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国文化源远流长,三国人物多如风云,但他是三国中一个被绝对看低的人物;他是历史上一个拥有绝对魅力的男人;他是令我绝对欣赏的一个英雄。他不是别人,正是公瑾,周瑜。很小的时候,六个字让我印象深刻;既生瑜,何生亮。老师告诉我,这是周瑜说的,大致的来讲,周瑜是这么个人,心胸狭窄,容不得他人,诸葛亮活活气死,教育我们,一定不要像周瑜一样,要心胸开阔,否则就会被妒嫉蚕食。于是,周瑜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摆在我面前,直到我长大。渐渐的,我发现,周瑜其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他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中着实被过于看低。首先,这位江东名将绝非传说中的小气。三国志中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同时代人
2、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刘备说他“气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而且,周瑜也是一个漂亮之及的英雄,三国志中说他:长壮有姿貌,也提过:吴中皆呼为周郎,郎,是对青年男子的称呼,呼人为郎,带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周郎通俗的说法就是“周帅哥”当然,一个人的美或帅,不仅仅指外貌,更含有内在的修养与气质,周瑜不仅内外皆有的帅,更是一个艺术家,有句话“曲有误,周郎顾”就是说周郎在酒过三巡,醺醺然之中也能听出乐队演奏得是否正确,如果哪个音不准,便会回过头去看,这该是对音律何等的了解才能做到?而他,公谨,不仅仅是音律上的完美的才子,更是战斗中的一级指挥,周郎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次战役啊,赤壁之战中,他身任孙刘联军的前线总
3、指挥,将“以少胜多”发挥到了极致,想想当时的情景,周郎立于江边,运筹帷幄,火烧曹操连环船,这时的周郎该是何等光彩照人!在二十几岁时,周郎就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同时迎娶美人小乔而归。如此一个内外兼修,四处得意之人可称一个有绝对魅力的男人吧?大江东去,滚滚长江水洗涤了多少岁月,多少英雄豪杰,历史的事没有一个至今活着的人亲眼看到,大家都只能在或真或假,或虚或实的历史记载中得知一二,再加以自己的润色,没有人明白个中真伪。或许周郎真的是被深深误解,又或者周郎确有嫉妒过孔明先生的才干,可又如何?想去,周郎一直是如此优秀,可又突然杀出一个诸葛孔明,两人是如此想像,都深受世人的膜拜和敬仰,或许,太过想像的
4、人相遇本就是一个悲剧,总是无法避免的相比,然后是另人扼腕的疼痛。我是个人,我喜欢的也是人,传说中的孔明先生似个圣人,而公瑾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的优秀,他的完美另人动容,而他所富有的“负面新闻”又让人切切地感到他的存在,他像面镜子,映出了人性的最美与最丑,而就是这样,他的真,有让我切切地感到他的存在,让我发出来自内心油然而出的欣赏与喜爱。滚滚江水东际流,大浪淘尽千古英雄,数无数风流人物,我独爱公瑾周郎。一段历史,一种文明,总可以追寻出一些起源,一个发源地。而三国文化中 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位重要的人物里,由于民间诸多朴素、美好的传说,加之罗贯中笔下的演义,刘备已然是最受人们同情,最富传奇色彩的人
5、物。今天,在这条路上,一座小城中最普通的农田包围的路上,我们一行人正将三国文化踩得更实、更真切。尽管涿州这个地方远离四川,但它却又与“蜀乡”有太大的联系。一提到“蜀”,人们最多是想到 四川、蜀国、刘关张。是的,这里是刘备的家乡,是张飞世居的土地,是关羽遇到两位英才的地方。这里更是他们结义之地,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的故事想必大家也已经耳熟能详。当年,刘关张结义于涿郡桃园,招募五百乡勇,又妙遇张世平,苏双这样的大商,赠与良马、缤铁、金银,而后投奔刘焉,艰苦创业。凭着“初出便将威力展”的勇气和才智,逐渐兴旺。见徐庶,遇水镜,得诸葛等等,励精图治,成就了一番事业。
6、虽然刘备匡扶汉室的心愿未了遗恨而去;关羽败走麦城;张飞则是伐吴未克身先死,身在阆中,头在云阳。但他们留给后世的,却依然是忠心,勇毅。就这样思索着,不知不觉间三义宫的形象竟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三位义士的庙宇,显得那样古朴,宁静。可能由于心中的敬畏,这庙宇竟也显得雄壮了一些。不大的广场上,一尊后人为他们修筑的忠义鼎正对于庙门,只此这些总之,一片祥和,一片的与世无争。再向鼎前面看去,同样正对庙门的是一条农田间的阡陌,人、田、庙三者和谐在了一起。这一座庙宇也好,宫殿也好,已是这里农人生活的一部分了。不知修建者为何把庙建在这里,或许这与楼桑的华盖有关,或许这是刘关张三人曾走过的地方,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便是
7、将他们走过的地方再次依依踏实与重温。脚步中不仅有方位的变化,更有纸片的文化的遗影。这庙宇是这样古朴,就像它正对的农田一样,它也与小城现有的一些文化相符合。它的气息与这里的人们,与这座小城的呼吸融为一体,尽管这里没有三位英雄的遗体,却遗留了他们的英魂。不论怎样,一向忧国忧民从民间底层走出的汉昭烈帝,见到这一幅景象也该安息了吧!他生前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让他的子民真正过上没有征战的生活,而现在他的家乡已经和平繁荣,祥和安定,他已应安息了。他同自己的二位兄弟,向着那些正在农田里劳作的农人们,又会想些什么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天下之势,分
8、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舞台,把重多人物刻画地淋漓尽致,使我不得掩卷长思。先来谈谈曹操,大多数人认为他很奸诈,也有人总结了一句话:“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体现了他做事周到的特点。“宁我负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负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学。但曹操也有优秀的一面,他求贤若渴,看重人才,无贵贱之分,打破了当时书香门第、贵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规矩。与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刘备,在现在的社会上,人们都打趣的说刘备是“哭来的江山”,刘备胆小,当年他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下英雄,惟操与使君耳。”可把刘备吓出了一身冷汗。刘备讲仁义,爱戴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关羽、
9、张飞、赵云都在他帐下听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今。”这就是着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再现了赤壁之战的战火纷飞,也为三国鼎立定下了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曹操也差点在赤壁之战中丢了性命。一个国君要想建立一个好的帝国需要一个辅佐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大臣,这就是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事实也证明,诸葛亮不是一个草包,他一展英才,空城记、草船借箭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看出了诸葛亮的忠心耿耿。光有“识”可不行,还需要有“胆”,就像赵云,几乎百战百胜,无战不胜,他也称“赵子龙”,他其时也为曹操效过力,但后来归了刘。虽说一代天骄是
10、成吉思汗,但子龙也可以做了。我们世纪少年应该具有诸葛亮的“识”,赵子龙的“胆”,这就是胆识。三国演义有三绝:义绝、奸绝、智绝。恰恰,关羽见证了义绝,曹操见证了奸绝,诸葛亮见证了智绝。读了这本,三国演义,我获益匪浅。三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许昌三国文化之乡许昌为河南省省辖市,下辖二市(禹州、长葛)、三县(许昌、鄢陵、襄城)、一区(魏都),现有面积4996平方公里,人口447万。许昌近几年先后被评定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和“国家优秀园林城”。许昌有“魏都”、“钧都”、“花都”之称。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许昌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一、许地溯源许昌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据传上古高士
11、许由曾隐居在许昌附近,尧欲让位于他,他坚辞不就;再请他任九州长官,许由不仅不受,反说污染了耳朵。即到颍河边洗耳,以示清明。许由死后葬于鄢陵县许由寨村,墓地犹存。远古人们称许由生存活动的地方为许地。西周、春秋时,此处为许国国都,秦代实行郡县制,许国都城为许县治所。公元220年,汉献帝禅让,曹丕登基建立魏国;因“魏基昌于许”,遂改称许昌,沿用至今。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遗迹、遗址众多。从太昊伏羲到轩辕黄帝,从上古高士许由到音乐始祖葛天氏,从大禹治水到夏启建都等,中华民族发展史在许昌留下了许多闪光的足迹。具茨山上的神秘符号,展示了人类先祖的聪明才智,逍遥观是轩辕黄帝问道的所在,锁蛟井
12、记录着大禹治水的功绩,古钧台昭示着华夏第一都的辉煌。这里还是海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地方许昌作为汉献帝旧都和魏国五都之一,当时即与国都洛阳、西汉故都长安等齐名。在名著三国演义的120回中,有51回与172次涉及许昌。建安元年(196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后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世族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中国。 说三国,离不开汉魏;说汉魏,离不开许昌。曹操雄踞许昌25年,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治军理民、屯田积谷、广揽人才、东征西讨、克平群雄、抗击吴蜀,为最终实现“三分归一统”的皇图霸业奠定了扎实基础。“三曹七子”创造出的慷慨悲凉、刚健沉雄的“建
13、安风骨”,使“建安文学”开始了中国文学史的新篇章,使许昌成为中国在“三国”时代的文化中心。二、三国胜迹国内其它地方三国真迹遗存不多,许昌著名的三国遗迹遗址却有80多处,或与三国史实有关,或与三国人物有关,或与三国传闻有关。许昌遗留下不少著名的石刻碑碣,如记录汉魏更迭的“三绝碑”,蔡邕真迹尹宙碑和画圣吴道子为关羽造像的勒马挺风图等。许昌历来人杰地灵,贤臣名士层出不穷。曹操周围的谋士文人、悍将勇夫,属许昌籍的就有30多位,如郭嘉、荀攸、荀彧等。郭沫若先生曾诗云: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在许昌与三国文化相关的古迹遗址分布于各县(市)区,主要的有: 汉魏故城:位于许昌县张潘镇古城村,距许昌市18公里。
14、据民国廿二年许昌县志记载:“许昌古城(即汉魏故城)在城东30里,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相传曹操所筑,今存遗址。”至今城垣轮廓依稀可辨,夯地土层清晰可见,汉砖瓦块俯拾皆是。据考,当时城内建筑除街道、民宅、官署外,著名建筑有许昌宫、景福殿、承光殿、永始台、丞相府等。三国魏人卞兰作的许昌宫赋和韦诞、何晏作的景福殿赋流传至今。1986年,该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受禅台:位于许昌市西南17公里的繁城镇。公元220年,汉献帝在文武百官的请求下,宣告愿意让位。曹丕在此接受献帝禅让,代汉立魏,改年号为黄初,称魏文帝,自此开始了我国魏、蜀、吴三国时代。受禅台原为青砖护坡,两侧砌有台阶,台顶
15、四周有石雕栏杆,平台中央有一遮阳凉亭,上设龙墩宝座。经千余年风雨侵蚀,至今仍有20余米之高,30余米长宽的二层凸状台基存在。由汉御史大夫王朗撰文、礼部尚书梁鹄书写,大理寺武亭侯钟繇镌刻的受禅表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具体详实地记述了献帝禅让、曹丕称帝的历史事实,俗称三绝碑。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春秋楼: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五年(200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在此史实基础上,三国演义作了不乏附会的详尽描写:为保护甘糜二皇嫂的安全,关羽在“土山三约”之后归附曹操。曹操赐给关羽府宅一处,让关羽与二皇嫂共住。关羽分一宅为两院。皇嫂居内院,关羽只身在外。院中有楼,
16、为关羽秉烛达旦夜读春秋之处,即春秋楼也。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后经多次修葺。1995年许昌市人民政府斥资1500万元对春秋楼文物景区进行大规模修建,还新辟了春秋楼广场。春秋楼现属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灞陵桥:原名八里桥。明嘉靖许州志记载:“八里桥在(许州)西八里,相传为曹操送关羽之所。”关羽被擒到许昌后,曹操“察其心神无久留意”,意欲留之。但关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曹军部将欲追之,曹操断然制止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桥旁有明末将领左良玉题写的“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推崇关羽忠义仁勇,清康熙28年(1689年)在桥西建关帝庙,设像以祀。上世纪
17、80年代以来,许昌市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灞陵桥、关帝庙景区进行修葺,如今灞陵桥关帝庙已是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此庙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毓秀台:毓秀台在汉魏故城西南隅,建于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为汉献帝祭天所筑,高约15米,面积为4000平方米,有台阶99级,是用青砖铺就的祭祀广场。每年秋分时节,汉献帝都要率文武百官前来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昔日的毓秀台掩映在林荫之中,绿意拥簇,高接云天。台下布列着数十座豪华的宫殿式古建筑。是汉献帝祭祀前暂时休息的地方。毓秀台比同为皇家祭天场所的北京天坛早建千余年。射鹿台:射鹿台位于城东北许昌县许田村西。相传为汉献帝与曹操、刘备等狩猎射鹿处。现
18、台高约1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由于射鹿台四周田野多为盐碱地,茫茫苍苍,似瑞雪初降之状,故被后世称为“许田积雪”,为许昌十景之一。华佗墓:华佗墓在许昌县苏桥乡石寨村,距许昌市15公里。华佗墓内安葬着三国时代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墓高约5米,周围30余米,占地500平方米,新彻有六角形花墙环墓一周。墓前有清乾隆17年所立“神医华公之墓”石碑,系当地从医者所立。据传,由于华佗医术高超且念念不忘黎民百姓的疾苦,他不愿专为曹操一人服务,便托辞探家回乡。曹操派人将华佗押回许昌,打入牢狱,迫害致死。华佗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他救死扶伤的故事仍流传于此间,至今墓前香火不断。张公祠:张公祠亦称张公庙,位于许
19、昌县张潘古城西北部,距许昌市18公里。相传,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兄弟三人来许拜见献帝时,张飞在此居住,后人称张公祠或张公寨。嘉靖许州志记载:“张公祠始建于汉魏,重修于嘉靖7年(1528年)。”祠庙建于8米的高台上、坐北向南占地20余亩。原有殿、堂、楼、阁、亭、台、庵50余间,庙中奉祀刘备、关羽和张飞。庙前有三姓柏,一树松、柏、桧三个品种,像征着桃园三兄弟。山门内东西墙壁上各嵌有一块青石,东雨石,西风石,二石有预测阴晴风雨的功能。另还有张飞井和三义殿等遗迹。此外还有曹操割发代首处、张辽城、永始台、愍帝陵、伏皇后墓、董贵人墓、张、潘二妃墓、八龙冢、王允墓、马腾墓、曹彰墓、郗虑墓、徐晃墓、夏侯渊墓、
20、夏侯惇墓、毛玠墓、贾诩墓、徐庶之母墓、司马城等众多三国遗迹散布在许昌各县(市)的土地上。 除地面上的古建、遗址、墓葬、桥梁外,许昌各县(市)境内相继出土了大量的汉砖汉瓦、汉代铜器、钱币等文物。在汉魏故城附近,出土过制作精美的鸟纹、绳纹板瓦,鱼纹、云纹、花叶纹画像砖,上称“千秋”、“万岁”字样的青砖和瓦当,饰龙凤战车图形的空心陶立柱等。还出土有汉代铜鼎、铜矛、马衔、车饰、箭簇、钱币和曹魏时期大型行军造饭锅,石碾及犁铧等。1985年在古城皇宫遗址区出土了一件深浮雕四神柱础,上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像,据考为许都宫殿建筑构件,属国家一级文物。 三国时期的一些地名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如鄢陵县的“马栏
21、”村,相传是当年曹操的牧马草场,鄢陵县地名志马栏载:“东汉末年曹操屯兵牧马于此。”如鄢陵县的“议台”村,相传是当年曹操聚集群臣议事的场所,鄢陵县志载:“议台世传曹操所筑。尝集官僚议事于此。”如许昌县的“哭佗”村,今更名为“呼佗”。相传华佗死后,其妻千里寻夫至此痛哭不止难以前行,故得此名。再如魏都区的“碾上”村,相传许下屯田时,这里是曹军碾米的集中场地。此外尚有“运粮河”、“枪杆刘”等流传至今。三、三国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三国人、事、物、景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千余年来在许昌民间流传不衰。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一些流传较广的故事传说多种版本并存,各有千秋,精彩十分。磨刀雨在长
22、葛市坡胡一带,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天总要下雨。传说这与关公有关。刘、关、张在许昌期间,有一天,刘备和关公去拜访鲁直。交谈中鲁直说到当地连年大旱,庄稼颗粒不收,百姓生活很苦。刘备问其原因,鲁直说:“传说这里有个蛇精作怪,天上下的雨还没落到地上,就被蛇精喝掉了,所以雨下不来。”关公听罢好笑一阵说:“什么蛇精作怪,让俺老关去会它一会!”关公虽想除掉蛇精,可谁也不知道它藏在什么地方。这天,刘备和鲁直谈军事。关公嫌屋里闷得慌,就出去散散心。他来到一片荒滩,只见那荒滩里面有一小坑,坑边有一块大红石头,于是,关公便沾着水在石头上磨起他的青龙偃月刀来。哪知这块石头是那蛇精的头,这蛇精以为是关公来找它算账,吓得
23、动也不敢动。关公磨了一下又一下,直到石头上磨出了红水,才提着刀回府去了。说来也怪,不一会儿,乌云翻滚,雷鸣电闪,天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关公磨刀时,那石头上流出的红水,其实是蛇精的血水。因为关公是五月十三这天磨的刀,所以每逢五月十三日,这里准要下雨。因为蛇精怕关公再来它头上磨刀,每年这天,就把肚里的水吐出来。从此,这里的百姓称五月十三日的雨,是关公的磨刀雨。“曹碾头”的传说相传,三国时候,曹操的人马驻在许昌城东许田一带。曹操叫百姓好好种地,还叫士兵帮助百姓种地,没几年工夫,老百姓就打了好多粮食。一天,曹操来到许田东北的一个小村子,看到村头十几个粮仓堆满了谷子,就是没有碾,碾不出米来。他就下了一道命
24、令,限村里的百姓在三天内,造出十盘大碾,半月之内将粮仓里的谷子全部碾成小米,违者斩。军令如山倒,二百多口人的小村子,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兑钱,不分白天黑夜地干。四天头上,总算把十盘大碾造好了,半月之内也把所有的谷子碾成小米了。曹操非常高兴,领兵打仗取胜归来,又路过那个小村,百姓们都出来迎接他。曹操笑着说:“这就是为我曹操三天内造出十盘大碾的村子,我曹操感谢父老乡亲们!”村上人为纪念这件事,就把这个村改名为“曹碾头”。诗竹画许昌城内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叫春秋楼,因三国名将关羽曾在这里夜读春秋而得名。春秋楼内有一幅诗竹画,相传为关羽所作,故名关羽诗竹画。仔细看画,竹叶竟组成了一首诗:“不谢东君意,
25、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关羽和刘备、张飞共同起兵,占据徐州、下邳一带,与曹操抗衡。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刘备被打败后投奔袁绍去了,关羽成了俘虏。曹操喜爱关羽的智勇双全,先拜关羽为偏将军,又封他为汉寿亭侯,赐一处宅院给他居住,送给他金银财宝,赏给他追风赶月赤兔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关羽却不动其心,不移其志。关羽诗竹画就是他在这种心境下作出的,是他真情的表露。“不谢东君意”是说曹操虽然待我优厚但我不会留在这里;“丹青独立名”是说我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是说我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坚守信义是决不会改变的。关羽画诗竹以后不久,便封金挂印,修书辞曹,千里走单骑
26、,投奔刘备去了。剑蜡在许昌的集贸市场上,商人们卖的蜡烛中有一种是扁形的,称为剑蜡。剑蜡的产生与关羽有关。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徐州,平定了吕布,接着刘备、关羽、张飞收编了吕布的残兵败将,想脱离曹操而自行独立。但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议,乘胜追击。张飞失散于芒砀山(今安徽砀山),刘备走投无路,投奔了袁绍。关羽因保刘备的甘、糜二夫人,被围困下邳,作了曹操的俘虏。曹操把关羽和两位嫂嫂安置一室,并只给一只蜡烛,企图乱其君臣礼仪,离间他们兄弟情义,以断绝关羽归顺刘备的后路。然而,“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关羽,早已看出曹操离间之计。于是待到夜晚,他来到桌前,圆睁丹风眼,抽出青龙剑,“喀嚓”一声,把蜡烛一劈两半:一
27、半供自己秉烛夜读春秋,另一半给二位嫂嫂做针线使用。曹操的离间计破产,而关羽的忠义美名则传遍四方。后来,人们为称颂关羽的忠义节操,把春秋楼誉为大节亭,又称秉烛达旦处。关羽剑劈蜡烛的故事也传为佳话。当时的一些商人,借助于名人效应,把圆蜡改制为扁蜡,起名叫剑蜡(又称剑劈蜡)。果然,剑蜡一时成为许昌的名产,畅销不衰。莲花河的传说许昌县东北五十里有个许田,许田附近有一条小河,叫莲花河。莲花河是怎样来的,在当地群众中有这样的传说。三国时候,曹操的兵马和粮草都集中在许田,许田西边有个射鹿台,周围是练兵场。当年曹操和汉献帝就在射鹿台上看练兵。练兵场北边有一个莲池,每年莲花开的时候,池内的鱼也格外多,上有荷花下
28、有鱼,看起来还真是不错。一天,曹操同献帝观看兵马操练,休息时,曹操请献帝钓鱼,两人同在池边拿着鱼杆,不大一会儿,献帝就钓出了两条大鲤鱼,曹操却钩钩都落空,心中很不乐意。一会儿,曹操见自己的鱼浮动了两下,想一定有大鱼上钩,便用力一甩,钓出来的竟是一个老鳖!曹操一看大怒,一脚踩住老鳖抽出宝剑就要砍。说来也怪,剑还没落下,只听老鳖说:“丞相息怒,你杀了俺不要紧,只怕小的们兴风作浪,淹没了丞相带兵开垦的农田。如果放我一命,愿开一条运河,供丞相运粮运兵。”曹操一听,心想这一定是个老鳖精,就把老鳖放回去了。就在当天夜里,刮起了大风,然后又下起了大雨,劈雷忽闪,老鳖领众鳖兵,顺着莲花池向东南开了一条河。第二
29、天,曹操来到一看,运河已开成,十分高兴,就把这条河起名叫“莲花河”。从此,曹操就用这条河运兵运粮。如今,莲花池早已成了农田,当年的莲花河,现在依稀还看得见。这故事也还在当地群众中流传。张潘娘娘冢的传说张潘西边有个大冢子,传说是三国时汉献帝的张娘娘和潘娘娘的墓。张娘娘和潘娘娘是一个村的姑娘,她们心底善良,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有一年闹灾荒,人们没粮食吃,只好采桑葚儿充饥。一天,两位女子一同去采桑葚儿,避难的献帝刚好走到这里,见她们在采桑葚儿,就问她们有啥用,两个女子说可以充饥。献帝正饿得慌,就向她们要几颗尝尝。二女子见这个过路的饿得面黄肌瘦,很同情他,就把篮子里的桑葚儿尽着他吃,临走还让他捎许多路上吃。后来献帝大难过去,又回到朝中,经常想起那两个在自己落难时帮过他的女子,就叫地方官寻找,然后把她俩召进宫,让她俩教宫女们在御花园里栽桑养蚕。一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在御花园的河边玩时,不幸掉入河中,恰好被这两个女子看见,急忙跳进河里救孩子,最后她俩都淹死了。献帝把她俩葬到张潘西边,垒了两个大冢子,并封她俩为娘娘。枣祗说媒曹操有个小姑,都三十出头了还没找着婆家,因为她长得黑麻溜丑,人家背后都叫她麻妮。这天,一个叫枣祗的人,要求见曹丞相。枣祗见了丞相,说明了来意,原来他是给曹姑说媒的。枣祗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物流企业的战略规划与执行考核试卷
- 船舶改装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信息化考核试卷
- 现代林业机械发展趋势与挑战考核试卷
- 红外测温仪的制造与优化考核试卷
- 玻璃制品表面涂层技术考核试卷
- 墨水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设备操作考核试卷
- 眼镜制造业的质量控制体系考核试卷
- 租书服务创新案例考核试卷
- 煤炭加工企业的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估考核试卷
- 抖音直播带货火花支付佣金结算服务协议
- 2025年高三高考冲刺主题教育班会:《高三考前心理调适指南:减压赋能 轻松备考》-2024-2025学年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消防安全应急处置)消防设施运行维护试题
- 鄂尔多斯市水发燃气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临海市纪委市监委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2025年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演练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 湖北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5届高三3月押轴试题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司法雇员考试题目及答案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2024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进位、退位加减法口算
- 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预赛)试题含参考答案
- MOOC 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