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挂失业务中的几个操作风险点_第1页
储蓄挂失业务中的几个操作风险点_第2页
储蓄挂失业务中的几个操作风险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储蓄挂失业务中的几个操作风险点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一直感受挂失业务的办理看起来永久是个 烫手的芋头。大伙儿都谈“挂”色变,目前在柜台柜员业务办理中有以下 几个风险点亟待研究排除,否则将不利于防控操作风险,因而危及农信资 金安全和形象声誉。一、工作人员违规办理挂失手续的风险。专门是在往常内操纵度 不太完善之际,工作人员关于内部职工或社会上的熟人来挂失,没有认真 审核挂失人身份,不按照规定的流程办理挂失业务,仅凭领导一句话、同 事一声招呼,一枚印章或是代签个名字就办理挂失手续,未能切实做到防 范风险于未然。如果某一名领导代理其家属来办理存单挂失,我们的柜员 在办理挂失手续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

2、求确认本人身份、本人签字, 仅凭该领导打招呼、盖个印章或代签其家属姓名就办理了挂失手续,并于 当日经授权将此款取出(或是七天以后由代理人取得)。其风险在于,如果 有一天该存单的本人找到了失落的存单,即使是代理人与其本人有亲属关 系,只要其本人据此真实有效的存单要求银行支付该款项,并对往常挂失 事项不予承认,按照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银行全然无法举证 证明其没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人民法院认定合法持有人与金融机构间 存款关系成立,金融机构只能承担兑付款项的义务,如拒付该笔存款将承 担存款合同的违约责任。“风险防范”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储蓄机构办理挂失手续时 必须按储蓄治理条例第三条及中

3、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治 理条例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要求储户持本人身份证明办理存 单、存折和密码、印鉴的挂失手续。按照国务院储蓄治理条例的规定: “储户遗失存单、存折或者预留印鉴、印章的,必须赶忙持本人身份证明, 并提供储户的姓名、开户时刻、储蓄种类、金额、帐号及住址等有关情形, 向开户的储蓄机构书面申请挂失。”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办理存单 挂失手续有关咨询题的复函中规定:储户遗失存单后,托付他人代为办 理挂失手续,只限于代为办理挂失申请手续,挂失申请手续办理完毕后, 储户必须亲自到储蓄机构办理补领新存单或支取手续。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治理条例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挂

4、失七天后,储户需与储蓄机构约定时刻办理补领新存单 (折)或支取存款手续” 储蓄机构未待存单挂失七天后,便为申请人(冒领人)办理了支取存款手 续,如若造成储户的储蓄存款被冒领,该储蓄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二、工作人员办理挂失手续审查不实之风险;工作人员办理挂失 手续时,必须认真核对储户的姓名、开户时刻、储蓄种类、金额、帐号及 身份证等有关情形,在确认该笔存款未被支取的前提下,应及时办理挂失 手续。例:人民法院报载,一储户存单遗失后,赶忙持本人身份证前往 原储蓄机构申请挂失,该储蓄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为该储户办理了挂 失止付手续,并告之储户七日后前来办理补领新存单手续。但七天后,该 储户前往储蓄机

5、构办理补领新存单手续时,储蓄机构告之其存款已于挂失 前一小时在其他网点被冒领。因此发生纠纷,储户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储蓄 机构赔偿缺失。一审法院认为存款在挂失前已被冒领,储蓄机构不承担责 任,遂按照储蓄治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判决驳回原告的 诉讼要求。原告不服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尽管事实上可能该笔存款确实在 挂失前已被支取,而储蓄机构在办理挂失手续时因疏忽大意而未发觉。但 储蓄机构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治理条例的若干规定 第三十七条“储户的存单、存折如有遗失,必须赶忙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明, 并提供姓名、存款时刻、种类、金额、帐号及住址等有关情形,书面向原 储蓄机构正式声明挂失止付。储蓄

6、机构在确认该笔存款未被支取的前提下, 方可受理挂失手续 ”的规定,认为既然储户的挂失申请,储蓄机构予 以受理并办理了挂失止付手续,足以推定储蓄机构应承担相应责任。因此 撤销一审判决,改判储蓄机构赔偿存款被冒领的缺失。尽管储蓄治理条 例第三一条第二款规定:“储蓄机构受理挂失后,必须赶忙停止支付该 储蓄存款;受理挂失前该储蓄存款已被他人支取的,储蓄机构不负赔偿责 任”。(其含义为储蓄机构受理挂失后,赶忙停止支付储蓄存款的,挂失前 存款被他人冒领的缺失由储户本人承担。储蓄机构受理挂失后,没有赶忙 停止支付蓄储存款,导致挂失后存款仍被他人冒领的,缺失由储蓄机构承 担),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可不能简单地以

7、挂失前被冒领依旧挂失后被冒领 一概划分责任,正如上例,法院依旧更注重储蓄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办理此 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失,如是否未尽职责或是疏忽大意,存在的过失是否与 储户遭受的缺失之间有因果联系,由此判定储蓄机构是否承担相应的责任。 可见在办理挂失手续时必须按规定、循序渐进地完成每个步骤,抓住每个 细节,把紧每道关。三、办理口头挂失应注意的咨询题; 关于储户在进行口头、电 函挂失时是否需要按照书面挂失的要求提供证件及帐户资料的咨询题。 储 蓄治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 “储户遗失存单、存折或者预留印鉴的印章 的,必须赶忙持本人身份证明,并提供储户的姓名、开户时刻、储蓄种类、 金额、帐号及住址等有关情

8、形,向其开户的储蓄机构书面申请挂失。在专 门情形下,储户能够用口头或者函电形式申请挂失,但必须在五天内补办 书面申请挂失手续。 ”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 “储户的存单、存折如 有遗失,必须赶忙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明,并提供姓名、存款时刻、种类、 金额、帐号及住址等有关情形,书面向原储蓄机构正式声明挂失止付。 如储户不能办理书面挂失手续,而用电话、电报、信函挂失,则必须在挂 失五天之内补办书面挂失手续,否则挂失不再有效。 ” 由此可见,储蓄治理条例和若干规定仅规定了在专门情 形下,储户能够用口头或者函电形式申请挂失,但关于口头或者函电挂失 是否需要按照书面挂失的要求提供储户的身份及帐户资料则未作出

9、规定。对此,司法实践中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明白得:a认为口头挂失是在专 门或紧急情形下发生的,申请人不必按照书面挂失的要求提供身份及帐户 资料;而且法律关于申请人须在口头或者函电挂失后五天内补办书面挂失 手续,否则挂失将自动失效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幸免或限制了第三人错 误或恶意申请挂失可能对真正的储户可能造成的损害。b认为在书面申请挂失的场合,银行有机会面对申请人本人,通过对比身份证,对其身份进行 核验,以审查其是否确属储户本人,而在口头或函电挂失的场合则无此条 件。在第一种场合,申请人尚须依法提供开户时刻、储蓄种类、金额、帐 号及住址等有关资料,第二种场合更不能例外。可见如果我们在办理业务

10、 时图快或是疏忽大意而对口头或函电挂失申请降低审查要求,将为第三人 恶意申请挂失,侵害储户的合法权益提供可乘之机,借此银行将面临侵权 之诉。综上所述,本人建议:(一)在办理储蓄挂失业务中每位职员都应摆平心态,摒着对自己负 责、对客户负责、对单位负责的态度,加大学习法律法规,严格遵循储蓄治理条例、关于执行储蓄治理条例的若干规定,不违章操作,不 违规办理,全身心投入、杜绝失误。(二)加大与储户联系,专门是挂失储户,尽可能的预留存款者本人 联系电话和地址,强化对客户身份的甄不观念,防范资金诈骗,幸免因作 假而产生挂失风险。(三)建议农村信用社出台专门性内部规章 关于挂失业务操作细则, 就口挂、密挂、书挂、书密挂、解挂、挂失补开、代理挂失(无民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