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宴会礼仪_第1页
中国古代宴会礼仪_第2页
中国古代宴会礼仪_第3页
中国古代宴会礼仪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宴会礼仪中国古代宴会礼仪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宴饮礼仪。 中国宴会的礼仪 , 至迟在周代, 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由于周礼受到孔子的称赞 , 一直沿用至今 , 并有所变化和发展。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 到期迎客于门外宾至 , 互致问候 , 延入客厅小坐 , 敬以茶点导客入席, 以左为上 , 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 , 以左为首座, 相对者为二座, 首座之下为三座 , 二座之下为四座现代中餐宴会 , 为斟酒布菜便利 , 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 , 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 , 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 , 变通处理。客人坐定

2、, 由主人敬酒让菜 ,客人以礼相谢。宴毕, 导客入客厅小坐 , 上茶 , 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 也有一定的规程。 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 先主宾 , 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 不得过满。上菜先冷后热, 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 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一、座次之礼在古代筵席的各种礼制中, 座次礼节最能表现宴饮者的高下尊卑, 席置、 坐法、 席层等无不受到严格的礼制限定, 违者就是非礼。 在宴饮座制的严格规范下,人们根据各自的社会地位、身份及宗族关系等就席,宴饮进程因此而井然有序。统治者正是运用这种手段来强化

3、社会秩序。 具体言之, 统治者对筵席座制相当看重,就是因为它具有建构一个长幼有序、君臣有别、孝亲尊老、忠君礼臣、层层隶属、等级森严之社会体系的功能。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 ;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清代学者凌廷堪在他的礼学名著礼经释例就更为确切地提出“室中以东向为尊”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 鸿门宴座次的形式, 就属于这种室内礼节活动的形式。 项羽、项伯朝东而坐,最尊(项伯是项羽的叔父,项羽不能让叔父坐在低于自己的位置上 );范增朝南而坐,仅次于项氏叔侄

4、的位置; 刘邦朝北而坐, 又卑于范增;张良面朝西的位置,是在场人中最卑的了。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而力量的悬殊,刘邦的处境已令人忧心。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二、待客之礼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 周礼 、 仪礼和礼记中已有明细的条文。下面让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首先, 安排筵席时, 肴镶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带骨肉要放在净肉左边, 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 , 肉羹则放在右边,调味品放在面前的位置 , 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食器饮器的摆放, 仆从端菜的姿式, 重点菜肴的位置 , 也都有

5、陈文规定仆从摆放酒壶酒搏, 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菜上席时, 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 如果此时客人正巧有问话 , 必须将脸侧向一边, 避免呼气和睡沫溅到盘中或客人的脸上。上整尾鱼肴时 , 一定要使鱼尾指向客人 , 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上干鱼则正好相反, 要将鱼头对着客人 , 千鱼由头端更易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 摆放时鱼腹向右 , 便于取食夏天则背鳍部较肥, 所以将鱼背朝右。 主人的情意, 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 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待客宴饮 , 主人必须作陪伴, 主客必须共餐。如果老幼尊卑共席, 讲究就更多了。 比如同席的尊长未动筷子, 你可一定别抢先,

6、看到尊长将要吃饱,你不论吃饱与否 , 都不能再大嚼下去, 等尊长一放下碗筷, 你也要停止进食, 注意也不能先放下筷子。三、进食之礼当代的中国人, 无论男女老少, 都自觉不自觉地多多少少继承了古代一些进食礼仪。 现在的一些餐桌礼仪习惯, 可以说都植根于中国古老的饮食传统。 在礼记这部书中,对进食之礼, 有较为详细的陈述。试举几例如下1、宴饮开始 , 饭菜端来时, 客人要起立有贵客到来时, 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赫敬。主人让食, 要热情取用 , 不可置之不理。2、 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 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谢 , 等主人寒喧完毕后 , 客人方可入席落座。3、 饭菜摆放好以后 , 主人要先从盘

7、碗中拨出少许撰品 , 放在桌上 , 将少许酒 洒在地上 , 以祭祀发明饮食的先人, 表示不忘本。如果吃剩饭或吃晚辈准备的饮食 , 则不必行祭。4、同别人一起进食, 要注意谦让, 不可吃得过饱。5、一起吃饭时, 不可用手抓吃。6、要入口的饭, 不可再放回食器中。7、不可将饭传成大团, 大口大口地吃 , 这样有争饱之嫌。8、 吃饭时不可让舌头在口中发出响声 , 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饮食不满意。9、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要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否则主人会觉得你看不起他准备的饭菜, 以为只配给狗吃。10、 “ 唯食忘忧” , 吃饭时不可唉声叹气。四、 “ 会约” 、 “ 筋政” 及其它中国饮食文化发展

8、到清代时, 许多文人雅士为重整筵宴礼仪和消除非礼现象 , 对有关餐桌礼仪做了一些补充与发展。其中以尤同人的真率会约及沈存 西筋政最为出名。尤同人在 真率会约 中想扫除当时浮华奢侈的社会弊端, 提出 “ 真率” 理论 , 对人要求质朴,对物要求检素。书中从几方面提及对宴礼的要求, 如“ 会之人” 、 “ 会之期” 、 “ 会之地” 、 “会之具” 、 “ 会之事” 等等。关于“ 聚 会之人” 是宁缺毋滥, 陪客可有可无“ 聚会之期” , 至多一周一次, 不可每日聚餐“ 聚会之地” ,他写道“ 暑宜长林 , 寒宜密室 , 春秋之际 , 花月为佳” 关 于 聚会之具” , 四盘足矣 , “ 素一腥三

9、 , 酒五行 , 中放加羹汤一” , “ 薄 晚小饮 , 设果一盘 , 杂蔬九合 , 加小点一” 关于“ 聚会之事” 是各从所好, 可以赋诗、 读书、 作字、 弹琴、 下棋 , 只是不许赌博。 众从说话 , 可以谈经、 谈史、 谈禅、谈山水, 但不能谈当官、不能谈挣、不可谈女人。沈从西的筋政有五十则 , 讲述的是酒筵礼仪, 但更多谈及的是饮食过程中的一些禁条, 比如 “ 主人宴客 , 有时不免招待不周 , 客人要为主人考虑,尤其是夏冬两季 , 不能久坐不散, 当见好就收” “邻里和朋友, 讲究礼尚往来, 始终如一 , 不能有事相求就酒肉相待, 事成之后便冷若冰霜” “ 席上客人对自己的嗜好应当

10、有所约束, 不能见某一味菜肴适口 , 便索要不止” “ 筵宴上不要拍马屁,光知围着显贵和有钱人打转也不要目无尊长、高谈阔论” 。古代皇帝开宴会都吃些什么第一道菜:巨胜奴(酥蜜寒具):用蜂蜜、酥油和面,加黑芝麻的炸制点心,蜜制馓子或芝麻酥蜜麻花。 韦府的面点师傅提前以老面发好面团, 备下最纯最好的蜂蜜、 浓稠的糖浆、 新鲜的酥油、 芝麻, 掐算好皇上驾临开饭的时间开始工作。据说出色的寒具之松脆爽口,大嚼的声响 " 惊动十里人" 。第二道菜:婆罗门清高面(笼蒸):印度传入的面食,一说是蒸面,一说千层糕,一说是某种馒头。(已失传)第三道菜:贵妃红(加味红酥):多种口味的红色酥性点

11、心第四道菜:汉宫棋(二钱能印花煮):钱币大小、棋子状的印花煮制面点。脑补现在的宝宝辅食面片。(自行脑补)第五道菜:长生粥(进料):稀有进贡食材,熬制成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粥第六道菜:单笼金乳酥(是饼,但用独隔通笼,欲气隔):纯乳蒸就,每块占一只笼屉,色作金黄。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里也介绍了乳饼,做法是牛乳煮沸,点醋,像做豆腐一样,使牛乳渐渐凝固,沥干水分,以帛裹,压实。今云南也有乳饼,也是金黄色第七道菜: 通花软牛肠(胎用羊羔髓): 羊羔大骨的鲜嫩骨髓, 拌入其他佐料、辅料,塞进牛肠烹熟,筋道而满口浓香。第八道菜:白龙H (hue,治蹶网:蹶鱼肉羹第九道菜:小天酥(鸡鹿糁拌分装):鸡肉

12、鹿肉末粥,既然叫酥,可能熬粥时也加奶。今天山东南部也有叫 " 糁 " 的地方小吃。第十道菜:鸭花汤饼(厨典入内下汤):面揉搓到拇指粗细,二寸一断,以手法迅速做成薄片下锅。 这门食物的制法利落, 别具观赏性, 因此特意使庖厨登堂表演,现做现尝。第十一道菜:火焰盏口? (上言花,下言体 ): " ? " ,就是现在的煎堆/ 麻球。第十二道菜:冷蟾儿羹( 冷蛤蜊 ) : 蛤蜊羹。唐文宗吃蛤蜊时 , 碰到一只紧紧闭合、死活打不开。平时皇帝们吃蛤蜊,御厨精挑细选,哪敢把打不开的盛上。于是唐文宗极为震惊,以 xx 之尊,居然拿一只死了的贝类没办法,觉得必定是天兆,于

13、是焚香祝祷(神经病吧)。蛤蜊乃开,蚌肉赫然似观音貌,文宗以镶金檀香盒盛着,恭谨送往兴善寺供奉,并令天下寺庙伫立观音大士像(能改斋漫录 ) 。寺庙里何时开始塑观音像没考证过,应当是戏说,不过可知蛤蜊是当时御馔常见食材。第十三道菜:水晶龙凤糕(枣米蒸破见花,乃进):糯米粉枣糕。用当年新产的糯米,经过浸泡、研磨、搡捣,分子重新组合,口感也得到改善。这道水晶龙凤糕,要上屉蒸到糕体破裂成花才够火候。第十四道菜:西江料(蒸彘肩屑):西江,是我国第三大水系珠江的干流。在西江流域,栖息着一种美味食材一一猪,将这种猪逮住杀了,取其蹄膀肉剁泥,制成肉丸,蒸。第十五道菜:升平炙(治羊鹿舌拌三百数):烤羊舌和烤鹿舌三百条。农耕时代, 有几朝律例明文规定杀牛违法, 宋以前的史料记载中, 吃鹿比吃牛似乎更普遍些。第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