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_第1页
第六章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_第2页
第六章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_第3页
第六章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_第4页
第六章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 学习本章所需的预备知识学习本章所需的预备知识 学习本章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本章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章的知识点本章的知识点 生产要素的使用决策生产要素的使用决策 不同市场要素使用的决策不同市场要素使用的决策 多种要素投入的决策多种要素投入的决策回到目录回到目录 生产理论 成本与收益理论 厂商均衡理论 本教材第三章、第五章预备知识(一)预备知识(一)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一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四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四个基本要素。个基本要素。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一种生

2、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这要取决于厂:这要取决于厂商的目标是什么。平均产量最大,利润不商的目标是什么。平均产量最大,利润不一定最大;总产量最大,利润也不一定最一定最大;总产量最大,利润也不一定最大。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至使所达到大。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至使所达到的产量能实现利润大化时的量即是最合理的产量能实现利润大化时的量即是最合理的投入。的投入。预备知识(二)预备知识(二) 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内在经济内在经济: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内在不经济内在不经济: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一个

3、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外在经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给个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 外在不经济外在不经济:一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过大使一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过大使个别厂商的产量与收益减少。个别厂商的产量与收益减少。 适度规模:适度规模: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

4、产规模维持下去。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mLLKKLLKKMPPMPPMPMQPQP(1)(2)上述(上述(1)式是限制条件,说明厂商所拥)式是限制条件,说明厂商所拥有的货币量是既定的,购买生产要素的支有的货币量是既定的,购买生产要素的支出不能超过这一货币量,也不能小于这一出不能超过这一货币量,也不能小于这一 货币量,超过无法实现,小于则达不到货币量,超过无法实现,小于则达不到既定资源时的产量最大化。既定资源时的产量最大化。 (2)式是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即)式是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即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所购买

5、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相等。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也可以之比相等。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也可以称为生产者均衡。称为生产者均衡。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如将等产量线与等生产要素最适组合:如将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最适组合。 学习本章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本章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章的内容实质上仍然是一个利润最大化的问本章的内容实质上仍然是一个利润最大化的问题。如果说前面的内容是对企业在现有的资源题。如

6、果说前面的内容是对企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如何使利润最大化所作的决策,那么本条件下如何使利润最大化所作的决策,那么本章则侧重企业对一项既定的任务如何才能用较章则侧重企业对一项既定的任务如何才能用较少的投入完成既定任务少的投入完成既定任务投入较少,产出较投入较少,产出较多进行决策。多进行决策。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企业的不同身份: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企业的不同身份:(1)既是生产要素的投入者,又是利用生产)既是生产要素的投入者,又是利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的产出者。要素生产产品的产出者。(2)一个企业的生产要素的需求量是另一些)一个企业的生产要素的需求量是另一些企业的生产要素的供给量企业的生产要素的供给量

7、。本章的知识点:本章的知识点:生产要素的使用决策:生产要素的使用决策:即解决使用多少即解决使用多少生产要素才是最为经济的。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才是最为经济的。实际上就是将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理运用于将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理运用于生产要素的使用量的决策上,也就是边生产要素的使用量的决策上,也就是边际产出所得的销售收入际产出所得的销售收入MRPx要等于生产要等于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成本要素投入的边际成本MRCx ,即:即:MRPx=MRCx。这一点所决定的生产要这一点所决定的生产要素的使用量是最经济的素的使用量是最经济的。如表。如表6-1、6-2所示所示(1)投入)投入数量(数量(X)(2)边

8、际产边际产出出(MPX)(3)产出)产出价格(价格(P)(4)边际销售收入)边际销售收入产出(产出(MRPX)(5)投入)投入价格价格(PX)18 82 216166 627 72 214146 636 62 212126 645 52 210106 654 42 28 86 663 32 26 66 672 22 24 46 681 12 22 26 69 9表表6-1 生产要素投入决策之一(投入、产出均为完全竞争条件)生产要素投入决策之一(投入、产出均为完全竞争条件)表中:表中:MPXn=X nXn-1 MRPXn=MPx nP PX=MRCX (注注:这里的这里的MRCX既是总额概念又是

9、单位概念既是总额概念又是单位概念) MRPXn= MRCX=6(利润最大化点利润最大化点)(1)投入)投入数量(数量(X)(2)边际)边际产出产出(MPX)(3)全部)全部产出产出(Q)(4)产出)产出价格(价格(P)(5)全部)全部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产出价格产出价格(TR)(6)边际)边际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产出产出(MRPX)(7)投入)投入价格价格(PX)1881080801927159.5142.562.51936219.018946.51945268.5221321954308.0240191963337.5247.57.51972357.0245-2.51981366.5234-1119

10、(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条件)(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条件)表表6-2 生产要素投入决策之二生产要素投入决策之二表中表中:MPX=Q nQn-1 TR=PQ MRPX=TRnTRn-1 PX=(PxX)n (PxX)n-1=MRCx MRPx=MRCx=19( 利润最大化点利润最大化点) 不同市场要素使用的决策不同市场要素使用的决策在在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出市场不完全产出市场不完全竞争竞争的条件下,要素的供给即生产要素的条件下,要素的供给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是不变的,所以是条水平线的边际成本是不变的,所以是条水平线。而边际销售收入线则向右下方倾斜

11、,。而边际销售收入线则向右下方倾斜,因为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乘上不因为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乘上不管是变动的,还是不变的价格,边际销管是变动的,还是不变的价格,边际销售收入都是递减的。如图售收入都是递减的。如图6-1所所示:图图6-1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PX2看图要点看图要点:图中图中P既代表生产要素的投既代表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也代表投入生产要素入价格,也代表投入生产要素的产出价格;的产出价格;X既代表生产要既代表生产要素投入的需求量与供给量,又素投入的需求量与供给量,又代表投入生产要素的产出;代表投入生产要素的产出;MRCX2表示由

12、于要素市场表示由于要素市场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因而各要素的供给,因而各要素的供给,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如表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如表6-2中的投入价格)是不变中的投入价格)是不变的的,MRCX1也是生产要素也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的供给曲线;“”代表代表MRPX1=MRCX1=PX1时的价格时的价格产出决策产出决策点:点:“”代表代表MRPX2=MRCX2=PX2时的价格时的价格产出决产出决策点;策点;由于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因而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由于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因而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如表(如表6-2中的中的MPX),),所以边际销售收入线所以边际销售收入线MRPX(

13、即即DX)是一条向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右下方倾斜的曲线。PX10PXX1X2MRCX1MRCX2MRPX,DX 要素市场和产出市场都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和产出市场都不完全竞争 要素的价格就会随要素使用的增加而上要素的价格就会随要素使用的增加而上升,边际成本线就向右上方倾斜,边际销售升,边际成本线就向右上方倾斜,边际销售收入曲线依然向右下方倾斜,它所决定的最收入曲线依然向右下方倾斜,它所决定的最佳生产要素使用如图佳生产要素使用如图6-2所示。同时亦可用表所示。同时亦可用表说明边际成本曲线说明边际成本曲线处于平均成处于平均成本曲线本曲线之之上的上的原因原因:边际大于平均边际大于平均,不管不管是成

14、本、收益,还是产出等任何变量,平均是成本、收益,还是产出等任何变量,平均都上升;反之,边际小于平均,平均就下降。都上升;反之,边际小于平均,平均就下降。图图6-2 适用于第三、第四种情况的企业决策适用于第三、第四种情况的企业决策看图要点:看图要点: P既代表生产要素的投入既代表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又代表其产出的边际价格,又代表其产出的边际销售收入;销售收入;X既代表投入既代表投入要素的供给量与需求量,要素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又代表其产出量;又代表其产出量;MRCX代表投入生产代表投入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曲线;要素的边际成本曲线;ARCX2,SX分别代表生产分别代表生产要素投入的平均成本曲线和供要素

15、投入的平均成本曲线和供给生产要素单位的平均收益曲给生产要素单位的平均收益曲线即供给曲线线即供给曲线; MRPX,DX 分别代表生产分别代表生产要素产出的边际销售收入曲线要素产出的边际销售收入曲线和生产要素投入的需求曲线。和生产要素投入的需求曲线。A点是利润最大化点,点是利润最大化点,B点为价点为价格格产出决策点(因为此时生产产出决策点(因为此时生产要素的供给量要素的供给量X1也是投入要素的需也是投入要素的需求求 量,价格为量,价格为P1)。)。X1MRPX10XPARCX2,SXMRPX,DXP1MRCX.AB.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完全竞争(要素和产品市场都属不

16、完全竞争的条件)(要素和产品市场都属不完全竞争的条件)表表6-3 生产要素投入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生产要素投入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1 ) 可(1 ) 可变投入数变投入数量(X )量(X )(2 ) 可(2 ) 可变投入平变投入平均成本或均成本或价格价格(A RC(A RCX X)(3 ) 可(3 ) 可变投入总变投入总成本成本(T C(T CX X)(4 ) 可(4 ) 可变投入边变投入边际成本际成本(M RC(M RCX X)1 110.010.010.010.010.010.02 210.510.521.021.011.011.03 311.011.033.033.012.012.04

17、411.511.546.046.013.013.05 512.012.060.060.014.014.06 612.512.575.075.015.015.07 713.013.091.091.016.016.08 813.513.5108.0108.017.017.013.5表中:表中:ARCx=TCxX 从表中可见,在边际成本上升从表中可见,在边际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总成本上升带动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总成本上升带动平均成本上升。 MRCx=TCXn-TCX(n-1) TCx MRCx 多种要素投入的决策:多种要素投入的决策:多种要素多种要素投入的决策就是在多种生产要素使投入的决策就是在多

18、种生产要素使用的情况下,最佳生产规模决定的用的情况下,最佳生产规模决定的原理的具体运用。即将公式(原理的具体运用。即将公式(1)XnXnXXXXXXPMPPMPPMPPMP332211(1)转变成公式(转变成公式(2)1332211XnXnXXXXXXMRCMRPMRCMRPMRCMRPMRCMRP(2) 公式(公式(2)的分子就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的分子就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收益),分母则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即生产要素收益),分母则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在每一元钱投在不同生产要素上,的边际成本,在每一元钱投在不同生产要素上,边际销售收入相等时,多种要素使用的数量就能边际销售收入相等时,多种要素使用的数量就能保证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了。如果这个公式不等的保证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了。如果这个公式不等的话,比值小的生产要素就要少用话,比值小的生产要素就要少用,而比值大的生产而比值大的生产要素就要追加,才能保证提高企业的收益。需要要素就要追加,才能保证提高企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