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父子成兄弟_第1页
多年父子成兄弟_第2页
多年父子成兄弟_第3页
多年父子成兄弟_第4页
多年父子成兄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注解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音、形、义,完成“思考与练习1”;2、结合补充资料,了解汪曾祺;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父子间的亲情;2、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情感目标: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问答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以下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大家思索后能够

2、实话实说。(1)如果用一个词概括父亲在你心目中的印象,你会用哪一个词?(2)现实生活中,你们父子(父女)有着怎样的关系?(3)你理想中的父子(父女)关系又是怎样的?(4)你认同父子(父女)之间成为兄弟(兄妹)样的关系吗?请学生畅所欲言。在刚刚学习的胡适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我们从质朴简单的语言中能够鲜明地了解到作者母亲的爱子之慈,教子之严的慈母严父形象。无庸置疑,这是歌颂母爱的文学作品。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在人们的印象中,母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水,温柔无尽,父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山,棱角分明。表达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仍然能够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爱。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3、,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其实并无定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描述父子关系的,一起来看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板书】:课题、作者二、教授新课1、解决字词音、形、义请学生默读全文,留意重要字词的音、形、义。教师【投影】字词,请一位学生朗读词语,强调正确读音。麦穗(suì) 狐肷(qin) 粘牢(zhn) 雕镂(lòu)冥衣(míng) 圭峰碑(gu) 郿坞(méi) 忻县(xn)请学生齐读字词两遍。【投影】“思考与练习1”的重要成语,请学生回答意思。(1)疾言厉色:说话急躁,态度严厉。形容发怒时的神情。疾:急速。 (2)栩栩如生

4、: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3)人人自危:人人都感到有危险,存着戒心。形容恐惧不安。(4)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还来不及,无法顾及他人。(5)笔管条直:循规蹈矩,即遵守规矩。 请学生将以上成语的意思写在书上相应位置。2、走近作者请学生勾画书P6页注解重要内容,【板书】:江苏高邮人,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补充资料:汪曾祺(19201997),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资深文化界名人。代表作品: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作品集有晚饭花集、蒲桥集、塔上随笔、寂寞和温暖等。他的作品曾被看作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

5、位的美文。本文选自亲爱的爸爸妈妈。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请学生通读全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文中写了几对“父子”?分别是谁和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3)你怎样理解文中所说的“兄弟”式父子关系? 【明确】:文中写了两对父子,分别是“我”和父亲,“我”和儿子,我们之间的关系都不错,正如“我”的父亲所说,“是多年父子成兄弟”。文章的主旨句: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第3个问题学生只要能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文章写了两对父子,分别是哪几节内容?在哪一节中,作者表明自己对父母与儿女的关系的看法?一起来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

6、交代题目的由来,引领全文。第二部分(24段):写“我的父亲与“我”。第三部分(57段):写“我”与“我”的儿子。第四部分(第8段):“我”对父子之间关系的看法,总结全文。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各部分具体内容。4、研读课文,把握父亲和“我”的特点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提问】:第1段仅有一句话,“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这”指的是什么?【明确】:多年父子成兄弟既然这句话是父亲的名言,也就意味着“我”的父亲提倡父子之间可以成为兄弟样的关系,句首第一句话可谓是开篇点题。请学生浏览2段,勾画出每段的中心句,看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并板书】:第2段写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第3段写“我的父亲”的性格

7、。通过放风筝、做工艺品、做灯三件小事表现了父亲多才多艺、随和、爱孩子的性格特点。第4段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首先写父亲对“我”作文、数学、画画和写字等几个方面的关心,接着详写了“父子唱戏”的情景,然后列举了喝酒、抽烟、写情书几个生活情节,表现了父亲与“我”的亲密关系,很自然地推出了“多年父子成兄弟”的主旨。请学生齐读第2段,概括父亲的绝顶聪明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父亲心灵手巧,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能,会刻图章,会画写意花卉,会摆弄各种乐器,会园艺,扎纸的手艺也非常好。可见,父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个重情义的人。教师朗读第3段,请学生【思考】:该段文字突出父亲的特点是“随和”,

8、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语句回答)【明确】: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提问】:父亲带着孩子玩,都有哪些玩乐项目?从这些项目可看出父亲的什么才能?孩子们对父亲是什么样的情感?【明确】:(1)领着孩子到麦田里放自己糊的蜈蚣风筝,线是用胡琴老弦做的。(2)做各种形状的工艺品,里面养金铃子。(3)做各种各样的灯,如重瓣荷花灯、西瓜灯。 父亲做风筝、工艺品、灯等充分表现出他的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奇思妙想,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骄傲,从而赢得了孩子们的佩服和赞美之情。请学生默读第4段,【提问】:父亲对“我”的学业持什么态度?很明显,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这从另一

9、个方面展现了父子间的关系。父亲对孩子采取的是赏识教育,孩子写出了好文章,“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孩子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父亲还非常重视发展孩子的兴趣,“我”喜爱书画,他就从旁加以指点,“我”喜欢戏剧,他就当配角,做伴奏,为孩子们助兴。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父亲与“我”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友好的,成为兄弟也就水到渠成了。【思考】:该段文字结尾处列举了抽烟、写情书、喝酒等几个生活情节,这些内容似乎有损于“父亲”的完美形象,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明确】:常理来看,有些事是父子间不会分享的,比如恋爱,有些事是长辈不大容许或者鼓励孩子做的,比如抽烟喝酒,但这些事都在“我”和父亲之间发生了,突出了父亲对孩子

10、的宽容,他的作风的随和以及两代人亲密的关系,很自然地推出了“多年父子成兄弟”的主旨。第5段:写我与儿子的关系。用一个“也”字,承接上文。先从写信和“顶嘴”两件小事上说明“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然后又详写了一次家庭“分歧”,通过看似“不和谐”的生活音符,却谱写了更为和谐的父子情曲。第6段:写作者对儿子婚姻的态度。第7段:写作者平等、民主的家庭关系。请学生朗读57段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和儿子的关系也不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你能用自己的话叙述两代人间的一次“分歧”是缘于什么事吗?“使我非常为难”的原因是什么? 对儿子的婚姻大事“我”的态度是什么?其基础是什么?两个“没大没

11、小”含义一样吗?文章最后一段中“而且,可恶!”一句中的逗号能不能去掉,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师生一起【明确】:这句话在文中的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既总结上文父亲和我的关系是不错的,也提示下文内容将着重说明“我”和儿子的良好关系。在敏感的政治时期,儿子春节带回了一位不能回北京的同学,而“我”怕担干系就责备了儿子,没能理解儿子和同学之间的情谊,这使儿子既委屈又伤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是重点“革命”对象,自身难保,而儿子带回的“黑人”随时会被公安局或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举报,究竟是顾全儿子的同学情谊,还是考虑家庭的安危,这让“我”非常为难。对儿子的婚姻大事“我”的态度是“闻而不问”,即了解但不干

12、涉。这种做法的基础源于“我”和儿子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两个“没大没小”的含义不一样。前一个“没大没小”出自“我”的亲家母之口,她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没有像样的规矩,是一种批评的口吻;后一个“没大没小”是“我”认为现代化、充满人情味的家庭应该是讲究平等关系的,不见得非得从称谓上将长辈和晚辈区分开来。不能去掉,因为逗号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化效果的作用,更突出了对那种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的谴责。【提问】:从以上作者叙写的事情中,可以看出“我”在处理父子关系方面的成功处是什么?【明确】:作者把民主和谐的父子关系传承下来,运用到“我”和儿子的身上,营造了一种淳朴融洽,令人羡慕的家庭氛

13、围。【提问】:最后一段议论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结尾处的议论简单有力,掷地有声。作者批评了那些试图用自己的模式来塑造孩子的父母,指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行的,甚至是愚蠢的。本文以叙述为主,说故事,拉家常,但在作者娓娓的叙说中,却无不蕴涵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大智慧。主题思想的提出水到渠成,颇具匠心。请学生尝试概括本文的主旨。【明确】:本文作者通过一系列生活中的事例充分表现了父亲与自己,自己与儿子之间那种亲近、温馨、平等的关系,提出了许多颇具教益的观点,对于人们如何“做父亲”,如何处理好家庭父子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问题提出:1、课文中写了几对父子?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怎样?两对(“我”与父亲

14、、“我”与儿子)亲密、友好、真挚2、“我”与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父亲聪明绝顶  父亲很随和 父亲爱孩子    父亲关心我的学业请找出具体事例及相关词句说明。3、“我”与儿子“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关系不错表现在四件事情上a、学拼音给儿子回信b、儿子不跟我划清界限c、妥善处理儿子带同学回家一事d、对儿子恋爱的态度 表明父子间平等、理解、尊重、相信4、“我”写“多年父子成兄弟”的意图是什么?提倡家庭充满人情味,人际间没大没小,父亲保持一点童心反对父母叫人敬畏,用自己理性的模式塑造孩子5、你认为父亲的“聪明绝顶”是“

15、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吗?    不是直接原因,但他的聪明对孩子影响很大,同时为下文写“多年父子成兄弟”奠定基础。6、你认为很多版本删去父亲“养蟋蟀”、“烧冥衣”一段合适吗?   (1)合适的理由:父亲“养蟋蟀”、“烧冥衣”一段不能表明父亲的“聪明绝顶”   (2)不合适的理由:不能把这一段看作只是写父亲的“聪明绝顶”,此外还写了父亲的爱好广泛、有爱心。7、你认为“多年父子成兄弟”写了两对父子是否多余?写一对父子的表现固然可以,但从本文来看,写两对并不多余。因为前一对父子的表现在下一对父子身上得到延续和发展,更能表现作者的愿

16、望,更能深化主题。8、按照下列例句的语意和句式续写。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只有这样,才能多年父子成兄弟;一个                        的校园,作为一个老师,应该           &#

17、160;      。只有这样,才能              。【明确】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只有这样,才能多年父子成兄弟;一个新世纪、蕴含人文化的校园,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更多拥有一些爱心。只有这样,才能多年师生成朋友。结束语:家庭平等宽松,多年父子成兄弟;校园平等宽松,多年师生成朋友;社会平等宽松,多年路人成同志!三、课堂小结这是一篇描述父子关系的散文。其实,父子关系是很微妙的。中国的父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