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皂化值的测定油脂皂化值的定义是:皂化1 g油脂中的可皂化物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单位为mg/g。可皂化物一般含游离脂肪酸及脂肪酸甘油酯等。皂化值的大小与油脂中所含甘油酯的化学成分有关,一般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皂化值的关系是: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愈小,皂化值愈高。另外,若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大,皂化值随之增大。油脂的皂化值是指导肥皂生产的重要数据,可根据皂化值计算皂化所需碱量、油脂内的脂肪酸含量和油脂皂化后生成的理论甘油量三个重要数据。方法原理 测定皂化值是利用酸碱中和法,将油脂在加热条件下与一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皂化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钾以酸标准溶液进行反滴定。并同时
2、做空白试验,求得皂化油脂耗用的氢氧化钾量。其反应式如下:(RCOO)3C3H5 3KOH 3RCOOK C3H5(OH)3RCOOH KOH RCOOK H2OKOH HCl KCl H2O试剂和仪器 1试剂 (1)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c(KOH)0.5 molL的乙醇溶液。28.1 g氢氧化钾溶于1 L = 95的乙醇中。静置后用虹吸法吸出清液,以除去不溶的碳酸盐,并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溶液而形成碳酸盐。(2)盐酸标准溶液:c(HCl)0.5molL。(3)酚酞指示剂:(酚酞)1 % 的乙醇溶液。2仪器恒温水浴;滴定管:50 mL。测定步骤 称取已除去水分和机械杂质的油脂样品3 g5
3、g(如为工业脂肪酸,则称2 g,称准至 0.00 1 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准确放入50 m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接上回流冷凝管,置于沸水浴中加热回流0.5 h以上,使其充分皂化。停止加热,稍冷,加酚酞指示剂(510)滴,然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为止。同时吸取50 m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按同法做空白试验。结果计算样品的皂化值SV按下式计算。 (V1-V2)×c×56.11皂化值(mg KOH / g)= m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 V0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V1试样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m样品质量;56.1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
4、。注意事项 1如果溶液颜色较深,终点观察不明显,可以改用10 gL百里酚酞作指示剂。 2皂化时要防止乙醇从冷凝管口挥发,同时要注意滴定液的体积,酸标准溶液用量大于15 mL,要适当补加中性乙醇,加入量参照酸值测定。 3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大于0.5。萃取时的皂化率如何确定? 搞不清楚皂化率如何确定,一直没找到这方面的资料。 皂化率是否与萃取剂的操作容量有关呢? 假如p204萃取时的操作容量取为80%,是否皂化率也按照80%定呢? p204是一种酸性萃取剂,萃取时,P204释放-OH上的氢离子,与被萃物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结果金属阳离子进入有机相,M
5、e+(aq)+2HA(o)=MeA+2H+,任何化学在达到化学平衡时都是一个动态平衡,根据反应式可以知道,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度增大,阻碍化学反应向右进行。为避免这一不利因素,通常在实用前将P204进行皂化处理,即用碱性物质与P204进行反应。用来表示其皂化程度的量,我们称之为皂化率,即:皂化率=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要处理的物质的总量;一般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皂化率的大小,因此需要做台架试验或中间试验。皂化率=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要处理的物质的总量(这些物质的量应该是萃取剂的量吧?那碱性物质的量又如何确定呢?)7 B/ D7hV# G$&
6、#160;e3 一般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皂化率的大小,因此需要做台架试验或中间试验。(皂化率也要通过实验室实验确定?) 谢谢楼上的朋友了! 把P204变成钠型的,转变过来的比例就是皂化率了。至于萃取时皂化率多少合适,实践中要试验来确定的 确定皂化率的依据是什么?一般工业上P204和P507的皂化率在多少之间合适? P204 、P507 在工业生产中皂化率 一般控制在60%-70%;不能超过80% ,超过80% 空载有机发黑,负载有机发粘,导致萃取箱内不分相或流不
7、动。皂化率太低没意义,除非为了控制相比时,才考虑低皂化率(控制相比一般也不会考虑通过皂化率来控制,有其他途径)。 皂化率还可以根据产量要求进行控制,具体控制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 1、相比跟皂化率有什么样的实际关系?2、为何皂化率超过80%会导致有机相发黑和流不动?有何理论解释? 1、在实际生产中一般认为相比跟流比(流量比)是一样的,在料液所输入系统的金属量一定时,可以控制皂化率来控制有机流量的大小,最佳控制为O/A=1:11:2。 2、在萃取系统中,空载有机虽然有洗涤和反萃过程,都是P204 和P507对三价铁、铝等高价金属的络合
8、能力很强,低浓度的酸很难将其反萃完全,从而或多或少的有一部分夹带入空载有机中去皂化,当刚开始加碱皂化时,由于有机相中-OH 基团占比例很大,Na离子优先跟H交换,随着皂化的进行,实际生产经验表明特别是在皂化率80%左右时,由于烧碱加入局部过碱会导致杂质离子的水解,从而颜色明显变暗,粘度加大。 当高皂化率,粘度变大进入箱体后,由于箱体内负载有机比重加大,粘度更加明显,再与箱体内固体杂物相接触后澄清困难,流速慢,会导致不分相 。 为什么说相比控制为O/A=1:1-1:2最好? 适度相比调节可以有效控制夹带: 为什么相比调节可以
9、控制夹带? 那么相比往高还是往低调调更能控制夹带? 造化液是50%的氢氧化钠溶液吗?怎么确定合适的皂化率?可以通过加入浓碱液到萃取剂后,萃取剂PH值的变化来判断皂化情况吗? 萃取剂的ph值可能没那么好测吧? 用液碱最好用30%的,高的话要加长搅拌反应时间,低的话有机会夹带水溶液。皂化率完全可以算的,我会计算。皂化率和相比都是可以相互计算的来的。这些我都会。QQ: 我接触的P204皂化,是25%P204+75% 260#溶剂油,根据换算P204是0.75mol/L,开机的时候是1L/min,有机流量配0.03L/min的30%氢氧化钠流
10、量(密度1.3左右),请问到底是40%还是60%的皂化率?3|# d3 % + K1 3b%? 1升有机:1L*25%含量*密度0.97/P204分子量322.43/1L=0.75mol; 0.03L液碱:0.03L*1.3*1000g/L*30%/分子量40=0.3mol 有机和液碱反应比例是1:1。皂化率=0.3/0.75=40% 我要问的是皂化率是不是40%?为什么这跟你们说的6070%偏差这么多? 我们车间实际测量是这样的:皂化率=(皂化前的酸度皂化后的酸度)/皂化前的酸度。
11、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就相当于(皂化前的酸度皂化后的酸度),要处理的物质的总量就相当于皂化前的酸度。 我觉得你好像没有考虑到时间差的问题,有机流量和液碱流量是同时开的,但是应该不是同时关闭的吧。有机相在流经反萃铁段后,打到皂化槽内。等有机相达到要求的体积,就加入定量的碱液进行皂化。 个人认为皂化率的大小是根据你所要萃取的物质浓度而定, 即所萃取物量大的话,皂化率高些,反之萃取物量少的话 皂化率则低些。P204、P507皂化率的测定1试剂与仪器1.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1.2酚酞指示剂:10g/L2方法步骤2.1将取来的反铁后的P204
12、(P507)萃取剂移取20毫升置于125毫升分液漏斗中,用同体积的纯水洗二到三次,然后移取5毫升澄清后的萃取剂于三角瓶中,加入50毫升无水乙醇,充分摇匀后,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V1。2.2再移取5毫升皂化后的P204(P507)萃取剂于三角瓶中,加入50毫升无水乙醇,充分摇匀后,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V2。3计算皂化率(%)=(V1V2)/ V1×100p507萃取剂是什么? P507属酸性磷型萃取剂,全名
13、是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脂,为无色或微黄色油状透明液体,溶于醇、苯、酮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燃点228,低毒,(三诺化工P507)广泛用于稀土元素和有色金属的萃取分离。 分子式:(C8H17)2PO3H 分子量:306.4(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表) 性状:本品为微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醇、苯、酮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燃点228。 用途:本品是一种酸性磷型萃取剂,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和稀土的萃取分离。 包装:净重200kg/塑桶;1000L/IBC吨桶。 贮运:运输时小心轻放,严防撞击
14、。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中,注意防火、防雨。 规格: 指标特定级优级工业级含量%97.095.093.0二元酸%1.62.02.4分相速度(秒)6090120酸值(mgKOH/g)180-195180-195180±5密度(20)g/ml0.940-0.9600.940-0.9600.930-0.960折光率1.4480-1.45201.4480-1.4520粘度36±336±3闪点(开口)170±3170±3皂化值的测定:1.试剂:甲基橙(0.5%水溶液);酚酞(1.0%的无水乙醇溶液);盐酸标准溶液(1N);氢氧化
15、钠标准溶液(0.5N) 2.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样品10mL于125mL分液漏斗中,准确加入盐酸标准液10mL,充分震荡3分钟,静置分层后将水相放人三角瓶中,然后用水洗涤有机相2次,水相并入三角瓶中,滴入甲基橙2滴,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至橙红色变亮黄色为终点, 3.计算:N=(N1*V1-N2*V2)/VN-P507皂化值、N1*V1-盐酸标准液的浓度和盐酸消耗体积的乘积-mL、N2*V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和氢氧化钠消耗体积的乘积-mL;V-吸取样品的体积-mL萃取时的皂化率如何确定? 搞不清楚皂化率如何确定,一直没找到这方面的资料。 皂化率
16、是否与萃取剂的操作容量有关呢? 假如p204萃取时的操作容量取为80%,是否皂化率也按照80%定呢? p204是一种酸性萃取剂,萃取时,P204释放-OH上的氢离子,与被萃物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结果金属阳离子进入有机相,Me+(aq)+2HA(o)=MeA+2H+,任何化学在达到化学平衡时都是一个动态平衡,根据反应式可以知道,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度增大,阻碍化学反应向右进行。为避免这一不利因素,通常在实用前将P204进行皂化处理,即用碱性物质与P204进行反应。用来表示其皂化程度的量,我们称之为皂化率,即:皂化率=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要处理的物质的总量;一
17、般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皂化率的大小,因此需要做台架试验或中间试验。皂化率=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要处理的物质的总量(这些物质的量应该是萃取剂的量吧?那碱性物质的量又如何确定呢?)一般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皂化率的大小,因此需要做台架试验或中间试验。(皂化率也要通过实验室实验确定?) 谢谢楼上的朋友了! 把P204变成钠型的,转变过来的比例就是皂化率了。至于萃取时皂化率多少合适,实践中要试验来确定的 确定皂化率的依据是什么?一般工业上P204和P507的皂化率在多少之间合适? P204 、P507
18、在工业生产中皂化率 一般控制在60%-70%;不能超过80% ,超过80% 空载有机发黑,负载有机发粘,导致萃取箱内不分相或流不动。皂化率太低没意义,除非为了控制相比时,才考虑低皂化率(控制相比一般也不会考虑通过皂化率来控制,有其他途径)。 皂化率还可以根据产量要求进行控制,具体控制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 1、相比跟皂化率有什么样的实际关系?2、为何皂化率超过80%会导致有机相发黑和流不动?有何理论解释? 1、在实际生产中一般认为相比跟流比(流量比)是一样的,在料液所输入系统的金属量一定时,可以控制皂化率来控制有机流量的大
19、小,最佳控制为O/A=1:11:2。 2、在萃取系统中,空载有机虽然有洗涤和反萃过程,都是P204 和P507对三价铁、铝等高价金属的络合能力很强,低浓度的酸很难将其反萃完全,从而或多或少的有一部分夹带入空载有机中去皂化,当刚开始加碱皂化时,由于有机相中-OH 基团占比例很大,Na离子优先跟H交换,随着皂化的进行,实际生产经验表明特别是在皂化率80%左右时,由于烧碱加入局部过碱会导致杂质离子的水解,从而颜色明显变暗,粘度加大。 当高皂化率,粘度变大进入箱体后,由于箱体内负载有机比重加大,粘度更加明显,再与箱体内固体杂物相接触后澄清困难,流速慢
20、,会导致不分相 。 为什么说相比控制为O/A=1:1-1:2最好? 适度相比调节可以有效控制夹带: 为什么相比调节可以控制夹带? 那么相比往高还是往低调调更能控制夹带? 造化液是50%的氢氧化钠溶液吗?怎么确定合适的皂化率?可以通过加入浓碱液到萃取剂后,萃取剂PH值的变化来判断皂化情况吗? 萃取剂的ph值可能没那么好测吧? 用液碱最好用30%的,高的话要加长搅拌反应时间,低的话有机会夹带水溶液。皂化率完全可以算的,我会计算。皂化率和相比都是可以相互计算的来的。这些我都会。QQ: 我接触的P204皂化,是25%P204+75% 260#溶剂油,根据换算P204是0.75mol/L,开机的时候是1L/min,有机流量配0.03L/min的30%氢氧化钠流量(密度1.3左右),请问到底是40%还是60%的皂化率?3|# d3 % + K1 3b%? 1升有机:1L*25%含量*密度0.97/P204分子量322.43/1L=0.75mol; 0.03L液碱:0.03L*1.3*1000g/L*30%/分子量40=0.3mol 有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持股权转让三方协议书
- 酒店装修居间协议
- 温州客服面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如何影响人际关系与空间互动试题及答案
- 大学化学研究生招生方案探讨试题及答案
- 法检面试控辩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数字与图案的探险之旅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的用户调研与需求分析试题及答案
- 土木工程师考试室内设计试题及答案
- 学生艾滋病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 化妆品合伙人协议书模板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范
- 配电室消防应急预案
- 二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全册可直接打印)
- 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
- 离散数学(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笔试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 SYT5405-2019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经济法(第三版) 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