心的距离为b, BD为椭圆轨道的短轴.A、C 两点的曲率半径均为ka (通过该点和曲线上紧邻该点两侧的两点 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作该点的曲率圆,如图乙中的虚 线圆,其半径

8、p叫作该点的曲率半径)。若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A.卫星在轨道I上运行时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 n上运行时的机械 能Bo如果卫星要从轨道n返回到轨道I,则在C位置时动力气源要向后喷气C.卫星从C-D-A的运动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的功为2GMmkD.卫星从C-D-A的运动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的功为 】GMmk11.月亮*量濯+4媾蛾-号如图所示是月亮女神、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圆周运行时某时刻的图 片,用Ri、R、T2分别表示月亮女神和嫦娥一号的轨道半径 及周期,用R表示月球的半径。(1)请用万有引力知识证明:它们遵循?g=?S=K,其中K是只与 月球质量有关而与卫星无关的常量;(2)经

9、多少时间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远;(3)请用所给嫦娥一号的已知量,估测月球的平均密度。12(2019 北京一零一中月考)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分别 是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这三大定律最终使他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 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对 任意一个彳f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 积。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瓶K。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 在I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3R, R为地球的 半径,卫星质量为m,

1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椭圆轨道的长轴 PQ=20R。(1)求卫星在I轨道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求卫星在n轨道运动时的周期大小;(2)在牛顿力学体系中,当两个质量分别为mi、m2的质点相距为r 时具有的势能,称为引力势能,其大小为Ep=-半(规定无穷远处势 能为零)卫星在I轨道的P点点火加速,变轨到n轨道。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求卫星在椭圆轨道u运动时,在近地点P与 在远地点Q的速率之比;卫星在I轨道的P点,变轨到n轨道,求至少需对卫星做多少功(不 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和所受的阻力)o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14天体运动中的四类问题1。B“嫦娥一号”从a轨道上经过切点时,即将做离心运动

11、,等m等,从b轨道上经过切点时,做匀速圆周运动,4?=m*两公式比较可知,vaVb,故A错误;由万有引力为F=W?,半径相等,故卫 星受月球的引力Fa=Fb,故B正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a=?,因 此加速度是相等的,故 C错误;由A可知Va>Vb,卫星的动能 Eka>Ekb,故D专昔误.2。A根据公式G等m2Ek=imv2,联立解得卫星在轨道1上的 ? ?,?12?动可匕为Ek=G 2?,根据您后、可知在轨道2上的动目匕为2?1 =G诏-AE,根 据G?m?,解得r尸缶r, A正确.3.AD 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r,运行速率vi,向心加速度 西地球赤 道上的物体轨道半径R,随地

12、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S2;近地卫星: 轨道半径R,运行速率V2.对于卫星,其共同特点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鼠故;2= 1,D 正确,C错误;对于同步卫星和地球赤道上的物体,其共同点是角速 度相等而a=(2r,故去?,A正确,B错误。4。C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则知a与 c的角速度相同 根据a=(2r知,c的向心加速度大。卫星的轨道半径 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则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 b的向心加 速度,而b的向心加速度约为g,故知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 速度g,选项A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2=k,卫星的半径越大,周期 越大,所以d的运动周期大于c的周期

13、24h,选项B错误;由a=(2r?1 ? ?2?1 F、/付,耳=私 选项 C正确;由f= ?H寸:v=a/w;所以苞=v?,选项 D专日庆。5。C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怒=黑,设两卫星至少经过时间t距离最 远,即B比A多转半圈点-各nB-nA=2,又Ta=To,解得t=2。6.AD 飞船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要点火加速,使其速度增大做离 心运动,才能沿轨道口运动,所以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时的机械能 小于在轨道II上运动时的机械能,A正确;根据G9=m3r,得周期 丁=2元嘉,虽然r相等,但是由于地球和火星的质量不等,所以周期不 相等,B错误;飞船在轨道n上运动到P点时与飞船在轨道 加上运动 到P点

14、时受到的万有引力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相 等,C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飞船在轨道n上运动时,经过P 点时的速率大于经过 Q点时的速率,D正确。7c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篙二m而动能Ek=2mv2由式得Ek=由题意知,引力势能Ep=一等由式得卫星的机械能E=Ek+Ep=一等由功能关系知,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Q=正减=Ei-E2=EFi- P,故选项C正确。8.AD 在月球“表面”运行的速度等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卫 星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田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 动,根据v=M, “嫦娥一号”最后轨道半径大于月

15、球的半径,则 小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卫星在轨道田上运动的半径最小,则周期最小,选项B正确;从轨道 I至U到田的过程中,每次经过P点,均需“制动”减速做向心运 动进入低轨道,则卫星在轨道 加上运行的机械能最小,选项 C正 确;要使卫星由较高的轨道进入较低的轨道,即减小轨道半径(减小 轨道高度h), 一定要给卫星减少能量,即通过“制动”外力对卫星做 负功,卫星的机械能减少,但在低轨道上的动能却增加,所以卫星 从椭圆轨道I经过两次变轨到轨道 加上运动过程中,其重力势能 的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机械能的变化量的绝对值,选项D错误。9。B根据等=mr(j,解得3后,扫过

16、的面积S=2lr=2r2 9皆2 3 t=?"?,因为轨道半径之比为n,则角速度之比为1 : 4,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之比为 汨:1,故B正确,A错误根 据等=m繇解得v=J?,因为轨道半径之比为n : 1,则线速度之比为1 :用,故C错误;根据G?2?=ma,解得a=?,因为轨道半径之比为n : 1, 则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 : n2,故D错误。10AD 由题图甲可知,卫星从轨道I变轨到轨道II ,要有外力对 卫星做功,所以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小于其在轨道n上的,A正 确;若卫星要从轨道n上的C位置变轨到轨道I上,则在C位置时 卫星要减速,动力气源要向前喷气,B错误;在A、C两点

17、卫星的 运动可近似看作半径均为ka速度分别为VA、vc的圆周运动,则有G?力 ?”2二m/,G可=m*?,从CDA的运动过程中,由动目匕te理行W=1?2- 2?2,解以上三式得 W=2GMmk1?-印,D正确,C错误。11。答案(1)见解析(2病善 解析(1)设月球的质量为M,对任一卫星均有G£二m4R得?=?二K常量。?1 3?23_JtT匕IjSMK ?1 2 = ?22-K(2)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远时有2% ?2% ?_?2兀£_ ?1?2 t= 2?2- 2?1(3)对嫦娥一号有G?5=mKR230 P F?3?2212.答案(1等40篇(2)4 : 1 40mgR解析(1)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可得 G券=m?1,且 GM=gR2,解得v=亨;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