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 筑 材 料模块模块10 10 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性能检测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性能检测10.3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10.1 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10.2砂石表观密度测定10.4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10.6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10.5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10.7粗集料的压碎值测定 能按照规范要求确定取样批和取样方法,并独立进行试样处理。 学会用容量瓶法测定砂的表观密度,用网篮法测定石子的表观密度。 会用容量筒测定砂石的松散堆积密度,能进行数据处理和试验结果评价。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模块模块10 10 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性能检测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性能检测 会用淘洗法测定砂中泥和泥块含量
2、,并进行试验结果处理和评价。 能独立进行砂石筛分析试验,并确定砂石级配类型。 会使用规准仪测定针、片状颗粒含量。 学会压碎仪的使用,能进行压碎值测定并会进行检测结果处理和工程应用评价。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模块模块1010 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性能检测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性能检测10.1 10.1 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1.1.取样批的确定取样批的确定 (1)购料单位取样。一列火车、一批货船或一批汽车所运的产地和规格均相同的砂或石为一批,但总数不宜超过400 m3或600 t。 (2)在料堆上取样时,一般也以400m3或600t为一批。 (3)以人工生产或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机等)运输的砂以产
3、地和规格均相同的200 m3或300 t为一批。10.1 10.1 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2.2.取样方法取样方法 (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砂共取8份,石子共取16份,各自组成一组试样。 (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石8份,各自组成一组试样。 (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16份,各自组成一组试样。10.1 10.1 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3.3.取样数量取样数量 表10-1是砂常规单项试验的
4、最小取样量。对于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最少取样的数量。需做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至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10.1 10.1 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表10-1 砂常规单项试验最小取样数量10.1 10.1 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4.4.试样的处理试样的处理 (1)试样的缩分。将所取每组试样置于平板上,若为砂样,操作方法如图10-1所示。湿状态下搅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 c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质量略
5、多于进行试验所需要的质量为止。 (2)试样的包装。每组试样应采用能避免细料散失及防止污染的容器包装,并附卡片标明试样编号、产地、规格、质量、要求检验项目及取样方法等。10.1 10.1 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图10-1 四分法取样示意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1.1.试验仪具与材料试验仪具与材料 (1)容量瓶。其容量为500 mL。 (2)烧杯。其容量为500 mL。 (3)天平。其称量1 kg,感量不大于0.1 g。 (4)烘箱。其控温在(1055) 。 (5)冷开水。 (6)其他。搪瓷盘、干燥器、温度计、滴管、毛刷等。10.2.1砂表观密度的测定(容
6、量瓶法)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2.2.试样制备试样制备 按规定取样,并将来样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约660 g,放在(105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3.3.试验步骤试验步骤 (1)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 g(m0),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 mL的刻度处。 (2)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瓶内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 h。 (3)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 mL刻度线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4)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
7、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水温控制在(1525) ,且与上述水温相差不超过2 至500 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4.4.结果计算及要求结果计算及要求 (1)砂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0-1)计算(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10-1) 式中,m0为试样的烘干质量(g);m1为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2为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a为砂的表观密度(g/cm3);w为水在4 时的密度;T为试验时的水温对水密度的影响的修正系数,按表10-2取用计算。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表10-2 不同温度
8、下水的密度w及水温的修正系数T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 注意 (1)将试样装入容量瓶中时,切忌洒落损失。 (2)必须使容量瓶中的气泡排尽。 (3)读取容量瓶中液面高度时,一定要注意刻度线、视线与溶液的凹液面相切。 (4)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差不得超过1 。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 (2)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 g/cm3,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3)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10-3。表10-3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
9、石表观密度测定1.1.试验仪器试验仪器 (1)液体天平。其可悬挂吊篮测定石子的水中质量,称量应满足试样数量称量要求,称量为5 kg,感量为5 g,如图10-2所示。 (2)吊篮。吊篮由耐锈蚀的金属材料制而成,直径和高均为150 mm左右,四周及底部用孔径为12 mm的筛网编制成,具有密集的孔眼。 (3)溢流水槽。在称量水中质量时能保持水面高度一定。 (4)烘箱。其控温在(1055) 。 (5)试验筛。孔径为4.75 mm的筛一只。 (6)其他用具。盛水容器(有溢流孔)、温度计(0100 ,分度为1 )、刷子、毛巾(纯棉、洁净)等。10.2.2石子表观密度测定(网篮法)10.2 10.2 砂石表
10、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图10-2 网篮法试验装置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2.2.试样制备试样制备 按规定取样,并筛除公称粒径在4.75 mm以下的颗粒,缩分至每份略大于表10-4中规定的数量(共取两份),风干后筛除小于4.75 mm的颗粒,冲洗干净备用。表10-4 石子表观密度试验所需试样最小质量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3.3.试验步骤试验步骤 (1)将试样分别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至少应高出试样50 mm,轻轻搅动石料,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 h。 (2)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
11、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将天平调零(吊篮的筛网应保证集料不会通过筛孔流失,对粒径为2.364.75 mm的粗集料应更换更小孔的筛网,或在网篮中放入一个浅盘)。 (3)调节水温在(1525) ,将试样移入吊篮中,并用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除气泡,每秒升降1次,升降高度为3050 mm。称取试样在水中的质量mw(溢流水槽中的水面高度由水槽的溢流孔控制维持不变)。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 (4)提起吊篮,将试样倒入浅搪瓷盘中,放入(105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一般在烘箱中烘烤的时间不得少于46 h。 (5)取出浅盘,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石子
12、的烘干质量ma。 (6)取另一份石子进行平行试验,取两次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 恒重指在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 h的情况下,其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要求的称量精度(精度要求0.1%)。知知识识拓拓展展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4.4.结果计算及要求结果计算及要求 (1)石子的表观密度按式(10-2)计算。(10-2) ( 2)当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20 kg/m3时,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否则应重新进行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两次试验结果超过规定误差者,可取4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3)试验
13、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10-5。10.2 10.2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砂石表观密度测定表10-5 石子表观密度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10.3 10.3 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1.1.试验仪器设备试验仪器设备 (1)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容积约为1 L。 (2)台秤。其称量为10 kg,感量为1 g。 (3)烘箱。其控制温度在(1055) 。 (4)方孔筛。孔径为4.75 mm筛一只。 (5)标准漏斗。标准漏斗如图10-3所示。 (6)其他。直尺、浅搪瓷盘、料勺、带三脚架的金属漏斗、铁铲。10.3.1砂的松装堆积密度测定10.3 10.3 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
14、图10-3 标准漏斗1漏斗; 220 mm管子; 3活动门; 4筛; 5金属量筒10.3 10.3 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2.2.试验准备工作试验准备工作 (1)试样的制备。按规定取样,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 L,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 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 mm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容量筒容积的校正。将温度为(202) 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一玻璃板沿筒口推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取容量筒、水、玻璃板的合重。容量筒容积按式(10-3)计算。(10-3)10.3 10.3 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
15、定3.3.试验方法步骤试验方法步骤 (1)称取容量筒的质量m0(g)。 (2)取试样一份,用料勺或漏斗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 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下落,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锥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把多余的试样去掉(试验中严禁触动容量筒)。 (3)称取容量筒及试样的总质量m1(g)。10.3 10.3 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4.4.试验结果计算及要求试验结果计算及要求 (1)松装密度按式(10-4)计算。=(m1-m0)/V(10-4) (2)空隙率按式(10-5)计算(精确至0.1%)。n=(1-/a)100% (10-
16、5) (3)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10-6。10.3 10.3 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表10-6 石子松装密度试验记录表10.3 10.3 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1.1.试验仪具与材料试验仪具与材料 (1)天平或台秤。其称量为10 kg,感量为10 g。 (2)容量筒。根据石子的最大粒径,金属铁圆筒参考表10-7选取。 (3)烘箱。其控温在(1055) 。 (4)其他。直尺、平头铁锹、玻璃板等。10.3.1 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测定表10-7 石子堆积密度试验中容量筒的规格要求10.3 10.3 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2.2.试样准备试
17、样准备 按规定取样,用缩分法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质量应符合试验要求),在(1055) 条件下的烘箱中烘干,或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匀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10.3 10.3 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3.3.试验方法步骤试验方法步骤 (1)取料。取试样一份置于平整干净的水泥地上(或铁板上)。 (2)装料。用平头铁锹将试样铲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 (3)容量筒容积的标定。标准方法同砂(此处略)。10.3 10.3 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砂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4.4.试验结果计算及要求试验结果计算及要求 (1)计算容量筒的容积。计算方法同砂(此处略)。 (2)松装密度的计算。
18、按式(10-6)计算,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m2-m1)/V1 000(10-6) 式中,为松炭密度(g/cm3);m1为容量筒的质量(g);m2为容量筒与试样的总质量(g);V为容量筒的容积(mL)。 (3)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10-6。10.4 10.4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1.1.试验仪具试验仪具 (1)天平。其称量为1 kg,感量不大于0.1 g。 (2)烘箱。其控温在(1055) 。 (3)标准筛。孔径为0.075 mm及1.18 mm的方孔筛各一只。 (4)容器。其深度大于250 mm,淘洗试样时保证试样不溅出。 (5)其他。搪瓷盘、毛刷等。10.
19、4.1 含泥量测定10.4 10.4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2.2.试样制备试样制备 按表10-1有关要求取样。将所取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 100 g,置于温度为(1055) 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10.4 10.4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3.3.试验方法步骤试验方法步骤 (1)称取试样500 g,精确至0.1 g,倒入淘洗容器中,并注入洁净的水,使水面高出试样面约150 mm,充分搅和均匀后,浸泡2 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黏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0.0751
20、.18 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 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10.4 10.4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3.3.试验方法步骤试验方法步骤 (2)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1)的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3)用水淋洗存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 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0.075 mm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搪瓷盘,置于温度为(105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1)。10.4 10.4
21、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4.4.结果计算及要求结果计算及要求 (1)砂的含泥量按式(10-7)计算,精确至0.1%。Qn=(m0-m1)/m0100 (10-7) 式中,Qn为砂的含泥量(%);m0为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m1为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 (2)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10.4 10.4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5 5试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试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10-8。表10-8 砂含泥量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10.4 10.4 砂
22、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1.1.试验仪具试验仪具 (1)天平。其称量为1 kg,感量不大于0.1 g。 (2)烘箱。其控温在(1055) 。 (3)标准筛。孔径为0.6 mm及1.18 mm的方孔筛各一只。 (4)容器。其深度大于250 mm,淘洗试样时保证试样不溅出。 (5)其他。搪瓷盘和毛刷等。10.4.2泥块含量测定10.4 10.4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2.2.试样制备试样制备 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 000 g,并置于温度为(1055) 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1.18 mm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
23、备用。10.4 10.4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3.3.试验方法步骤试验方法步骤 (1)称取试样200 g,倒入淘洗容器中并注入洁净的水,使水面高出试样面约150 mm,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24 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0.6 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清澈为止。 (2)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浅盘后置于温度为(105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1)。10.4 10.4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4.4.结果计算及要求结果计算及要求 (1)砂的泥块含量按式(10-8)计算,精确至0.
24、1%。Qn=(m0-m1)m0100 (10-8) 式中,Qn为砂的泥块含量(%);m0为试样在孔径为1.18 mm筛的筛余质量(g);m1为试验后试样的烘干质量(g) (2)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10.4 10.4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表10-9 砂的泥块含量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5 5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10.5 10.5 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1.1.试验仪具与材料试验仪具与材料 (1)标准筛。规格为0.15 mm、0.3 mm、0.6 mm、1.18 mm、2.
25、36 mm、4.75 mm、9.50 mm 的标准筛各一只,并附有底盘和筛盖,如图10-4所示。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见表10-10。 (2)天平。其称量为1 kg,感量为1 g。 (3)烘箱。其控温在(1055) 。 (4)其他。搪瓷浅盘和软硬毛刷等。10.5.1细集料的筛分试验10.5 10.5 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表10-10 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间的关系 单位:mm10.5 10.5 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2.2.试样准备试样准备 (1)按表89的
26、有关要求取样。筛除大于9.5 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 (2)将试样缩分至约1 100 g,置于(1055)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10.5 10.5 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3.3.试验步骤试验步骤 (1)将标准筛按由上至下、筛孔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套装在筛的底盘上。 (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 g,精确至1 g。倒入组装好的套筛上,盖好筛盖。 (3)取下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搪瓷盘上逐个用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 时为止。 (4)称取各筛筛余质量(精确至1 g)。试样在各号筛上
27、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式(10-9)计算出的质量。G=(Ad1/2)/200 (10-9)10.5 10.5 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4.4.筛分结果有效性判断、试验数据计算和评价筛分结果有效性判断、试验数据计算和评价(1)单次筛分结果有效性判断。(2)砂样平行两次有效筛分后,最终筛分结果有效性判断。10.5 10.5 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5.5.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表10-11 水泥混凝土用砂筛分析试验记录及结果评价10.5 10.5 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1
28、.1.试验仪具试验仪具 (1)方孔筛。规格为2.36 mm、4.75 mm、9.50 mm、16.0 mm、19.0 mm、26.5 mm、31.5 mm、37.5 mm、53.0 mm、63.0 mm、75.0 mm、90 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2)天平或台秤:其称量为10 kg,感量为1 g。 (3)烘箱。其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 (4)其他。浅盘、铲子、毛刷等。10.5.2粗集料的筛分试验10.5 10.5 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2.2.试验准备试验准备 将从施工现场取来的试样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10-12要求的
29、试样所需量两份,烘干或风干后备用。表10-12 粗集料不同粒径下的最少取样量10.5 10.5 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3.3.试验步骤试验步骤 (1)称取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到1 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由大至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2)先手摇筛分,然后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分,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为止。 (3)称取各筛上的筛余质量,精确至1 g。 (4)筛分结果有效性判断及筛分参数计算。 单次筛分有效性判断。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对照规范要求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10.5 10.5 水泥混
30、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4 4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10-13。表10-13 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10.6 10.6 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1.1.试验仪具试验仪具 (1)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规准仪。如图10-5和图10-6所示,其尺寸应符合表10-14的要求。 (2)天平和台秤。天平,称量为2 kg,感量为2 g;台秤,称量为20 kg,感量为20 g。 (3)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5.0 mm、10.0 mm、20 mm、25 mm、31.5 mm、40 mm、6
31、3.0 mm和80.0 mm的方孔筛各一只,根据需要选用。 (4)卡尺。10.6 10.6 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图10-5 针状颗粒规准仪10.6 10.6 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图10-6 片状颗粒规准仪10.6 10.6 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表10-14 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的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单位:mm10.6 10.6 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2.2.试样制备试样制备 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并缩分至表10-15规定的数量,称量质量为m0,然后筛分成规定的粒级备用。表10-15 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小质量10.6 10.6 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3.3.试验步骤试验步骤 (1)按表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的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的为片状颗粒。 (2)公称粒径大于40 mm的可用卡尺鉴定其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表10-16的规定。 (3)称量由各粒级挑选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量m1(g)。10.6 10.6 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 企业安全管理培训
- 2025年建造师各科目复习周期的分配与计划制定试题及答案
- 中级审计师模拟练习试题及答案
- 《华晨宝马研发策略》课件
- 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课件传播
- 《剖析心电图》课件
-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原理》课件
- 蛰伏脂瘤的临床护理
- 特级教师高考理数导数题型总结模版
- 冷库方案报价
- 2024年湖南湘江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统测英语试题(解析版)
- 工贸行业高风险领域专项整治清单
- 第九章-食品干燥机械与设备
- 医院行政年度工作总结
- 上海旅游介绍英文 课件
- 2023年荆州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 云南省瑞丽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 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